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天气
南宁 中雨转小雨
13℃~17℃
如果你是奶茶控
以下自欺欺人的挣扎
你一定懂
——
“奶茶是茶
茶是养生的
所以奶茶是不会胖的”
怕胖?
有人说:
还有无糖奶茶嘛!
不过……
今天的猛料,有点吓人!
近日,记者从江苏苏州张家港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于3月上旬通过外卖平台,对17家奶茶店共30批次产品进行营养成分抽检,涉及Coco、鹿角巷、1点点等网红奶茶品牌,发现了不少看似“惊人”的数据,如一家店名为Royaltea皇茶的无糖相思红豆奶茶,检出糖分为7.88克/100克,相当于吃下8块方糖。
抽检的奶茶。图据张家港市场监管
为此,记者采访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副教授范刚,对奶茶可能影响身体健康的相关问题进行释疑。他表示,目前没有专门针对奶茶饮料的任何标准,如果奶茶主要由牛奶和茶叶制成,减少辅料,还算是“一款不错的饮品”。
无糖奶茶总糖含量不低
最高可相当于8块方糖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人体每日糖分摄入量为25g。然而,在本次抽检的30批次450ml奶茶中,普遍含糖量够高,即使是标榜“少糖”、“无糖”的奶茶中,也基本超过了建议标准。
在抽检的30款奶茶中,一杯450ml的奶茶总含糖量范围为14.5g-50.9g之间,其中含糖量最高来自一家名为四云奶盖贡茶的奶茶店,含糖量为50.9g,以4.5g的方糖计算,相当于吃下了11块方糖。
10款总糖含量较高的奶茶明细表↓↓
图据张家港市场监管
在少糖、无糖的奶茶中,来自一家鹿角巷的“无糖鹿角奶茶”,总糖检测结果为24.44g,也相当于5.5块方糖。
店名为Royaltea皇茶的无糖相思红豆奶茶,检出糖分为7.88克/100克,相当于吃下8块方糖。
7款少糖、无糖奶茶总糖含量明细表↓↓
图据张家港市场监管
张家港市场监管局表示,不少消费者认为“无糖”代表完全不含糖,适合特殊消费人群饮用,但其实标注少糖、无糖的奶茶,含糖总量并不低。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副教授范刚对此作进一步解释,制作奶茶的原料牛奶或奶粉,是奶茶糖分的来源之一,国家标准GB 28050—2011规定的“无糖”声称是针对预包装食品,现制奶茶是否属于预包装食品,还没有法规标准规定。
奶茶中的咖啡因比咖啡还多
中杯奶茶可比拟4.3罐红牛
很多消费者不知道奶茶中也还有不少咖啡因,甚至比咖啡还多。咖啡因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在许多植物中都能够被发现,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能够暂时的驱走睡意并恢复精力。咖啡、茶、某些碳酸饮料、可可、功能性饮料、巧克力等食物中都含有咖啡因。
在本次抽检30批次的奶茶中全部检出了咖啡因,平均含量为239mg/kg,最多的达483 mg/kg,换算后,一杯中杯奶茶的咖啡因含量达217mg,是一杯中杯美式咖啡的咖啡因含量(108mg)的2倍多,一罐红牛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量仅为50mg,也就是说,咖啡因含量最多的一杯中杯奶茶=4.3罐红牛。
8款咖啡因含量较高的奶茶明细表↓↓
图据张家港市场监管
范刚表示,目前国家没有现制奶茶的质量标准,国家标准GB/T 21733-2008 茶饮料中规定,奶茶饮料和奶味茶饮料中茶多酚含量要达到200mg/kg以上,咖啡因含量要达到35mg/kg以上,因只对含量的下限进行了规定,并未对上限进行规定,因此,只要上述这些指标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奶茶饮料便是合格的。咖啡因含量越高,则说明所用的茶叶原料也越多。
29批次奶茶均检出“反式脂肪酸”
专家称摄入过量或致心血管疾病
张家港市场监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本次抽检中29款奶茶均检测出“反式脂肪酸”,部分奶茶还检出含量较低的甜蜜素等。
反式脂肪酸为何物?范刚解释,反式脂肪酸是一类不利人体健康的不饱和脂肪酸,天然油脂中存在少量的反式脂肪酸,氢化植物油由于其生产成本低,且有利于稳定食品风味,常被用于食品加工中,如用于人造奶油、起酥油、植脂末和代可可脂等的生产,植脂末则是很多现制奶茶的原料之一,这是导致奶茶检测出反式脂肪酸的原因。
