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人的河陇政权(1)——“佛子”唃厮啰与唃厮啰政权的初创!
“唃厮啰”这个词,在史料里有两个不同的含义。
首先,它是作为一个人的称谓(注意不是人名),是“尊号!”
其次,它一个吐蕃人政权的名字。
这个吐蕃人组建的政权,从公元1008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创立后,绵延长达百余年。其执政核心区域在黄河、湟水流域(简称河湟,今青海东部地区),都城定于青唐(西宁)。故也称“青唐吐蕃政权”,或“青唐唃厮啰政权”。
< class="pgc-img">>吐蕃王朝崩溃后,河西、陇右两个地区迎来了军阀割据的时代,很多政权都是由滞留于此的吐蕃后裔所建立。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凉州(武威)的温末政权、潘罗支(六谷部)政权和青唐的唃厮啰政权了。
公元1000年左右,党项人开始强势崛起,打破了河陇地区长久以来形成的政治平衡。
1032年(宋仁宗,明道元年),党项军队在李元昊的率领下,攻占重镇凉州。
生活在凉州周边的吐蕃部落向南迁徙,逐渐在青唐(西宁)、宗哥城(今青海平安县)和邀邈川城(今青海乐都)附近聚集,并创建了另一个吐蕃后裔政权——唃厮啰政权。
一、强邻夹持中的生活
公元1004年,六谷部政权的首领潘罗支,被党项人收买的同族,摆下鸿门宴杀害。
这一事件标志着,凉州吐蕃人政权的没落。周边的吐蕃部落,为躲避战祸,开始大规模南迁湟水流域。
《宋史·吐蕃传》记载:凉州陷落后,“潘罗支旧部往往归厮罗”。曾巩所著《隆平集》也记述:“及元昊取西凉府,唃厮啰得厮铎督之众十余万。”
唃厮啰得凉州民众十余万肯定是虚数,不过六谷部南逃的属民,大多最终归附唃厮啰政权,应该是确定无疑的。
< class="pgc-img">>但湟水流域,也不是吐蕃人的“香格里拉”,他们依然要面对非常严峻的局面。
成功占据河西走廊的党项人,对湟水流域的觊觎之心从未断绝。
其实,党项人本也是古羌族的后裔,在吐蕃时期被称为“吐蕃外四族”,《宋史》中也认为“大约党项、吐蕃,风俗相类”。
党项兴起后,生活在灵、夏诸州的吐蕃人,也相继投奔归附了党项。凭借着这种有利条件,党项人提出了“西掠吐蕃健马,北收回鹘锐兵”的发展策略。
公元1030年(宋仁宗,天圣八年),西夏(党项)收甘、凉等州后,便将触角伸入湟水流域,与北宋展开了延续一百多年争夺。
生活在河湟的吐蕃人,正是在西夏北宋的夹缝中顽强生存,并唃厮啰政权。
< class="pgc-img">>唃厮啰政权的兴起基础,除了吐蕃民众本身的凝聚力外,还有赖于河湟地区优越的地理条件。
首先,湟水与河西之间阻隔着连绵高耸的祁连山,党项骑兵想要越祁连山南下显然困难重重。
这使得党项人想要染指湟水,只能向东取道河、渭二州。
但河渭二州长期被宋朝占据着,不容忍党项假道伐虢。
而唃厮啰政权的实力,虽难与宋、夏比肩,但作为两强间的砝码国家,却足以升任。
因此,宋夏在争夺河湟的过程中,对唃厮啰政权又拉又打,最终演化为走马灯似的三国杀。
正是因为宋、夏两强大的巨大压力,单个吐蕃部落难以生存,反倒导致各部落抱团取暖,形成了共生共荣的需求。
在河湟地区生活的吐蕃人部落中,宗哥族渐渐发展成实力最强的部落,成为了吐蕃诸部的一面旗帜。
宗哥族可以分为俩大势力集团,宗哥城(今青海平安县)的李立遵部落和邈川城(今青海乐都)温逋且部落。
有意思的是,两大势力同属一个部落,但却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
宗哥城的首领李立遵,早年曾出家为僧,其领导的部落一直保持佛教信仰。
而盘踞在邈川城的温逋且部落,却是坚定的苯教信众。
两个部落实力相仿、信仰不同,但在外力的捏合下,却结成了一个联盟。
这就出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推选谁来做领导人!
