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女孩都觉得
自己跟其她女孩有所不同
“别人是水做的,而我是奶茶做的”
要是有一天喝不上奶茶
就觉得人生乐趣全无
可是你知道吗
有一种“奶茶”不能喝
喝完会让你真的变成“瘾君子”
今天
小编就来科普一下
新型毒品——“奶茶”
近年来,类似“奶茶”的新型毒品层出不穷。有的包装成跳跳糖,有的伪装成小熊饼干,还有的看起来像美丽的药丸……毒品伪装愈发具有欺骗性,一旦误服吸食成瘾,带给个人、家庭、社会的伤害都是巨大的,“吃货”们千万要多留一个心眼!
“可乐”
“可乐”是一种由冰毒、摇头丸、氯胺酮等毒品混合而成的新型毒品。外包装跟普通可乐没区别,喝完就会产生幻觉,全身高热发狂。它比冰毒的危害更大,而且因吸食方法不同,对人体危害也更大。
“糖片”
这种“糖果”,色彩鲜艳、花哨包装外表下的真实身份却是摇头丸。
“跳跳糖”
曾经风靡一时的零食跳跳糖是80后、90后甚至00后的童年回忆。不过,这种“跳跳糖”可不是零食,而是毒性极大的毒品!
毒品“跳跳糖”遇水即溶、即冲即饮,口味与各种饮品混合后都不会发生变化,甚至香味都相似,且后劲很强,喝一次大脑连续两天都会处在兴奋当中。
“巧克力”
包装粗糙简陋,包装袋上没有任何品牌,但这可不是普通的巧克力,而是犯罪分子用大麻熬成的油掺制成的巧克力。
这种“巧克力”中含有四氢大麻酚成分,吸食大麻过量会损伤身体手脚颤抖、心跳加快、头脑昏觉、反应迟钝、短期失忆。如果长期吸食,后果更加严重!
“饼干”
警方查获的新型毒品“小熊饼干”,犯罪分子将毒品混在烘焙原料中制成可爱的曲奇饼干模样,以此躲避公安盘查,方便运输、售卖,让人防不胜防。
如何防范新型合成毒品的侵害
1、要有警觉戒备意识,不轻易和陌生人搭讪,不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香烟和饮料。
2、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要设法寻找正确的途径去解决,决不能借毒解愁。
3、娱乐、狂欢、宣泄要有节制,不要因一时兴起而追悔莫及。
4、不要盲目追求刺激、与他人攀比,不要把吸毒与享受划等号。
5、尽量少进入KTV、酒吧、迪厅等治安复杂的场所。
他超过50g的还有:卡旺卡-冰全套奶茶、LE LE CHA-福冈抹茶。喝奶茶,是如今很多中国女性休闲的必要环节。
所以如今的网红奶茶层出不穷,甚至一些网红奶茶店,需要让顾客排队数小时,才能拿到自己心仪已久的饮品。
但是前段时间,奶茶界却发生了件大事儿。就是上海市消保委发布了“奶茶比较试验”情况通报,揭开了网红奶茶届的种种“黑幕”。
此次被“测评”的奶茶店包括了你常喝的喜茶、皇茶、贡茶、一点点、COCO、快乐柠檬等等。
在上海检测的27家奶茶铺中,共购买了51件奶茶样品,选择的规则主要是询问并购买每家店铺中最畅销的一种奶茶,包括一份正常甜度的和一份无糖的或者最少糖的,且均不加冰的奶茶。
51件样品中含奶盖的奶茶有6件,宣称“无糖”的奶茶有20件,价格从7元至32元不等,基本涵盖了市场上主流现制奶茶品牌的畅销商品。试验人员委托营养食品质检站,对奶茶中的糖分、脂肪、反式脂肪酸、咖啡因等进行了检测,结果真相令人大吃一惊!
真相一:
奶茶普遍含有大量咖啡因,
含量超标数倍,却从来不提醒顾客!
你有没有经历过喝了杯奶茶,晚上就怎么也睡不着觉情况?
看看以下表格,你会恍然大悟:
检测发现,51件样品的咖啡因含量平均高达270mg/L,最高的更是达到了828mg/L。
有4件样品每杯的咖啡因含量高于300mg,最高的一杯含量高达428mg。我们来对比一下,结论会更加明显。一杯美式咖啡(中杯)的咖啡因含量仅为108mg,一罐红牛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量仅为50mg。也就是说,部分奶茶的咖啡因含量高到可怕:
最高的一杯:一杯奶茶=4杯咖啡!=8罐红牛!
专家指出,咖啡因一般在咖啡、浓茶等饮料中存在,健康成人单次摄入量不要超过200mg。孕妇和儿童等人群不宜摄入,否则会引起类似焦虑的症状,如心悸、震颤、睡眠紊乱等。万万没想到的是,在27家奶茶铺中,仅有1家对“孕妇勿过多饮用”有模糊提示,其余所有奶茶均未对奶茶含有咖啡因进行任何提示。
真相二:“无糖”真的无糖吗?