根据国家标准GB28050-201l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食品配料含有或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时,在营养成分表中还应标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另外,人体每天摄入反式脂肪酸不应超过2.2克,反式脂肪酸摄入量应少于每日总能量的1%。过多摄入反式脂肪酸可使血液胆固醇增高,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范刚总结称,如果奶茶是由牛奶和茶叶制作而成的饮料,会是一款不错的饮品,但如果用甜味剂等食品添加剂来代替牛奶和茶叶,品质不会高。目前因为缺乏现制奶茶的质量标准,这才是奶茶产品混乱的主要原因。
抽检结果总表↓↓
张家港市场监管局提醒: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糖分摄入不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从抽检结果来看,只要喝上一杯就已经超过了正常人体一天当中添加糖的摄入量。
2:少糖、无糖奶茶的总糖含量也不低,商家解释无糖只是制作过程中不额外添加糖,并没有考虑原辅料是否含糖,这显然与消费者的理解之间存在着明显偏差。
3:2015年欧洲食品安全局率先对食品中咖啡因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估并给出了不同人群的摄入量参考标准,其中提出,健康成人单次摄入200mg以下,全天摄入400mg以下咖啡因不会影响健康,但是孕期女性对咖啡因摄入应注意,每天应不超过200mg,而咖啡因对儿童和青少年是否构成威胁,目前仍缺乏相关科学数据,摄入量每公斤体重最好不超过3毫克。
4: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对人体健康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过多摄入有害健康,可能导致血液胆固醇增高,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
5:本次抽检几乎所有的现制奶茶在外包装上都没有任何配料信息或是营养标签信息。企业在生产、销售过程当中,应提高责任意识,能够切实把好原材料关,尤其是涉及一些产品的宣传、明示,像咖啡因不是所有的人群都食用饮用,它有禁忌人群的,经营者在销售过程当中,应当要标明奶茶的相关成分含量及不适用人群。
其实,大家还是了解奶茶的危害的,戒不掉,只因太美味!然而除了奶茶,还有很多饮料也不健康哦——
碳酸饮料
1、含糖量极高
可口可乐上标注每250毫升含糖26.5克,也就是说一瓶600ml的瓶装可乐含糖60克以上。这是什么概念?营养学家建议成年男性每日摄入糖量不超过40克,这么一瓶可乐喝下去就已经超标了。糖类摄入过多,容易引发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2、含有防腐剂
碳酸饮料的保质期大多为1~2年,这是因为其中添加了防腐剂,一般都是苯甲酸钠。少量喝没什么问题,但是经常喝就对人体有害了。
果汁饮料
1、果汁饮料热量高过汽水
据美国媒体报道,越来越多医生、科学家认为,喝纯天然果汁未必对健康有益。喝天然果汁引发的肥胖现象,跟喝可乐等汽水以及糖精酒类饮品,没什么差别。相当一部分果汁饮料里,还添加了不少糖。
2、含有的人工色素影响智商
无论是果味饮料,还是低浓度果汁饮料,都会使用人工色素。过量色素进入儿童体内,容易沉着在他们未发育成熟的消化道黏膜上,引起食欲下降和消化不良,干扰体内多种酶的功能,对新陈代谢和体格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能量饮料
1、 含有较多的咖啡因
绝大部分的能量饮料,都含有较多的糖分和咖啡因。一杯咖啡中含有125-250毫克的咖啡因,一听能量饮料含有280毫克。一般来说,人体每天最多能摄入200-300毫克的咖啡因。咖啡因会破坏肠胃功能、妨碍睡眠,还能影响铁元素的吸收。经常喝能量饮料容易出现食欲不振、失眠等症状。
2、 含有锝等微量元素
很多能量饮料中所含的“高科技配方”可能对人体不但无益还有害,像锝等微量元素。一般来说标签上不会标明这类元素有多少。即使有标明,消费者也很难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含量对人体是否有害。
3、使血压升高,刺激心脏和神经系统
运动前喝能量饮料能让你更有活力吗?并没有科学研究证据可以证明。相反地,它会让你血压升高,刺激心脏和神经系统。
能量饮料也会产生跟药物副作用一样的反应,其后果是不能低估的。如果你患有心脏病或高血压,那么就更要避免喝能量饮料了。
欢迎分享,健康乐活
来源:扬子晚报
版式编辑:何秀
<>019年“中国茶饮十大品牌”榜单,已于7月2日在“2019年餐饮营销力峰会”上隆重揭晓。
作为国内餐饮业首份也是唯一一份针对“品类”的权威榜单,我们能够从中窥见茶饮市场的哪些信号?目前茶饮市场的发展呈现了什么样的发展格局?未来的入局机会和破局机会又有哪些?
