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钱的咖啡就能让你赚大钱,这生意你愿不愿意去做?杭州一家咖啡店的老板利用“人性弱点”做营销,靠卖2块钱的咖啡,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净赚89万,老板采取的策略,不管你是开水果店、餐饮店还是服装店,只要看懂学会了就会发现,赚钱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
【1】案例背景
近几年大环境不好,打工人的命运也是十分艰辛,起起伏伏。不少打工人白天在公司当白领,晚上在路上开滴滴,今天你可能在电脑前敲键盘,明天就你可能就被裁员。一直很红火的互联网市场,如今也迎来一波又一波的裁员大潮。
< class="pgc-img">>陈先生今年35岁,就是一位遭遇了裁员的杭漂,在公司辛辛苦苦工作了10年,做到产品经理的位置,不料却被告知公司经营困难,业务线被砍,就这样拿着n+1成了一位下岗职工,拿裁员大礼包确实一时爽,但找几个月工作找不着,待业半年还没头绪,房贷和养娃让他天天焦虑。
跟他同样遭遇的同事选择彻底转行,彻底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有的去做烘焙、咖啡师、手工创业、卖保险……什么的都有,基本都抛开之前的职业规划,就算降薪也无所谓了,但这些能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他挺敬佩的。
陈先生在家仔细研究了一番,结合当下打工人每天手不离手、靠他续命的就是咖啡,他深思熟虑后决定开一家社区咖啡店。这陈先生不愧是有大厂工作经验,头脑灵活,眼界开阔,短短一年就盈利89万,他是如何做到的?
【2】活动方案
一、全场咖啡2元任意喝
在开业第一周,全场咖啡2元,之后每逢周一和周末也搞2元任意喝
二、充值300元的会员卡,就送一台足部按摩仪,再送300元的现金
只要顾客充值300会员卡成为会员,就就可以享受如此大额度的优惠活动。
< class="pgc-img">>看到这肯定会有人疑惑了,这么搞陈老板真的可以赚到钱吗?说实话,起初我对张老板能不能赚到钱还很怀疑,但是当我仔细一琢磨,一分析下来,发现真的是暗藏玄机啊,通过这个活动,张老板那是赚翻了啊!
【3】盈利分析
大家都知道如今咖啡这个行业是越来越卷了,星巴克、酷迪、瑞幸已经开得遍地都是了,这个时候再去入行是要花点功夫的,价格战,出新品,搞联名,不是一般人玩得起的,所以这个时候就要换一种思路来营销。
< class="tt-column-card" data-content='{"url":"","content":"","thumb_url":"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1557219052251e7aafbe759~noop.image?x-expires=2010119693&x-signature=YI6Ml2hFLEhoigRR093mF4NZ5NA%3D","title":"从理论到案例讲述老板如何挣钱","author_description":"破点思维教育","price":199,"share_price":0,"sold":608,"column_id":"6688207055905358094","new_thumb_url":"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1557219052251e7aafbe759~noop.image?x-expires=2010119693&x-signature=YI6Ml2hFLEhoigRR093mF4NZ5NA%3D"}'>>案例中采取的“小招”是本专栏收录的营销智慧中很少的一部分,如果你现在经营困难,如果你缺少顾客,如果你的产品卖不出去,不妨可以在专栏合集中找找是否有适合自己的行业,看看聪明人是怎么做生意的。
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当别家卖9.9,19.9,你就卖2块,是不是能吸引来一大批人?消费者抱着试一试,看热闹的心态,就会涌进一大批新客,在开业第一周积累大量的新客户,而且这样的活动还会每周延续,别家一周一次,你一周两次,是不是就留住了回头客?
2块钱的咖啡难免让人心生怀疑,会不会是速溶咖啡,会好喝吗?这一点陈老板肯定知道,做咖啡第一保证的就是品质和口感。所以,陈老板与一些优质的代理商达成了协议,确保咖啡豆的品质。其次,种类呢,就选取市场上年轻人最爱喝的10款咖啡类型,也从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成本。
< class="pgc-img">>在开业第一周后,陈老板紧接着推出第二项活动,顾客充值300元的会员卡,送足部按摩仪一台,再送300元的现金。这个时候陈老板的店已经有一些固定客源了,对于爱喝咖啡的人办理这样的会员卡就是顺水推舟的事情,更何况还能获得一台扫除疲劳,愉悦身心的按摩仪,这个时候你在告诉他还有300元现金可供使用,那不是更心动了吗?
