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乾一律师事务所:在创业热潮中,餐饮行业因其门槛相对较低、市场需求旺盛,成为了许多人实现创业梦想的首选。然而,在众多餐饮加盟项目中,也不乏一些精心设计的骗局,让满怀激情的创业者踏入陷阱,最终不仅未能实现财富梦想,反而背负沉重的债务。
律所案例:
赵敏,一位对餐饮行业充满热情的青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了一个名为“美食帝国”的餐饮加盟项目。该项目宣传称拥有独特的菜品配方、成熟的运营模式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能够轻松帮助加盟商实现盈利。在诱人的宣传攻势下,赵敏决定加盟该项目,并支付了高额的加盟费和首批物料费。
然而,当赵敏满怀期待地准备开业时,却发现了一系列问题。首先,所谓的“独特菜品配方”不过是市面上常见的菜肴,并无任何创新之处;其次,运营指导团队的支持远不及宣传中的那般周到,许多问题都需要自己摸索解决;最让赵敏难以接受的是,由于品牌方在市场推广上的不作为,导致她的店铺开业后客流量稀少,经营状况远低于预期。
< class="pgc-img">>律师提醒:
- 深入调研,谨慎选择:在选择餐饮加盟项目时,要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和项目考察。了解品牌的历史背景、市场口碑、经营状况以及加盟政策等关键信息,避免被夸大其词的宣传所迷惑。
- 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在决定加盟前,最好能够实地考察品牌直营店或加盟店,亲身体验其经营模式和菜品质量。这有助于更直观地了解项目的真实情况,降低被骗风险。
- 细读合同,明确权益:在签订加盟合同时,务必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特别是关于加盟费、物料费、管理费等费用的支付方式和退还政策,以及品牌方提供的支持和保障等内容。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 理性评估,避免冲动:不要被一时的热情和冲动所驱使,要理性评估自己的资金实力、管理能力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且风险可控的餐饮加盟项目。
- 及时止损,勇于维权:一旦发现自己可能遭遇了餐饮加盟骗局或项目运营不善等问题时,要果断采取措施止损,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同时,要勇于向相关部门举报并寻求法律帮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北乾一律师事务所:在创业的热潮中,餐饮加盟因其看似低门槛、高回报的特点,成为了众多创业者的首选。然而,在这片看似繁华的市场背后,却隐藏着不少加盟陷阱,让不少满怀希望的创业者跌入深渊。以下是一个虚构但贴近现实的餐饮加盟被骗案例,旨在为大家敲响警钟,提醒大家在追求创业梦想的同时,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落入加盟骗局。
律所案例:
林浩,一位对餐饮行业充满热情的年轻人,一直梦想着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特色餐馆。在多方考察后,他看中了一个名为“美食天下”的餐饮加盟品牌。该品牌以其独特的菜品、统一的装修风格和全面的加盟支持体系吸引了林浩的注意。在品牌方热情洋溢的介绍和承诺下,林浩满怀信心地签订了加盟合同,并支付了高昂的加盟费和首批货款。
然而,当林浩真正开始筹备开店时,却发现事情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首先,品牌方承诺的“独家秘制配方”在实际操作中难以复现,导致菜品口感与宣传大相径庭。其次,所谓的“全程开店指导”也仅仅停留在表面,对于选址、装修、人员招聘等关键环节缺乏实质性的帮助。更令林浩失望的是,品牌方在后续物料供应上频频出现问题,不仅价格高昂,而且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餐厅的正常运营。
面对这一系列的困境和挑战,林浩试图与品牌方沟通解决问题,但得到的却是推诿和敷衍。他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遭遇了加盟骗局。虽然最终通过法律途径挽回了一部分损失,但这次经历不仅让他失去了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更让他对餐饮加盟行业失去了信心。
< class="pgc-img">>律师提醒:
- 深入调研,全面了解:在选择餐饮加盟品牌时,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背景调查。了解品牌的真实实力、市场口碑、经营状况以及加盟政策等关键信息。不要轻信品牌方的夸大宣传和口头承诺。
- 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在签订加盟合同前,务必亲自前往品牌总部或直营店进行实地考察和品尝。通过亲身体验来评估品牌的菜品质量、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是否符合自己的期望。
- 细读合同,明确条款:加盟合同是双方权益的保障。在签订合同时,务必认真阅读并理解合同中的各项条款和条件。特别是关于加盟费用、权益保障、支持服务、违约责任等方面的内容要特别注意。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 谨慎投资,量力而行:创业是一项风险投资行为。在决定加盟前,要充分考虑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经营能力。不要盲目追求品牌效应或听信他人的成功故事而冲动投资。