< class="pgc-img">>二、“佛子”西来
正当李立遵和温逋且争执不下时,一个人的出现,完美解决了领导权属的问题,这个人就是唃厮啰。
说起来,唃厮啰来到宗喀地区(湟水流域),可能真不是他的本意。
他十二岁之前岁月,一直生活在遥远的“高昌磨榆国”或者“西域武三咩”这个地方。
这两地方到底在哪,现在众说纷纭,存在三种说法:
1、部分学者依据“高昌”的地名认为,唃厮啰生活在西域高昌国一带;
2、部分学者认为“磨榆国”这是“木雅”之音译,其位置应在吐蕃本土波茹、高昌两部的党项羌聚居地,而“西域武三咩”就是桑耶寺;
3、部分学者通过藏文地名考证认为,“高昌磨榆”即为“郭仓芒域”的不同翻译方式,认为唃厮啰出生在今西藏阿里地区的芒域。
但可以肯定的是,不论唃厮啰究竟出生在哪里,反正跟宗喀没有任何联系。
少年时代的唃厮啰,从未想过会成为一个政权的首领,虽然他是吐蕃王系后裔,但这时吐蕃王系的身份显然已经不是个香饽饽了。
这时候,他也不叫“唃厮啰”,而是叫“欺南陵温”。
他十二岁时,一个途径他家乡的汉地商人,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宋史·吐蕃传》中对唃厮啰有如下记载:“唃厮啰者,绪出赞普之后,本名欺南陵温籛逋。籛逋犹赞普也,羌语讹为籛逋。生高昌磨榆国,既十二岁,河州羌何郎业贤客高昌,见厮啰貌奇伟,掣以归,而大姓耸昌厮均又以厮啰居移公城,欲于河州立文法(立文法,盖施设号令统众之意)。河州人谓佛为“唃”(jiao),谓儿子为“厮啰”,自此名唃厮啰。”
在汉语的读音中,“唃”一般读作(gu),但藏语对其读为“觉斯”,没有“啰”的音。
另外,有些史料将其记做“嘉勒斯赉”,“嘉勒”对应“唃”的音。
所以,从名字音译的角度上讲,应读“唃(jiao)厮啰”比较合适。
由此可见,一个入客“高昌磨榆”的河州人,得知唃厮啰的王族身份后,奇货可居,将其带回河州(甘肃临夏)。
关键还是“掣以归”,说不定唃厮啰本人并不愿意,而是给“掣”回来的。
没准儿这河州商人,想起了吕不韦的业绩,不想让吕相专美于前。
到了河州之后,他大肆宣扬唃厮啰的王族身份。
还别说,宗喀的吐蕃族裔非常认可,尊称其为“佛子”。
于是,“唃厮啰”便成了这个十二岁少年的称谓,进而成了青唐吐蕃政权的名号。
< class="pgc-img">>三、你争我夺的傀儡岁月
河州大户耸昌厮均得了唃厮啰这宝贝,马上就开始着手拥立,“以厮啰居移公城(今临夏境),欲于河州立文法。”
但还没等他准备好,就被宗哥族知道了。
宗哥族正在发愁没有一个能号领全族的旗帜性人物,听说河州的耸昌厮均手中有这么一个宝贝,二话不说直接就派人来抢。
公元1008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还没搞清楚状况的唃厮啰,浑浑噩噩的就被李立遵、温逋且劫持到廓州(今青海化隆)。
在廓州,他被宗哥族扶上了赞普之位,成了一个货真价实的傀儡君主。
《宋史》记:“既而总噶尔僧李克遵、邈川大酋温逋且,掠取厮啰入廓州,尊立之,部族寝强”。
应该说,唃厮啰的运气还不错,至少没有在一连串折腾中丢掉性命。
但想要从傀儡君主奋斗成为真正的领袖,显然要走过一段漫长的充满血泪的旅程。
宗喀吐蕃部落如此看重唃厮啰,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他吐蕃王统悉波野家族后裔的身份,还是得到了民众的拥戴。
据学者考证,唃厮啰确实是吐蕃王室“沃松”一系,为“下部三德”中“奥德”之子“挥德”的后裔。
这一点,在藏文史料《贤者喜宴》和《安多政教史》中也有相关记载。
在古代,“正朔”这鬼东西,有着现代人难以想象的魔力。
根正苗红的吐蕃王统后裔身份,让唃厮啰充满无限的诱惑力。宗喀的吐蕃首领均想将其据为己有,“挟赞普以令诸蕃”。
其次,远道而来的唃厮啰,在宗喀本地毫无根基,这也是个巨大的优点。
再有,唃厮啰当时只有十二岁,尚处于不能亲征的年纪,便于强权人物施加控制。
< class="pgc-img">>在这场唃厮啰争夺战中,李立遵笑在了前面。
他把唃厮啰扶上赞普之位后,自立为论逋(大相),成了实际上的受益者。
甚至,有宋人的笔记认为,唃厮啰能够来到宗喀就是李立遵运作的,“嘉勒斯责(唃厮啰),本西域胡僧李立遵携来吐蕃立文法,言是佛种,由是吐蕃咸皆信服之。”
但唃厮啰很有可能,并不是孤身一人来到宗喀。