至于这300元现金怎么个使用法,才能保证不亏反而大赚特赚呢?陈老板开咖啡店可是有个长远的计划和打算的,他看过太多一些不到半年就关门的网红店,收了会员费就跑路的大型商店,陈老板是立志要做出一番成绩的。
都说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陈老板可是放长线钓大鱼。首先成为会员就享受全场咖啡8.8折,赠送的现金返还到会员卡里,充值部分的钱用完之后就可享受半价喝咖啡的优惠。通过这一来二去陈老板基本锁定了他这一片的大部分客源,会员制消费的模式,根本不用担心没人来消费,赚不到钱的问题。
而且这样的模式是可复制,易于操作的,在第一家店成功之后,陈老板又开了两家店,一年之内就盈利89万,从失业到年入89万也就看你敢不敢想,敢不敢做。
今天这个案例只截取了下方课程很少的一部分,这套案例至少还有三个盈利点。看完你就知道,为什么聪明老板赚钱就那么简单。这些方法,你都可以直接复制,应用在你的生意上。同时课程里涵盖了有600多个门店,1000多套活动模板,总有一个适合你,真实、有效、易复制,你一定要去学学。
业开店月赚几万?可能性真的不高。
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何莉,编辑:李唐。
近日,据白鹿视频报道,上海一男子拿15万元积蓄赴杭州开咖啡店日入0元,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 class="pgc-img">>今天,相关信息更是一度登上了百度热搜榜。
01.男子拿15万积蓄开咖啡店日入0元
据当事人陈先生介绍,在开咖啡店之前,他也是个普通从事咖啡相关工作的上班族。上班时间久了,今年就突然有了创业的想法。
视频里,陈先生讲到,自己目前是跟一家酒吧合作,酒吧老板把白天的时间租给他卖咖啡,他一个人经营。整个店大概投资了15万左右,都是自己的积蓄。然而,咖啡店开业之后,运营情况却并不理想。
“5月17日正式营业,开业当天和前几天营业额都是0元。有一天卖了一杯咖啡营业额是18元,最高的时候营业额是300元。”陈先生认为,自己不熟悉杭州这座城市,对咖啡店所在的这条街以及人流量并不了解,且没有提前做市场调研,是自己开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不过,按照陈先生的说法,他并不想就此放弃,“还是打算先坚持一年,生意还不好的话,就晚上再去做一些兼职来增加收入。”
对此,有网友表示:这才是创业的真实情况。那些鼓吹创业开店月赚几万的不是说不存在,是存在的可能性极低。也有网友认为,不调研就敢直接开店,本身就是冒险。
< class="pgc-img">>事实上,成功的经验各有不同,但失败的教训总是极其相似。
延伸阅读:合伙在小县城开奶茶店,两年不到差点赔光
餐饮创业虽然门槛低,但开店干餐饮,一定要做好前期调研,其中选址尤其重要。从一定程度上来讲,选址定生死,经营定成败,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有必要的!
02.餐饮创业真能赚大钱?入场还要谨慎!
红餐网注意到,今年以来网络上关于“餐饮创业月入x万”的声音一直此起彼伏。
粗略统计了一下微博热搜话题榜,今年以来类似的热门话题还有:“年薪30万大厂女生回应转行卖快餐”“90后程序员转行卖早餐年入30万”“外卖小哥转行卖烧烤日入上万”……相关话题的阅读量动不动就有几千万甚至破亿。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新浪微博截图
在这些热门话题下,“想不到做餐饮这么挣钱”“打工不易,还是去干餐饮吧”类似的留言并不少见。
但,干餐饮真的那么容易赚钱吗?
事实上,餐饮创业并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据统计,疫情之前,餐饮行业的年复合倒闭率已经超过100%,有些所谓的好商铺一年甚至换好几个老板,倒闭好几次,单个铺面来复合倒闭率高达300%-400%。
疫情这三年,我们没有看到相关的统计数据,但这个比例大概率只会更高。而堆成这“皑皑白骨”的,很大部分就是那些急功近利、以为干餐饮很简单的小白创业者。
在此,红餐网也奉劝大家,千万不要盲目跟风或是轻信“成功学”,餐饮不简单,入场创业前一定要冷静思考,有备而战!
