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年上半年,在经历过疫情洗礼、开始逐渐适应疫情常态化防控后,13家上市餐饮企业中,12家企业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9家企业实现盈利。营收方面,13家企业均实现上涨。
上半年,国民经济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消费市场复苏势头不断增强。随着消费回暖,到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每天以近1.6家店的速度增长,门店达到1597家。九毛九集团旗下太二餐厅今年上半年门店扩张数量达到286家,比去年同期增加125家。广州酒家、全聚德等老字号也不断通过发力“食品+餐饮”、塑造国潮老字号新形象、菜品创新等“组合拳”,呈现出利润营收“双增长”。
对于未来餐企发展走势,有报告显示,绿色化、数字化、新零售化、标准化和品牌化,成为重要导向标,分餐制、反食品浪费、预制半成品、特色单品等新热点受关注。
制图 新京报记者 王萍
13家企业营收涨势明显
据新京报记者统计,此次盘点的13家上市餐企中,2021年上半年的总营收达634.95亿元。其中营收前三的企业分别为百胜中国( 323.52亿元)、海底捞 (200.94亿元)、呷哺呷哺(30.47亿元)。13家企业在营收方面一片“涨声”,在净利润方面,只有同庆楼的净利润出现同比下降。
从2021年上半年各家企业的营收同比增减来看,营收同比增幅超过50%的有9家,增长幅度最大的为中科云网,同比增长431%。其次为九毛九,营收同比增加了112.89%,海底捞的营收同比增幅达到105.87%。广州酒家在13家企业中增幅垫底,为30.63%,合兴集团涨幅为35.09%。2021年上半年,九毛九在净利方面拔得头筹,净利润同比增长316.57%。广州酒家虽然营收增幅较小,但净利润增长了228.89%。13家上市企业中,有8家的净利润增长都超过100%。
而2021年上半年,国内上市餐企亏损总额为1.57亿元,其中包括呷哺呷哺(-0.499亿元)、西安饮食( -0.617亿元)、全聚德(-0.424亿元)、国际天食( -0.057亿元)4家企业。其中,西安饮食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的餐饮服务业务未恢复至疫情前的营收水平,且餐饮服务业务毛利率与往年相比仍处于低位。截至2021年上半年,西安饮食的餐饮服务业务的毛利率为15.45%,2020年底该业务的毛利率水平为20.68%,2019年为28.40%。此外,西安饮食连年高企的成本水平也在不断蚕食利润空间。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西安饮食的营业成本为1.98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75.97%;销售费用0.96亿元,同比增长29%。
呷哺呷哺较去年同期亏损大幅度收窄,但并未转亏为盈。按照早前呷哺集团披露的盈利预警,集团未能转亏为盈的原因,除了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之外,与疫情也有一定关联,呷哺集团称,2021年上半年,门店经营的部分地区仍然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而无法充分营业。
部分老字号创新升级提升营收
在上述13家餐饮企业中,全聚德、西安饮食、广州酒家、同庆楼为老字号餐饮企业。其中,广州酒家、同庆楼实现盈利,不过,同庆楼在净利润方面出现11.08% 的下降。值得注意的是,疫情影响下,有企业仍未恢复至疫情前的营收水平。不过,不少老字号也在通过创新升级不断改善经营状况。
今年上半年,广州酒家营业收入约12.32亿元,同比增加30.63%;净利润同比增加228.89%。根据其半年报显示,在消费复苏的环境下,广州酒家一季度业绩同比实现较大增长;5月下旬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德尔塔”在广州引发本土疫情,持续1个月左右,对广州酒家餐饮业务造成较大影响,餐饮业务收入的大幅下降拖累利润。报告期内,其餐饮业务营业收入为3.02亿元,同比增长78.47%;食品业务营业收入为8.75亿元,同比增长20.29%。
西安饮食在今年上半年则实现营业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97.56%;净亏损较上年同期收窄11.72%。报告显示,西安饮食通过调整优化、创新经营等措施,提升了经营收入,虽未恢复至疫情前的营收水平,但较上年同期增长106.98%。此外,西安饮食通过新品研发、包装升级、技术改造等措施,同时线上线下双渠道同步拓展销售体系,食品工业实现收入较2020年同期增长139.56%。
