日,有消息称广东阳江一网友在益禾堂外卖奶茶中发现有蟑螂在爬动。12月15日,涉事门店工作人员表示不便透露此事,公司会进行回应。同日下午,益禾堂公司方回复南都记者称,查看监控发现在食品制作环节没有异常,目前已与消费者达成和解。
网友发视频称,益禾堂奶茶中有活蟑螂。
视频显示,该网友购买的是益禾堂的“益杯烧仙草”,加有红豆、仙草、葡萄干等小料。该杯奶茶已基本喝完,在剩余的半杯小料中,有蟑螂在爬动。
12月15日,涉事店铺阳江益禾堂名扬广场店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表示,目前不便透露此事,稍后公司会进行回应。
同日下午,益禾堂公司方回应南都记者称,查看监控后发现在食品制作环节没有异常,目前已与消费者达成和解。至于蟑螂从何而来,对方表示“那我就不知道了”。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农诗祺
喜茶奈雪推出“轻盈版”水果茶后,“轻奶茶”也来了。
商量好了似的,喜小茶、CoCo、益禾堂3月新品都上了“奶绿”,凸显口味清爽的特性。
有行业人认为,今年的市场形势下,奶茶能更好把控口感、控制利润,是个更稳的选择。
那么,“轻奶茶”怎么推,怎么上呢?
集体上奶绿!
这个春天流行“轻奶茶”
或许是春天到了,CoCo都可、益禾堂近期推出的这波奶绿新品,每一杯都让人忍不住想点。
上周五,益禾堂推出薄荷奶绿,将茉莉花香和薄荷的清香融合,产品偏绿的颜色,满眼清新,官方介绍也是要打造“沁人心脾的清爽香醇”。
就在同一天,CoCo都可也推出“茉绿青团红豆”,同样打出“清爽不腻”的特点,用茉香绿茶制作的茉香奶茶打底,加入青团和红豆,都是春天氛围。
再往前,喜小茶推出的3.8节新品,起名“粉红小奶绿”,用茉莉花香翠玉茶底,加入胶原动感波波、桂花冻,再用火龙果调色,呈现的也是清新粉红的感觉。
同样地,古茗也在3月推出五窨茉莉奶绿,打造“清新绵长”的风味。
可以发现,几个品牌不约而同地,都在这个春天推出了“轻奶茶”:区别于秋冬奶茶的醇厚饱满风味,用绿茶茶底制作的“奶绿”,具有更清爽、清新的特点。
实际上,去年,连锁品牌已经开始陆续推出“轻奶茶”产品了:
古茗去年上了轻乳茶系列,比如桃气乌龙奶芙、桃气乌龙轻乳、茉莉奶芙,用茗茶和鲜牛乳、厚乳碰撞出鲜爽柔滑的口感,轻盈少负担。
茶百道也在去年推出云朵轻乳茶系列,用优质乳制品和龙芽茉莉搭配出彩虹茉莉等产品。
以及去年秋天,书亦还将奶茶与水果结合,推出小丑鸭葡萄奶绿、小丑鸭草莓奶绿。
供应链上也有反馈。速品相关负责人介绍,不少品牌近期在咨询新的原物料时,都在关注“轻奶茶”方向的应用。
可以看出,品牌似乎在集体跳出“红茶+牛奶”的固定搭配,用“绿茶+牛奶”、“乌龙+奶茶”做升级,再次吸引消费者对奶茶产品的关注和购买。
实际上,绿茶加乳制品叫奶绿、乌龙加乳制品叫奶青,他们都是推出多年的成熟产品。为什么今年重新被“选中”做开发了?
口感清新利润稳
奶绿重新被市场“选中”
1、今年,产品回归“基本需求”
“停下来,不卷了。”
今年在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做精简、减少投入、回归到基本面做产品,成为茶饮核心趋势。
回溯开年以来茶饮行业的产品动作,喜茶奈雪价格调整、水果茶轻盈版出品,是行业集中的关注点。
品牌推出轻盈版水果茶,标明卡路里
>同样,放在奶茶里,放弃“八宝粥式”出品思路,合理添加、使用原料,呈现出“奶+茶”的本味,也是符合回归基本面的做法。
2、疫情形势下,奶茶更容易把控口感和利润
相比水果茶,不论口感还是利润,对门店来说,奶茶是“稳稳的存在”,始终能保持稳定的发挥。
研发好的奶茶到了门店,按SOP标准加小料、茶、奶、糖、冰、雪克,高效出杯,一般不易出错;相比水果茶中的水果品控、涨价等问题,奶茶原料标准化、稳定性更高。
基于这2个主要原因,在今年疫情隔离、外卖占比高的背景下,奶茶在出品和利润上的稳定性优势更强。
速品相关负责人介绍:“卖奶茶更符合门店在今年降本增效、打造极致性价比产品的需求。”
3、春季要的就是清新、清爽
既然是在春天推出的奶茶,提炼出季节元素、呈现清爽风味就成为必然思路。
品牌不断升级的原料和传播概念将“奶绿”重新推出,对消费者来说,从熟悉的产品中找不同,一种新的产品趋势就被打造出来了。
“轻奶茶”,今年有哪些升级?
