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内参君为您分享的第184期内容。每天用互联网思维思考传统餐饮业。初见的朋友请搜索“餐饮老板内参”订阅。
本期内参
俗话说,名正言顺。一个琅琅上口、卖点清晰的名字,会让品牌传播加速度。
具体到餐饮创业者,我们的建议是:餐厅的名字一定要和独特卖点相结合,也就是要和自己的特色菜相结合。
“没有特性的品牌,就是最弱的品牌!”
定位大师特劳特说:“把产品的名字融进企业的名字,和卖点相一致,这是最容易成功的定位。”
名字要和他的卖点结合在一起,这有很多的案例:、谭鱼头、胖嫂蹄花汤、大印象减肥茶、太太静心口服液、雕爷牛腩。
人很容易记住简单的东西。因为消费者永远记不住共性,只记得住特性!
所以特劳特说,“没有特性的品牌,就是最弱的品牌!”
举例,四种餐厅的名字:
A: 胖嫂蹄花汤、齐齐鳝鱼火锅
打分:优 ,因为卖点和名字结合得很好,而且卖点有特色。
B:小煎鸭、稀饭村
打分:良,虽然卖点和名字结合了,但是这个菜太普遍。
C:周记饭庄、东方酒家
打分:平庸,因为没有卖点,只知道是吃饭的。
D:川红号子、百万庄
打分:最差,因为没有说明到底是卖什么。
当然,有些爱抬杠的仁兄会说,俏江南、全聚德、同仁堂、小天鹅都没有和卖点联系在一起,可是你想想这些品牌要么财大气粗,要么传承拜年,除非你立志超越他们,否则何必钻牛角尖呢。
编辑:内参小罗君
内参微点评:
内参君之前刊发过一篇相关的文章《为一只中国鸡命名:特劳特的新生意》,您可以看看,一个名字到底有多重要。
--------------------
餐饮老板内参 微信 ID:cylbnc
内参君在微信、搜狐新闻客户端、网易云阅读客户端、客户端同步发布;精准直达超过20万高质量读者掌心。
餐饮老板、创业家、投资人、供应商都在关注!
深餐饮精耕餐饮行业,深度服务客户,为餐饮客户提供从命名到品牌文化定位,餐饮形象设计,空间装饰设计及空间施工等餐饮全案一体化服务。品深做餐饮策划设计这些年,遇到不少老板初次投资餐饮,在进行餐饮品牌命名的时候反反复复,犹豫不决;也有些餐饮投资者对品牌命名任意而为,令人捧腹。
< class="pgc-img">>投资餐饮行业,一个响亮的餐厅名字非常重要,名字取得好,可以让消费者一目了然,一见如故。例如:小肥羊,木屋烧烤,真功夫,丑小丫。一个优秀的餐饮品牌名,直接影响品牌能否占据消费者心智模式,同时也直接关系品牌未来发展的认知和传播。
< class="pgc-img">>餐饮品牌的命名与其他行业不一样,具有自身的行业特性,在餐厅命名的道路上,有多少人死在套路上,掉进深坑里出不来呢?今天品深餐饮与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认知:
< class="pgc-img">>品牌命名有六个要素:易读、易记、易懂、能承载品牌内涵、能触发品牌联想、可进行商标注册。这六大要素是有优先级的,即易读>易记>易懂>可注册>能承载品牌内涵>能触发品牌联想。
越往后难度越大,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能够满足这六点要素的名牌名称也不多,小肥羊算是一类。
< class="pgc-img">>本文涉及的几大“坑点”,就源于对这六个要素的具体含义以及相互的逻辑关系理解不透彻。
坑点一、过分强调餐饮品牌内涵
这六大要素优先级排列最关键一点是,如果前边的要素没有达标,就不要考虑后边的要素。比如你起了个名字,不易读,不易记,即使很好理解,那也不能算是个好名字。
因为品牌名称的目的是识别和传播。只有易读易记才易传播,所以做不到易读易记的名字,都是不能用的名字。
< class="pgc-img">>大部分餐饮老板都会犯的一个错误是:命名过分重视内涵,重视突出特色或者优势,而忽视了五大要素的优先级关系。其实,靠两三个字就想达到那么多功能,太难了。