备受关注的老字号全聚德在2021年上半年,通过塑造国潮老字号新形象、菜品创新、发布全新文创IP形象等一系列动作,实现了营业收入4.79亿元,同比增长53.37%;亏损幅度同比收窄71.40%。值得一提的是,全聚德环球影城项目暨全聚德花庄店已经与北京环球影城同步营业,餐厅以品牌定制产品、老北京地域特色美食、露天餐吧的休闲畅饮及全聚德经典传承菜品为特色,通过明厨互动设计,让消费者欣赏到全聚德挂炉烤鸭制作的全过程,还可以自制独特的DIY烤鸭卷。此外,公司环球伙伴餐厅团膳项目于2021年1月15日试营业,服务入住环球影城生活区的中外员工,餐厅接待人次和收入逐月提升。
而同庆楼在2021年半年报中,业绩呈现出增收不增利态势,是4家上市的老字号中唯一一家净利润同比下滑的企业。同庆楼在财报中对净利润下滑的解释为,报告期内受疫情影响,门店长期停业,属非正常经营时期,因此与上年没有可比性。 同庆楼表示,在疫情冲击之下,公司业务虽深受影响,但仍表现出顽强的经营韧性。此外,2021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52.87%,较2019年同期下降3%,原因为毛利较高的宴会业务占比减少、新店毛利偏低、食品业务初期成本较高所致。
“火锅股”人事变动引关注
在13家上市餐企中,海底捞、呷哺呷哺这两只“火锅股”一直备受关注。2021年上半年,海底捞实现营收200.94亿元,同比增长105.9%;净利润9650万元,同比上升110.0%。呷哺呷哺在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0.47亿元,同比增长58.5%。
在海底捞上半年的业绩中,海底捞门店作为主要收入来源,营业收入达194.19亿元,增长了112.2%,占总收入的比重从去年同期的93.7%上升到96.6%。与此同时,海底捞在人均消费和翻台率上却出现双走低的情况。顾客人均消费从2020年上半年的112.8元,减少到2021年同期的107.3元,接近于疫情前的2019年水平。在门店翻台率方面,海底捞2021年上半年平均翻台率为3.0次/天,低于去年同期3.3 次/天。公告中,海底捞也承认上半年业绩未达预期,海底捞执行董事、首席战略官周兆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达预期内外部原因都有。其中,外部因素包含疫情影响。而内部原因,既有海底捞由于去年和今年新开门店数量较多,在门店方面持续产生资本支出;又有新开店达到首次盈亏平衡的周期拉长,利润没有达到预期。
呷哺呷哺方面,呷哺呷哺品牌营收18.67亿元,同比增长50.6%;湊湊品牌营收11.27亿元,同比增长90%。呷哺呷哺创始人贺光启在此前宣布将关闭200家亏损的门店,其中大部分都是呷哺呷哺门店,占品牌整体门店规模的五分之一;并计划以二三线城市为核心、向下沉市场扩张,门店形式依然以一人一锅、以及可以容纳更多客人的吧台座位的形式为主。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两家企业在人事方面均出现变动。今年4月16日,呷哺呷哺旗下湊湊餐饮CEO张振纬离职,同时卸任集团和湊湊餐饮所有职务。5月21日,呷哺呷哺又发布了解除赵怡行政总裁职务。7月28日呷哺呷哺发布公告称,股东特别大会全票决议赞成罢免赵怡公司执行董事职务。海底捞在今年8月24日发布公告称,由于公司内部组织架构调整,舒萍已请辞公司非执行董事及审计委员会成员之职,施永宏请辞执行董事之职。杨利娟获委任为公司副首席执行官。蔡新民被任为公司审计委员会成员。并新增杨利娟等7位执行董事,新增马蔚华等2位独立非执行董事。海底捞称,董事会变动为正常人事调整。
发展电商、建设供应链成趋势
根据中国饭店协会与新华网在北京联合发布的《2021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上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餐饮行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国家出台各类促消费与营商优惠政策,行业在下半年得到快速恢复。绿色化、数字化、新零售化、标准化和品牌化,成为餐饮企业未来发展中的重要导向标,分餐制、反食品浪费、预制半成品、特色单品等新热点受关注。
事实上,餐饮业也在不断加快数字化发展进程。《报告》显示,疫情让预制半成品市场快速发展,餐饮企业向电商零售进军明显。部分传统老字号企业在电商平台迎来“春天”,广州酒家等企业电商销售额占比涨幅均超过50%。
同时,越来越多的餐企开始关注供应链的发展。在广州酒家的财报中显示,其梅州基地一期按计划进入试产阶段;湘潭基地二期规划速冻食品生产项目已完成论证,建设工作正在推进中。在餐饮食品化项目上,全聚德食品生产许可项目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待取得生产许可后即可投产。该项目主要生产热加工熟肉制品、其他食品(方便菜肴)、调味料产品,满足内部餐饮企业原材料预加工需求,供给方便菜肴食品和预包装熟肉制品进入外部商超市场,同时支持北京环球影城团餐项目所需原材料加工产品。此外,根据《报告》调研结果显示,约52%的调研企业拥有中央厨房,同比上升了7个百分点;21.6%的调研企业兼有种养殖基地,较上年提升了6.6%。
新京报记者 王萍
编辑 秦胜南 校对 杨许丽
活中,工作中,税收小常识与大家息息相关,近期,申税小微搜集了一些身边的税事,和大家聊聊生活中的实用税收知识,欢迎关注我们的《身边税事》栏目!
