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商家增收打包费转移成本
外卖“打包费”背后猫腻多,消费者可通过多种方式维权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曾繁莹 见习记者 吕惠)堂食打包、外卖点餐打包,餐厅会收取一定的打包费。近日,有消费者反映,“打包费”的背后猫腻多多,“打包费”话题也引起消费者热议。
消费乱象:8元菜品收取3元打包费?
“好贵啊!一盒臭豆腐卖8块钱,打包费另外加收3元!”广州市民伍晶告诉记者。最近,她点了一份湖南菜馆“遇见湘”的外卖:一份辣椒小炒肉套餐和一份臭豆腐,领券后全单约47元,其中打包费6元,约占整张订单价格的1/8。她尝试减少臭豆腐这份菜肴,打包费减为3元。也就是说,这一份臭豆腐的打包费是3元。而这份打包费不低的小吃,内里是3件豆腐,用一个圆形包装盒装着。
多名消费者称,可以理解商家收取“打包费”,但有的餐厅“打包费”偏高,有的餐厅对每一道菜品单独收取打包费,实际却是商品合并打包,这种现象在烧烤行业比较常见。不少烧烤门店按单份菜品收取打包费,通常烤串类收取0.3元/份打包费,如果点同一菜品比如鸡软骨10份,打包费叠加,即共3元,而实际到货,这同一单品是用一张锡纸统一打包,收的却是10份打包费的钱。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奶茶店,如喜茶等规定外卖奶茶每杯收1元打包费,若打包15杯即收15元打包费。外卖包装与线下实体店打包的包装无异,实体店打包则无须打包费。
调查究因:外卖商家以打包费转移成本
记者调查发现,外卖打包费的背后关联的是商家线上的运营成本,个别餐饮商家希望通过打包费来转嫁部分成本。
记者从知情人士方面获悉,外卖平台通常将打包费的后台设置主动权交给商家,打包费有三个设置维度,一是订单维度,即按买卖成交的整单金额,按梯度来设定打包费;二是对单件商品设定相应打包费,那么消费者购买多少份菜品,打包费即叠加;三是口袋维度,比方一张订单上的菜品分若干个“口袋”即若干个包装来打包。记者调查了多家线上外卖店,几乎都以单件商品来收取打包费。多数餐饮外卖打包单份菜品收取1元的打包费,个别收取2元/份,比如“榕意·川味之美”。点的菜品越多,打包费相应增加。在采访中,多位消费者表示显示打包费的界面属于二级界面,要主动点开,不容易发现。
部分商家外卖打包费高于餐盒自身成本。餐饮业资深人士黄先生向记者透露,食品级pp材质饭盒是目前餐饮打包中较为普遍使用的打包盒。黄先生说,可入微波炉“叮热”并重复使用的盒子,质量好的每个成本要1元出头,普通的大约0.5元/个。记者在淘宝上的餐具零售批发店了解到,常见的方形打包盒批量购买成本在0.2元左右,如果是连锁门店,则能拿到更实惠价格。
多名商家向记者表示,每一单外卖,平台要按照相应比例抽佣,同时消费者红包的大头以及配送费都由商家来出。三米粥铺商家表示,如果消费者用7元红包,可能商家出5元,平台出2元。多名商家表示,每单利润不超过3元。抖喜商家“新疆炒米粉”表示,每单利润很低,经常都是两三块钱,优惠券稍大一点可能直接就亏本了。
在经营压力下,有些商家通过提高打包盒的价格来转嫁部分成本。三米粥铺商家表示,“因为要出配送费和红包,为转嫁成本,打包费会算贵一点”。除此之外,商家还通过提高外卖平台的菜品单价来平衡盈利,黄焖鸡米饭商家坦言,“打包费高了,菜品单价就低,单价高了,打包费就低,都是一样的”。
律师说法
将价格转移到打包费上 有误导消费者嫌疑
关于外卖打包费,广东岭南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李飞表示,商家如以做低成本而将价格转移到打包费上的行为,会导致消费者在挑选产品时做出错误判断,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李飞分析,对于烧烤和火锅等需特殊包装的食品按照每个单品数量来收取打包费是不合理的,应按照实际发生的包装来收取打包费。至于外卖茶饮,如果线上外卖的包装与线下购买时提供的包装是相同的,则不应再收取打包费,否则构成二次收费涉嫌价格欺诈。李飞表示,平台设置应考虑到外卖食品的多样化,可提供“总打包费”选项等灵活设置。
李飞说,如消费者遇到打包费不合理的情况,可通过多种方式维权,包括向外卖平台投诉,这种是最快速的方法;其次是消费者协会投诉或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针对外卖平台不予处理投诉或者共同牟利的行为,也可以直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者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广州日报)
来源: 广州日报
·15消费观察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曾繁莹 见习记者 吕惠)堂食打包、外卖点餐打包,餐厅会收取一定的打包费。近日,有消费者反映,“打包费”的背后猫腻多多,“打包费”话题也引起消费者热议。
消费乱象:8元菜品收取3元打包费?
