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是我国著名的网红城市,不仅网红景点多,而且让大家耳熟能详的美食也很多,比如说重庆火锅、重庆小面、酸菜鱼、水煮肉片等,都是源于重庆、走向全国的美食,虽然外地也能吃得到,却都带有浓浓的重庆标签,但凡提到,就能想到重庆。
< class="pgc-img">>火锅、小面、江湖菜这里就不说了,今天向大家介绍一款重庆非常火的网红美食——受气牛肉,据说在各大网络平台都很火,什么必吃榜、排队榜、推荐榜都名列前茅,虽然在重庆已经开有多家门店,但火爆情况依旧,天天都要排长队。
< class="pgc-img">>我们去的这家店在弹子石老街,是网上出镜率非常高的一家店,根据第三方统计机构的数据,这家店是弹子石区域最红、最热门、最多排队的餐馆,每天排队超过300桌。可能是我们的运气比较好,去的时候相对较早,前面排队的人也不多,店门口放了一个大鼓,有客人到来,便是一阵鼓声表示欢迎。
< class="pgc-img">>在北方,人们常说要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而且是拿着手把肉,大口大口的啃,但南方一般都讲究吃相,极少有大块牛肉上桌的现象,而受气牛肉是个例外,一锅牛肉就只有几块,每一块都很大,具体有多大呢,有的有两个手掌那么大。大到比牛排还大,需要借助刀叉,不然无法一口吞下。
< class="pgc-img">>除了大块以外,受气牛肉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耙,耙到什么程度?可以说是入口即化,无渣无憾。有段子说,有一位外地的小姐姐看了网上的推荐,特地一个人坐飞机到重庆来吃,而且一个人就点了一大锅,最后恨不得把汤都喝了。
< class="pgc-img">>据工作人员介绍,受气牛肉是重庆传统耙牛肉的做法,对材质非常讲究,所用的牛肉必须是全牛腱子肉,全牛腱子肉不得带伤斑、血瘀、血污、碎骨、病变组织、淋巴结、脓包、浮毛或其他杂质。其肌肉呈鲜红,有光泽,脂肪呈乳白色或微黄色,肌肉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或外表湿润,不粘手,肌肉机构紧密,有坚实感,肌纤维韧性强。
< class="pgc-img">>店员告诉我们,该店主打受气牛肉,味道就是五香麻辣味的,用上等牛腱子肉,配以三十多种天然香料、药材,经24小时古法码制,再精确到分秒的分时分段慢炖压制,其味道并不是太过于大麻大辣的那种。初衷就是要遵循牛肉原本的本味,不会太大麻大辣,让食客吃出牛肉本身的肉香。此外,店里还有一个主打菜是大刀牛肉,属于酸汤味的,如果喜欢清淡的可以点豁飘牛肉,属于清汤型。这些牛肉的汤都是牛大骨熬出的原汤锅底。
< class="pgc-img">>当问及为什么会取名受气牛肉时,老板乐呵呵的说,人要受得气才能成大事,做牛肉亦然,必须得多折腾才好吃。说到这里,他还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说是民国初年,受气牛肉的创办者当年受尽各种磨难,最后落得做牛肉为生,“我都混得只有做牛肉了”,便发誓不求人。把在外面世界闯荡受的各种冤枉气化着励志成功的动力,变成一锅又大又耙的牛肉。
>=万万万瑶 (《餐饮商业评论》特约撰稿人)
美食之都重庆,除了火锅、小面之外,第三张美食名片究竟是什么?现有重庆最拽餐馆李子坝梁山鸡独居鳌头、又有上了美国时代广场的三斤耗儿鱼后来居上,最近蛰伏多年的受气牛肉一鼓作气。
以火锅之都自居的重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大众点评热度排名第一的不是火锅而是一家叫受气牛肉的江湖馆子。