如今,外卖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从实体餐饮销售转型,进驻外卖平台销售。A饭店之前就是一家传统餐饮企业,一直是做堂食的,最近也打算进驻外卖平台,接受一些外卖订单。可是提供堂食,又销售外卖在增值税缴纳上怎么处理呢?这让处于准备期的财务小钱打起了问号?
财务小钱
申税小微,我们餐饮企业既提供堂食,又销售外卖,在缴纳增值税上有什么差别呢?
小钱,没有不同哦。餐饮企业销售的外卖食品,与堂食适用同样的增值税政策,统一按照提供“餐饮服务”缴纳增值税。
申税小微
政策依据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金融房地产开发教育辅助服务等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140号)第九条的规定:提供餐饮服务的纳税人销售的外卖食品,依照“餐饮服务”缴纳增值税。
以上“外卖食品”,仅指该餐饮企业参与了生产、加工过程的食品。对于餐饮企业将外购的酒水、农产品等货物,未进行后续加工而直接与外卖食品一同销售的,应根据该货物的适用税率,按照兼营的有关规定计算缴纳增值税。
< class="pgc-img">>牌营销的9个方法
恰似一部《九阴真经》
虚实结合 各有玄妙
——鹤九
我在第四章第五节提出了“跨界思维”的金三角模型,分别为“商业模式跨界”“产品/服务跨界”以及“品牌营销跨界”,并系统阐述了“跨界产品”的设置技巧。本节将从品牌营销角度对“跨界思维”做另一层面的阐述。
提及跨界营销,让人不得不想起餐饮界的美食评级“米其林”,它是跨界餐饮行业较早的案例。米其林餐厅评级的前身是一本《米其林红色指南》,创办这本指南是一家叫米其林的轮胎公司。按照正常的逻辑,现身各类车展、车赛,赞助车队以及发布节日海报,应该是轮胎公司的正确营销方式,但实际上这类方式远远没有《米其林红色指南》这本宣传手册更有价值。越来越多的轮胎消费者都因为《米其林美食指南》给人留下的“高端”印象,而选择米其林的轮胎。
这本指南带来的声誉是其他营销方式无法比拟的,正如法国的 Natixis 银行分析师 Michael Foundoukidis 所说:“说实话,正是因为《米其林指南》,这家轮胎公司才能享誉全球。”
所谓的跨界营销,是基于当下行业之间的边界逐渐模糊化,年轻主流消费人群追求个性、品牌价值认同的大消费环境下,企业跨行业、跨领域、跨品牌之间的营销方式。通过这种跨界的营销方式,是让原本没有直接关联的元素,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从而赋予品牌一种立体感和纵深感,以此来活化品牌形象,扩大消费群体等目的。
那么,餐厅究竟该如何做跨界营销,跨界营销常见方式和技巧有哪些?我们先来看看几则案例。
< class="pgc-img">>热映电影的跨界:新辣道跨界《小时代3》
近年来,娱乐影视业的蓬勃发展,让“电影”有着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用户基础。一部热播电影动辄上亿的票房,注定它在电影上映期间会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此时,餐饮一旦与热映电影结合,不仅能为餐厅带来强大的品牌势能,拉近与粉丝的距离;若能彼此深度合作,还能低成本提升餐厅消费体验,为餐厅创造新的营业增长点。
