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有幸听过一位大厨讲关于做菜的故事,感觉颇有意思。
他说,一般的宴席,都是老三篇:
凉菜,热菜,压轴菜。
这里头的顺序,十分有讲究。
必须先上凉菜,摆好盘。
接着再上热菜,或者说炒菜。
最后上的是压轴菜,也就是平时我们说的“硬菜”。
当时村姑陈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这样上呢?
一个原因是从顺序上来说,凉菜最容易,所以先上,热菜相对麻烦,而压轴菜更麻烦,只能最后上。
< class="pgc-img">>再一个是根据国人的的饮食习惯,喜欢吃热的。
先吃热的后吃凉的,不仅影响口感,还会导致菜品被浪费。
当然,如果是资深吃货,就不必按照死板的规矩来了,他们自有一套专属吃法。
我们听完以后,恍然大悟,点头如捣蒜。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
但其实在某些方面,品菜和品茶很相似。
比如,有些人“饥不择食”,有什么茶就喝什么茶,而有的人更注重判断和品尝茶叶的好坏。
就像在宴席上,究竟是循规蹈矩,还是自成一派,主要看段位。
< class="pgc-img">>《2》
自国庆以后,各地已经陆陆续续进入了秋天。
甚至有些北方城市,还获得了“冬天体验卡”,提前感受到了冬天的寒冷。
老话说,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
因此,秋季适当进补,是恢复和调节人体功能的最佳时机。
把在苦夏耗散的元气养回来,让身体顺利进入储存期,便成为了秋季的主旋律。
而喝茶,是方法之一。
最近有许多茶友在后台留言提问,秋冬季节适合喝什么茶?
实际上,不同的季节,喝茶各有讲究。
并且,不同的人群,因为体质不同,所喝的茶也有差异。
< class="pgc-img">>过去,茶圈里曾经流传过一句话,叫作“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
将一年四季该喝什么茶,做了个大致的概括。
如果按照这条规律,那么,现在应该人人都在喝青茶,也就是乌龙茶。
然而,事无绝对。
观察了身边的朋友,发现大家喝茶的种类并没有受到季节的限制。
就说上个月的福州,虽然已经到了秋天,但“秋老虎”的威力着实不小。
有一部分茶友,仍然是穿着短袖,吹着空调,喝着绿茶,完全不受季节的影响。
< class="pgc-img">>按理来说,入秋以后就不该碰绿茶了。
因为绿茶的茶多酚含量比较高,也就是大众常说的“性寒凉”。
肠胃功能比较弱的朋友,喝多了绿茶,容易觉得刺激,不舒服。
但对于体质好,肠胃功能强大的朋友来说,基本没有太大的感觉。
只要自己喜欢,一年四季都喝绿茶,也不成问题。
可见,随着气候的变化和个体的差异,还有个人的口味,适合秋季喝的茶类并不少。
不要只局限在有限的思维里,格局打开,往往会收获更多的乐趣。
< class="pgc-img">>《3》
时常有茶友说,让我们给他推荐几款秋天喝的茶。
村姑陈每次都觉得,真的有点难倒我了。
说实话,众口难调,况且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
在不了解的情况下,盲目买茶,很容易踩坑。
不过,也有一些茶,是四季皆宜,男女老少都能喝的。
接下来,就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供各位参考。
适合秋季喝的茶一:老白茶
老白茶,是秋冬季节的热门产品。
< class="pgc-img">>主要原因是,白茶的制作工艺简朴,不炒不揉不杀青,以萎凋和干燥为主。
因此,保留在茶叶中的天然营养物质更丰富。
秋季喝白茶,能够很好地补益身体。
又因为老白茶经过了多年的陈化,内含物质已经发生了缓慢地转化。
一些刺激的、苦涩的物质,都被岁月磨平了棱角,变得温和,而黄酮类物质则在时间的见证下,越陈越多。
众所周知,这种物质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更适合老年茶友喝。