南宋史学家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有唃厮啰的兄长和舅舅,在宗喀生活的记载:“初,嘉勒斯贵(唃厮啰)兄扎实庸咙为河南诸部所立,与唃厮啰分地而治,不相能也”,“秦州蕃部尚杨丹者,唃厮啰舅也。”
这些唃厮啰的亲族,在之后夺取政权的过程中,曾对他有一定的助力。但总的来说,身为外乡人的唃厮啰,依旧难免势单力孤之困。
作为曾经的僧人,李立遵深谙信仰的强大力量,现在“佛子”在手,如何会不好好利用?
他为了更好的控制唃厮啰,将两个女儿相嫁,也有史料记载“以妹相嫁”。
其实,谁嫁给唃厮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二人间建立的政治姻亲关系。
< class="pgc-img">>随后,在李立遵的大肆宣扬下,周边部落纷纷归附。
很短时间,便成为了“部族寝强,族帐甚盛,胜兵六七万”的强大集团,威镇整个河惶地区。
军容的壮盛,让李立遵生出了别样的心思。
他开始积极备战,扩展势力范围,甚至上表北宋,想讨个“赞普”的名号。
但他的心思,被深谙边事的北宋秦州知事曹玮一语道破,“赞普,可汗号也。立遵一言得之,何以处唃厮啰邪?且复有求,渐不可制。”
被北宋拒绝后,他居然恼羞成怒,要给宋军亮亮肌肉。
李立遵挑战北宋的战役是个什么结果呢?请看下一篇!
参考书目:
《唃厮啰家族世系史》_齐德舜;
《唃厮啰之_唃_音辨析》_王晓云;
《唃厮啰政权形成初探》_祝启源;
《唃厮啰及其政权考述》_魏贤玲;
《论唃厮啰政权的兴起》_陈庆英;
《论唃厮啰政权兴起之因》_乔春;
《宋代藏族政权唃厮啰研究综述》_张向耀;
《略论宋代西北吐蕃与周边政权的关系》_刘建丽。
详解历史细节,厘清来龙去脉,视角不同的中国历史!
欢迎关注“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
><>2018 AI开发者大会(AI NEXTCon)上,美团配送AI方向负责人何仁清,分享了美团在即时配送领域中机器学习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如何通过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手段,建立对线下真实世界各种场景的感知能力,还原并预测配送过程各个细节,从而提升整体配送系统的精度。
美团“超脑”配送系统的由来
2014年,斯嘉丽·约翰逊主演的科幻片《超体》大火,影片中主人公Lucy由于无意中摄入了大量的代号为“CPH4”的神秘药物,大脑神经元获得空前的开发,获得了异乎寻常的超能力,她能够对这个世界进行全新的感知、理解和控制(比如控制无线电波),最终跨越时间和空间成为了一个超级个体。
这种对真实世界的深度感知、理解和控制,与配送AI系统对配送场景的感知、理解和配送环节控制的目标非常一致。可以说,美团要建设的AI就是配送系统的“超级大脑”。因此我们内部把配送的AI系统,简称为“超脑”配送系统。
< class="pgc-img">>即时配送在全球快速发展
最近几年,以外卖为依托,即时配送业务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波快速发展的浪潮,全球各地都出现了很多创业公司,其中国外知名的包括美国的Uber Eats(全球)、英国的Deliveroo、印度的Swiggy、Zomato(分别被美团和阿里投资),印尼的go-jek等等。国内除了美团外卖、饿了么、滴滴外卖等典型代表外,而还有专注于即时配送服务创业公司,比如闪送、UU跑腿、达达、点我达等。
这种全球爆发的现象说明了两个问题:
- “懒”是人类的天性。平价、方便、快捷的服务是人类的普遍需求,尤其是在“吃”这个事情上,外卖成为了一种高频的刚需。
- 外卖的商业模式完全可行。以美团外卖为例,2018年上半年整体收入160亿,同步增长90%。根据Uber公布的数据,Uber Eats在2018第一季度占整体营业的13%。
即时配送的业务模型
即时配送,是一种配送时长1小时以内,平均配送时长约30分钟的快速配送业务。如此快速的配送时效,将传统的线上电商交易与线下物流配送(传统划分比较明确的两条业务)整合为统一整体,形成了用户、商户、骑手和平台互相交错的四元关系。
