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不是初来乍到,但奶茶从来没有像这个夏天这么“疯狂”过。
在红星路二段地铁口路段,不到300米的道路范围内,1个月就新开了6家品牌各异的奶茶店。如果把路线拉到1公里,这一数量会达到超过10家。
据不完全统计,成都今年以来新开的奶茶品牌数量达到数十家。除了老品牌加开、新品牌大举入驻外,连火锅店也跨行业杀入。
疯狂扩张的背后,奶茶真的这么赚钱?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顾客在成都一点点奶茶店购买饮品
【现象】
奶茶店扎堆开业
连小龙坎都开奶茶店了
如果你在IFS一号办公楼打开外卖软件,可以发现令人惊讶的事实:周围1公里范围内,至少有38家奶茶店可供选择,在这些门店中,有的主打传统港式奶茶,有的主打新鲜果茶,有的主打奶盖特饮……数字背后,意味着“奶茶热”已经成为成都饮品市场的事实。
为探查成都奶茶店运营情况,记者连续多日走访了从春熙路到市二医院地铁站之间的商圈。从市二医院地铁站E出口出来,街对面就有两家奶茶店:“一点点”和“厝内小眷村”。这两个门店间仅间隔着一个铺面,但这并没有妨碍各自的生意,上午10:30,两家都已开门,并陆续有顾客和外卖光临。
“厝内小眷村”是7月新开业的门店。该铺面此前是一家杂货铺,平时生意寥寥;而随着网红奶茶店的开业,店门口逐渐热闹起来,门口经常有人排队买餐,不时还有外卖配送员提走十余杯外卖订单。
仅仅几十米外的红星路二段上,还同时分布着2家“末茶”和1家“答案茶”奶茶门店。再往前走的“蜀都大道大慈寺路”,6个相邻门面中竟然分布着3家奶茶品牌。
除了行业内的新老混战,餐饮业其他品类的大腕也正在加入。
龙小茶奶茶店吧台上摆放的外卖
位于蜀都大道大慈寺路上,一家中国风的“龙小茶”奶茶门店上月开业。它隶属于成都小龙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全资母公司四川仁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小龙坎如今在成都已拥有数十家火锅直营店以及分布在全国其他省市的近500多家火锅加盟店,而奶茶是其在火锅之外进入的首个餐饮跨界领域,大慈寺路的这家“龙小茶”就是集团旗下的首家奶茶直营门店。
“通过我们事先进行的调研,茶饮市场潜在规模约为500亿元,消费群体约为5亿人。”四川仁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热爱尝试新事物的成都人将为奶茶生意带来更多流量,这亦是公司进入该行业的主要原因。据悉,龙小茶将借鉴学习小龙坎的成功经验,未来将基于试营业店铺的情况,以直营店+加盟店的模式逐步在成都投放。
【探因】
多品牌加盟背后系同一招商者
网络推手助推“网红奶茶”
奶茶店疯狂开业的背后,是网络上众多的奶茶店创富神话。
记者尝试在网络搜索栏中输入“奶茶”等关键词,立马跳出了各种眼花缭乱的奶茶加盟品牌及加盟网址,随意点开一个网址,随即弹出“投资几万元,一年赚几十万”、“小投入、高回报”等字眼。
奶茶品牌的迭代,加上不断涌入的新晋品牌的竞争压力,使得品牌商及招商公司更多参与到策划及网络推手行业中,助力奶茶品牌的网络造势,从而吸引“粉丝”或加盟商。前段时间,网上盛传某网红奶茶店雇佣兼职人员扮演“顾客”排队刷口碑的事件,引发网络热议发酵。而另一个大热的段子手品牌“丧茶”,其文案里各种“丧”式自白也引发了众多年轻人拍照转发朋友圈、微博,“网红奶茶”实至名归。
奶茶品牌“答案茶”由于“抖音”软件着实火了一把。“第三代奶茶品牌”用传统方式花数年才能达到加盟数量的井喷式爆发,这款网红奶茶仅用了短短几个月。据“答案茶”官方微博显示,从1月14日开业截止3月14日,2个月内就签约了250多家加盟商。
如果说传统网站加盟方式使得客户创业加盟信息眼花缭乱,选择增多的话,那么网络推手的介入则使得奶茶品牌的传播面及受众面大大增加,也加速了人们对奶茶的消费热情及奶茶加盟人士的增多。一系列奶茶店如雨后春笋般涌出。
【风险】
品牌迭代加速“生命周期”
单店投入飙升至几十万元
记者了解到,奶茶店的扩张模式主要分为直营和加盟。目前,直营模式以KOI奶茶、喜茶、鹿角巷、奈雪的茶为代表。加盟模式以一点点、CoCo都可、贡茶、皇茶等为代表。
“奶茶加盟品牌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第一代奶茶是由奶精简单调兑而成,口感一般。第二代奶茶口感有所改进,且逐渐有“品牌”概念,注重门店整体形象及包装的设计。2009年引进中国大陆招商的“CoCo都可”,便是第二代奶茶的代表。第三代奶茶在2012年前后从台湾地区传到大陆,初露头角开始招商,以“奶盖茶”为噱头,如“贡茶”和“一点点”等品牌。“网络推手助推众多网红奶茶品牌的诞生,品牌迭代速度也因此加快。”该业内人士表示。
