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楼网友@小眼睛老虎 5月11日上午发帖爆料:本来一早要去文三路的一点点喝奶绿,结果发现被查封了!一起被封的还有旁边的肚子里有料包子店。什么情况?门上还贴着封条,出啥事儿了?
记者张超核实报道:这家“1点点”奶茶店就在文三路东部软件园对面,门牌号应该是111号。边上便利店的工作人员说,是昨天下午查封的。据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人透露,原因是这家店证照不齐全,食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没有,只是单店有这个情况。
从某点评类App上可以看到,这家店从去年7月份就有顾客签到打卡,至少已经开业10个月。作为一家知名连锁奶茶店,开了这么久竟然是无证经营?
“1点点”作为杭城最火的排队奶茶店之一,出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关于这家“1点点”被查封的事实真相,快报记者将继续跟进报道。
(都市快报综合19楼)
上春山”相关话题不断登上微博热搜。
据统计,截至2月20日,在抖音上,话题“上春山”视频总播放量超过14亿;在B站上,有多个关于《上春山》的视频,播放量超过百万。
近日,“上春山”效应还在持续,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称1点点有“上春山”奶茶了,并晒出了照片。
然而,记者发现1点点的菜单中并没有名为“上春山”的奶茶,“上春山奶茶”实则来源于网友的在下单区的“自发定制”。
多家1点点奶茶门店都向记者证实,卖出过定制版“上春山奶茶”。
在小红书上,据网友们晒出的“配方”显示,制作一杯“上春山奶茶”的普遍步骤为:类别选择玛奇朵,基底选择茉香绿茶、抹茶等,并添加波霸、椰奶冻等配料,最后给该奶茶取名“上春山”。
话题下,不少网友们纷纷跟风打卡“开工的第一杯奶茶”。
1点点官方回应
20日,1点点官方微博发布称“这波泼天的富贵终于轮到我啦!”,并表示通过“趣开1点点”就能定制饮品,还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意,创作出更多独家配方。
网友评论
不少网友表示1点点抓住了这波流量,开工第一杯奶茶已经安排上;也有网友指责其玩梗。
除此之外,《上春山》的长尾效应还席卷到动漫圈,《逆水寒》《剑网3》《光·遇》《蛋仔派对》等游戏玩家纷纷自制模仿秀,诞生了一台台二次元的《上春山》。
“上春山”到底是什么梗?
“上春山”的话题源于今年春晚的一个节目。
据了解,《上春山》节目本身寓意的诗词之美值得探索。巧妙化用了14首古诗词,副歌借用了唐代诗人白居易《忆江南》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展现了江南好风光;主歌还原了宋代词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把酒问青天”的潇洒意境;其他桥段还出现了“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变式,酣畅淋漓之感扑面而来。
(来源:综合、红网、正观新闻、红星新闻、网友评论等)
<>< class="tt_format_content js_underline_content autoTypeSetting24psection " id="js_content">据红星资本局报道,11月5日,四川省南充市姚女士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其所在城市最繁华的地方,“一点点”奶茶店倒闭了。同城其他“一点点”门店人员告诉记者,这家门店销售情况不佳。
在网友对一点点是否还受欢迎的争论下,有一个不争的事实说明了一点点的困境:近三年门店数持续减少,尤其是新增门店数。
根据红星资本局报道,姚女士提到的已关闭的一点点门店,位于南充市顺庆区的核心商业区蓝光1227。“那块生意竞争大。”姚女士称。据了解,闭店的一点点门店旁边,开着古茗、茶百道等茶饮品牌,瑞幸也在打围建设中。
红星资本局致电咨询同城市其他“一点点”门店,对方表示,该门店因合同到期,同时销售情况不佳,“入不敷出”,已经在10月底闭店。
社交媒体上,大连、苏州、青岛、合肥等地均有网友发帖称,当地有一点点门店关闭。红星资本局在大众点评查阅网友提到的闭店门店信息,青岛莱西商业街店显示“歇业关闭”,其他店均未能查到门店信息。
一点点是否还受欢迎虽有争议,但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一点点的门店数确实在变少。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截至2021年2月11日,一点点的门店超过4000家。据窄门餐眼,截至2023年11月2日,一点点门店数为3018家。
一点点的新增门店数也在减少。2019年其开店886家,月均开店超70家。但自2020年至今,一点点每年开店数量均呈下滑趋势。2020年至2022年,其开店数量分别为764家、497家和287家。截至2023年10月,一点点新开门店数仅55家。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2024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运行状况与消费趋势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去年国内新茶饮市场规模达到2938.5亿元。随着新茶饮消费场景日益多元化与品类持续创新拓宽,消费者对新茶饮的热情仍将持续上升,预计2025年国内新茶饮市场规模将增长至3749.3亿元。
与此对应的是,各大新茶饮企业纷纷加大优惠促销与跑马圈地力度,力争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导致这个赛道的竞争日益激烈。
据21世纪经济报道,当前新茶饮赛道的同质化竞争,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
一是为了获客,越来越多新茶饮品牌推出不同形式的“特价促销”活动;
二是为了跑马圈地,纷纷降低加盟门槛以迅速扩大门店数量;
三是产品同质化趋于严重,只要市场出现“爆款”茶饮,各家茶饮品牌都会纷纷跟进迅速推出相关产品,导致“爆款”红利效应迅速消散。
另外,经历前些年疯狂投资后,创投机构对新茶饮赛道的投资热情逐渐回归理性。
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茶饮赛道股权融资金额超过83亿元,2022年这个数值则降至45亿元,今年仍呈现进一步回落趋势,且今年新茶饮赛道融资主要集中在天使轮与A轮早期阶段,单笔股权融资额相对较小。
这背后除了VC/PE行业募资与退出环节不景气,还有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即近年国内新茶饮赛道竞争日益激烈,导致更多创投机构选择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