如此一来,老白茶就拥有了“能泡能煮”的特性。
< class="pgc-img">>想要细致体验每一冲香气和滋味的茶友,可以用功夫茶泡法,一冲一冲地喝。
而想要偷懒,或者想享受煮茶过程的茶友,则可以选择煮茶。
只要控制好投茶量和煮茶时间,煮出来的茶汤,几乎一丝苦涩感都没有。
温润醇厚的老白茶,与秋冬季节完美契合。
秋季干燥,需要润秋燥,自然不能喝太上火的茶。
最好是以温补身体来达到“解燥”的效果,于是乎,就非老白茶莫属了。
在“冻手冻脚”的季节里,煮一壶老白茶,暖身又暖心。
< class="pgc-img">>《4》
适合秋天喝的茶二:红茶
降温之后,很多人都开始怀念起香甜的红茶。
老实说,村姑陈喝红茶的历史比较长,要追溯到小时候。
当年,金骏眉如同一匹黑马般横空出世,母上大人的办公室里,就经常能见到红茶。
暂且不论真假,可以确定的是,从那时候起,就对红茶渐渐建立起了初步的印象。
那种甜丝丝的,蜜韵悠长的韵味,几乎没有人会抗拒。
尤其是在秋冬季节,食欲大开,心中更是止不住对甜食的渴望。
彼时,泡一杯红茶,就能快速解掉馋虫。
< class="pgc-img">>后来,接触到了真正的桐木红茶。
有正山小种,有金骏眉,有野茶,等等等等。
那股高雅的、清新的、纯净的香气,以及空灵的、柔润的、仙气飘飘的汤水,瞬间就俘获了我的芳心。
原来,红茶不一定走的是浓艳明媚的风格。
小清新的气质,它们依然能轻松掌握,尤其是来自桐木的高山红茶。
所以,每一年都在期待红茶。
在略带寒意的秋夜里,泡一杯红茶,清新幽远的花果香,扑鼻而来。
不仅让身体的温度提高了,更把心给融化了。
< class="pgc-img">>《5》
适合秋天喝的茶三: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属于乌龙茶。
当大家把红茶和岩茶拉入夏天的“黑名单”以后,一到秋天,立马就会解封。
虽然这种做法很难让人理解,但秋天喝岩茶,确实很舒服。
经历了炎炎夏日,一到秋季,天气就凉下来了。
温度低,人自然就静下来了,有更多的耐心去体会一泡岩茶的美好。
层次丰富的香气,劲道柔润的汤水,厚实饱满的韵味。
< class="pgc-img">>不明白什么是“岩骨花香,香清甘活”,便能趁此机会,一探究竟。
这些美妙的体验,只能在极放松、极舒适的时候,才能细细品味。
比如,在下午三四点,阳光刚好能透过窗户洒进屋子里。
坐在窗边,泡一杯岩茶,看着外头轻轻摇曳的树,感受清凉的微风。
这样的一个午后,安静,无人打扰。
体会秋的静谧,享受着岩茶的韵致,真是极大的福气。
< class="pgc-img">>《6》
无论你是否了解茶,喝茶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理论上来说,学习各个茶类的基础知识,有利于更好地喝茶。
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能抽出时间去钻研。
所以,要想挑到真正适合自己喝的茶类,尊重身体,是最好的办法。
这款茶好不好,身体能带来最好的反馈。
如果味蕾觉得享受,身心都很舒畅,那便是适合自己的好茶。
若是还没有喝茶习惯,那么不妨从现在开始,从这个秋天开始,喝一些适合自己的茶。
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更多关于茶叶的知识
空腹喝茶、深夜喝茶、喝浓茶、喝劣质茶,春节期间喝茶的四个禁忌
一喝茶就失眠,是平时喝茶量太少?还是泡茶时喝太浓?
看价格喝茶?看山场喝茶?你的喝茶水平,可能承载不起正岩茶
不论绿茶、白茶、红茶、乌龙茶,传统喝茶方式好?还是喝奶茶好?
喝茶二十多年,怎么连这些喝白茶常识,都不了解?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颖静
春日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慵懒地伸个腰,喝上一杯清新可口的奶茶,才不枉过这一春。
区别于秋冬奶茶“八宝粥式”的醇厚饱满风味,近期几个品牌不约而同地,都在这个春天推出了“轻奶茶”:用绿茶/乌龙茶底制作的“奶绿”,被调制成充满清新本味的奶茶,你最pick哪一杯?