2014年6月,伴随电影《小时代3》的上映,各种形式的宣传造势铺天盖地,充分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加之与同期上映的电影《后会无期》的对炒,以及媒体多层面的挖掘和渲染,使之成为了2014中国电影市场的绝对主旋律。而正在电影热炒之时,6月3日,微博大V@电影小时代转载的一条关于商场里新辣道的媒体广告,抛出了第一波小悬念。
< class="pgc-img">>图6-1 电影小时代转发微博截图
随后的6月4日,新辣道鱼火锅的官方微博发布了一组“who care?”的系列海报,以曝《小时代》剧照的形式再次引发网友猜想。
< class="pgc-img">>图6-2 新辣道火锅“who care?”海报
6月7日,资深娱乐圈爆料人“长春国贸”微博再度爆料:新辣道在郭敬明生日当天将门店打造成了小时代主题餐厅,聚集小四粉丝,为小四举办了庆生会,新辣道这是在向要进军餐饮界的郭敬明示好?还是借势小四生日再度将新辣道与小时代捆绑?这引发了大量网友对事件发展的进一步期待。
随后,在网友对《小时代3》与《后会无期》的激烈辩论中,新辣道首先表明力挺小时代和郭敬明的态度,并将新产品与电影角色挂钩,根据产品的味道和角色的性格进行一一搭配。6月11日,新辣道鱼火锅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了一组将四种套餐与四姐妹的迥异个性有机结合的悬念海报,赋予了鱼火锅更多时尚和小时代内涵。
6月19日,官微继续曝出一系列创意拼图,鼓励粉丝们竞猜小时代套餐神秘定制礼物。不得不提的是不管是套餐征名还是礼物竞猜活动,揭晓日期都是神秘的“6月25日”。
< class="pgc-img">>图6-3新辣道系列创意拼图海报
随后,6月22日,23日,24日,新辣道官微抛出了最后一波悬念,连续放出一组倒计时海报,喊出了要颠覆时代、疯狂时代和热辣时代的口号。最终,在万众期待中,新辣道鱼火锅于6月25日召开了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宣布与电影《小时代3》跨界“联姻”。双方将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社交平台相互传播,新辣道还将推出以小时代人物命名的套餐,开启餐饮行业3.0时代。
在为期一个月的造势中,新辣道对《小时代3》的声援,使得这个以“新辣”著称的美食品牌站到了风口浪尖。当然,借助新辣道餐厅多渠道的宣传造势,《小时代3》电影曝光量也大增。回过头来,我们分析新辣道电影跨界营销的高明之处,无外乎有以下4点:
1、互为媒体,传播对方。
很显然,餐厅有终端、有客流、有注意力,热门电影有话题、有内容、有噱头、有流量,基于双方粉丝吻合度高为前提,互为补充,能最大限度节省传播成本,提升传播效率。
推广期间,新辣道将商场里投放的自主货源的媒体广告,全部替换成双方合作的小时代版新辣道菜单,并配合终端门店实现双重传播覆盖。而此前小时代微博转载了一条关于商场里新辣道的媒体广告,也获得了很高的评论转发量,为新辣道的品牌传播助力。