餐饮品牌命名能够做到易读易记易理解这三点就不容易了,所以不要过分奢求餐饮品牌命名一定要完美。完美的餐饮命名可遇不可求。比如品深餐饮策划设计的“丑小丫”,名字传达了以洞庭湖鸭子为特色的品类特征,同时又是耳熟能详的丑小鸭的故事,易读易记。
< class="pgc-img">>坑点二:刻意求新求奇博眼球
对于创业阶段的餐饮老板,最兴奋的事就是给品牌起名字,因为这特别能够彰显自己的商业素养。殊不知这个心态最容易把自己带进坑里。
这个坑就是“总想起一个奇怪、博得眼球的名字”。
< class="pgc-img">>名字能够吸引眼球固然是优势。但是要把握好分寸,不能滥用创意。这个分寸体现在两点:
1、不能媚俗
低俗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引起关注,引发传播。但同时它也必然会让人感觉不正经,而这样的感觉会让传播受众凭直觉判断认为你不靠谱,也就是不可信任,这是品牌传播的大忌。
“耍流氓”能够吸引眼球,但是你也通过耍让自己在受众心里被定性为“流氓”了。比如“叫个鸭子”就已经接近低俗的边界,而它的模仿者“叫个鸡吧”就低俗的彻底了。这样的品牌是不可能成功的。
< class="pgc-img">>2、和自身能力匹配
新奇的创意固然有易于记忆、易于传播等诸多优势,但是这个创意要和自身的能力匹配。特别是能够吸引眼球的创意,在吸引眼球的同时也提高了顾客的预期。
就是说因为这个牛逼闪闪的名字,顾客会产生这样的心理:我倒是要看看你有几把刷子。这时候顾客对你的预期至少处于餐饮行业品牌店的水平。
那么,如果你给顾客的消费体验没有达到这个水平,顾客会认为你“丑人多作怪”。如果你没有这个运营水平,倒不如取一个规矩的名字。
< class="pgc-img">>坑点三:忽视品类规划,业态创新
其实,餐饮品牌完整的命名是名字+后缀。也可以表述为:字号+品类。比如:海底捞火锅。“海底捞”是字号,“火锅”是品类。
而大部分餐饮老板都是在字号上用心思。其实高明的命名策略是在品类上下功夫,因为品类可以引导消费者对于餐厅的认知。
比如品深餐饮策划设计的连云港餐饮连锁品牌:老员外骨头汤火锅,骨头汤是火锅品类里的新分支。骨头汤这个细分品类让老员外从激烈的火锅竞争中脱颖而出。品牌既大大降低了竞争压力,顾客又大大降低了消费选择的难度。
业态创新本质上是品类创新,这是定位论两大创始人之一“里斯”的核心策略。
品类创新的最大好处是:一旦这个新型品类被市场所认可,会有更多的后进入者跟随你做这个品类,这个时候其实后进入者是在跟你一起培养这个品类的市场规模。那么市场规模越大越对你有利。
因为你作为开创这个品类的第一品牌,如果不被这个品类中的其他品牌远远的超越,你的品牌就等同于这个品类了。所以本质上这些同行是在帮你培养市场。
< class="pgc-img">>坑点四:低估商标注册
定位论的另一位创始人特劳特先生,也格外重视品牌的命名。在其定位论代表作《定位》一书,有一章专门阐述品牌名称。
书中格外强调了品牌命名要考虑能否注册商标的问题。这几乎是一个没有品牌命名以及商标注册经验的人必犯的错误。
< class="pgc-img">>对于餐饮行业而言,哪怕你不做连锁或者未来不进行品牌输出,也必须考虑商标注册的问题。
之前发文,品深餐饮也有提到,餐饮品牌因品牌命名吃了哑巴亏的品牌,例如:
奶茶“皇茶”因无法注册,被迫更名“喜茶”;网红占卜奶茶“答案茶”已被注册,被迫更名“1314奶茶”;河南小吃“方大同”胡辣汤,因与歌手“方大同”重名,被迫更名“小喜哥”;“宽板凳老火锅”因“宽板凳”早有注册,被迫更名“井格老火锅”,这些案例都给餐饮从业者上了一堂教训颇深的商标注册课。
< class="pgc-img">>没有商标的保护,一旦生意做火了,就会面临恶意模仿的问题。甚至你还会面临商标被恶意注册的问题。不要轻视注册商标的价值,就连百度搜索都只保护注册商标。