“好贵啊!一盒臭豆腐卖8块钱,打包费另外加收3元!”广州市民伍晶告诉记者。最近,她点了一份湖南菜馆“遇见湘”的外卖:一份辣椒小炒肉套餐和一份臭豆腐,领券后全单约47元,其中打包费6元,约占整张订单价格的1/8。她尝试减少臭豆腐这份菜肴,打包费减为3元。也就是说,这一份臭豆腐的打包费是3元。而这份打包费不低的小吃,内里是3件豆腐,用一个圆形包装盒装着。
多名消费者称,可以理解商家收取“打包费”,但有的餐厅“打包费”偏高,有的餐厅对每一道菜品单独收取打包费,实际却是商品合并打包,这种现象在烧烤行业比较常见。不少烧烤门店按单份菜品收取打包费,通常烤串类收取0.3元/份打包费,如果点同一菜品比如鸡软骨10份,打包费叠加,即共3元,而实际到货,这同一单品是用一张锡纸统一打包,收的却是10份打包费的钱。同样的情况发生在奶茶店,如喜茶等规定外卖奶茶每杯收1元打包费,若打包15杯即收15元打包费。外卖包装与线下实体店打包的包装无异,实体店打包则无须打包费。
调查究因:外卖商家以打包费转移成本
记者调查发现,外卖打包费的背后关联的是商家线上的运营成本,个别餐饮商家希望通过打包费来转嫁部分成本。
记者从知情人士方面获悉,外卖平台通常将打包费的后台设置主动权交给商家,打包费有三个设置维度,一是订单维度,即按买卖成交的整单金额,按梯度来设定打包费;二是对单件商品设定相应打包费,那么消费者购买多少份菜品,打包费即叠加;三是口袋维度,比方一张订单上的菜品分若干个“口袋”即若干个包装来打包。记者调查了多家线上外卖店,几乎都以单件商品来收取打包费。多数餐饮外卖打包单份菜品收取1元的打包费,个别收取2元/份,比如“榕意·川味之美”。点的菜品越多,打包费相应增加。在采访中,多位消费者表示显示打包费的界面属于二级界面,要主动点开,不容易发现。
部分商家外卖打包费高于餐盒自身成本。餐饮业资深人士黄先生向记者透露,食品级pp材质饭盒是目前餐饮打包中较为普遍使用的打包盒。黄先生说,可入微波炉“叮热”并重复使用的盒子,质量好的每个成本要1元出头,普通的大约0.5元/个。记者在淘宝上的餐具零售批发店了解到,常见的方形打包盒批量购买成本在0.2元左右,如果是连锁门店,则能拿到更实惠价格。
多名商家向记者表示,每一单外卖,平台要按照相应比例抽佣,同时消费者红包的大头以及配送费都由商家来出。三米粥铺商家表示,如果消费者用7元红包,可能商家出5元,平台出2元。多名商家表示,每单利润不超过3元。抖喜商家“新疆炒米粉”表示,每单利润很低,经常都是两三块钱,优惠券稍大一点可能直接就亏本了。
在经营压力下,有些商家通过提高打包盒的价格来转嫁部分成本。三米粥铺商家表示,“因为要出配送费和红包,为转嫁成本,打包费会算贵一点”。除此之外,商家还通过提高外卖平台的菜品单价来平衡盈利,黄焖鸡米饭商家坦言,“打包费高了,菜品单价就低,单价高了,打包费就低,都是一样的”。
律师说法
将价格转移到打包费上 有误导消费者嫌疑
关于外卖打包费,广东岭南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李飞表示,商家如以做低成本而将价格转移到打包费上的行为,会导致消费者在挑选产品时做出错误判断,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李飞分析,对于烧烤和火锅等需特殊包装的食品按照每个单品数量来收取打包费是不合理的,应按照实际发生的包装来收取打包费。至于外卖茶饮,如果线上外卖的包装与线下购买时提供的包装是相同的,则不应再收取打包费,否则构成二次收费涉嫌价格欺诈。李飞表示,平台设置应考虑到外卖食品的多样化,可提供“总打包费”选项等灵活设置。
李飞说,如消费者遇到打包费不合理的情况,可通过多种方式维权,包括向外卖平台投诉,这种是最快速的方法;其次是消费者协会投诉或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针对外卖平台不予处理投诉或者共同牟利的行为,也可以直接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者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曾繁莹)