- 保持沟通,及时维权:在加盟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要及时与品牌方进行沟通并寻求解决方案。如果品牌方无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或存在欺诈行为时,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或寻求法律援助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源:检察日报正义网
为牟取非法利益,杜某伙同夏某、刘某、王某等6人对外以著名奶茶、餐饮品牌加盟代理商名义招揽客户,通过网络途径投放广告并以黄牛身份假扮客户引流,虚构与品牌关系,夸大门店利润,共计骗取180余名被害人加盟费1000余万元。近日,上海市青浦区检察院以涉嫌合同诈骗罪对杜某等6人提起公诉。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考察加盟店铺时被人搭讪
2021年7月2日,一名李姓男子向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报案,称自己在加盟奶茶店时被骗。原来,2021年4月,小李为谋生计选择加盟奶茶店。他前往上海市某知名奶茶店考察时,在店内被人搭讪,搭讪的夏姓男子掏出名片,称其是该奶茶店的加盟代理商,提供加盟有关的服务业务、设备原料等。因就在加盟奶茶店内,小李没有怀疑,跟随其到名片上所标注的上海某公司。
来到该公司后,夏某向小李介绍了公司经营人杜某,并带小李到样板间参观。“我们公司名下拥有多家知名奶茶店、快餐店的加盟权限,均为品牌官方授权,可以提供从开店到经营的一系列配套服务。”夏某介绍道。
小李本就中意自己正在考察的那家知名奶茶店,见配套完善,遂签订合作协议书,当场缴纳5万余元加盟费后开始接受公司安排的培训课程。
培训期间,小李在与其他加盟商聊天时发现不对劲:几乎所有人都是在考察店铺时被该公司人员搭讪,随后到公司签了合同。这一招商模式令小李起了疑心,但很快有几名加盟商说:“虽然了解奶茶店的渠道有些奇怪,但这几家店真是生意好啊,想来这里加盟的人可多了,只要开了店,家家都排队,很快就能赚回本钱。”对此,小李疑心更重,总觉得这里有猫腻。在培训后半段,小李了解到设备和原料的价格后,发现远远高于市场价,更坚定了该公司有问题的想法,最终决定报警。
为创业开启加盟骗局
警方经查证发现,杜某等6人有重大作案嫌疑。今年3月23日,杜某、刘某、陈某、于某被抓获归案。当日,王某自行投案自首。4月14日,夏某也在其住所被警方抓获。
案件移送青浦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后,承办检察官审阅大量公司记录的客户信息表、每月收支记录表、银行流水、犯罪嫌疑人相关个人银行流水和微信流水等材料,查实杜某等人于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在未取得特许经营许可的情况下招募多人担任招商运营人员,以公司名义通过在自媒体、网站投放广告的方式线上推广,同时招募部分员工在线下充当黄牛,忽悠加盟开店;随后虚构公司背景实力和开业店铺规模,谎称所加盟的品牌与知名品牌属于同一集团或关联品牌,吸引加盟商前来签约开设奶茶店、亲子餐厅、烤鱼馆等店铺。
而实际上,杜某等人仅在加盟商开店前提供培训、选址等前期基本服务,等加盟商开店后便终止服务,从而骗取加盟费、代理费等款项。
经对杜某等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检察官得知这起犯罪的开端竟是源于一场创业。设计专业毕业的杜某与弟弟在上海工作,结婚生女后,杜某开始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2020年1月,弟弟与朋友建立了一家公司,由于经营不善面临关闭,杜某便接管了公司,成为实际运营人及总经理。
杜某选择以知名奶茶店为经营噱头,在未取得品牌授权的情况下开始招募员工、划分不同岗位。起先公司根本招不到加盟商,员工工资、房租支出压力巨大,杜某甚至想过放弃经营这家公司。某一天,杜某的员工王某在电梯里偶然遇见来考察其他奶茶店的客户,随即将其带到自己公司,这名顾客在实地考察后竟当即签下合同。这令杜某等人茅塞顿开,于是便开始了用黄牛搭讪招揽生意的想法。
杜某的团队很快干得如火如荼,加盟商源源不断。他们在开始时提供一系列开店前期培训、原材料提供等服务,但所谓的原材料也只是将从网上购买的普通商品加价数倍后卖给不知就里的加盟商,而在客户店铺正式开业后,他们往往会选择用拉黑、删除客户联系方式来逃避追责。
在证据面前主犯认罪认罚
“我不认为这是犯法,我不清楚相关法律法规。”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始终在检察官面前否认自己的罪行。6名嫌疑人均是“85后”,检察官希望年轻人能迷途知返,便一遍遍释法说理:“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就是要求开展特许经营的企业需要有成熟的经营模式,你们公司有成熟的经营模式吗?”有的犯罪嫌疑人经思索老实回答说“没有”。
然而,主犯杜某却辩称:“我并不懂财务,流水的打理都是由其他员工负责的。”检察官指出:“你是公司的实际经营人,所有流水账目、合同均需要得到你的首肯,你要为此承担责任。”杜某见状又声称:“我从未在公司开展的三个品牌加盟中获利,不仅如此,我还投了很多钱用于公司日常开销,大部分的获利都是被陈某、夏某和他们手下的黄牛赚去了。”承办检察官摆事实讲证据,将所查获的公司流水、骗取的180余名被害人1015万元加盟费收支情况逐一列明。其中,夏某、陈某、王某涉及犯罪金额642万余元。杜某、夏某起主要作用,系主犯,伙同其余数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假宣传等方式,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行为已触犯刑法。
看到摆在自己面前的证据,杜某停止抵赖,最终认罪认罚。在对6名涉案人员依法提起公诉后,检察官持续追踪推进追赃挽损工作。同时,办案检察官摸排梳理受害者遭受诈骗致家庭生活陷入困境等情形,为其申请了司法救助。
来源:检察日报·法治新闻版
作者:王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