< class="pgc-img">>其整合力度空前紧密,几乎渗透到各个环节。以外卖搜索和排序为例,在下午时段,在用户搜索和推荐中可以看到更多的商家,因为此时运力充分,可以提供更远距离的配送服务,不仅能更好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商家的单量,而且能够增加骑手的收入。
即时配送的核心指标是效率、成本、体验,这三者也形成了即时配送的商业模型。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 首先配送效率提升
- 让骑手在单位时间内配送更多订单,产生更多价值。
- 然后配送成本下降
- 更高的效率,一方面让骑手收入增加,一方面也让订单平均成本下降。
- 然后用户体验提升
- 低成本能够让用户(商户)以更低的价格享受更好的配送服务,从而保证更好的用户体验。
- 进一步提升效率并形成循环
- 更好的用户体验,让更多用户(商户)聚集过来,提升规模和密度,进一步提升配送效率。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不断创造更多商业价值。而技术的作用,就是加速这个正向循环。
美团“超脑”配送系统
< class="pgc-img">>目前互联网技术,很大部分还是针对线上产品和系统研发,整个流程可以在线上全部完成,而这也正是配送AI技术最大的不同和挑战。简单来说,类似搜索、推荐、图象和语音识别这种线上产品常用的AI技术帮助不大,因为配送必须在线下一个一个环节的进行,这就要求AI技术必须能够面对复杂的真实物理世界,必须能深度感知、正确理解与准确预测、并瞬间完成复杂决策。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我们建设了美团“超脑”配送系统,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大数据处理和计算能力
- 算法数据和计算平台:包括实时特征计算、离线数据处理、机器学习平台等。
- 建立对世界深度感知
- LBS系统:提供正确位置(用户/商户/骑手)以及两点之间正确的骑行导航。
- 多传感器:提供室内定位以、精细化场景刻画、骑手运动状态识别
- 正确理解和准确预测
- 时间预估:提供所有配送环节时间的准确预估
- 其他预估:销量预估、运力预估等
- 完成复杂决策
- 调度系统:多人多点实时调度系统,完成派单决策:谁来送?怎么送?
- 定价系统:实时动态定价系统,完成定价决策:用户收多少钱?给骑手多少钱?
- 规划系统:配送网络规划系统,完成规划决策:站点如何划分?运力如何运营?
机器学习技术挑战
如何构建一个在真实物理世界运行的AI系统,就是我们最大的挑战。具体到机器学习方向而言,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精度足够高、粒度足够细
- 时间要求:一方面是周期性变化,比如早午晚,工作假日,季节变化;一方面是分钟级的精细度,比如一个商圈单量和运力的实时变化。
- 空间要求:一方面是不同商圈独有特性,比如CBD区域;一方面是要实现楼栋和楼层的精度,比如1楼和20楼,就是完全不同的配送难度。
- 鲁棒性要求:处理各种不确定的能力,比如天气变化、交通变化等等。
- 线下数据质量的巨大挑战
- 大噪音:比如GPS定位漂移,尤其是在高楼附近,更不要说在室内GPS基本不可用。
- 不完备:比如商家后厨数据、堂食数据、其他平台数据,都极难获得。
- 高复杂:配送场景多样而且不稳定,随着时间、天气、路况等在不断变化。
配送系统的核心参数ETA
ETA(Estimated Time of Arrival,时间送达预估)是配送系统中非常重要参数,与用户体验、配送成本有直接关系,而且会直接影响调度系统和定价系统的最终决策。
< class="pgc-img">>一个订单中涉及的各种时长参数(如上图右侧所示),可以看到有十几个关键节点,其中关键时长达到七个。这些时长涉及多方,比如骑手(接-到-取-送)、商户(出餐)、用户(交付),要经历室内室外的场景转换,因此挑战性非常高。
通过机器学习方法,我们已经将外卖配送几乎所有环节都进行了精准预估预测。用户感知比较明显是预计送达时间,贯穿多个环节,商家列表(从配送时长角度让用户更好选择商家)、订单预览(给用户一个准确的配送时间预期)、实时状态(下单后实时反馈最新的送达时间)。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用户看不到的部分,比如商家出餐时间、骑手到店时间、交付时间等。其中交付时长,与用户关系比较大,也很有意思,下文会详细展开。