1、整体风味都更加轻盈
最直接的升级迭代,是推出口感轻盈的产品。在这方面,乳制品被品牌重新选择,使用风味表达更轻盈的产品。
速品推出的6倍奶基底产品,据其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产品具有双脂双蛋白的特性,主打奶香鲜甜、口感清爽顺滑、奶感饱满的特点,更符合“轻奶茶”产品的风味特征。
另外,从这款6倍奶基底的状态看,更加浓醇。据速品介绍,固形物含量高,脂肪含量是牛奶的6倍,在应用中较少用量就能实现想要的口感,体现助力门店降本增效的价值。
2、乳制品口感更自然
越是在清爽型奶茶中,乳制品的存在就越难被拿捏。既要清爽,也要奶的味道被感知到,更要乳香和茶香搭配协调。
据介绍,深耕饮品行业多年,速品这次推出的6倍奶基底,经过与绿/乌/红等类别茶叶搭配,能实现“前段凸显茶香,中段饱满顺滑,尾段清甜干净”的特点,并且没有添加香精等添加剂,更好地保持奶茶的融合自然口感。
3、新颜色、新小料出街,更有吸引力
奶茶要做出新特色,除了口味,必然离不开颜值和小料。这波轻奶茶升级中,主要有2个做法:
- 换个颜色
喜小茶的粉红小奶绿,用火龙果调色,粉粉嫩嫩确实更容易拍照出图了。
- 小料出奇
要说什么产品最具春天气息,非青团莫属。CoCo都可就推出还原出青团颜值的小料,加到奶茶里,在社交平台上,吸引不少网友拍照晒图。
茉莉青团红豆
>对奶茶来说,除了口感,很大一部分“灵魂”都在小料里,做奶茶创新,必然离不开小料的发挥。
- 加点风味
比如益禾堂推出的薄荷奶绿,除了有淡淡的绿色外,口味上融入薄荷的清爽,更容易让人“上头”了。
还有书亦小丑鸭系列做葡萄、草莓在奶茶中,将果和奶做结合,提供了新的口味选择。
围绕着好看和好喝,这波“轻奶茶”,风味上也更有创意。
4、茶的记忆点增强
当品牌都在上轻奶茶时,更需要做出独有的差异化、让自己的产品被记住。这可以从茶上做创新,比如选一款有记忆点的茶底:
不久前,星巴克就推出山茶花漾拿铁,茶和花香的结合,通过茶叶的香型提炼产品的风味,也是个值得发挥的思路。
而速品推出的山茶花乌龙茶,选用的是山茶花风味和乌龙茶搭配,让茶感更有创新特点。
5、投入做减法,提升物料复用率
如果说轻奶茶的风味思路是“做减法”,那在原料投入上,也值得“做减法”——在新的原物料上架时更好地规划使用效率。
据介绍,速品的6倍奶基底可以用来制作奶茶、果奶、奶油奶盖、拿铁等多种类型的产品。对门店来说,“一奶多用”能在创新的同时减少投入成本,更好地提升效率。
能够随着市场不断调整,源于品牌的深耕——面对液体乳不断增长的市场趋势,斥资2100万美元,投建52000㎡厂房,率先使用全自动无菌RTD产线,作为首期布局,以目前3.5万吨/年的产量,已不足以支撑市场需求,目前正在规划引进更多产线。
这个春天,倒春寒有点严重。在疫情的影响和变动下,维持饮品店的正常运转,更需聚焦到产品本身。
越是在艰难的时候,越是在根部蓄力的时候。
保持理性,把握好手中的那一杯,才能更好地抵抗焦虑和风险,持续往前走。
频频出现卫生问题时,手中的“快乐水”注定就不香了。
据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今日通报,针对“有顾客在益禾堂奶茶喝出3个标签”一事,进行现场核查后发现,标签确系奶茶店员工制作时遗漏所致。目前,双方已经达成初步和解,涉事门店也已停业整顿。
“深圳市场监管”微信号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这距离益禾堂上一次被爆出食品安全问题,还不到十天。小奶茶背后有何大生意,为何频频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爆发地?
