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超过3.6万家终端门店的现制茶饮龙头蜜雪冰城,却容不下小小的瓶装水。1月16日,蜜雪冰城旗下品牌“雪王爱喝水”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证实,目前已暂停代理瓶装饮料项目。这意味着蜜雪冰城将进一步聚焦茶饮主业。
业内人士指出,现制茶饮企业难以打开瓶装水赛道,主要原因是消费者接受度不够。国内瓶装水市场集中度较高,短期来看也难以支撑现制茶饮企业发展。随着蜜雪冰城冲刺港股IPO,放弃瓶装水可能是更明智的选择。
“雪王爱喝水”悄然停摆
“第一次听说蜜雪冰城还有瓶装水业务,从来没看见过”“我都进奶茶店了,为啥还要喝矿泉水?”1月16日,“蜜雪冰城回应放弃瓶装水业务”相关话题登上热搜,有不少网友都表示惊讶。
1月16日上午,“雪王爱喝水”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回应称,目前产品调整,包括“雪王爱喝水”和“雪王霸汽”在内的瓶装饮料项目暂停代理。关于暂停代理的原因及此前运营状况,对方表示不方便透露。
种种迹象表明,“雪王爱喝水”已停摆数月。在蜜雪冰城旗舰店,“雪王爱喝水”和“雪王霸汽”均已下架。“雪王爱喝水”小红书、抖音已于2023年10月停止更新,抖音账号曾在2023年10月12日回复评论称“彻底下班”。
2022年夏天,蜜雪冰城宣布进军瓶装水,以“每天8杯水 雪王爱喝水”的口号,推出瓶装水品牌“雪王爱喝水”。几个月后,在2023年春季的全国糖酒会上,蜜雪冰城披露了新品瓶装气泡水“雪王霸汽”,受到市场关注。2023年8月,蜜雪冰城还推出了易拉罐装的“雪王霸汽”,这些产品均曾在蜜雪冰城天猫官方旗舰店上架。
延续蜜雪冰城价格亲民的路线,“雪王爱喝水”定位饮用天然水,源水取自地下220米,有550毫升装和380毫升装两种规格,零售价分别为2元和1.5元,由今麦郎饮品(汤阴)有限公司代工生产,优先在蜜雪冰城门店及河南区域销售。“雪王霸汽”在部分罗森有售,480毫升装的售价5元/瓶,第二件1元,如果连买两瓶合3元/瓶,较主流价格带的5—6元具有一定价格优势。
但是,“雪王霸汽”甚至还没经历一个完整的销售季节,便与“雪王爱喝水”一起悄然退出市场。
聚焦现制茶饮主业
2021年6月30日,奈雪的茶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现制茶饮第一股”。随着新式茶饮市场日渐饱和,要冲刺港股的蜜雪冰城暂停瓶装水业务,也透露出重新聚焦主业的信号。
“现制茶饮品牌难以突围瓶装水,主要原因还是消费者的认知不接受。”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每个品牌在消费者心智认知中都有一个定位标签,企业想要单方面改变消费者的认知几乎是不可能的。蜜雪冰城、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想延伸品类很难,相反恒大冰泉、王老吉啤酒、茅台葡萄酒、霸王凉茶等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
2022年9月,蜜雪冰城曾计划A股IPO,最终未能成行,于是在2024年开年转战港股市场。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前九个月期间,蜜雪冰城的营收分别约为103.51亿元、135.76亿元和153.9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了121.18%、31.2%和46.0%。
从营收结构来看,蜜雪冰城的绝大部分收入来自向加盟商销售商品和设备,占比达到了98%以上。截至2023年9月30日,蜜雪冰城超过99.8%的门店为加盟门店,其余为自营门店;蜜雪冰城加盟商已超过16000个。
也就是说,和喜茶、奈雪的茶、茶百道、古茗等茶饮品牌相比,蜜雪冰城十分依赖加盟商的增长。
在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看来,“瓶装水业务是有巨大成本投入的,没有足够的销量不足以获取利润。专业做瓶装水的公司不仅有自己的品牌影响力,更重要的是有广泛的销售渠道体系,使产品能够快速地在各个领域分销,让企业有很好的销售周转率”。