漂亮的品牌命名是业态有创新,字号易读易记易理解,同时能够和业态相得益彰,还要利于商标注册。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品深策划设计2017年服务的一家广式茶楼,通过对该茶楼百年传承发展历史的发掘,我们让品牌重新规划命名为“蘩楼全天茶市”,蘩楼是字号,全天茶市体现品类业态(行业属性)。全天茶市是广式茶楼经过上百年演变而来的全天经营茶点的餐饮业态,在深圳此类提法我们是第一家,牢牢占据了品类优势。
< class="pgc-img">>广州老字号茶楼,大多带楼字。蘩楼,为何叫蘩字,蘩字最早出自《诗经?召南?采蘩》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于以采蘩,于涧之中;
于以用之,公侯之宫。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蘩,白蒿也,叶似艾,粗于青蒿,白于众蒿,可为菹。在河里蘩草生长茂盛地方,也是白虾多而大的集聚地。也是广式茶点最有名一道“虾饺”的原材料:大白虾。蘩字在读音是通“繁”字。也满足人们猎奇性,不认识找度娘,百度一下。此品牌容易记,好理解,文化内涵也深厚,品牌推出之后,消费者关注度特别高,蘩楼经营的也很优良,到2018年11月份,已经有4间大茶楼,经营面积超8000平方米。
< class="pgc-img">>餐饮品牌策划设计是一项需要科学严谨,系统思考,多方论证的系统工程,是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用心深度服务才能做好的工作。品深餐饮策划设计已经在此领域精耕多年,服务品牌超百家,设计的门店数量过500余家,具有丰富的餐饮品牌落地策划设计经验。
品深餐饮敬告有意投资餐饮业态的客户:不要相信什么这个技巧、那个捷径。凡是有捷径的都是骗人的,比如成功学。但它还是有方法的,专业的创意团队给品牌命名会严格遵循以上所列的几大要素。
最后建议:放弃那些“联想法、攀龙附凤法,借船出海,傍品牌”等所谓的技巧吧,即使用了,长久来看也是弊大于利。
><>有创意
第 6 期
你好,我是真有创意的创意君,拼命搜刮全球最能卖货的好创意。想不到创意,找我就对了!
上周六在创意问题的互动中,创意君收到了许多小伙伴们的提问,经过挑选,创意君决定今天先来帮这位小伙伴解答疑惑。
不知道你有没有经历过跟创意君一样的处境:机缘巧合的发现了一家好吃的餐厅,突然有一天想再点一下那家的外卖,或是要推荐给好友的时候总是想不起来餐厅名字了。
每当这个时候,真忍不住想要咆哮:你作为一个餐厅,到底会不会起名字啊啊啊?!
01
让人难(zhua)忘(kuang)的餐厅名称
不仔细看还以为是一家书画馆。
万恶的“犇羴鱻”系列餐厅。
02
一听名字就想吃的餐厅
用地名
看一眼就想起了家乡的味道
名字不失雅致的同时,又突出一个“湘”字,一看就知道是以湘菜为主。
看到“渝”字,就好像闻到了麻麻辣辣的香味,忍不住想要流口水。
别忘了中国三大小吃巨头其中有两个可都是以地名来命名的哦~
人物化
一看就知道是谁家的店
西安名头最大的一家灌汤包子店,贾三几乎成了全西安卖灌汤包的代名词。
一个麻辣烫店,火遍了全中国,看到了“张亮”两个字,就知道是我想要的味道。
攀亲戚
你家亲戚都来帮你开店啦
外婆家的味道,就是记忆里最想念的味道。
满满亲切感,餐厅多了,就想吃一口家里的味道。
有没有发现,这些餐厅都有一个消费者看一眼就能记住,并且立刻就能联想到味道的名字?
其实这三招不仅仅可以用在餐厅命名上,还可以用在食品的命名上。
03
一看名字就想买的食品
用地名
△青岛啤酒
人物化
△王致和臭豆腐
攀亲戚
△老干妈
04
一个原则让你再也不用发愁命名问题
其实招数用的再多,也始终离不开一个原则:
就是降低成本,我们需要成本低的名字。
基于原则,总结的方法是:
用地名,人名,亲戚称呼来作为餐厅的名称,都是为了让消费者能够望文生义,听音知名,降低传播成本。
今天这些餐厅命名的招你学到了吗?
要反复阅读,不断实践哦~
我们下期再见~
*注:本文转载自华与华商学院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