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1日,西安饮食发布2018年半年报,公司2018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2.54亿元,同比增长1.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5.19万元,同比下降88.18%。从具体营收数据来看,餐饮服务收入1.67亿元、商品收入1378万元、客房收入889.24万元、其他收入3691.7万元,客房收入和商品收入分别同期减少7.15%和5.25%。
同时,西安饮食还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18年1-9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0.00万至-310.00万,同比变动-5.38%至22.22%。西安饮食表示,预计年初至下一报告期期末的累计净利润可能为亏损的原因,主要系继续受国家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以及公司转型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公司净利润发生亏损。
据了解,西安饮食的主要业务为餐饮服务和工业化食品生产及销售。该公司目前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餐饮企业,拥有西安饭庄、同盛祥饭庄、老孙家饭庄、德发长酒店、西安烤鸭店、永宁国际美术馆、大业食品公司等15家分公司、15家子公司,且多为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品牌。
但从近几年的营收数据来看,西安饮食自2013年以来,已经连续5年扣非亏损。虽然公司多次提出转型,但从营收上来看效果并不明显。并且,西安饮食实控人也发生多次变更,从最早的西安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到后来的西安市财政局、西安市国资委和西安旅游集团,以及前不久发布公告称实控人即将变更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也都未解决公司近几年的经营“难题”。
近两年,老字号餐饮转型是餐饮市场一直存在并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传承”和“创新”也是很多老字号餐饮企业的管理人员经常提及的字眼。但相比一些体制更加灵活的餐饮企业,老字号餐饮企业的转型速度明显较慢,但餐饮市场的竞争却在不断加剧,这也是包括西安饮食在内的老字号餐饮企业共同面临的挑战。
护国寺小吃总经理王伟曾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餐饮品牌能做成老字号的难度很大,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老字号餐饮企业平衡“传承”与“创新”的难度。在他看来,老字号餐饮企业一直以来传承的精神和文化是支撑老字号餐饮企业发展至今的重要因素,但同时,老字号餐饮企业始终是餐饮企业,在创新方面则应该迎合餐饮市场发展的风口,并从中寻找适合企业发展的方向。
业内观点认为,西安饮食虽然不断提出希望通过创新的方式扭转目前业绩低迷连续亏损的颓势,但主营业务上的创新程度和速度还远远不够。并且旗下餐饮品牌与新生代消费者之间的距离随着网红品牌的不断涌现而越拉越远,这也让西安饮食尽快落实创新、转型的任务越发沉重、迫切。
另据中国证券报消息,作为旗下拥有多家老字号餐饮品牌的上市公司,西安饮食坚持餐饮主业和食品工业两轮驱动的发展战略。报告期内,公司加快市场拓展步伐,同时创新老字号特色产品,不断开发多元化的创新产品。面对外卖市场的蓬勃发展,公司抓住契机,探索“互联网+餐饮”新模式,加强与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合作,受益小品类外卖带来的增量市场。
与此同时,西安饮食着力开拓年轻消费者市场,加大品牌营销力度,上半年西安饮食举办文化营销活动150余次,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和地方媒体宣传报道老字号精品小吃,并与抖音小视频开展深度合作,提升品牌形象,进一步切入年轻消费者群体市场。
西安饮食如此卖力做营销,仍然摆脱不了亏损局面,让人感叹。
来源:北京商报
>拉面第一股”味千(中国)预亏,顶着“连锁火锅第一股”光环的呷哺呷哺预亏,九毛九发布盈利预警……“没有最惨,只有更惨”的现象,正在餐饮行业上演。
在当前消费力下滑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下,餐饮巨头业绩集体跳水。
01
业绩预告都是坏消息,餐饮企业纷纷迎来“至暗时刻”
呷哺呷哺近期发布上半年业绩公告显示,预计上半年实现收入24亿元,相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5.9%;净利润亏损约2.6亿元至2.8亿元之间,而上年同期为盈利212万元。
而在此次业绩预告前,呷哺集团已经连续亏损了三年。2021-2023年,呷哺集团净亏损分别为2.83亿元、3.43亿元、1.99亿元,累计亏损达8.25亿元。
味千(中国)发布公告,预期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6个月将取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不超过2000万元,公司由盈转亏。