很多妹纸嘴馋又怕肥,常会点“无糖”奶茶。但残酷的真相要来了:
检测发现:所有号称“无糖”的奶茶,经检测均发现含有糖分。
在27件正常甜度奶茶中,含糖量介于每杯11克至62克之间,平均含糖量为每杯34克。
整杯含糖量(g/杯)最高的——人在茶在-丝袜奶茶,含糖量为62g。一杯奶茶=14块方糖!远远超过《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规定的“每天糖的摄入量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的建议。
本次比较试验购买了24件宣称为“少糖”、“低糖”、“去糖”或“无糖”的奶茶。而“无糖”也不代表真正没有糖分。20件宣称无糖的样品,竟全都有糖分测出,平均糖含量2.4g/100ml,最低也有1.2g/100ml。
其中:
LE LE CHA-福冈抹茶(无糖)
希望先生-希望醇奶茶(无糖)
卡旺卡-冰全套奶茶(无糖)
喜茶-鲜奶静冈抹茶(无糖)
等品牌的4件“无糖”产品含糖量在5g/100ml到3.3g/100ml之间。比某些正常甜度样品的含糖量都高!虽然国家对现制饮料的无糖饮料没有现行标准,但参照预包装饮料《GB28050-2011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无糖饮料糖含量应小于等于0.5g/100ml,20件样品都不符合。
真相三:没有牛奶,只有奶精!
在对蛋白质一项检测中,有19件样品的蛋白质含量明显偏低。对反式脂肪酸一项检测中,又显示明显过高。
反式脂肪酸,被誉为"餐桌上的定时炸弹",主要来源是部分氢化处理的植物油。部分氢化油具有耐高温、不易变质、存放久等优点,在蛋糕、饼干、速冻比萨饼、薯条、爆米花等食品中使用比较普遍。过多摄入反式脂肪酸可使血液胆固醇增高,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结果检测发现:一杯奶茶,就超过三天的量了!也就是说——原料是不健康的!在这次检测中,均发现,蛋白质偏低和反式脂肪酸含量偏高的问题尤其突出。
对此,专家分心认为,这两项指标失衡,说明商家可能并没有用“真材实料”,牛奶的原料上很可能用了奶精之类的代替。所以,消保委也对此提醒了商家,要求商家对原材料严格把关,了解加工工艺的效果,标明奶茶的成分含量及不适用人群。
真相四:奶盖脂肪含量严重超标!
脂肪是奶制品中常见的成分,能带来良好的风味与口感,但过量的脂肪摄入会引发肥胖。调查显示,近六成的消费者经常会选择有奶盖的奶茶,但消费者对奶盖的脂肪含量认知并不清楚,更多的消费者为追求口感而选择奶盖,但部分消费者却不知道其实奶盖的脂肪很高。
本次比较试验测试结果显示——45件无奶盖的奶茶脂肪含量在1.1-4.4g/100mL之间,平均为2.7g/100mL;6件有奶盖的奶茶脂肪含量在5.4-7.7g/100mL之间,平均为6.3g/100mL。
脂肪含量最多的一杯奶茶可提供41g的脂肪,超过成人每日推荐摄入脂肪量的2/3,而成人每日推荐摄入的脂肪小于60g!
看完脂肪含量,再来看热量…
不同食物所含能量(即通常所说的食物热量,是通过对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分、灰分、膳食纤维等参数的检测计算得出)不同,过多能量的摄入会引起代谢障碍,从而导致肥胖。
本次比较试验测试结果显示,51件样品提供的能量在510-2780kJ/杯之间,平均为1209kJ/杯。按照成人每日推荐摄入8400kJ能量计算,能量最高的一杯奶茶可提供全天所需能量的1/3。
最后,友情提醒广大消费者——
1、茶叶中的咖啡因含量为2-4%,高于咖啡豆中的咖啡因含量(1%)。奶茶受原料种类和现制工艺的影响咖啡因含量可能会很高,儿童、孕妇、高血压或心脏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尤其应避免过量饮用。
2、奶盖虽然会提升奶茶的口感,但由于其脂肪含量较高,对于需要控制体重、追求健康的消费者,应适当饮用。
所以想要健康的小伙伴们,还是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喝无糖的奶茶了。乖乖喝白开水吧,这才是最健康的饮品!
年这个春节假期可以说是“史上最长假期”了,很多人在家呆了2个多月,而还未开学的学生党们,还得在家呆上更长的时间。在家生活了这么久,大家都发生了哪些改变呢?
01
变懒变丑,我哭了!
