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碰碰词儿工作室】
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7月的一天,清晨6点,天色微亮。陈玲起床赶往重庆市渝中区朝天门码头。
7点半,一趟满载游客的游轮抵达,陈玲快步走向游轮大厅,接上了她等待的游客,来自巴西的伊万一家人。
1993年从重庆工商大学旅游外贸专业毕业后,陈玲进入重庆国力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担任英文导游,从事入境旅游接待工作。
陈玲(左一)引导外国游客兑换现金。
人民日报记者 王欣悦 摄
“我来中国一周多了,把人民币花完了,去哪里兑换一些?”未等陈玲说话,伊万便开口询问。“游轮上就可以兑换,不用慌。”陈玲用流利的英文作答。
受益于免签“朋友圈”扩容、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范围扩大等多项利好政策,作为西部热门旅游城市,重庆在入境、出行、住宿、游览、购物、支付等环节着力破解难点堵点,不断推出相关举措,营造更加便利的旅游环境。
“游轮上除了外币兑换,还支持境外银行卡刷卡、支付扫码等各种便捷跨境支付体验。”陈玲告诉记者。截至目前,重庆可受理境外银行卡商户达4.9万户,支持境外银行卡取现的ATM机超1.21万台。
重庆市渝中区李子坝站“轻轨穿楼”景观吸引众多游客。
吴雪 摄
9点,大巴到达李子坝观景平台,游客们纷纷拿起手机拍摄“轻轨穿楼”的奇特景象。为了给市民游客创造舒适的观景环境,渝中区将原本的人行道改扩建为观景平台。“轻轨穿楼而过,实际上对居民楼干扰不大,因为轨道的桥墩和房屋的柱子其实是相互独立的。”陈玲一边引路,一边讲解。
打卡完“轻轨穿楼”场景,伊万一家兴致勃勃,换乘轻轨到解放碑游玩。
“在重庆坐轻轨可以直接用银联卡刷卡进站噢。”陈玲告诉伊万。
“这么方便?那我要试一下。”
刚出轻轨站,一家奶茶店店员走上前来揽客。“来中国一定要尝尝茶!”伊万眼前一亮,带着妻儿进入商场购物。为便利入境游客的消费体验,渝中区升级改造可受理境外银行卡商户921户,实现渝中区大型商业综合体、3星级(含)以上酒店、3A级(含)以上景点、文娱场所等重点商户全覆盖。
趁着伊万一家自由活动购物的空隙,陈玲拿出手机发送消息“我快下团了,有新的团吗?”到本地导游微信群里。不到半小时,一个新单找上门来。
“今晚7点帮朋友到江北机场接机,日薪900元,比平常几乎多了一倍。”陈玲果断应下这一单,“陪完伊万一家再去机场接机,完美卡点。”
下午2点,顺利到达渝中区长江滨江路151号盛捷长江服务公寓,伊万一家依次有序办理入住。明天,他们还将继续在重庆的自由行。“前期我已经和酒店争取到江景房,到了酒店直接用护照办理入住即可。”陈玲说。
“哇哦,好酷!”突然传来一阵惊叹声,只见伊万的孩子拉斐尔歪了歪头,原来是被大堂的自动导引机器人吸引住了。
“我很开心,这次旅游让他们感受到了重庆是一个现代、舒适、便利的城市。”陈玲说。
在陪完了伊万一家后,她又马不停蹄赶往机场迎接下一批马来西亚游客的到来,这批游客将会在重庆玩3天。
“晚上7点10分飞机落地,8点接到客人,8点半就送到解放碑。”陈玲发现,最近接机变得越来越“快”,“以前境外的客人要等一个半小时起,现在一个小时内就能接到。”
“快”的背后,是重庆江北机场海关持续推进智慧旅检建设的缩影。现场配备50余台智能查验设备,进一步强化了先期机检和智能审图应用功能,让入境旅客通关效率和无感通关体验大幅提升。
最近,重庆入境游客数据快速增长,据统计,今年上半年,重庆江北机场海关共监管进出境旅客78.21万人次,同比增长1.73倍。
夜里10点回到家,陈玲结束了忙碌的一天。“我基本每个月都休息很少,其余时间都在路上。”
“现在来重庆的外国游客都会玩上三四天。”陈玲的绝大多数客人还是趁着手续简化,提前办好了可以停留30天的旅行签,“现在来中国旅游的外国游客追求更加深度的体验,他们对中国的认知越来越立体。”
链接
入境旅游加速回暖
今年以来,入境旅游回暖跑出加速度。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客流大数据监测显示,“五一”假期入出境游客合计达367.2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177.5万人次。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
入境游接连迎来政策利好。近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新增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丽江三义国际机场和磨憨铁路口岸3个口岸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中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口岸增至37个。我国不断扩大免签“朋友圈”。去年,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个国家试行免签政策;今年3月,又对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6国试行免签政策。上半年,通过免签入境外国人达854.2万人次,同比增长190.1%。