精准到楼宇和楼层的预估:交付时长
< class="pgc-img">>交付时长是指骑手到达用户后,将外卖交付到用户手中并离开的时间,实际是需要考虑三维空间内计算(上楼-下楼)。交付时间精准预估,有两点重要的意义,首先是客观的衡量配送难度,给骑手合理补贴;其次,考虑对骑手身上后续订单的影响,防止调度不合理,导致其他订单超时。
交付时长的目标是,做到楼宇和楼层的精准颗粒度,具体可以拆解为以下几步:
- 地址的精准解析(精确到楼宇/单元/楼层)
- 地址精度需要在5级之上(4级:街道,5级:楼宇),国内拥有这个级别精细化数据的公司屈指可数。
- 数据的安全级别很高,我们做了很多脱敏工作,做了各种数据保护与隔离,保证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
- 地址信息的多种表达方式、各种变形,需要较强的NLU技术能力。
- 交付时长预估
- 通过骑手轨迹进行“入客-离客”识别,并进行大量数据清洗工作。
- 统计各个粒度的交付时长,通过树形模型实现快速搜索各个粒度的数据。
- 因为预估精度是楼宇和楼层,数据很稀疏,很难直接进行统计,需要通过各种数据平滑和回归预估,处理数据稀疏和平滑的问题。
- 下游业务应用
- 给调度和定价业务,提供楼宇+楼层维度的交付时长。从上图可以看到,在不同楼宇,不同楼层交付时长的区分度还是很明显的。
- 尤其是楼层与交付时长并不是线性相关,我们还具体调研过骑手决策行为,发现骑手会考虑等电梯的时间,低楼层骑手倾向于走楼梯,高楼层则坐电梯。
可以看到,真实世界中影响决策因素非常多,我们目前做的还不够。比如交付时长也可以进一步细化,比如准确预估骑手上楼时间、下楼时间和等待时间,这样其实能够与商家取餐环节保持一致,之所以没这么做,主要还是数据缺失,比如骑手在商家其实有两个操作数据(到店、取餐),这样能支持我们做精细化预估的,但是在用户环节只有(送达)一个操作。
举这个例子,其实是想说明,数据的完备性对我们到底有多重要。数据方面的挑战,线下业务与线上业务相比,要高出好几个等级。
配送中最重要的数据之一:地图
< class="pgc-img">>地图对配送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位置和导航都不准确,配送如何进行?),前面提到的5级地址库只是其中一部分。配送地图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 正确的位置
- 实时部分:骑手实时位置。
- 静态部分:用户和商户准确的地址和位置。
- 正确的导航
- 两点之间正确的距离和路线。
- 突发情况的快速反应(封路、限行)。
如果横向对比配送、快递、打车等行业对地图的要求,其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这个对于配送地图技术建设来说,是一件非常有帮助的事情。
即时配送 VS 物流快递:即时配送对地图的依赖程度明显高于物流快递
< class="pgc-img">>即时配送 VS 出行行业:地图厂商在车载导航的优势和积累,在即时配送场景较难发挥
< class="pgc-img">>从这两方面对比可以看到,在即时配送业务中,骑行地图的重要性非常之高,同时很多问题确实非常具有行业特色,通过驾车地图的技术无法很有效的解决。这样就需要建设一套即时配送业务地图的解决方案。
基于签到数据的位置校正:交付点
< class="pgc-img">>如前文所述,配送地图的方向有很多,这次我重点讲一下用户位置相关的工作“交付点挖掘”。首先看一下目前主要问题:用户位置信息有很多错误,比如:
用户选择错误
上图左,一个小区会有1期2期~N期等,用户在选择POI的时候就可能发生错误(比如1期的选了2期),两者地理位置相差非常远,很容易造成骑手去了错误的地方。这样在订单发送到配送系统的时候,我们需要做一次用户坐标纠正,引导骑手到达正确的位置。
POI数据不精细