< class="pgc-img">>事实上,近期多家餐饮上市公司发布的上半年业绩数据普遍难言乐观。在港股上市的九毛九发布公告,2024年上半年预计录得营收约30.64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28.79亿元增长6.4%,归母净利润不低于6700万元,较2023年同期的2.22亿元下滑不超过69.8%。
曾经备受资本市场追捧的“中国新式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近期也发布盈利预警公告,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录得收入约为24亿元至27亿元,经调整净亏损约为4.2亿元至4.9亿元。
而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6月,全国餐饮收入4609亿元,同比增长5.4%;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286亿元,同比增长4.0%。今年1—6月,全国餐饮收入26243亿元,同比增长7.9%;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7192亿元,同比增长5.6%。
看似数据还不错,但中国烹饪协会指出,今年上半年,餐饮品类竞争激烈,开关店率高,行业经营者面临压力增大。同时,餐饮企业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创新经营模式,促进了市场消费的稳定恢复,保证了元旦、春节、儿童节、端午节等节假日餐饮消费的持续提升。
02
呷哺呷哺曲江创意谷店8月8日中午12点半左右,店面有三人就餐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梳理各大餐饮巨头业绩数据发现,在整个2024年上半年,餐饮行业市场需求低迷。餐饮企业将业绩不佳的共性原因,总体归结于:市场竞争激烈,消费疲软,客流到店意愿低迷,营收同比下降;消费需求没有显著恢复且出现消费分化,门店收入承压,门店端成本优化空间有限,导致经营利润率受到较大压力;消费者习惯受环境影响而改变,导致人均消费及翻台率下跌,单店收入下滑等。
呷哺呷哺表示,一方面,餐饮市场竞争激烈导致餐饮客流到店意愿低迷,使集团旗下品牌营收下降;另一方面,因预计要关闭及持续亏损餐厅,于2024年上半年计提相关减值损失约为2亿元。
这一说法,和其他餐饮企业不谋而合。九毛九指出,集团餐厅的顾客人均消费及翻台率均出现下跌,进而导致餐厅单店收入下跌。而味千(中国)公告称,主要原因包括门店客流量下降,导致同店销售取得负增长,部分门店出现亏损。
< class="pgc-img">>8月8日中午12时20分至35分之间,正值中午饭点时间,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在西安曲江创意谷“呷哺呷哺”门店看到,除了两个外卖员,店里空空荡荡,仅有三个顾客。临近店面的工作人员表示,平时周内吃饭的人也很少,周末稍微会多一些。
当天下午6时20分,也就是晚上饭点时间,华商报记者在西安市李家村万达店“味千拉面”店面看到,店里只有零星的不到十个人用餐。
< class="pgc-img">>对此,万联证券资深投资顾问屈放分析,很明显,味千拉面、呷哺呷哺等传统老店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尤其味千拉面品牌老化,产品形式单一、口味同质、价格较高,跟不上消费升级的速度,这使得其仅几年业绩表现都不是很好。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分析说,2024年上半年,餐饮行业市场需求低迷,竞争不断加剧,餐饮经营门店均出现不同程度客源减少、消费标准下降,导致营业收入未达预期,且相关固定成本较高,大大影响到当期利润未达预期。
另据西安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1月-5月,西安市餐饮收入68.47亿元,同比下降0.9%。
03
降价让行业“内卷”成伤,以创新力满足不断迭代的消费需求才是出路
令人唏嘘的是,就在一个多月前,“呷哺呷哺创始人回应3年亏8亿”的话题登上了热搜。呷哺集团正通过各种方式自救。首先是砍掉定位高端的子品牌“趁烧”,另一个重要的自救举措是降价。
< class="pgc-img">>不久前的5月,呷哺呷哺宣布对单人及双人套餐价格进行调整,门店套餐价大部分下降到50元的价格带。而此前,呷哺单人套餐均价65元,双人套餐均价145元。
事实上,整个餐饮市场都在降价,尤其今年餐饮业的降价潮更加汹涌,包括和府捞面、楠火锅、九毛九旗下的怂火锅等在内的多个品牌纷纷降价。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餐饮企业正面临困局。
只是就目前盈利预警来看,降价措施在短时间内还不足以扭转上半年业绩表现。而降价所带来的利润摊薄也将成为各大餐饮企业的未来隐忧。
天眼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餐饮相关企业新注册量134.7万家,而注销、吊销量达到105.6万家。
对此,开源证券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认为,虽然关闭的餐厅大幅增加,但新增餐企数量仍大于注销吊销数量,意味着市场供给仍在持续增加。预计竞争激烈下,餐饮价格战仍将持续,“主动降价”使得餐饮企业大多进入微利时代。
中国烹饪协会近期表示,餐饮行业出现了收入增长利润却不增长的现象。价格战、同质化竞争和成本压力的不断加剧是造成目前餐饮行业增收不增利现象的几大因素。停止价格战转向良性竞争,发展“数字+餐饮”提升价值创造力,增强人才培养力度提升餐饮业整体水平,加大政策支持激发餐饮消费潜能是破除增收不增利的关键要素。
柏文喜认为,面对降价潮、价格战,餐饮企业尤其需要在价格和品质之间找到平衡,通过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吸引顾客,通过创新力满足不断迭代的消费求才是餐饮企业的出路。换言之,降价让行业“内卷”成伤。