追究受气牛肉如此火爆的原因,大概和重庆人忌素。随时想要大块吃肉,大碗面喝酒的秉性有关。
重庆冬天来得特别早,几场秋雨就把大家带到了秋裤里,这也是受气牛肉兴风作浪的时候。
\
受气牛肉就是大:大到相当于嗨牛排
\
经常都在说要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见过大碗喝酒的,没有见到牛肉有多大的。问了几十位受气牛肉的重度爱好者。
大块成为了受气牛肉爱好者们一致的推举。一锅热气腾腾、香喷喷的牛肉上锅的时候,眼神里、耳朵边、口腔里都已经弥漫了各种想象。正准备动手,上次的小姐姐一声“且慢”马上把我们带回人间。
于是拿来漏瓢、拿来刀叉、拿来餐刀。你以为是西餐的仪式要开始了。
其实,这时候,小姐姐只是把锅里的大块牛肉捞起来。然后切小,再放进锅里。
观音桥阳光世界、在在重庆沙坪坝区的凤天路、在重庆渝中区的大坪、在重庆两江新区的水晶郦城……
每一个受气牛肉的店里,除了年轻人在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享受来自草原这大块牛肉有多大,三个苹果手机的屏幕也抵不过一块牛肉的大。
这种对肉的满足感即可化成一串串口水,从胃里到口腔,打了个转,又回到胃里。
受气牛肉,大到吃牛肉相当于嗨牛排,还要用刀叉,不然无法一口吞下。
攀山越岭也要大块吃肉
#为了大块吃肉 愿意如此受气#
排队三小时也要大块吃肉
#为了大块吃肉 愿意如此受气#
坐在15°C的户外也要大块吃肉
受气牛肉就是耙:耙到相当于喝牛肉
\
以为受气牛肉的特点就是大,错了!受气牛肉不仅大,而且耙。耙到什么程度?在受气牛肉吃肉牛,你不一定是在吃,有可能是在喝牛肉。难怪大家说他家牛肉简直就是“奇耙” ——入口即化,无渣无憾。
老板“慢火细熬炖煮”的工艺最后用一个耙字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重庆南岸区的弹子石老街、在重庆沙坪坝区的磁器口商业街、在重庆江北区的馈赠。
你还会发现,一帮重庆老爷爷、重庆老嬢嬢也是店里的主流。
一位93岁的老奶奶是受气牛肉水晶郦城店的常客:“别家的牛肉吃不动,他们家的牛肉耙,好吃!”
于是,露出了仅有的几颗牙齿,还竖起了大拇指。
\
受气牛肉就是怪:老板不准打骂客人
\
除了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受气牛肉的老板脾气怪是出了名的。
进门就可以看到“本店惟一天条:不许打骂客人”。
据说天条是老祖宗留下来的。
民国初年,受气牛肉的创办者当年受尽各种磨难,最后落得做牛肉为生,“我都混得只有做牛肉了”,发誓不求人。把在外面世界闯荡受的各种冤枉气化着励志成功的动力,变成一锅又大又耙的牛肉。
气都受够了,除了打骂客人,其他都可以干。老板确实有脾气。
老板有脾气,老板也很直接,比如墙上直接贴出告示“本店利薄,请多喝酒水。”
几个做餐饮的老板告诉我,受气牛肉的牛肉品质确实好,价格应该不低。利薄应该是事实,不然也不会昭告用户多喝酒水。
这恰恰也是老板可爱的一面。
受气牛肉吃的不仅仅是大块的牛肉、耙糯的牛肉,也能老板历尽苦难,化悲痛为美食的精神力量。
走起,受气牛肉!
————————————————————————
受气牛肉
大坪店
渝中區?九坑子路浮图关居住區社區衛生服務站正對面
187 2345 7466
——
觀音橋店
江北區?新世紀百貨奧特萊斯6樓
177 8205 0076
——
彈子石老街店
南岸區?長嘉汇彈子石老街商鋪5C棟2樓
177 2303 8338
——
磁器口店
重庆沙坪坝区沙磁巷商业街6号楼3层2号商铺
023-60377551
——
水晶郦城店
渝北区人和街道锦橙路5号附22号
6723 6660
——
凤天店
沙坪坝区?凤天大道山水国际小区1号楼
17353231322
关注《餐饮商业评论》公众号
回复关键词,送福利啦!