上图右,用户本来在xx区xx栋,但是只选了xx区这个比较粗的位置信息。现实中在一个小区里面,找到一个具体xx栋楼还是非常困难的,大家可以想想自己小区中,随便说一个楼号你知道它在哪个角落吗,更别说如果是大晚上在一个你不熟悉的小区了。造成这种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用户选择不精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地图上没有具体楼栋的POI信息。
< class="pgc-img">>在实际配送中,我们都会要求骑手在完成交付后进行签到,这样就会积累大量的上报数据,对于后续进行精细化挖掘非常有帮助。大家可以先看看我们收集的原始数据(上图),虽然还是非常凌乱,但是已经能看到这其中蕴含着极高的价值,具体来说有三方面:
- 数据量大
- 每天几千万订单,几十亿的轨迹数据。
- 可以充分覆盖每一个小区/楼栋/单元门。
- 维度多样
- 除了骑手签到和轨迹数据,我们还有大量的用户、商户和地图数据。
- 多种数据维度可以交叉验证,有效避免数据的噪音,提高挖掘结果精度。
- 数据完备
- 在局部(用户和商户)数据足够稠密,置信度比较高。
交付点挖掘的技术实战:挑战
< class="pgc-img">>在数据挖掘实际过程中,其实并没有什么“高大上”的必杀技,无法使用流行的End2End方法,基本上还是需要对各个环节进行拆解,扎扎实实的做好各种基础工作,基本整个挖掘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基于地址分组;(2)数据去噪;(3)数据聚合;(4)置信度打分。其中主要技术挑战,主要在各种场景中保证数据挖掘质量和覆盖率,具体来说主要有三个挑战:
- 数据去噪
- 数据噪音来源比较多样,包括GPS的漂移、骑手误操作、违规操作等各种。一方面是针对噪音原因进行特殊处理(比如一些作弊行为),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据密度和数据量的优势,在保证尽量去除Outlier后,依然保持可观的数据量。能够同时使用其他维度的数据进行验证,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数据多样性和正交性,决定了我们能做事情的上限。
- 数据聚合
- 不同区域的楼宇密度完全不一样,具有极强的Local属性,使用常规聚类方法,比较难做到参数统一,需要找到一种不过分依赖样本集合大小,以及对去噪不敏感的聚类算法。
- 重名问题
- 这个属于POI融合的一个子问题,判断两个POI信息是否应该合并。这个在用户地址中比较常见,用户提供的地址信息一样,但实际是两个地方。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处理原则是一方面要求纠正后坐标更符合骑手签到情况,另一方面新坐标的签到数据要足够稠密。
交付点挖掘的技术实战:效果
< class="pgc-img">>目前,我们已经上线了一版交付点,对用户位置进行主动纠正,让骑手可以更准确更快的找到用户。目前效果上看还是非常明显的。包括几个方面:
- 骑手交付距离明显降低
- 从上图左侧部分看到,在上线前(绿色)交付距离>100M的占比很高(这个距离会导致实际位置差几栋楼,甚至不同小区),也就是用户自己选着的位置错误率比较高,导致骑手交付难度较高,对效率影响比较大。上线后(红色),交付距离明显缩短(均值左移),同时>100M的长尾比例明显下降。
- 单元门级别的高精度位置
- 上图右侧部分看到,我们挖掘的交付点基本上能与楼宇的单元门对应。而且没有明显偏差比较大的部分。这个质量基本达到我们之前设定目标,也证明配送大数据的巨大潜力。
- 目前的问题以及后续的优化点
- 如何提升其作为POI挖掘和发现手段的准确率?这里面有很多优化点,比如去重(交付点-位置信息的一一映射),POI信息补全和更新。
- 如何扩大数据渠道并做到信息整合?目前主要渠道还是骑手签到和轨迹数据,这个明显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毕竟每天在全国大街小巷,有几十万骑手在进行配送,除了前面(以及后面)提到的通过手机被动采集的数据,让骑手主动采集数据,也是不错的建设思路。只不过想要做好的话,需要建立一个相对闭环数据系统,包括上报、采集、清洗、加工、监控等等。
更精细化的配送场景识别:感知