01 茶饮市场大爆发,品牌梯队初见雏形
近几年,茶饮已然成为餐饮业最火热的宠儿,品牌众多,门店广布,资本纷纷涌入……
据美团发布的《2019年中国饮品行业趋势发展报告》,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全国现制茶饮门店数达到41万家,一年内增长了74%,全国茶饮市场呈现全面爆发之势。
< class="pgc-img">>△源自《2019年中国饮品行业趋势发展报告》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获得资本青睐的茶饮品牌多达数十个,喜茶、奈雪の茶、LELECHA楽楽茶(下称楽楽茶)、gaga鲜语、因味茶等品牌,仅单笔融资金额就超过了1亿元,与此同时,也有部分茶饮品牌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获得资本的数轮投资。
< class="pgc-img">>如今,经历了几年的高速发展,茶饮市场的品牌梯队也初见雏形。
7月2日,由红餐品牌研究院、餐饮行业专家、资深从业人员组成的专业评审团——2019中国餐饮营销力峰会组委会,从品牌建设、品牌规模、品牌影响力等多个维度,结合线上投票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在数百个茶饮品牌中,最终评选出了“2019中国茶饮十大品牌”。
< class="pgc-img">>其中,茶饮界“话题王”——喜茶以970.2的高指数,位列“2019中国茶饮十大品牌”榜单之首,而奈雪の茶、蜜雪冰城两大品牌分别以964.0和953.8的指数位列二、三名。
02 界限被打破 一线头部品牌下沉,地方品牌上升突围
经历了30余年的发展,中国茶饮市场在经历了粉末时代、街头时代后,正走向新式茶饮时代。如今,在经历了几年的爆发期和大洗牌后,茶饮市场也出现了新格局。从“2019中国餐饮十大茶饮品牌榜”榜单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当下茶饮市场的一些变化。具体如下:
1 城市界限被打破:一线头部品牌加速下沉,区域品牌崛起
2018年初,红餐网(ID:hongcan18)曾对新式茶饮市场做过专题报道。其中在《要炸!一年新增18万家饮品店,新式茶饮还在野蛮疯长?!》一文中提到,各茶饮品牌正在以城市为区隔,针对不同的消费需求塑造不同的品牌价值模型。
然而,如今看来,茶饮市场的区域界限已经被打破。
二三线门店增长速度加快,一线头部品牌下沉
前述美团报告的数据显示,自2016年第三季度开始,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短短2年时间里,现制茶饮门店在北上广深的增长速度为59%,新一线城市为96%,二线城市为120%,三线及以下城市达到了138%,城市级别越低,现制茶饮门店增长越快。
< class="pgc-img">>△源自《2019年中国饮品行业趋势发展报告》
由此可见,在高速发展之下,一线城市的茶饮发展空间愈发有限,二、三线城市正成为各大茶饮品牌的新目标,各大一线茶饮品牌也开始逐步下沉至各线城市。
如今,在二、三线甚至是以下的城市的街头,不乏大牌茶饮品牌的身影出现。
即使是前两年还宣称要把重心放在一线城市核心商圈的喜茶和奈雪の茶,也在这两年把触角伸向了二、三、四线及以下城市。
现今喜茶的门店不但开遍了在南京、成都、武汉、厦门、济南等省会城市,像中山、惠州、江门等三、四线城市也早已渗透。
而奈雪の茶也是如此。从其官方最新的门店信息可以发现,目前奈雪の茶的门店也遍布了华南、华东、华北、西北、西南各大地区,在中山、南宁、西安、扬州、徐州、石家庄等34个城市都开有分店。
区域代表品牌开始崭露头角
当然,除了头部品牌的下沉之外,那些以“农村包围城市”、远离一线主战场而另辟蹊径的区域品牌,在二、三线城市积蓄能量多年后,如今纷纷开始崛起。在“2019中国茶饮十大品牌榜”上,排名第八、第九的古茗和沪上阿姨,就属于在二、三、四线城市默默发力的区域品牌。