者 |王郑顺子
编辑 |尾火
只存活了5个月的创业梦
2022年上海疫情封控之下,各行各业都被按下了暂停键,汪明杨的咖啡馆也跟大家一起关起了门,只不过别人还等着解封,他却是直接倒闭。
在这个被戏称为“咖啡市”的一线城市,从满怀希望的开始创业,到决定关停店面,汪明扬只花了5个月。关门的那一刻,他甚至感觉松了一口气。
几乎每个上海年轻人都需要咖啡续命,但却几乎没人走进汪明扬的咖啡馆。那一天,咖啡店只卖出了一杯冰美式,这似乎是一个信号。当天晚上,他就做好了关店的准备。
汪明扬的咖啡店
这五个月里,汪明扬感觉自己就像是一颗不停在转的陀螺,睁眼闭眼都在想今天开业后能卖出多少杯、美团上会不会有顾客给差评、大众点评送出去的霸王餐能否收获几个回头客。
他最初的梦想是开一家有态度的咖啡店,就像店里最常播放的周杰伦的《手写的从前》,里面的一句歌词:
“情绪在咖啡馆,被调成一篇文章。”
这是汪明扬想象中自己的咖啡店所拥有的氛围。
然而梦醒时分,陀螺也会停下来。现实生活中的他在咖啡店主理人、咖啡师、服务员等一系列身份的切换间,把能量消磨殆尽。
一线社畜的共享梦想:一家自己的咖啡店
如果用一个时髦的词汇来形容汪明扬,他可以被称之为“连续创业者”。
20岁出头的他已经倒腾过潮牌、也炒过鞋,曾经小赚了一笔。金盆洗手后入职了一家公司,实在适应不来每天去上班的生活,没干几个月便辞了职。
选择开咖啡店的原因很简单:既然不想要朝九晚五的生活,又渴望开启一段新事业的打拼感,碰巧自己还喜欢喝个咖啡。
就这样他盯上了中南部某新一线城市的餐饮业机会。
汪明扬咖啡店的吧台
就像所有的创业者一样,汪明扬也决定在创业之前飞到某个自己喜欢的城市“考察”一番,你也分不清这到底是考察还是旅行。
而汪明扬在下定决心开店之前特地飞到厦门“参观学习”了一家咖啡店。那家咖啡店开在旅游景区旁边,工业风的装修和花哨的特调让汪明扬觉得新奇又酷炫,络绎不绝的顾客更是让他跃跃欲试。
简单观察学习了几天,他就飞回去决定开始自己的咖啡店创业。
汪明扬参观学习的咖啡店
凭借对咖啡人群的认知,汪明扬坚信CBD写字楼和高校人群对咖啡的需求更高。实地转了一圈后,他选择了该城市南边最大的一个商圈旁签下了铺子。
签约商铺后,汪明扬用两个月的时间把咖啡店装修成当下流行的ins极简风,并选择了纯白的桌布和原木色的桌椅。从整体风格,到重要资产咖啡机的购置,他都全程事无巨细地一件件确认。
精心装修的咖啡馆,简单的原木风
开业前装修的时间也绝不能浪费。
为了做好宣传,汪明扬把小红书、大众点评、朋友圈等能想到的宣传方式都尝试了一遍:小红书邀请当地达人免费打卡,大众点评赠送霸王餐,还在店子附近发放了宣传单。
一波操作猛如虎,开业前汪明扬的生活被装修、钻研新品和宣传店铺所占据,好在开店前半个月咖啡店就在大众点评的热门榜单冲到了区域的第二名。
就这样心心念念的咖啡店开业了,他也拥有了一个时髦的名字——咖啡店主理人。
店里的吧台上摆放的对产品的介绍
可惜当一切都看似蒸蒸日上之时,社交平台的高热度在疫情的环境下并没有给店铺带来很多的个人流量和营业额,每天店面售卖出的咖啡仍是寥寥,其中还不乏领到了霸王餐来白嫖的人。
“最多的时候一天卖800多元,最少的时候可能只能卖出一杯。”回忆起那段开店的日子,本应是主理人的汪明扬却觉得每天都像在给员工和房东打工。
没有回头客是这类希望成为网红店的咖啡店失败的原因之一,社交平台带来的一次性流量不足以支撑口碑的形成。