前面提到的地图技术,只能解决在室外场景的位置和导航问题。但配送在商家侧(到店、取餐)和用户侧(到客、交付)两个场景中,其实是发生在室内环境。在室内的骑手位置是在哪里、在做什么以及用户和商家在做什么,如果了解这些,就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比如:
< class="pgc-img">>这个技术方向可以统称为“情景感知”,目标就是还原配送场景中(主要是室内以及GPS不准确),真实配送过程发生了什么,具体方向如下图所示:
< class="pgc-img">>情景感知的目标就是做到场景的精细刻画(上图的上半部分),包含两个方面工作:
- 配送节点的精确刻画
- 在ETA预估中已经展示过一些,不过之前主要还是基于骑手上报数据,这显然无法做到很高精确,必须引入更客观的数据进行描述。目前,我们选择的是WiFi和蓝牙的地理围栏技术作为主要辅助。
- 配送过程的精确刻画
- 骑手在配送过程中经常会切换方式,比如可能某个小区不让骑电动车,那骑手必须步行,再比如骑手在商家发生长时间驻留,那应该是发生了等餐的情况(用户侧同理)。目前,我们选择使用基于传感器的运动状态识别作为主要辅助。
这些数据,大部分来至于手机,但是随着各种智能硬件的普及,比如蓝牙设备,智能电动车、智能头盔等设备的普及,我们可以收集到更多数据的数据。WiFi/蓝牙技术,以及运动状态识别的技术比较成熟,这里主要说一下概况,本文不做深入的探讨。
< class="pgc-img">>对于配送系统来说,比较大的挑战还是对识别精度的要求以及成本之间的平衡。我们对精度要求很高,毕竟这些识别直接影响定价、调度、判责系统,这种底层数据,精度不高带来的问题很大。
考虑成本限制,我们需要的是相对廉价和通用的解决方案,那种基于大量传感器硬件部属的技术,明显不适用我们几百万商家,几千万楼宇这种量级的要求。为此,在具体技术方面,我们选用的是WiFi指纹、蓝牙识别、运动状态识别等通用技术方案,就单个技术而言,其实学术界已经研究很充分了,而且也有很多应用(比如各种智能手环等设备)。对于我们的挑战在于要做好多种传感器数据的融合(还包括其他数据),以确保做到高识别精度。当然为了解决“Ground Truth”问题,部署一些稳定&高精度的智能硬件还是必须的,这对技术迭代优化和评估都非常有帮助。
总结
美团外卖日订单量超过2400万单,已经占有了相对领先的市场份额。美团配送也构建了全球领先的即时配送网络,以及行业领先的美团智能配送系统,智能调度系统每小时路径计算可达29亿次。如何让配送网络运行效率更高,用户体验更好,是一项非常困难的挑战,我们需要解决大量复杂的机器学习和运筹优化等问题,包括ETA预测,智能调度、地图优化、动态定价、情景感知、智能运营等多个领域。过去三年来,美团配送AI团队研发效果显著,配送时长从一小时陆续缩短到30分钟,并且还在不断提升,我们也希望通过AI技术,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
< class="pgc-img">>活动推荐
< class="pgc-img">>本文作者何仁清作为出品人策划了《AI在复杂业务场景中的最佳实践》,12月22日周六下午将在望京恒电大厦C座美团点评北京总部1层恒基咖啡举办。本次技术沙龙,美团联合京东技术专家共同探讨AI在搜索、NLP、智能调度等方向的深度实践,希望与业界技术同仁一起交流学习。欢迎参加~
报名请戳:http://www.huodongxing.com/event/7469531845811?qd=weixin
欢迎加入美团机器学习技术交流群,跟作者零距离交流。进群方式:请加美美同学微信(微信号:MTDPtech02),回复:机器学习,美美会自动拉你进群。>
一)固态法白酒生产的特点
固态法是固态发酵法的简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也是我国独有的传统工艺,因为啤酒、葡萄酒是液态发酵,各类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兰姆酒等蒸馏酒,也是液态发酵,蒸馏也是在液态的情况下进行。固态法的最大特征是:固态糖化发酵,固态蒸馏。也就是说,生产的主要过程是在固态下进行的。它有如下特点:
1、生产间歇式、开放式、是多菌种混合发酵