< class="pgc-img">>△沪上阿姨
如今,无论是古茗还是沪上阿姨,早已扎根在各自的“根据地”,地位难以撼动。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大区域品牌目前也走区域市场,在全国各地分设了门店。
除了上榜品牌外,目前,在全国各地区也有很多优秀的茶饮品牌在区域里闷声发大财,去收割小镇青年的流量。
譬如2013年于长沙创立的茶颜悦色,目前仅在长沙各区开设了分店。而正是这个至今未走出长沙的地方品牌,在今年4月份频频登上微博热搜,并成为了除了小龙虾和臭豆腐之外,年轻人去长沙必打卡的品牌,热度和人气丝毫不亚于喜茶、奈雪の茶等全国大品牌。
此外,还有深耕深圳市场的有茶、在郑州颇有名气的眷茶等。
2 以加盟为主,凭“低价策略”的茶饮品牌开始走俏
现今,一杯茶饮动辄十几二十块,有的品牌一杯果茶甚至卖到了30元以上,然而,有的茶饮品牌却以物美价廉在市场中突围。
在十大茶饮品牌的前五名中,喜茶和奈雪の茶人均价格在20元以上,而一点点的人均价格在10元左右,而蜜雪冰城的则达到了10元以下。
在蜜雪冰城的系列产品中,最受欢迎的是2元冰淇淋,但是口味和口感却不亚于十几块钱的冰淇淋。据透露,蜜雪冰城每天要销售超过128万杯产品,而2元冰淇淋的占比非常高。
< class="pgc-img">>从1997年创立以来,蜜雪冰城已经在全国开设了6000家门店,成了名副其实的茶饮巨无霸。而创办于2010年的一点点,也在全国开出了2000余家分店。
事实上,除了蜜雪冰城和一点点以外,国内还有一些茶饮品牌,希望靠“价格优势”在激烈的茶饮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比如2012年在武汉创立的益禾堂,短短7年时间,在全国各大城市开设了4000多家门店,并成功成为了广州、武汉等城市高校学生必打卡的茶饮品牌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蜜雪冰城、一点点还是益禾堂,其扩张模式均是以加盟为主、直营为辅。无疑,它们之所以能实现快速扩张,离不开品牌背后强大的加盟体系。在上榜的十个品牌里,除了喜茶、奈雪の茶、楽楽茶和鹿角巷以外,其余6个品牌都是以加盟为主,且门店数量都是达到了1000家以上的级别。
3 具备“爆品”思维的品牌,更受消费者和资本青睐
每一个品类,经历了流量、风口和爆发期后,都会面临同一个问题——同质化,茶饮品类也不例外。
为此,有品牌开始另辟蹊径,从“爆品”上去塑造差异化,并得以在同质化的市场中突围。
像楽楽茶,2016年12月就在上海开出了全国首家门店,但之后的一年多时间,楽楽茶在全国茶饮市场的知名度仍然不高。直到2018年初,凭借脏脏茶、脏脏包、行楷流沙包等产品而爆红网络,逐渐走进消费者的视野。而来自中国台湾的茶饮品牌鹿角巷,同样是凭借着一款“黑糖鹿丸”和“极光系列”打开了内地市场的缺口,迅速占领了消费者的心。
< class="pgc-img">>△鹿角巷黑糖鹿丸
值得注意的是,楽楽茶在今年4月份,宣布完成近2亿元的Pre-A 轮融资,成为了今年以来为数不多的获得融资的茶饮品牌之一。
或许,正如在本次餐饮营销力峰会上,爆品营销专家金错刀所说的,“未来只有两种餐企,有爆品的和没爆品的,有爆品的将会干掉60%以上没爆品的餐企。”
03 新时代,新趋势、新方向 茶饮品牌的破局姿势是怎么样的?
艾瑞咨询数据预计,2019年中国茶饮市场规模将超1000亿元。然而,茶饮市场虽大,但红利期已过,在经历了长达2年的大混战阶段后,茶饮市场已然进入大洗牌阶段。
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Q2跟2017年Q2相比,一线城市茶饮店的关店率是开店率的两倍,高达55%,二线城市关店率35%,三线以下城市关店率13%,其作为茶饮店最集中的中部地区,门店数量已经从2017年的2.12万家减少到了2.085万家。
未来,茶饮市场将会发生哪些变化?各品牌又将如何在这个红海市场上突围?