“拿第三代奶茶‘一点点’来说,如果在前中期适当的时候介入,前期单店投入费用可能只需要几万元到十多万元不等,几个月就可以回本。但当2016年达到爆发期后,单店投入费用迅速上升至40多万,盈利空间因此受到挤压。很多后入局的加盟商日子并不好过。”
该人士解释称,太晚加盟,意味着投入成本的上升。“而太早介入,也存在着由于品牌知名度不高不被市场所接受的风险。”
在世邦魏理仕华西区商业部主管江南看来,奶茶品牌扎堆的背后有一部分原因是在于奶茶店的开店门槛相对较低。
“奶茶店可以开店的地方很多,不需要非常特殊的环境。”江南认为,通常奶茶店所需要的面积通常比较小,一般不超过20平米即可开店,而其产品基本都是半成品加工,所以出品及翻台很快。这意味着,奶茶店可以以非常快的速度复制、加盟。
“从需求端来看,我们的父辈喜欢喝茶而不是咖啡,但我们现在就不一定喝茶了,也喝果汁和咖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由于生长环境和全新的消费意识,造就了他全新的消费观,甚至是一些中年人,也开始愿意去尝试这些新事物。”江南认为,奶茶店以以往可能只针对某一个年龄群体,而现在的客群就更加广而全。在他看来,消费端的刺激又会反过来促进奶茶品牌、门店的迅速扩张。“我对这个行业未来趋于乐观。并且这个行业也会越来越标准化,这个行业也会逐渐寻求自己的标准,并渐渐得到市场的认可。”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邹悦 实习记者 唐思思 摄影记者 张士博 实习编辑 刘宇鹏
京报讯(记者 王子扬)3月31日,新京报记者发现大众点评上线了一家名为“喜小茶饮料工厂”的饮品店,相较于喜茶品牌30元左右的定位,喜小茶定价在8至16元的区间。喜茶方面相关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喜小茶为喜茶旗下的第一个子品牌,目前还处于试验摸索阶段。
据了解,该家喜小茶门店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路华强广场,微信端也上线同名公众号和小程序商城。该小程序注册信息显示“深圳美西西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这也是喜茶品牌的所属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喜茶创始人聂云宸。产品品类包括鲜奶茶、果茶、咖啡、冰淇淋、纯茶五大类,有4款招牌产品为“大满贯”系列,包含豆乳、水果等。
喜小茶品牌定价在茶饮行业竞争最激烈的价格带,一点点、CoCo都可等都属于这一行列。相较于此前专注一二线市场,喜小茶或将下沉市场,覆盖二、三、四线城市消费群体,与喜茶品牌形成互补。
据悉,在本次子品牌推出之前,喜茶还上线了天猫店铺,不仅销售展示各种周边产品,还推出一系列果汁、酸奶、饼干类新品。此外,为应对疫情,喜茶利用科技化零售渠道、设施,在下单、取茶、无接触配送方面,做到三个“无接触”,仅接受“喜茶GO”微信小程序或美团外卖线上下单。
新京报记者 王子扬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李项玲
1月,喜茶的平价子品牌喜小茶已关闭全部门店。红星资本局了解到,喜小茶位于广州城投大厦的最后一家门店于10月27日结束营业,品牌共经营了两年半。
2020年4月,喜小茶的首店在深圳开出,主推产品为奶茶、咖啡、果茶、冰淇淋、纯茶5大类,售价在8至16元,口号是“好茶真奶”,店面通常不设桌椅。
↑图据视觉中国
此前,奶茶市场大致分为三个价格带,以喜茶、奈雪为代表的20至30元高价位,以茶百道、沪上阿姨、古茗为代表的10元至20元中价位,以及蜜雪冰城引领的个位数平价区间。
喜小茶的推出,意味着当时占据30元价格区间的喜茶对中端市场的尝试。
喜小茶尝试的两年半时间里,一直聚集在珠三角地区。2021年5月,《喜小茶一周年小报告》显示,喜小茶营业一年,在深圳、广州、东莞、中山、佛山、惠州6个城市开出22家门店,全年卖出饮品超280万杯。此后,喜小茶的步伐并未走出更多地区。
2022年1月,喜茶宣布下调部分产品价格,其中纯茶类降价3至5元、5款水果茶降价2至3元、芝士茶降1元。2月,喜茶宣布年内不再推出29元以上饮品,并承诺现有产品不涨价。
3月,奈雪的茶推出9至21元的轻松系列,相比此前的茶饮产品价格低了5至7元。当月,乐乐茶宣布部分饮品已控价在20元以下,其中价格最低的鲜萃茉莉绿售价8元。
随着喜茶调价后进入中价格区间,喜小茶的定位显得重复。喜茶方面告诉红星资本局,喜小茶本来就是喜茶探索性的业务,已完成其历史使命。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程璐洋
责编 邓旆光 编辑 张莉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