赖阳进一步表示,“茶饮企业依托自己的门店,做少量的瓶装产品销售,销售平台是非常窄的,达不到足够销量,成本就会过高,导致其难以持续下去”。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表示,“整个瓶装水市场集中度较高,蜜雪冰城放弃瓶装饮料项目是非常明智的。整体来看,蜜雪冰城的品牌、产品、渠道及供应链能力都非常强,拥有超过3.6万家门店,特别是海外的几千家门店颇具含金量,能支撑其未来可持续发展”。
综合:北京商报、大河报
来源: 长城新媒体
芝兰品牌代言人马伊琍道歉、蜜雪冰城官方微博发布致歉声明……一天之内,两则道歉声明成功将网红奶茶的话题送上热搜。在“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等营销下,依靠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推广,奶茶市场迎来爆发期,奶茶也已经不单是饮品,而成为热门生意。
然而,奶茶生意并没那么好做。业内人士称,奶茶店加盟的门槛不高,给人感觉利润很大,因此很多人想要加入,这也是茶芝兰众多加盟商被骗的原因之一。
饥饿营销
两则道歉声名中的主体均为现制茶饮,这也被业界认为是现制茶饮近年来走红背后的乱象显现。5月15日,马伊琍转发工作室致歉声明并表示“向各位加盟商受害者道歉。目前我们正积极配合警方调查”。
同一天,针对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门店郑州永安街店、济南大观园店、武汉马湖商业街店存在篡改开封食材日期标签、使用隔夜茶汤奶浆半成品的食品安全问题,蜜雪冰城通过官方微博发布致歉声明称,已责令涉事门店停业整顿。
对于上述问题,蜜雪冰城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对于篡改一些原材料的效期,实际上是材料或者产品最佳口感饮用日期,并未修改生产日期或者保质期。而对于涉事门店、涉事门店所属省市的门店以及全国门店也已经进行自查,并且配合相关监管部门进行检查,后期对于门店管理的规划将在检查完后进行官方通告。
快消品新零售专家鲍跃忠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现制茶饮品牌问题频繁登上热搜,也反映出该市场的火爆,现制茶饮普遍被消费者所接受,特别是在资本的推动下,整体行业迅速发展。
行业迅速发展可以从一些上市消息中窥探一二。几个月前,奈雪的茶正式递交了招股说明书,启动上市流程。而蜜雪冰城也传出将在A股上市的消息。还有消息称,喜茶已经正式启动上市计划,计划下半年赴港上市。另外,古茗、七分甜、沪上阿姨等品牌也均披露了获得融资的消息。
而一杯“网红”奶茶并非能那么轻易拿到。一位常去购买喜茶的“90后”消费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一般去喜茶门店购买都要等30分钟以上,有时候虽然看着门店里面没什么人,但一取号就基本意味着要等位。
2020年8月,#秋天第一杯奶茶#的话题一夜之间火遍了微博和朋友圈,在微博的阅读量达到了24.2亿。随着奶茶话题被消费者热捧,一条关于茶颜悦色“排队排到3万号,一杯奶茶的代购费近200元”的消息也曾一度冲上热搜。据悉,该品牌武汉首店开业当日也是排队排到了马路上,8小时才能买到一杯奶茶。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现制茶饮迅猛发展与各品牌的营销有一定关系。其中,最为大家熟知的可能就是制造饥饿营销,请“演员”来排队“撑门面”。
低利润扩张
想在快速发展起来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得有自己的特色或者说不同于其他品牌的玩法。与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动辄二三十元的价格不同,蜜雪冰城主打“亲民”价格并虏获了诸多消费者。
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市面上一杯现制茶饮产品的价格基本在十几元到二三十元不等,而蜜雪冰城的产品价格大多为个位数。
在朱丹蓬看来,蜜雪冰城出现食安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低利润扩张下的战略导致,蜜雪冰城定价偏低,门店不断扩张的情况下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一定程度上导致其对员工以及门店的管理出现问题。