奈雪的茶最近新品为霸气芭乐鸭屎香玉油柑、霸气脆芒芭乐。前者将奈雪的几款经典元素组合,后者将饮品与潮汕小吃结合。其中,小料引出新味觉,脆芒、芭乐、辣椒粉与酸梅粉的结合,一改饮品就要甜的刻板思想,成为一杯酸甜咸辣的鲜果茶,可吃、可饮。
书亦烧仙草推出两款植物基奶茶产品,分别为“生椰柠檬撞奶”与“生椰桑葚莓莓”,吸引了众多网友打卡,还被称为“初春的第一杯奶茶”。继2月推出以小众鲜果“刺梨”为主打的刺梨白月光之后,又加入新品“红颜刺梨朱砂痣”,这款奶茶中,有刺梨、草莓两大营养丰富的水果,更有山茶花乌龙和银耳雪梨酱,喝起来可以说是酸甜清香,清爽可口。
椿风联合 OATLY 合作推出联名款新品“山茶花桃胶燕麦奶茶”,以山茶花乌龙茶为底,搭配浓郁的燕麦奶,寓意“山茶赠予春 ”。
除了血糯米奶茶,沪上阿姨金菠萝也是真能处。一整个就是掉进了甜美多汁的大菠萝里面,清爽又香甜,建议大家搭配不同的小料试试,说不定有什么惊喜。
1點點推出柚香锦鲤红茶、茶冻柚香奶青、波霸柚香红茶拿铁,都用到了柚子酱,突破柚子的常规搭配组合,来呈现饮品天然的花果香。
CoCo都可推出的“茉莉艾草香”、“茉莉青团红豆”,比较有意思的是,将青团做成形似珍珠的模样,赋予饮品草香与花香双重感官。
喜茶主推时令水果芭乐,以“芭乐季”为名,限时供应满瓶芭乐莓、满屏芭乐萄。采用当季红心芭乐,与多肉葡萄、草莓搭配,打造香甜的口感、粉嫩的视觉效果、清新的饮用体验。此外,在小料上做了“炒河粉”,是用芒果布丁模拟河粉造型,打造为长销款芒芒甘露的姊妹产品芒芒甘露河粉,营造出“吃”饮品的感觉。
这个春日你最爱哪一杯?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年秋冬,第一个爆品茶风味出现了:大红袍!
近期,“大红袍”成了各大品牌的上新焦点,奈雪的茶推出新品“状元大红袍鲜奶茶”,升级使用武夷岩茶“大红袍”作茶底,上线半日便跃升至门店销量TOP1,多地门店爆单。
库迪推出了一款“乌龙茶酿米乳”,用的是大红袍茶底;甚至香飘飘、康师傅等快消品牌也推出了大红袍瓶装类乳茶。
大红袍,为什么今年突然火起来了?
奈雪、库迪、香飘飘都在推
今年秋冬流行“大红袍”?
最近,奈雪的茶上新的“状元大红袍鲜奶茶”,引发不少行业人关注。
它升级使用了武夷岩茶大红袍作茶底,搭配悦鲜活优质鲜牛奶提升醇厚口感,上线半日便跃升至门店销量TOP1,多地门店爆单。
我也在第一时间尝鲜,发现大红袍浓烈甘甜的岩韵,给这款产品带来了很强的风味辨识度。
就像很多消费者点评的那样,茶感明显,奶香细润,不涩口不腻喉,是一杯“很适合秋冬的大红袍奶茶”。
< class="pgc-img">>社交平台上,也生发出不少关于“状元红”的话题:“喝了奈雪新品,老男人的沉稳一下上来了!”
不只奈雪,我发现,很多品牌都在推大红袍产品。
- 前段时间,茶满方庭推出了“金榜红袍”“岩雪红袍”;
- 台盖推出“大红袍牛乳茶”“大红袍多莓”;
- 甚至咖啡也开始用大红袍元素。库迪最近推出了一款“乌龙茶酿米乳”,用武夷大红袍茶底,佐以浦城丹桂,融入米乳,入口丝滑,芳醇四溢;
- 还有香飘飘,上新即饮奶茶饮料大红袍牛乳茶;康师傅推出大红袍瓶装奶茶等……
“大红袍奶茶”在茶饮中不是一个新物种,但这么大规模的流行还是第一次。这背后或有几个原因:
首先,进入秋冬,奶茶更注重口感醇厚和风味突出,大红袍做茶底,茶感明显,与消费者的四季口感需求变换相吻合,又有差异化亮点。
其次,今年以来,认知度更广的“名茶名种”更受欢迎,从春茶龙井、碧螺春,到秋冬大红袍,都是在延续“真香”趋势。
总的来说,各大品牌对于“茶感”的追求也到达了新高度。大红袍的翻红,或为接下来的产品创新提供新思路。
< class="pgc-img">>名茶名种+鲜奶/轻乳
是今年冬天的爆款新公式
今年茶饮行业,各个品牌都在步伐紧凑地向“品质”和“健康”靠拢。
随着轻乳茶、鲜奶茶的流行,使用更高品质的鲜奶,和经典名茶的组合,似乎也成为了一种爆款主基调。
春天霸榜销冠的龙井奶茶,秋天引发全网关注的桂花铁观音奶茶,现在的大红袍奶茶,名茶风味的茶底,会不会成为流行风口?我采访了一些品牌和研发。