为更好满足包括外籍来华人员在内群体多样化的支付服务需求,今年3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在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持续优化现金使用环境、提升移动支付便利性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部署。针对外籍来华人员在使用移动支付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指导多家互联网支付平台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境外银行卡绑卡效率;指导主要支付机构将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单笔交易限额由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年累计交易限额由1万美元提高到5万美元。
(人民日报记者 王珂)
快评
强化用户思维 提升游客体验
吕钟正
随着中国不断扩大免签“朋友圈”、实行邮轮入境免签以及144小时过境免签等多种政策,外国游客明显增多。壮美山河、特色古城、现代都市……外国游客自发拍摄的影像和视频,不断把中国的魅力向世界展现,也点燃更多外国网友来中国旅游的兴趣。
远来都是客。我们应该进一步强化用户思维,加大力度解决入境游的痛点、堵点,许多地方都在进行相应的探索。支付更便利了,增设外币兑换点、ATM机、外卡POS机等,逐步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支付服务体系;旅检更快捷了,上海、重庆等地依托“智慧旅检”等手段,让入境游客旅检体验到“无感通关”;体验更加多样化,除了长城、故宫、兵马俑等热门景点外,不少地方还提供个性化深度游定制,如胡同漫步、中华美食制作等活动,让外国游客更加深入地感受中国的独特魅力。
除了入境游,国内游进一步发展,同样也要强化用户思维,瞄准用户需求升级。比如优化购票机制,缓解预约难等问题,又如设计新玩法,创造更多沉浸式体验等。
只要不断破解难点堵点,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需求,文旅发展必将持续增添活力。
刊于《人民日报》2024.7.23 第10版
人民日报记者 王欣悦
本期统筹:娄霄霄、周羽霄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碰碰词儿工作室】,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说点赞关注的人,都能心想事成,财源广进哦!想要梦想照进现实,就从关注我开始吧!
你是否留意过,那些漂洋过海而来的面孔,如今正频繁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街角巷尾?他们或许正拿着手机,兴致勃勃地拍摄着城市夜景,或许正穿梭于热闹的菜市场,体验着地道的中国味道,又或许正坐在街边小摊,与当地人谈笑风生,这些曾经遥远而陌生的画面,如今正随着“C”一词的走红,成为社交媒体上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图片来源于网络
>“C”这个词,原本只是用来形容城市的普通词汇,却意外地成为了连接中国与世界的一座桥梁,它不再仅仅代表着钢筋水泥、高楼大厦,更承载着外国友人对中国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惊叹,以及对中国文化魅力的深深着迷
还记得那个在网络上爆火的视频吗?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小哥,手持一杯香气四溢的奶茶,穿梭在繁华的城市街头,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用略带蹩脚的中文说道:“太‘C了!这就是我想象中的中国!”这句简单的话语,却道出了无数外国游客的心声,也引发了人们对“C”一词的无限遐想
图片来源于网络
>“C”背后
,究竟蕴藏着怎样的魔力,能够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或许,我们可以从那些热衷于探索“C”的外国友人身上,找到答案一位来自美国的旅行博主
,在体验过中国的高铁后,不禁感叹道:“中国高铁的速度和舒适度,简直超乎想象!以前总觉得中国很遥远,现在坐高铁,几个小时就能跨越千里这种感觉太‘C了!”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位来自法国的美食爱好者,在中国各地品尝了各种特色美食后,兴奋地说:“中国的美食文化太博大精深了!从街头小吃到星级餐厅,每一道菜都充满了惊喜,这趟‘C之旅简直是味蕾的盛宴!”
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下了中国城市的多元面貌,他感慨道:“中国的城市充满活力,既有现代化的摩天大楼,也有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每走一步都是风景,每一帧画面都充满故事,这种‘C感让人流连忘返!”