同时,双方以各自的线上微信、微博自媒体为主阵地,相互宣传导入新辣道鱼火锅通过近十年积攒的粘性会员及小时代明星效应所带来的忠实粉丝,在优势传播资源互补的情况下,在自媒体粉丝推动下,形成了新辣道与小时代线上线下百万级的粉丝交互。
2、线上线下,粉丝互动。
数据显示,新辣道6月1日推出的最新小时代版菜单,顾客反响很棒,前期试点的平均客流量增长了34%。
据了解,粉丝在发现新辣道小时代版菜单后,通过微博微信表达希望在新辣道举办为郭敬明庆生的要求,注重粉丝互动的新辣道欣然接受。也就在这次粉丝聚会中,新辣道了解到粉丝希望有一个专属于小时代的套餐,让他们看着小时代的电影,吃着小时代套餐。
于是,便有了后边的“小时代套餐”,包括套餐的命名、小时代专属礼物定制等都源自粉丝的建议,也因此,“小时代”套餐成为行业首个由粉丝发起、粉丝命名,并首个实现粉丝心愿的产品。
3、联合推出,销售分成。
“小时代”套餐由新辣道与小时代片方联合推出,新辣道出食品,小时代片方出关于电影精神层面的知识产权,包括衍生品,卖完再分成。
对此,新辣道启动了微信服务号端口“小时代套餐”的线上预售,让客户通过线上了解新辣道鱼火锅和小时代套餐,并可直接通过微信实现支付,线上获取购买凭证线下消费,充分完成了O2O营销闭环。据不完全统计,套餐一个月售出5000多份。
4、顺势众筹小时代主题餐厅。
此外,新辣道鱼火锅还在发布会公布了将联合追梦网发起“小时代主题餐厅”众筹项目,发动粉丝的力量,众筹小时代主题餐厅,最大限度发挥《小时代3》超级IP的价值。
< class="pgc-img">>热门游戏的跨界:IP流量共享变现
近几年,游戏行业的IP争夺战进入白热化阶段,有着近4亿用户量的游戏领域无疑是一个跨界首选之地,例如和平精英、王者荣耀、《剑网3》等热门游戏的日均活跃用户量少则几百万,多则几千万。而餐饮行业作为先天的流量集散地,也逐渐被众多游戏运营商所看好。一个侧重于线上流量,一个侧重于线下,两者若能跨界整合,定是一个双赢的完美绝配。
2016年,必胜客借力当时最火的一款手游“王者荣耀”,开展了一次跨界游戏合作。据称,必胜客分别在北京、南京、西安、深圳、成都5个城市推出了“王者荣耀主题餐厅”,消费者置身其中,不仅可以欣赏到各种《王者荣耀》中的裸眼3D的视觉美感,感受到强烈的王者游戏氛围,而且消费者只要购买王者必胜套餐,就可以分别获得两张到三张《王者荣耀》必胜客限量闪卡,通过闪卡,玩家能够兑换到英雄体验、皮肤、钻石等游戏道具奖励,并且每一张闪卡都会必得魔法小厨娘的永久或体验皮肤!
这活动一经推出,全国各地的年轻男女落座就打开手机开团作战,点餐指名就要“王者荣耀”套餐,拿到“王者荣耀”闪卡就迫不及待地抽奖、换皮肤,边用餐边打游戏。据统计,必胜客此跨界此次游戏活动的推文多篇阅读量达10万。
同样“跨界”游戏的方法,早在2014年让真功夫也受益颇多。2014年,“真功夫”与3D武侠旗舰之作《剑网3》启动战略合作,并于6月16日,在扬州推出“真功夫”首家虚拟饭馆,现场各种人气角色“功夫龙”助阵饭馆表演功夫动作,并推出线上点单送出“剑网”周边挂件,首轮华南256家真功夫门店还推出神秘惊喜等活动!
< class="pgc-img">>图6-4真功夫跨界合作海报
“真功夫”与《剑网3》共推“云耳焖鸭饭”和“咖喱鱼蛋”两款岭南特色美食,侠士不仅能通过“功夫送”订餐品味原汁原味的料理,在游戏中食用还将获得瞬间回复马术气力值、轻功气力值的强力效果,助力侠士畅爽轻功游遍大唐江湖!