“开一家蜜雪冰城门店预计需要30万元的费用,目前位于河南的一家门店最高一个月流水可达上百万元。”一位蜜雪冰城的加盟客服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道。
北京商报记者以加盟商的身份咨询了蜜雪冰城客服,对方表示,如果审核一切顺利,最快半个月就能开店。在蜜雪冰城的客服发来的加盟要求上可以看到,其加盟的主要条件除了要认同公司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遵守公司经营规范外,还需要亲自参与门店运营(每个月在店时间不低于90个小时),并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培训管理等学习,预投资金额在30万元以上等。
按照蜜雪冰城加盟客服方面给出的估计,一家开在北京的店铺一个月流水一般可达到10万元,按此计算则一个月盈利在2万-3万元左右,大概一年左右时间可以回本。
不过,有着多年奶茶店经营经验的刘先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现在市面上有一半的奶茶店都在赔钱,有些甚至长期难以回本。
“套路加盟”
刘先生的话在奈雪的茶招股书中似乎可以得到一些验证。奈雪的茶是在新式茶饮赛道中客单价最高的品牌,但其却常年处于亏损状态。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在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奈雪的茶净亏损分别为5658万元和1173.5万元,2020年前九个月,奈雪的茶营收21.1亿元,亏损2751万元。
既然奶茶店都在赔钱,为什么还有很多人趋之若鹜地开店呢?刘先生说,这是因为一般加盟商都以为奶茶店门槛低、利润大。“这对于加盟商而言并非是多高的门槛。”刘先生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现在开奶茶店,其实最大的成本是加盟费,如果你加盟好的品牌,加盟费比你开店成本要高得多。可是如果你不加盟,自创品牌的话风险就很大,因为别人不认可你的品牌。”
从企业端来说,不断扩大门店建设能够快速建立品牌知名度。奈雪的茶曾在招股说明书中称:“扩大我们的茶饮店网络、建立知名品牌并积累庞大且不断增长的客户群既费钱又费时。我们的绝大部分资金用于投资开设新茶饮店所产生的资本支出和相关成本。”
但也正是加盟,让可钻的空子更多。近日,上海警方破获一起重大“套路加盟”奶茶店诈骗案,抓获90余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高达7亿余元。而曾经雇人排队的茶芝兰奶茶店正是属于此团伙旗下的品牌。
据了解,犯罪团伙以每人每日40-80元不等的价格雇佣人员冒充消费者,在奶茶店铺前循环排队,营造生意火爆的假象。但与想象中不同,这家奶茶店“排队充场”最终“收割”的目标人群,可能不是消费者,而是加盟者。
有业内人士分析,对于投资人来说,很难判断眼前的排队景象是消费者还是被雇佣者,低投入高回报本身就是一个深渊,虽然政府相关部门曝光了大量的诈骗案件,但各种诈骗投资更是改头换面重新开骗。
北京商报记者 钱瑜 白杨 郭缤璐
近,有市民频频在网上分享自己打卡点单娃哈哈奶茶,而这些奶茶都来自静安的一家娃哈哈奶茶店。那么,目前娃哈哈奶茶在上海经营情况如何?最近娃哈哈奶茶销量有什么变化?
本期的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我们前往北京西路的这家娃哈哈奶茶店一探究竟,并进行了深入采访。
市民纷纷点单娃哈哈奶茶
最近,有市民频频在网上分享自己打卡点单的娃哈哈奶茶。在大众点评网上,不少网友纷纷留言:
一杯敬童真,一杯敬人生。打卡上海唯一家娃哈哈线下奶茶店,货真价实就是娃哈哈的品牌,很多人都来打卡……味道还可以,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
图片By 大众点评网 网友
外卖搜到惊艳,娃哈哈居然也有奶茶店啦!如果不是单位就在附近,也搜不到娃哈哈奶茶。而且上海目前仅此一家,果断买三杯。最近娃哈哈话题是热门,也不是为了跟风,确实是娃哈哈陪伴我们甚至我们的孩子长大,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我们身边的美好,这也许就是追忆似水年华!