屈放认为,伴随着新一代年轻人消费观的改变,餐饮行业也需要适应新的变化。第一,非连锁餐饮应强调特色化,高性价比,以及健康饮食的特点。第二,连锁餐饮不应该在追求盲目门店扩张,而更应强调精细化管理,同时加强产品创新。第三,对于准备进入餐饮行业的投资者更应该谨慎调研,餐饮行业门槛较低,但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如果不能做到准确定位和特色化经营,很难有所突破。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王艳 B51
业整体回暖 高端餐企大多仍亏损
行业分析
今年以来全国餐饮市场整体出现回暖趋势,数据显示餐饮收入增速逐月攀升,然而,高端餐饮企业在向大众餐饮转型的过程中仍面临重重挑战,从近期公布的上半年业绩报告来看,A股三家餐饮上市公司中全聚德增速有所企稳,西安饮食转盈为亏,*ST云网(原湘鄂情)持续亏损并面临破产重整风险。值得注意的是,行业并购重组成为餐饮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广州日报记者 张毓
西安饮食(000721)近日发布半年报,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净亏损361.99万元,同比下滑了233.75%,基本每股收益-0.0073元。不过,由于去年上半年公司收到西安烤鸭店拆迁补偿款约3000元,因此今年上半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为1015.67万元,减亏1396.20万元,基本符合预期。
业绩:西安饮食、湘鄂情亏损
在餐饮主业方面,西安饮食表示仍面临严峻挑战。尽管该公司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针对政务商务消费市场的逐步萎缩,采取向家宴大众消费市场、婚宴市场、旅游市场转型等措施,但收入、毛利率均受到一定影响,上半年其餐饮服务收入1.88亿元,同比减少了12.2%。
全聚德(002186)业绩快报显示,201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16万元,同比增长6.25%,基本每股收益0.2210元。分析认为,一方面限三公消费等对公司的负面影响已全部体现,同时,全聚德以家庭、朋友、商务等非公宴请切入大众餐饮初见成效。
此外,前身为湘鄂情的*ST云网(002306)仍身陷亏损和债务等多重危机中。在15日发布的风险提示中,*ST云网表示,公司主营业务餐饮业存在持续亏损的风险。目前该公司营业的酒楼门店共有六家,且“湘鄂情”系列商标处于转让登记阶段,餐饮业务处于持续亏损的状态没有得到根本扭转,酒楼业务、快餐业务仍然处于持续亏损中,团餐业务盈利有限。与此同时,原材料,房租、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增长,使得公司餐饮业务扭亏困难增大。
另据透露,*ST云网资产负债率高达105.48%,主要负债包括“ST湘鄂债”、1.1亿元信托贷款和4000万元银行借款、部分预收账款、应付供应商货款等。目前,广发证券因“ST湘鄂债”违约已申请冻结了公司实际控制人孟凯持有的18156万股公司股票,该案件将于10月13日开庭;中信证券申请拍卖、变卖孟凯所持公司股票也已获得法院准许。有分析认为,*ST云网目前来看资金链和业务可以说已经完全崩溃,最后只有破产重整唯一出路。
动作:老字号并购连锁快餐
华泰证券认为,在国家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八项规定、厉行节约等系列举措的持续作用下,餐饮业步入新常态,上市公司主业继续承压。不过,由于上市餐饮公司拥有品牌影响力和资本优势,除了推进大众化转型调整外,谋求外延扩张成为企业的重要战略方向之一。
今年4月,西安饮食宣布拟以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中式连锁快餐嘉和一品,交易价格为4.11亿元;随后在今年7月,西安饮食又与迪欧咖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双方将在门店扩张、生产销售及物流管理上形成优势互补,从而借此进入西式快餐领域,大众餐饮布局又下一城;昨日,全聚德最新公告透露,正与某公司就合资合作网络外卖公司事宜进行协商,包括打造烤鸭外卖品牌等。
行业:谨防三季度下滑风险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7月,全国餐饮收入17597亿元,同比增长11.6%。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4653亿元,同比增长6.6%,较去年同期大幅加快3.7个百分点。对此,中国烹饪协会人士认为,随着转型升级成效不断显现,餐饮市场发展呈现出持续加快回暖态势,今年以来餐饮收入增速逐月攀升,且每月均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2012年底开始的限三公消费对餐饮旅游行业产生了负面影响,从数据跟踪来看,该影响已于2013年基本消化,2014年进一步挤干,2015年起已开启了大众消费为主导的增长时代。不过,相对于大众餐饮成为市场回暖的支柱,中高端餐饮的业绩增长仍显困难。“公务宴请没了,商务宴请下滑,中高端餐饮企业有增长的在全国都为数不多,大部分是亏损的。”一家知名餐企负责人对记者坦言。
此外,中烹协也提醒企业仍需谨慎应对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疲软的现况,“2014年8月、9月餐饮市场发展速度大幅下滑而处于低谷,今年同期也要谨防市场发展动力中程乏力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