“一杯5毛钱的奶茶还送3个标签”
据了解,2月19日,深圳一顾客用平台折扣活动付款5毛买下一杯益禾堂奶茶,送达后喝到一半发现3个标签都被浸泡在奶茶里。次日早晨该名顾客出现腹泻,医院诊断为细菌感染。这名顾客怀疑“益禾堂不想做活动蓄意报复”。
图:浸泡在奶茶里的标签。
2月22日上午,执法人员到达涉事门店检查,该店已于21日18时起自行停业整顿。
2月22日下午,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联系涉事门店负责人到店配合检查。针对消费者在奶茶里喝出标签的问题,经执法人员调取监控录像核实,为该店员工在制作该订单奶茶时未发现遗漏杯中的标签(标签一面与杯子内壁颜色相近),导致浸泡有标签的奶茶对外配送。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表示,执法人员进一步与消费者联系,消费者反映已与涉事门店协商达成初步和解。该局现已责令涉事门店完善操作规程,加强人员培训,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记者在外卖平台搜索发现,涉事门店位于深圳龙岗区南湾街道丹竹头社区,店内大部分商品价格10元左右,据上述顾客反映,他当时是参加了益禾堂的一个活动,实际购买价格是0.5元。
对此有网友调侃:“一杯奶茶才5毛钱,还送标签。”但更多的还是对食品安全环境的担忧:“现在食品行业出问题的越来越多,建议严格监管。”
微博评论截图
记者留意到,就在不久前海口市母子俩喝完益禾堂奶茶也出现“上吐下泻”的情况。据海南特区报报道,2月11日,海口市民劳先生反映,其妻子和儿子喝了在同一家益禾堂门店购买的奶茶后“出现上吐下泻的症状,经医院检查可能是食物中毒引发的急性胃炎。”劳先生的妻子郭女士怀疑此事与奶茶有关:“‘感觉奶茶里的珍珠与以往有所不同,我没喝完就扔掉了,不久就出现了上吐下泻的症状。”据郭女士介绍,当天他们12岁的大儿子小轩(化名)也在同一家益禾堂门店购买了一杯“泷珠奶茶”,喝完了才回家。“17时许,孩子说肚子难受,然后出现了呕吐和腹泻的症状,还发烧。”目前,海口市秀英区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
小奶茶背后的大生意
爱喝奶茶的朋友对“网红奶茶”益禾堂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官网资料显示,“益禾堂”为武汉熠汇饮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原叶手作时尚茶饮品牌。该品牌创始人胡继红于2006年创立品牌“畅饮港”,2012年更名为“益禾堂”,因产品“益禾烤奶”为消费者熟知。到2021年,益禾堂在全国的门店数量已突破5600家。
一杯小奶茶,折射出的是大市场。近几年以喜茶、奈雪的茶、茶颜悦色等为代表的新茶饮品牌势头强劲,市场规模迅速增长,成为中国消费市场一大亮点。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日前发布的《2022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新茶饮市场规模约为1040亿元,比上年增长3.7%;新茶饮在我国约有2亿年轻消费者、48.6万家门店。
奶茶店“遍地开花”,越来越多的场合“人手一杯”奶茶已经习以为常。而随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奶茶界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屡屡上榜。
2020年12月,据《消费者报道》整理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包括原食药监)等在2016年1月至2020年11月公布的关于餐饮场所销售的现泡茶、果汁等产品的质量抽检情况显示:监管部门抽检发现不合格新式茶饮共119批次,包括现泡茶、果汁等产品,不合格原因以微生物超标为主,其次是检出人工色素、甜味剂、防腐剂以及营养指标不达标。
以益禾堂为例,2022年5月6日,益禾堂郑州市门店被曝使用过期发霉食材,店员在暗访视频中称“没事,‘药’不死人”等。当天下午,益禾堂微博官方账号发布道歉声明,称终止与涉事加盟商的合作,并且已关闭涉事门店。
2022年5月3日,广东佛山一消费者称在益禾堂奶茶外卖中喝出一机器零件,零件上有黑色污渍。该商家承认其为店内零件,并表示店铺在外卖平台有保险,消费者应找外卖平台寻求赔偿解决。
2022年7月,岳阳县益禾堂学院店因“使用过期布丁”违反食品安全法,被岳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5976元,并没收违法所得24元。
有业内人士认为,食安问题屡屡出现,与益禾堂庞大的门店体系、加盟为主的经营模式有关。数量过多的加盟店,让茶饮企业难以做到统一管理。“平均一天多少杯,储存原料的备货,都是店长的决策。如果这店长没有经验,原料控制不合理,就有可能过期了还在用。”
奶茶界为何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爆发地?
茶饮行业以其技术门槛低、回报快、毛利高等特点,吸引了无数入局者。但随着市场体量扩大,茶饮市场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2022年茶饮市场掀起“价格战”,此前平均客单价约30元的喜茶与奈雪的茶相继宣布降价,推出10元以下的单品。
然而茶饮行业的正向发展是平价高质,不仅价格要压低,质量还要更好。在这一要求之下,扩张速度过快,必然会给品牌调性、食品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指出,“新式茶饮行业经过近十年高速发展,其空间效益、规模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平衡,仍是茶饮行业面临的主要难题。”
【您有“料”,我来“爆”】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奥一新闻面向全社会征集“3·15”投诉线索。共建更加优良的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您的每次发声,都将推动消费环境变得更好。
采写:奥一新闻记者 张亭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