这家奶茶店就藏身静安雕塑公园附近
市民拿着娃哈哈奶茶在静安雕塑公园打卡
3月19日中午,记者遇到几位报业同事,每人手里都拿了一杯娃哈哈奶茶,杯身和外包装都印有娃哈哈的标记,原来,她们刚刚从娃哈哈奶茶店打卡回来。一位女同事告诉记者,这家奶茶店就藏身静安雕塑公园附近,据说上海独此一家。
3月20日一早,记者按照地址从报社骑行前往北京西路的这家门店。骑过静安雕塑公园,记者发现,这家奶茶店正式名称是“娃哈哈奶茶北京西路店”,与一家综合性商超毗邻,像是隔壁邻居的关系。商店内销售娃哈哈纯净水和其他娃哈哈产品,原来,奶茶店和商店都是一家人开设的。
娃哈哈奶茶北京西路店和毗邻的展晓商超
点评网显示,奶茶店营业时间是从中午11点开始。不过店员告诉记者,现在奶茶店上午10点就开门迎客了,一直营业到晚上8点,等天气热了,会延长营业时间到晚上11点。
店主宗晓燕女士告诉记者,这家店是目前上海地区唯一一家娃哈哈奶茶店,而他们和娃哈哈可谓是一路走来。从2021年起,宗晓燕相继代理和加盟了娃哈哈纯净水、大健康和奶茶三块业务。
商店内的娃哈哈纯净水和AD钙奶
最近这段时间,商店的娃哈哈纯净水和其他产品销量都非常好,记者注意到,店里至少堆放了十几箱的娃哈哈纯净水和娃哈哈AD钙奶。宗晓燕给记者拿了一瓶娃哈哈纯净水作为招待之用:“我看好娃哈哈这个品牌。如果没有娃哈哈这三个字,我肯定不会代理的。”
宗晓燕告诉记者,在决定代理娃哈哈纯净水之前,她曾经搞过一次活动,邀请了十几位生意圈的朋友,购买了市面上主要的瓶装饮用水,倒在杯子里进行盲品,结果大家都认为娃哈哈的纯净水口感最好。
对于前不久离去的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先生,宗晓燕和先生心存敬意。“我们曾经就一些销售上的细节问题,给宗先生写了邮件,没想到他迅速回复了,上海分公司这边马上派人迅速解决了。”
上海目前仅存一家娃哈哈奶茶店
2021年在代理大健康业务时,有朋友提到娃哈哈刚刚推出的奶茶店,建议宗晓燕可以试一试。“上海市场前后一共开了9家娃哈哈奶茶店,我们其实是最后一家进入的。”宗晓燕说。
在正式加盟娃哈哈奶茶业务之前,宗晓燕和先生先后考察了上海的6家奶茶店,像代理娃哈哈纯净水一样,他们还邀请了不少女性朋友品尝。“大家都觉得口感不错,我们就决定做娃哈哈奶茶店了。”宗晓燕说。
宗晓燕和店员在奶茶店内
宗晓燕告诉记者,线下实体店经营不易,作为一家综合性商超,这些年开店亏了几百万,而奶茶店就累计投了70万:
和咖啡一样,奶茶其实是需要做品牌推广的,特别是在外卖平台上进行投放,但网上做广告我们拼不过那些大的品牌。日月光那家店,当时每天在外卖平台上投几千元,连续投了一周的广告,但效果并不明显。而且现在上海市场就我们一家单店,网上做广告成本很高。
但这家奶茶店我们是坚持开到现在,之前生意一直是不温不火,大多数时间处于亏损状况,一开始最多时有8位员工,现在自己和员工一道做奶茶。
亏损多年之后,奶茶店“重新活了”
让宗晓燕没想到的是,从三月初开始,随着娃哈哈关注度的提高,娃哈哈奶茶店的生意也出现了一波明显的反弹:
用家人的话来说,奶茶店“重新活了”。之前我们一天奶茶也就卖出去百来杯左右,营业额很少。最近网上订单一直非常火爆,奶茶的销量要翻了好几倍。
3月20日下午,市民在奶茶店门口排队
更让宗晓燕和家人感到吃惊的是消费者的热情,有一些顾客从松江、闵行等地区特意打车过来买奶茶,还有顾客用闪送的方式下单买奶茶。宗晓燕说:“闪送的运费应该可以买好几杯奶茶了!”
宗晓燕告诉记者,娃哈哈奶茶的主要原料包括AD钙奶和用绿茶和红茶做的茶底,水果茶都是直接采购新鲜的水果制作。从甜度的选择来说,小朋友会喜欢甜一点的口味,女性朋友一般是三分甜,也有一些用户是选择无糖的。目前卖得最好的单品包括:草莓乳酸钙奶、AD芒芒啵啵冰、一桶水果茶等。
中午时分,奶茶店的接单量上来了,生意开始忙碌了起来,宗晓燕匆匆结束了采访去店里帮忙。有骑手陆续来店取奶茶,有的骑手一次就拿了十几杯同款奶茶。一位正在等候奶茶的白领告诉记者,看到小红书上有人介绍这家店,所以就来了。
骑手来店取奶茶
借着这一波销售反弹,宗晓燕准备与平台做些沟通,做一些促销活动。为了方便市民,奶茶店打算之后自己尝试配送,以更好服务周边两三公里的客群。
在结束采访离开之前,宗晓燕告诉记者,经营娃哈哈奶茶这些年,自己一直有个心愿:“希望让更多的用户能喝到娃哈哈奶茶,让每个消费者都能喝得起高品质的奶茶。”
各位市民朋友,
侬会去这家店
打卡点一杯娃哈哈奶茶吗?
新闻晨报·周到APP 记者 严山山
来源: 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