固态法白酒的生产基本上是手工操作,生产的主要环节没有连续化,除原料蒸煮过程起到灭菌作用外,其它过程都是开放式的操作,各式各样的微生物都可以通过空气、水、工具、场地等渠道,进入酒醅,它们将与曲中的有益微生物一块发酵,产生出丰富的香味物质。反之,如不注意清洁卫生,亦可造成杂菌感染,影响成品酒的质量,甚至蒸不出酒来。【固态发酵】
2、低温蒸煮,低温发酵
固态法酿酒,蒸煮(糊化)温度低,避免了高温、高压的弊病,保证了成品酒的质量。为了保证糖化和发酵的同时进行,故采用低温发酵。温度过高,糖化酶破坏的量大。当采用20~30°c的低温发酵,酶的作用放慢,虽延长了糖化时间,但酶的破坏减弱,糖化进行得也缓和,便于控制、窖(池)内升温慢,酵母不易衰老,发酵后酒醅含乙醇量高;同时,避免了因糖化温度高,糖化速度猛造成糖份过量积累,致使杂菌繁殖所造成的弊病。【白酒发酵】
3、配糟调节酒醅淀粉浓度、酸度及残余淀粉再利用
在酒醅中加入已蒸馏过的酒糟,一般称为配糟,亦称配醅。配糟一般的配比量是原料的3~4倍,除了残余淀粉的再利用外,还可调节入客(池)的淀粉浓度和酸度,以利于糖化发酵。这些配糟经长期反复发酵,也积累了大量的香味物质的前体。
4、甑桶蒸馏
固态法白酒的蒸馏都采用传统的甑桶设备,这种简单的因态蒸馏装置,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大创造,它不仅是浓缩与分离酒精的过程,而且又是香味的体现和重新组合的过程。控制好蒸馏工序的各有关因素,是保证酒质量的要素之一,其机理尚在探讨中。
此外,固态法白酒手工操作比重大,相对而言,具有设备简单,劳动强度大,产量小,效率低,周期长,资金周转慢等特点、弊病,不一一叙述。
(二)固态法生产的分类
固态法白酒生产方法不一,更因原料、用曲、工艺不同使成品酒风格各异,这是形成丰富多彩的各类白酒的主要原因。关于生产工艺的分类,尚在探讨之中。从生产实际出发,以用曲,即糖化发酵剂为基础,结合工艺特点归类分为大曲法、小曲法、大小曲混合法、麸曲法四类。
1、大曲法
大曲法就是酿酒的糖化发酵剂是大曲。国家名优白酒和地方优质名白酒,绝大部分都是采用大曲酿制。各酿酒厂又因制曲工艺、窖池结构、发酵贮存、勾兑等工艺不同,而使成品酒在香型、风味上各具特色。但是,大曲法一般来说,生产周期长,出酒率低,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资金周转慢。
关于大曲法白酒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按成品酒内香型划分,可分为浓香型、清香型、酱香型等操作法;
(2)按蒸煮、蒸馏划分,可分为清渣法、续渣法和二者兼有的清渣加续渣的三种方法。
< class="pgc-img">>2、小曲法
小曲法就是用小曲做酿酒的糖化发酵剂。小曲又称酒药、酒饼,制作方法很多,大多引入中草药,因厂而异小曲法用曲量少,生产周期短,出酒率高,但对单宁含量较高的野生植物,适应性较差。西南等地区大多采用此法。如从工艺特征上分,有固态发酵法和半固态发酵法两种:
(1)固态发酵法:蒸料后,培菌、发酵和蒸馏都在固态下进行。西南、两湖多采用。
(2)半固态发酵法:蒸料以后,固态培菌、糖化,然后再加水冲稀(亦称半固态),再进行发酵、蒸馏。原料多用大米。两广、福建等地大多采用此法生产。
< class="pgc-img">>3、大小曲混合法
大小曲混合法又叫混合曲法。国家名酒董酒就是这种酿造方法的代表。工艺操作又分为:串香法和小曲糖化大曲发酵两种:
(1)小曲糖化大曲发酵法:原料经蒸煮后,先加小曲糖化,然后加入大曲入窖发酵。贵州有几种省管窖酒采用这种方法,如:平坝县的平坝窖酒,金沙县的金沙窖酒,福泉县的泉酒等。
(2)串香法:用小曲法制酒的白酒或醅,进行蒸馏时,其蒸汽串透过另用大曲发酵的香醅而叫串香法。董酒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4、麸曲法
以麦麸作培养基,采用纯菌种制曲的方法。根据原料或生产的目的性而选用不同的菌种,故又分为根霉麸曲,曲霉麸曲两种。近年来,国内把研究国家名白酒的成果——微生物菌种和独特工艺应用于麸曲酿酒,从而酿制出麸曲酱香、麸曲清香、麸曲浓香等优质白酒,把麸曲酒的生产推向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