来源: 广州日报
卖打包费上涨的背后:商家没利润,只能薅消费者的羊毛
最近有媒体报道,顾客点了10根羊肉串被收取了5元打包费,这件事情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
不少网友们纷纷吐槽外卖打包费越来越贵,从原来的1块钱到如今的3块钱,5块钱。外卖打包费上涨的背后其实是外卖商家们没利润空间导致,最后商家们只能薅消费者的羊毛,盯上了外卖打包费。
< class="pgc-img">>商家没利润,有人想创收
随着外卖平台的佣金抽点越来越高,外卖商家们的利润越来越低,特别是疫情后,伴随着食材价格的进一步上涨,外卖商家的利润逐渐下降。
有外卖商家表示,一份15元的腐竹烧肉,其中5元要交给外卖平台,只剩的10元到了外卖商家手上,除去成本之后,利润不到2块钱。
没利润空间成为了外卖商家们如今最大的难题,于是有的外卖商家们便想尽了办法创收。
< class="pgc-img">>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大家都是从消费者手上获得收入,于是有外卖商家们开始提高外卖打包费。
从1元打包费上涨到了如今的2元3元甚至5元。
想办法让消费者多给钱,成为了外卖商家们和外卖平台统一的共识,至于打包费的真实成本只有外卖商家自己才知晓。
< class="pgc-img">>1块钱的打包成本,卖给消费者3元,意味着可以从这里多赚钱2块钱,并且是纯利润,不需要成本。
辛辛苦苦做个15块钱的腐竹烧肉菜品也是赚2块钱,于是这种创收路劲,成为了不少餐饮商家的统一做法,提高打包费,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
可以预见,以后的外卖打包费只会越来越贵,在系统不断提高抽点的同时,商家们为了保证利润,一定会提高打包费用。
< class="pgc-img">>外卖越来越贵
如果你经常去线下餐馆就餐,同时又喜欢点外卖,那么你可能便会发现一件事情:外卖越来越贵!
确实如此,以华莱士举例,以前点一个最便宜的汉堡套餐外卖,只需要12元,如今在华莱士点个最便宜的套餐外卖需要20元,加配送费2元,最低需要22元。而在门店里同样的套餐只需要18元。
去线下堂食就餐,比点外卖优惠了近4元。
< class="pgc-img">>一餐就贵了4块钱,如果一天点一次外卖,一个月下来就贵了近120元,一年下来就是1440元,别小看这1440元,这只是一个人就贵了这么多。
而根据外卖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外卖市场共有近171.2亿订单,如果每个订单都比线下堂食贵4元,那么全年就贵了近684.8亿元,外卖平台就多了近684.8亿元的营收。
就算每单配送费上涨1元,那么也多了近171.2亿元。
所以这就是为何,外卖平台的营收能够维持每年上涨的主要原因,消费者已经养成了点外卖的习惯,不管是配送费,还是打包费这几年都是悄悄的上涨。
< class="pgc-img">>更让人奇怪的是,涨价的背后骑手的工资并没有增加,外卖商家们的利润也越来越少,最后消费者多支付的钱进了谁的腰包呢?
一目了然!
外卖价格上涨,已经成为了不可逆的趋势,以后点外卖会更贵,配送费,打包费也会进一步上涨。
对此,喜欢点外卖的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呢?
本文由餐饮新纪元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欢迎留言评论,收藏与转发,你的每一条点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餐饮新纪元全网文章阅读量突破5亿,如果你对餐饮业感兴趣,热爱美食,喜欢创业,有想法有梦想,那不妨关注我们,每天带给你不一样的视角解读餐饮创业、分享美食。
有更精彩的观点讨论,欢迎大家私信我,图片来源于网络配图,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