1“茶饮+”特色将更明显,融合已是大势所趋
继奈雪の茶打造“茶饮+软欧包”模式之后,“茶饮+烘焙”“茶饮+咖啡”“茶饮+酒”“茶饮+冰淇淋”“茶饮+火锅”……这两年来,越来越多的茶饮品牌都开始“不务正业”了。
喜茶在成都的一家“黑金”风格店落成时,吸引了不少关注,有很大原因是因为这家喜茶店首次推出了酒精类饮品。而今年1月,奈雪の茶在深圳开设了第一家带专供酒饮的门店BlaBlaBar。
< class="pgc-img">>△奈雪酒吧BlaBlaBar
此外,像海底捞、西贝等正餐品牌,也开始把目光瞄向了茶饮市场。今年4月,海底捞开始在各大火锅门店推出茶饮茶品,而西贝,更是重磅打造了子品牌西贝“酸奶屋”,开卖茶饮、咖啡、酸奶等饮品。为此,还有行业人士开始预测,到2022年,每家餐厅都将成为茶饮店。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茶饮市场将会加速打破品类的界限和就餐场景,进行多品类的相互融合,以拓宽品牌赛道。
2 迭代创新,筑建品牌壁垒,打造差异化区隔
上文提到,“低价策略”成为不少茶饮品牌的突围手段,但根据美团点评发布的数据显示,在消费升级之下,人均消费15元以上门店数占比正在提升。消费分级,正是茶饮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
< class="pgc-img">>△源自《2019年中国饮品行业趋势发展报告》
自2017年第三季度起,之后的一年时间里,15元以上的茶饮门店数提高了6%,尽管幅度不大,但可以窥见的是,当下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趋势都有所提升。
这也要求各大茶饮品牌紧跟时代趋势,去满足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
事实上这两年,传统茶饮品牌也在扎堆升级,譬如快乐柠檬出了茶阁里的猫眼石;蜜雪冰城开了蜜雪Plus;CoCo都可升级了240平的体验店等。
3 懂得发挥茶饮的社交属性和传播属性,做好品牌营销宣传
美团《2019年中国饮品行业趋势发展报告》显示,受网红文化影响,消费者热衷通过社交媒体被种草。
< class="pgc-img">>△源自《2019年中国饮品行业趋势发展报告》
从上图可见,自2017年起,凡是社交媒体里提及“网红、打卡、种草、喜提”的现制饮品,用户评论数均呈上升趋势。在小红书上搜索“奶茶”二字,就有超过100万篇关于各大茶饮品牌的测评和点单攻略文章;而关于“奶茶”的视频,在抖音上的播放量就达到了9.5亿次。
这些数据都可以从侧面印证,茶饮自身具备着极强的社交属性和广告属性。所以,茶饮品牌可以通过产品去进行免费的自我宣传。
像传统的茶饮品牌CoCo都可,借助CoCo点单隐藏喝法在抖音营销上爆红,关于“CoCo奶茶”的各种视频,总播放次数将近1亿次,致使全国各地网友蜂拥至CoCo都可门店下单网红款,多地买断货……如今,焦糖奶茶无糖去冰+青稞+布丁,也已经成了年轻一族去CoCo都可门店的必点标配。
从CoCo都可的案例可以发现,对于由线上营销引入的流量,利用线下的特定流程和话术,可以促进其反流至线上,制造更多连锁反应,延长传播的热度。
4 海外版图扩张,到国外市场抢占“品牌认知”
除了国内各线城市外,海外市场也正成为新茶饮征战的另一块疆土。
在上榜的十大茶饮品牌里,喜茶、奈雪の茶、蜜雪冰城、CoCo都可、快乐柠檬等,都已经在探索着海外市场。而楽楽茶,在今年4月份融资后,其CEO王建就对外表示,楽楽茶即将启动海外市场计划,向全球众多市场输出。
除了上榜的品牌以外,像广州本土的茶饮品牌本宫的茶、R&B巡茶、贡茶以及奈雪の茶的姊妹品牌台盖等,也早就开拓了海外市场的版图。其中R&B巡茶在洛杉矶、越南、新加坡等地开出了40多家门店。