1、“名茶名种”的知名度,可以快速帮产品破圈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对中国茶有了认知,并且能“喝懂”中国茶。
选用认知度更广的“名茶名种”做茶底,可以快速带来消费者的心理认同。
而名茶之所以是名茶,本身就具有足够独特、有辨识度的风味特点。一定程度上,能规避消费者对茶底的审美疲劳,在实际运用中带来较大差异性。
今年,很多品牌都展现了对中国传统名茶的偏爱。
奈雪重磅推出“寻香中国茶”项目,用“龙井春茶”“茉莉初雪”“大红袍”等打造出多款爆品;
喜茶使用产自福建安溪的月观铁观音茶底,融合广西牧场水牛乳,推出“清爽茗奶茶”系列单品“月观”;
霸王茶姬大部分产品都基于传统茶做研发创新,包括普洱、金丝滇红、正山小种、茉莉雪芽、铁观音、大红袍等。
2、轻乳茶热度持续,但到了需要“新价值”的时候
今年国庆期间,益禾堂上新中国红轻乳茶,销量迅速突破百万杯,而且好评不断,实现了口碑与销售双丰收。
据了解,这款产品之所以叫“中国红”,是因为选用的茶叶,具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底色。
它复配了云南滇红红茶和福建高香红茶坦洋工夫,同时运用非遗制茶技艺,具有“三红”的特点——干茶色泽红褐,汤色红艳明亮,叶底铜红软亮。
这是“名茶”的优势,底蕴深厚、技艺纯熟,能够在茶底上讲出新故事,为一杯产品提供新价值。
益禾堂研发总监代小鹏表示,消费品质需求依然向上,对于轻乳茶创新,更应看透本质。茶+奶+糖的经典组合,过往更多研究的是物料比例的搭配,现在应侧重组合物料之间的机理研究。
3、门店用高品质茶底,已有了稳定的供应链
今年很多品牌都在推高品质茶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茶饮行业已经有了成熟稳定的供应链体系。
- 今年5月,喜茶推出“甄选茶园标准”,要求甄选茶园处于中国茶叶的核心产区,具备优越的自然环境、有千年种茶历史、并且有名优茶产出;
- 奈雪在广东潮州凤凰山、福建南平建瓯等地,均建立了专属茶叶基地;
- 茶百道在广西横州和云南凤庆,分别布局茉莉和滇红茶园,为保障产品风味稳定和标准化。
在工艺上,很多品牌也开始偏重全新定制,或升级更新的茶底。
比如,奈雪多次携手非遗传承人监制,从源头升级茶饮品质;茶百道全面升级主要产品线的茶底品质,将原有的五窨茉莉标准,升级到品质更高的七窨茉莉。
作为茶饮产品最核心的物料之一,茶叶在产品研发应用中的两个核心点,就是追香和品质。
可以说,是供应链的发展,给了品牌用名茶名种的“底气”。
< class="pgc-img">>茶饮接下来的机会点
是围绕中国茶和健康,讲出新故事
今年秋冬,主打天然、健康的轻乳茶、鲜奶茶,热度还在延续,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新产品、新元素不断迭代,甚至轻乳茶的绝佳搭配“三品管”也开始盛行。
喜茶、奈雪、古茗、霸王茶姬等为代表的头部品牌的一系列动作,已经透露了茶饮的大方向:
围绕中国茶和健康追求,讲出新故事,在文化与品质方面提供新的价值。
不仅品牌端,供应链端也在围绕这两个大方向加速升级,各种主打0添加的品质好奶、高香好茶被挖掘、被发现,为品牌上新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
正如代小鹏所说,“未来健康追求是必然趋势,要根据不同的场景下的消费需求去设计产品,来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
而中国茶的名品名种,也是一座丰富的宝库,无论是凤凰单丛的“山韵”,武夷岩茶的“岩韵”,还是铁观音的“观音韵”,都有待品牌持续开发,带领年轻人去认知茶文化的魅力。
总的来说,当水果茶卷到天花板,健康乳基底、高香好茶,是当前值得茶饮品牌投入的两条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