回复“新员工培训”,
送《某著名餐饮集团培训PPT》
回复“奖金制度”,
送《某餐饮公司全套奖金制度》
回复“绩效考核”,
送《某餐饮公司全套考核表》
回复“柳传志”,
送《柳传志的人才观》
<>< class="pgc-img">>庆是我国著名的网红城市,不仅网红景点多,而且让大家耳熟能详的美食也很多,比如说重庆火锅、重庆小面、酸菜鱼、水煮肉片等,都是源于重庆、走向全国的美食,虽然外地也能吃得到,却都带有浓浓的重庆标签,但凡提到,就能想到重庆。
< class="pgc-img">>火锅、小面、江湖菜这里就不说了,今天向大家介绍一款重庆非常火的网红美食——受气牛肉,据说在各大网络平台都很火,什么必吃榜、排队榜、推荐榜都名列前茅,虽然在重庆已经开有多家门店,但火爆情况依旧,天天都要排长队。
< class="pgc-img">>我们去的这家店在弹子石老街,是网上出镜率非常高的一家店,根据第三方统计机构的数据,这家店是弹子石区域最红、最热门、最多排队的餐馆,每天排队超过300桌。可能是我们的运气比较好,去的时候相对较早,前面排队的人也不多,店门口放了一个大鼓,有客人到来,便是一阵鼓声表示欢迎。
< class="pgc-img">>在北方,人们常说要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而且是拿着手把肉,大口大口的啃,但南方一般都讲究吃相,极少有大块牛肉上桌的现象,而受气牛肉是个例外,一锅牛肉就只有几块,每一块都很大,具体有多大呢,有的有两个手掌那么大。大到比牛排还大,需要借助刀叉,不然无法一口吞下。
< class="pgc-img">>除了大块以外,受气牛肉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耙,耙到什么程度?可以说是入口即化,无渣无憾。有段子说,有一位外地的小姐姐看了网上的推荐,特地一个人坐飞机到重庆来吃,而且一个人就点了一大锅,最后恨不得把汤都喝了。
< class="pgc-img">>据工作人员介绍,受气牛肉是重庆传统耙牛肉的做法,对材质非常讲究,所用的牛肉必须是全牛腱子肉,全牛腱子肉不得带伤斑、血瘀、血污、碎骨、病变组织、淋巴结、脓包、浮毛或其他杂质。其肌肉呈鲜红,有光泽,脂肪呈乳白色或微黄色,肌肉外表微干,或有风干膜,或外表湿润,不粘手,肌肉机构紧密,有坚实感,肌纤维韧性强。
< class="pgc-img">>店员告诉我们,该店主打受气牛肉,味道就是五香麻辣味的,用上等牛腱子肉,配以三十多种天然香料、药材,经24小时古法码制,再精确到分秒的分时分段慢炖压制,其味道并不是太过于大麻大辣的那种。初衷就是要遵循牛肉原本的本味,不会太大麻大辣,让食客吃出牛肉本身的肉香。此外,店里还有一个主打菜是大刀牛肉,属于酸汤味的,如果喜欢清淡的可以点豁飘牛肉,属于清汤型。这些牛肉的汤都是牛大骨熬出的原汤锅底。
< class="pgc-img">>当问及为什么会取名受气牛肉时,老板乐呵呵的说,人要受得气才能成大事,做牛肉亦然,必须得多折腾才好吃。说到这里,他还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说是民国初年,受气牛肉的创办者当年受尽各种磨难,最后落得做牛肉为生,“我都混得只有做牛肉了”,便发誓不求人。把在外面世界闯荡受的各种冤枉气化着励志成功的动力,变成一锅又大又耙的牛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