< class="pgc-img">>△本宫的茶
如今,国内茶饮市场格局渐定,已经很难有新的品牌突围而出,但和国内不同的是,国外的茶饮连锁品牌很少,所以不妨把目光转移,瞄向市场更广阔的海外,去抢占新的市场机会,强化“品牌认知”,或将会是一条不错的突围赛道。
结 语
按照一个品类火5年的定律,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中国茶饮市场已然进入了成熟期。相对前几年而言,无论是入局还是破局,都会困难很多,但总的来说,茶饮市场商机尚存。
只是,究竟要怎么入局?究竟要怎么破局突围?这就需要每一个茶饮新兵和老牌去细细思考了。
>普遍的认知中,江南区的商业氛围不太浓厚。
或许是因为其他城区的商圈实力太过耀眼,所以才显得它黯淡无光。
但有一个板块却可以为江南商业正名,它就是星光大道。这里商业密集,有江南万达、淡村商贸城、梦之岛等商业聚集,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存在。
名气不大,但热度绝对不低。
最近又因为星光万科里的进入,商业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如今的星光大道板块商业“三剑客”。
它们,或许在悄悄改变江南的商业颓势。
PART.01
前有狼后有虎,星光万科里有什么?
星光万科里位于江南星光大道4号,从地铁2号线南宁剧场站D出口出来就能直接看到。
据资料显示,江南星光万科里是由文产集团联合广西万科、广西中天共同改造的购物中心,占地3.2万㎡,总建筑面积约9.8万㎡。
与去年11月份开业的长虹路万科里一样,以小而精为主,在仅有的空间内,将大部分日常的商业业态都包含在内。
< class="pgc-img">▲星光万科里建筑外观
>总共有6层。
L1是星巴克、Coco奶茶、韬智书店等这样符合年轻人社交属性的店面;L2有镭战大联盟、筋厂等游玩场所;L3有海底捞这样的大众餐饮品牌,以及部分亲子空间;L4基本上就是美食天堂,有蛙无缺、椰贝等;L5、L6是广影国际影院、魔派聚会馆等。
看业态定位,很新潮,但其商业局面还是“前有狼后有虎”。
< class="pgc-img">▲星光万科里商场内部
>过桥之前是朝阳商圈,同一条星光大道上江南万达、梦之岛等实力也不容小觑,前后夹击之下,对万科里来说,挑战不小。
周边多为老旧单位小区,如江南香格里拉、泰富花园等,二手房价在9157-10385元/㎡左右,但这些居民更习惯在淡村路、平西夜市消费,有漂亮的人流量?可能差点火候。
新房很稀有,目前有在建的华润置地·西园悦府,盘靓条顺,未来应该能给万科里注入一些人气,目前参考均价13000-22000元/㎡。
PART.02
假如星光大道的商圈有段位
说起来,江南星光大道的商业体非常璀璨夺目。
如今有星光万科里的“入股”,再加上江南万达、梦之岛百货&淡村商贸城,该板块的商业格局可以说分量很重。
但它们,也是有段位的。
①王者段位:江南万达广场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江南万达必定是星光大道最炫目的地方。
江南万达商业零售总体量为13.5万㎡,业态相当丰富,在体量上与业态上都完胜星光万科里。
< class="pgc-img">▲江南万达
>要说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人多、挤。
从万达地铁口的电动车停放量便可以知道,其人气不输朝阳、青秀万达。
周边多为新盘,振宁·星光广场、奥园瀚德棠悦府、轨道御水悦居等,价格在10888-13000元/㎡左右,部分小区的二手房价也不低,房价均达万元。
商业体含金量高,对楼盘的辐射能力不低!