< class="pgc-img">>图6-5 真功夫与《剑网3》跨界海报
同时,《剑网3》的全新文创产品“少林脑人”公仔也首次在“真功夫”门店展出,侠士网上点单将有机会获得惊喜激活码!此后,真功夫还推出了《剑网3》功夫月饼,5900盒在推出首日全数售罄。
透过案例,我们发现,无论是必胜客还是真功夫,餐厅借势热门游戏进行跨界营销的前提都是基于目标用户的高度吻合性。这些游戏爱好者既可以是一个骨灰级的游戏玩家,也可以是一枚资深吃货。虚拟世界的游戏场景必不可少的美食元素,这也造成餐厅蹭游戏热点里常用的手法,便是“设置游戏专用套餐和游戏衍生文创品”,并以此为诱饵,一方面将游戏线上流量引流至线下餐厅,另一方面将线下餐厅流量转化为游戏线上流量,并通过衍生产品实现餐厅流量再变现。
< class="pgc-img">>国潮跨界营销:以文化做符号塑造价值
近几年,餐饮界已然刮起了一阵国潮风,不仅是头部餐饮品牌,很多中小型餐企都开始了“国潮”跨界的尝试,从最初的故宫火锅,到如今国潮小吃、国潮餐厅,国潮二字对于餐饮人来说不再陌生。
国潮风盛行的背后,是国人对中国文化自信与文化渗透的外部显现,也是年轻90、00后主流消费人群的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需求的体现。餐饮企业若能抓住这波红利,无论是对于传统品牌的品牌活化和美誉度提升,还是新品牌的价值塑造与知名度打造,都意义重大。
2019年1月份,有着600多岁的故宫竟然开启了火锅店,迅速火爆网络,摇身一变成了新的“网红打卡地”。故宫角楼餐厅在官方微博里这样介绍了火锅的灵感来源:“在查阅清宫膳食底档后发现,历代帝后们食谱均有不同,但相同的是都喜欢火锅。尤其是乾隆皇帝,对火锅已达到痴迷的地步,一年365天竟然吃200多顿火锅,而慈禧太后不仅爱吃火锅,还发明了新颖吃法‘菊花火锅’。”
在店里每个角落都有故宫主题的拍照背景,并配着故宫惯用的“卖萌”语句,如“朕饿了”“朕用膳后必说好事”等非常有国潮风味的语句。虽然后来没有再开,但还是凭借这股国潮,故宫角楼餐厅依然圈粉无数。
2019年,11月18日,瑞幸咖啡宣布西安本地首家跨界主题门店——唐诗主题店正式开业。该店位于西安市高新区清华科技园展览馆一层,在主题设计上具有鲜明的唐诗文化元素。
< class="pgc-img">>图6-6 瑞幸咖啡唐诗主题物料
瑞幸咖啡唐诗主题店的主体壁画由知名艺术家文那创作。她从唐朝诗人杜甫的《饮中八仙歌》获得创意灵感,在店内设计了宽5米、高4米的《饮中八仙图》,整幅壁画描绘了大唐鼎盛时期在长安古城里最富盛名的豪饮之士们,画面灵动而富有文化想象力,成为店内最引人注目的区域。
诗词创作展示墙、唐诗留言簿、圆月形墙面等独特的场景布置,用废弃小麦壳重复利用涂抹的墙面,充满文化特色的卷轴窗帘、以及《饮中八仙图》主题杯子和手提袋等设计,都力图为消费者提供一种蕴含唐诗文化的特别咖啡体验。
国潮跨界风还在继续刮,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度,可用于跨界的传统文化足够丰富,但这也加大了餐企选择“国潮”主题的难度。我们在进行国潮跨界营销时,不能人云亦云,缺乏自己的品牌坚持,最终落得个四不像的下场。
< class="pgc-img">>跨界营销必须掌握的3个原则
在跨界营销的实施过程中,很多餐厅并为达到预设的效果,主要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将跨界营销简单的理解为联合促销;二是在实施过程中忽视了双方品牌、产品、消费群体、资源等方面深度联动,从而无法真正走进用户心里。与餐厅设置跨界产品一样,餐厅在进行跨界营销时,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资源匹配原则
品牌之间的跨界营销合作,也讲究“门当户对”。这要求两个餐企在品牌、实力、营销思路和能力、企业战略、消费群体、市场地位等方面应该有的共性和对等性,只有具备这种共性和对等性的跨界营销才能发挥协同效应。
2、品牌理念一致原则
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品牌文化与理念,这就如同一个人的个性、价值观、人生观,两个不同品牌在选择跨界营销时,应当首要考虑品牌理念的一致性,只有在这个基础上的跨界营销,才能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和跨界传播的品牌一致性,最终相应匹配的资源才能得以最大化发挥。
3、品牌效应叠加原则
要实现品牌效应叠加需要具备2个条件:1、跨界品牌之间的资源能实现优势互补,将各自已经确立的市场人气和品牌内涵互相转移到对方品牌身上或者传播效应互相叠加;2、要求跨界品牌的目标受众人群的大体一致,只有这样,双方的IP流量才能实现真正的共享。
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只节选了鹤九《新餐饮营销力》一书”品牌营销力修炼板块”章节小部分内容,下一篇将陆续节选刊登“五项修炼之品牌营销力修炼板块”《餐厅如何讲一个有传播力的故事》等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欢迎在评论区写留言,与我们互动讨论!
本文作者鹤九,由餐饮界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来源餐饮界,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