普通喝个咖啡的客人忠诚度并不高,星巴克和瑞幸就能满足,哪家便宜喝哪家。而真正喜欢喝咖啡的人又对咖啡从咖啡豆的烘焙、研磨到最终制作完成有着高追求。
咖啡店的特调
每天闭店之后,汪明扬回到家都会悄悄打开美团和大众点评。一边期待着看到顾客对店子的夸奖,一边又害怕触目惊心的低分会拉低咖啡店在榜单的推荐位置。
“一天又过去了,明天该买咖啡豆和牛奶了。”睡前萦绕在汪明扬心中的最后一个念头时常如此。
创业六个月,从没拿过工资
汪明扬虽然喜欢喝咖啡,但还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咖啡发烧友,他更喜欢将创意和对生活的理解加入到咖啡的出品中。这一点在他给咖啡的取名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爱在日落消逝前”是汪明扬亲自研制出的产品,创意自然来自于那部著名的爱情电影《爱在》三部曲的前两部。将酒精和咖啡结合,外表像灯泡一样,30秒后“灯泡”会呈现烟消云散的既视感。
可惜浪漫并未走进现实。
一杯“爱在”的售价为52元,成本大概占30%,一杯可以赚35元多,算是大众点评上的网红产品。特调网红产品加上出片的装修,前期也确实吸引了一波顾客前来打卡。可惜这种吸引维持的时间并不长,不到两个星期汪明扬的咖啡店就回到了无人问津的状态,曾经来打卡的网红和年轻人们很快就找到了更新奇的替代品。
他们的热情消逝得比伊桑霍克的爱情还快。
名为“爱在日落消逝前”的特调
在决定关店时,汪明扬在小红书发布了《倒闭倒计时三十天》的笔记。反而吸引了一批顾客前来猎奇。但由此增加的营业额仍然不足以支撑店子活下去。
店的位置离地铁站太远,大多数人只有周末才能过来,社交平台吸引的其他区域的人流量有限,救不活店子,汪明扬看不见继续的希望。
甚至在他的小红书笔记下面,都有人为他的失败写下了注脚。
“他们的咖啡机上都没有放咖啡杯。”
“那天看到他闭店后没有清洗磨豆机,我就知道他家开不长。”
距离远、新增的流量消费频率低,咖啡店想要活下去,还是得依靠周边区域的客流量的频繁消费。地理位置至关重要。
而高昂的房租更是导致其倒闭的慢性毒药。
每个月房租和水电的支出在一万元左右,加上一名全职咖啡师和一名兼职咖啡师的工资及每个月的原材料开支,固定成本达到了两万元以上。即使不算前期的装修、设备购置等成本,每天的平均营业额在800元才有希望维持开支。
“后来才知道,我这个铺子的租金高于周边其他的铺子。如果房租低一点,或许我会再坚持一下。”
汪明扬从和咖啡师轮流换班,慢慢到自己全天呆在店里做咖啡。作为主理人的他比较腼腆,除了询问需求和产品感受外很少和顾客聊天,大众点评留下了很多他衣着考究做着咖啡的背影。
但对于一个精品咖啡店来说,生意的一部分其实靠的就是店老板的人格魅力。熟客们更愿意走进一家朋友一般的咖啡店。
在店里做咖啡的汪明扬
因为没有盈利,汪明扬在这五个月之间,也就从来没有给自己开过工资。
刚开始创业的理想主义,被后期的“经营成本高”、“业绩差”一一击碎。汪明扬最后只能苦笑一下。
由于没有系统地学过咖啡制作,为了提升咖啡馆的咖啡质量和服务水平,他还特地找了两位咖啡师,却因为资金不支最终只剩下了他一个人。客户复购频率不足,不发放大众点评霸王餐后打卡人数则更少了。
倒闭之后,小红书偶尔有人还会提到汪明扬的咖啡馆。
“当时听到他开店不接受培训,也不混圈子,就觉得开不久。”
“咖啡店到底是个啥没整明白就去开店,真的咖啡店只卖咖啡吗?”