②钻石段位:淡村商贸城
严格来说,淡村商贸城不在星光大道上,但作为星光大道板块举足轻重的商业体,头条君一定要说它。
尽管没有万达那么夺目耀眼,淡村商贸城依然有自己的光芒。
淡村商贸城总建筑面积约21万㎡,是淡村最大型的商业配套项目,有淡村菜市、东森购物广场、南城百货超市、肯德基、KTV、影院、海鲜酒楼等。
< class="pgc-img">▲淡村商贸城商业界面
>作为江南商圈元老,在繁华商圈里,散发着属于自己的独特魅力。
周边也基本为老旧的单位小区,如鼎华苑、万力生活区等,二手房参考价为8383-10905元/㎡。
虽然居住界面一般,但充足的商业配套,对生活在附近的居民而言,已经很加分。
③黄金段位:梦之岛百货
江南梦之岛百货于2011年开业,营业面积约3万㎡,当时在百货大楼就能消费的吃穿用玩,在这里也能基本实现。
但如今无论是从规划,还是商业业态,都已经不能同日而语。
< class="pgc-img">▲江南梦之岛百货
>商场引进的奥特莱斯品牌折扣店,鞋子、服饰款式陈旧,生意大不如前。整个商场可选择的消费不多,4楼家电卖场的工作人员,无聊得都在看电视,只有负一楼的超市有些人气。
近几年,随着星光大道板块商圈的发展,梦之岛百货的客流量被江南万达分散不少。
不得不承认,梦之岛百货老了。
< class="pgc-img">▲平西夜市(图源:新闻在线)
>值得一提的是,星光大道板块既有像江南万达那样的潮流商场,也有着像平西夜市这样接地气的存在。
沿街的小摊非常热闹,随处可见的小吃、烧烤等,是那些新区所没有的烟火气。
平西夜市的地位,对于很多“邕漂”而言,足以和中山路、建政路夜市抗衡。
PART.03
别看它小,其实潜力巨大
商业竞争激烈,星光万科里究竟靠什么在星光大道占得一席之地?
论品牌,星光万科里没有江南万达多而优;论烟火气,比不上淡村商贸城。
万科里进入江南时间不长,长虹路、东盟这两个已开业的万科里名气也都不显,对于万科的运营能力很多人还是持怀疑态度。
不过,别看这么多商业裹挟,但它还是很有潜力的。
①补充了区域的空白
除了周边住宅小区,还有南宁剧场、广西体育馆等,既有地缘客,也有外来消费流量,这都是万科里的客流基础。
相较于火力集中的江南万达和淡村商贸城,懒得奔波的朋友们,就近才是上上之选。
< class="pgc-img">▲星光万科里业态
>②业态刚好满足居民需求
在商业布局上,定位邻里中心,意味着客群应该是事业和生活圈子都在附近的这群人。
比如南宁剧场演出,剧场粉丝、三口之家就会在此停留,而商场的儿童体验场所、影城等,也是电商所不能替代的。
< class="pgc-img">▲南宁剧场
>③地铁开通受益者
地铁2号线贯穿整个星光大道,地上与地下双管齐下,有很强的交通优势。
星光大道沿线这几个商业体,都有着独特的魅力,串联起来,就形成了星光大道上星光熠熠的存在。
PART.04
星光大道成为真正的星光大道
星光大道,对于南宁人来说都不陌生。
它是江南区有名的南北中轴线,原叫江南路。因为和江南大道过于相似,容易让人混淆,所以2005年6月8日正式更名为“星光大道”。
为什么非得叫“星光大道”?
据说是这条路上的南宁剧场和广西体育馆“文体两开花”,曾经有国内外艺人在南宁剧场登台献艺,也有不少体育明星在体育馆诞生、训练,算得上星光璀璨。
< class="pgc-img">▲星光大道夜景
>如今的星光大道看似不比当年辉煌,但这里聚居了很多老南宁的情怀,并且努力跟上时代不断自我升级优化。
滨江公园等市政配套不断完善,布局了多所学校、医院,越来越多的商业进驻,房地产也开始将目光投向这个新旧并存的地方。
< class="pgc-img">▲星光大道
>特别是在买房时,这些商业体给附近的楼盘加了不少分。
如今,整条星光大道因为这些商业而光彩熠熠,它,已经成为一条真正的星光大道。
▌写在最后
近两年,南宁旧城改造的大幕加速推进,江南区动静也不小。
作为旧改大区,城区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多了很多网红打卡点,比如亭子码头火爆朋友圈,修旧翻红的百益上河城。
一个个新项目、商业综合体在江南区落地,又一个个在时代浪潮下逐渐褪色、落幕。
星光大道板块商业不断上演变局、洗牌。未来,江南区的商业又会如何?
所幸,头条君看到正在日益崛起的江南商业。
作者|梁珍
审核|吴晓苑
编辑|刘玉婵
(来源:南宁楼市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