图片来源于网络
>“C”的魅力,不仅在于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更在于中国文化的独特韵味,那些古老的文明、传统的习俗、热情的人们,都在“C”的标签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C”的流行,并非偶然,它是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生动体现,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不再满足于通过媒体了解中国,而是选择亲身来到这片土地,感受真实的中国脉搏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到诗情画意的江南水乡,从繁华时尚的国际都市,到宁静古朴的传统村落,外国友人在“C”的探索之旅中,逐渐揭开了中国的神秘面纱,也发现了一个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C”的背后
,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是科技创新带来的巨大进步,是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文化自信的不断增强图片来源于网络
>“C”的背后,是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实施,为外国游客打开了便捷之门,让他们有机会深入体验中国,感受中国式“C”的独特魅力
“C”的背后,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为不同文明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开放包容的中国
图片来源于网络
>“C”的流行,不仅是一句简单的网络热词,更是一扇展现中国形象的窗口,它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中国,也让中国与世界的心贴得更近
“C”的火爆
,也引发了一些有趣的思考,一些外国朋友在体验过中国式“C”后,开始反思自身国家的发展模式,他们惊叹于中国城市建设的速度与效率,也感慨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和谐共生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位来自英国的城市规划师
,在参观了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后,深受触动,他说:“中国的城市规划理念非常先进,注重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这为我们解决城市病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一位来自日本的企业家
,在中国考察了电商平台和移动支付的发展后,表示:“中国的数字化转型速度惊人,这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图片来源于网络
>“C”的流行
,也让一些国家开始重新审视与中国的关系,他们意识到,中国的发展模式和文化魅力,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目光,与中国合作,将为他们带来更多发展机遇“C”的流行,也并非没有争议,一些人质疑“C”一词的定义过于宽泛,难以准确概括中国城市的复杂性;也有人担忧“C”的标签化,会掩盖中国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无论是赞赏还是质疑
,都无法阻挡“C”成为一个文化现象,它折射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也反映出世界对中国的好奇与期待“C”的未来
,将会走向何方?或许,我们可以从中国自身的发展中,找到答案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更加美好的城市,为世界提供更多“C”的样本
中国将继续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与世界各国分享发展经验,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让“C”的理念,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C”的流行
,只是一个开始,它开启了一扇了解中国的窗口,也为中国与世界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在“C”的标签下
,中国将以更加自信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走向未来而我们,作为这场文化交融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也应该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去了解不同的文化,去感受世界的多元化
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C”一词,将不再仅仅代表着中国,而是成为一种全球通用的语言,一种象征着进步、开放、包容的文化符号
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创造,去见证
你准备好了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本文仅用于传播正能量,无低俗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源:【长沙晚报网】
丁慎毅
眼下在韩国,糖葫芦的人气赶超深受韩国消费者喜爱的炒年糕。和国内用红豆、山楂等食材做的糖葫芦不同,韩国的糖葫芦基本都是水果的。一家糖葫芦门店店主表示,一串价格在4000韩元(约合人民币22元),一天大约能卖出去200串。韩国小吃店纷纷推出糖葫芦系列蹭热度,零售业也纷纷研发冷冻糖葫芦成品。(11月14日央视财经)
随着中国国力的强大,走出国门的中国美食越来越多。走红的不止糖葫芦,煎饼果子在纽约能卖上百元一套,西安肉夹馍在伦敦卖60元一个,武汉的热干面征服英国民众的胃口,中国奶茶和麻辣火锅正风靡东南亚……
民以食为天,食之道,某种意义上就是人之道和国之道。中国美食讲究色、香、味、形、名、器、技、功、序。每一份中国小吃的背后,都有一串文化密码。外国人对中国小吃的痴迷,既是对美味口感的追求,也是对神秘东方文化的探索。通过品尝中国小吃,外国人能够体验到一种全新的味觉世界,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不过,中国美食真正风靡海外的主要是民间小吃,像“八大菜系”这样的重量级品牌,真能走出去做得好的反而不多。“八大菜系”的文化含量很高,为什么尚未在国外风靡呢?个中原因,或许在于“八大菜系”等重量级美食,过于依赖本土的厨艺、食材、思维方式,存在水土不服等问题。中国传统的糖葫芦在韩国把经典的山楂改为水果,并不是韩国人的创新,而是海外华人的创新,他们用外国人的思维来解决美食问题。
更多的中国美食要走出国门,必须抱开放的心态博采众长、兼收并蓄。餐饮企业必须深入国外城市调研消费者对美食的口味、偏好,再开发相应产品,推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和喜好的产品。必须提升中国美食的文化传播力,这固然需要媒体的传播,但更需要民间的传播。就饮食文化而言,我们要传递的不仅是食物本身,而且是围绕饮食文化一整套独特的价值观,包括饮食符号、语言、饮食方式及其所体现的价值内核。在这一点上,民间传播更有效,要利用好国外华人华侨的力量。比如,在短视频平台上,一些留学或移民海外的华人宴请外国好友品尝中国美食,客观上起到了不错的宣传效果。
以食为媒,向世界传递中国价值观,这是中国美食做大做强的方向。让更多国际友人爱上中国美食、体会中国风味,尚有待诸多企业和相关部门的探索和努力。
【欢迎投稿】
长沙晚报时评征稿,论时事热点、评社会万象。激浊扬清,扶正祛邪。择优刊发,优稿优酬。投稿邮箱:cswbplb@126.com。
0
本文来自【长沙晚报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