也许经历过失败,汪明扬对下次的“冲动式创业”才会多几分谨慎。
事实上,汪明扬的咖啡店的失败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另一位在上海营业了两年的咖啡店的兼职咖啡师阿超介绍,自己工作的咖啡店平均每天能卖出70杯以上的咖啡,但其实店家并不是靠着卖咖啡活下去。
阿超神秘地抛出了一个词“早C晚A”,那家咖啡店到晚上就会摇身一变成为清吧,咖啡收入大概只能占到总收入的三分之一。而咖啡的销量则更多来自于周围人的复购,如每天早上的第一杯咖啡。
未做好调研便开始创业、对咖啡的了解不足、错误的选址、高昂的房租……
从决定开咖啡店的那一刻开始,这次创业其实就是一场慢性自杀。
“慢咖啡”场景下的重投入
如果你此刻打开小红书,搜索“咖啡馆创业”之类的关键词,能找到诸多鸡血贴和避雷贴。
无数人都在心里都暗搓搓计划过开一家咖啡店,也有无数人确实这么做了。根据调查显示,中国共有近11万家咖啡馆,主要位于二线及以上城市。
中国咖啡馆数量按城市等级划分(截至2020年底)(数据来源德勤2021年《中国现磨咖啡行业白皮书》)
按照场景划分,咖啡品牌可以分为“快咖啡”和“慢咖啡”。汪明扬们的“慢咖啡”场景下前三大考量因素依次是门店环境、口味和品牌调性。这就要求咖啡店提供适宜商务、社交、打卡等的空间价值。
“慢咖啡”场景的考量因素也就决定了此类咖啡馆需要在租金和装修上投入重金。汪明扬在签下铺子后,花费了两个月进行设计和装修,前期总计也投入了25万多。
咸鱼上泛滥的咖啡店破产后的咖啡设备处理
另一方面,开咖啡店还需要面临昂贵的设备投入。咖啡机需要综合考虑颜值、性能、出杯量和实际预算,一台像样的咖啡机就价格不菲。磨豆机则要与咖啡机的水平匹配,除此之外,还有净水设备、制冰机、冰箱、消毒柜、手冲壶和热水机等。
设备入手大好几万,二手打包齐全只能卖几千,是倒闭后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此外,咖啡店可以说是最内卷的创业赛道之一。
连锁品牌里贵的有星巴克和Costa,便宜的有罗森这样的便利店。即使是讲究的精品咖啡,也出现了%和Seesaw这样已经打出知名度的牌子。他们的店面或大或小,位置遍地开花,模式千奇百样,但一个共同点是:背后都有资本的助力。
而势单力薄的个人咖啡店们,想要在这个赛道跑出来,可能真的只有靠运气了。毕竟对资本加持的咖啡店来说,烧钱不是问题,瑞幸烧了那么多还存活至今。
而对一个向往开咖啡店的小文青来讲,5个月烧掉40万,可能并不是一次可以接受的人生试错机会。
B站的百大UP主nya酱最近发视频,讲的就是她大学时期和男友创业开咖啡馆,结果把辛苦存下的100万存款赔光甚至还负债的故事。所幸她天生是个乐观派,后来做自媒体又成功了。
B站百万粉丝UP主也曾因开咖啡店破产
那么那些不那么幸运的人,咖啡店倒闭后又该何去何从呢?
咖啡青年的失败朝圣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上海人要买咖啡”冲上了热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咖啡成了无数都市年轻人们的续命饮料,而拥有一家小而美的咖啡店,则成了那个似乎可望又可及的梦想。
无数的汪明扬们前仆后继,带着钱袋子和逃离两点一线枯燥工作的梦想前来,又两手空空悻悻而去,有时盈亏平衡已是最好的结局。更多的创业者们则是把自己的积蓄甚至父母的积蓄赔了也都赔了进去,还面临着需要偿还的债务。
他们倒在了这条失败的咖啡朝圣之路上。
看起来很美的咖啡馆,仿佛是城市里996的年轻人们逃离枯燥无望的生活的一根稻草,但他们却没有想到,正是自己的梦,把他们推向了万丈深渊。
*本文人物均为化名。
-END-
环外互动
CHAT WITH ME
你在疫情下经历了什么?欢迎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