在家呆了那么久,我想大家都变懒了吧?开始懒得化妆,然后懒得洗头发、懒得换衣服,最后懒得洗脸、懒得梳头发,甚至懒得动……能躺着就不坐着,能坐着决不站着。这个漫长的假期简直就是“懒癌进化史”。
既然啥都懒得做了,那变丑也是必然的。天天穿睡衣,妆不化就算了,头也不洗了,甚至脸都不洗,不变丑才怪呢!之前网上还流传着一个段子,“为什么朋友圈的女生都不发自拍了?因为她们没洗头、没化妆,还穿着睡衣,谁还敢自拍?”
02
能吃能睡,都是福!
在家的这段日子,几乎天天都是吃了睡、睡了吃,过着pig一般的悠闲生活。有的人可能过腻了这种生活,然而有些人还挺享受,甚至变得比以前更能吃,也更能睡了。没有闹钟,睡到自然醒的感觉真好~想吃就吃、想睡就睡的感觉更好!
感觉胃口都被老妈的厨艺给喂大了,一天三餐吃饭不能少,零食也不停嘴,家里过年囤的年货早已被吃空,还疯狂在网上买了好多零食,更惨的是晚上睡觉前肚子还会饿得咕咕叫。
03
长胖十斤,还有谁?
在家的两个月,什么都少了,唯独体重直线飙升。“每逢佳节胖三斤,每逢过年胖十斤”,以前看到这句话根本不敢信,直到今年这十斤肉长在自己身上,终于信了吧?别哭,易烊千玺也胖了10斤,你拥有“男神”同款胖哦。
那些还不知道自己长胖了几斤的,不如,干脆别上称,眼不见心不烦。不过,还是得提醒大家,春天已经来临,露肉的夏天也不远了。三四月不减肥,整个夏天徒伤悲!
04
厨艺大增,我真棒!
这个假期最大的收获应该就是学会了做各种美食,微博上的#宅家美食大赛#,抖音小红书上也有好多在家自制美食的视频教程,于是掀起一股全民自制美食的风潮,朋友圈也见证了“大厨”的诞生。
电饭煲蒸蛋糕,蒸拉丝面包、蒸酸奶蛋糕、做凉皮、做肠粉、做饺子包子馒头、煎油条、做珍珠奶茶、做蛋挞、烙馅饼……面粉都被全国人民霍霍涨价了,有些地方酵母也缺货了。
好多明星也秀了一把厨艺,何炅老师更是化身“美食主播”,在线教大家做麻辣烫、双皮奶、蛋糕、牛轧糖等简易美食,网友们学做之后纷纷表示做法简单又好吃。
05
技能满点,奥利给!
宅家这么久,不仅在厨艺上突飞猛进,其它技能也是一一解锁。由于之前理发店一直没开业,剪刘海这种工作早也自己解决。“二月二,龙抬头”那天,全网还开启了#宅家理发大赛#,不少人挑战了给家里的男士理发,蛮多人剪得还挺好。
更厉害的是,迟迟未开学的当代大学生们,已经有人开始体验下地种菜种田了。这让从来没有干过农活的小朋友们感受了不一样的春种生活,其实还挺有意义的,既帮助了家里干活,还明白了粮食的来之不易。
06
无聊透顶,怎么办?
在家呆久了,真的太无聊了,一天到晚也不知道干些啥。手机玩腻了,电视不想看了,游戏不想打了,想睡又睡不着……一天天的得过且过着,提不起精神,啥都不想做。
07
作息混乱,没办法!
刚开始在家不用上班上课时,养成了一种“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的坏毛病,导致作息时间全乱套了!什么早睡早起身体好,都不存在的,只有熬更晚的夜,睡更懒的觉,长更多的痘。上午起床后早餐也懒得吃了,直接等着吃午饭,听说不吃早餐对身体不好,有点慌!
08
矛盾激发,我的妈!
在家住久了有没有一种怀疑自己不是亲生的错觉?回到家前几天还是老妈的小宝贝,每天问你想吃啥,睡到再晚起来也会随时给你煮早餐。
可在家呆了一段时间后,就感觉换了一个妈,动不动就要骂你一顿,天天就知道吃吃吃、玩手机、看电视、打游戏……如果是女生,就说“以后谁敢娶你”,男生就会说“以后谁敢嫁给你”,真的太可怕了!献上 “在家防被骂指南” ↓↓↓
09
秒变网恋,么么哒~
这个漫长的假期对情侣们来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原本天天见或者周末假期见面的情侣已经很久没见面约会了,每天只能在网上聊天/语音/视频么么哒,秒变网恋的节奏。
10
想回学校,想开学!
迟迟未开学的同学们在家上网课这么久,一心只想能快点开学,早点回学校上课。也不知道为啥,上网课居然有做不完的作业和抄不完的笔记,令人头大。化身“主播”的老师们应该也很想回到教室上课吧,毕竟网上教学感觉在对空气上课,也看不到哪个同学没在听讲。有些不自觉的同学可能一边上着网课,一边吃着零食或睡觉,根本没在听课。
小伙伴们,都躺枪了吗?或者还有哪些改变呢?等到生活回归正常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改正不好的,做个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小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