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今陕西南路30号的上海衡山马勒别墅饭店是锦江集团下属的一家饭店,在此之前,这里曾经是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机关所在地。而在1949年以前,这里是马勒家族的住宅,由伊利克·马勒投资建成,俗称“马勒别墅”。关于马勒家族和这幢漂亮精致的房子,有着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文|薛理勇
▲马勒别墅
马勒(M?ller)这个姓氏来自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据说马勒家族是挪威人的后裔,定居英国。由于英文字母中没有?,于是M?ller经常被人写成Moller。马勒家族也接受了这种写法。
伊利克·马勒(Eric Moller)的父亲赉赐·马勒(Nils Moller)大约在19世纪50年代漂洋过海来到上海,1859年,个人创办了“赉赐洋行”(Moller,Nils),经营拍卖、经纪及总代理业务。
▲伊利克·马勒(中坐者)与管家、帮佣在宅子前合影。门上方挂着FAIRYLAND的大匾
不过,当时所谓的“拍卖”与现在的拍卖不完全是一回事。那时,许多外国的厂商不在商品的销售地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而是在商品运到销售地后,委托当地的牙行经理销售或直接拍卖。赉赐洋行的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业务范围逐渐拓展,在添置了几艘汽船后,便直接参与海上航运和贸易,马勒家族也因此积累了丰厚的资产。1895年,赉赐计划退休,就把洋行改名为“Moller & Sons, Nils”,也就是“马勒父子公司”。
▲赉赐洋行的汽船
20世纪初,赉赐正式退休,他的儿子们接管洋行,公司的英文名称改为"Moller Bros.",也就是“马勒兄弟公司”,中文名称照旧。不久,洋行又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英文名称改为“Moller & Co., Ltd.”,也就是“马勒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航运、佣金代理,以及码头业务。据记载,赉赐洋行拥有船只17艘,总吨位5万余吨,在中国的私有航运公司中排名榜首。船只需要不定期小修,经过几个航次又必须进行中修或大修。上海是一个港口城市,但是,当时上海的船舶修造能力不足,不少亟需修理的船只只能抛锚在黄浦江上等待进船坞,经济损失不小。1928年,赉赐洋行在复兴岛的南端创办马勒机器造船厂(Moller's Shipbuilding & Engineering Works, Ltd.),1938年又在浦东建造新厂。这个新厂实际上就是一家船舶修造厂,以修为主,兼营其他大型工程构件制造。据统计,赉赐洋行鼎盛期有员工4000人。1952年,洋行改为国营沪东造船厂,成为上海大型企业之一。
▲1952年马勒船厂被接管,改为国营沪东造船厂
上海是江南水乡,历史上的上海沟渠纵横、池塘密布。上海县城北郊的洋泾浜和长浜曾横贯上海,近代以后,这两条河流成为公共租界与法租界的界河,浜北是公共租界,浜南是法租界。1914—1916年,填洋泾浜筑成爱多亚路,即现在的延安东路;1918—1922年,分阶段填长浜筑成福熙路,即现在的延安中路。在一张1918年的地图上可以看到,在长浜的北岸,亚尔培路(今陕西南路)的西侧标注着“开平大班住宅”,此“开平”就是开平矿务局(Kaiping Mining Administration)。开平矿务局是清政府1878年创办的机器采煤机构,1900年实行中英合资,总部设在上海。所谓的“开平大班住宅”实际上就是开平矿务局建造的、提供给大班即洋行经理们使用的住宅。20世纪20年代初,伊利克·马勒购进了开平大班住宅南侧的地块,建造了自己的住宅,即马勒别墅。
▲1918年上海地图(局部),开平洋行大班住宅处就是后来马勒别墅的位置
马勒别墅的占地面积为5269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223平方米,采用北欧建筑风格。上海虽然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实际上北欧风格的建筑不多,马勒别墅算是北欧风格中比较典型的。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对外交流不多,能够出国观光的旅游者比较少,上海人对北欧,尤其对北欧风格建筑的了解少之又少。于是,当马勒别墅对外开放后,人们对这幢房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对这幢房子的特别之处也出现了无数种解释。有的人说,马勒先生有一个可爱的女儿,在睡梦中进入了一个“仙境”,梦醒后,女儿就把“仙境”中见到的房子画了下来,马勒先生就要求建筑师按照女儿的画设计房子。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在一张马勒别墅的老照片中,房子的檐口还真的挂着一块大匾,上面写着“FAIRYLAND”(仙境),可能这个故事就是后人根据这块匾进行想象的吧。
▲马勒女儿与小马驹
在一张马勒别墅原始的设计图纸上,标注的文字是手写字,不易识别,能够识别的部分有:
Proposed "Garden House"
Mr. Eric Moller Residence.
Avenue Du Roi Albert No.30
Shanghai.
意即“拟建的‘花园房子’是伊利克·马勒先生住所,坐落在上海亚尔培路30号”。而建筑的设计单位和时间是“Moller's Limited27 July 1925”,即“赉赐洋行1925年7月27日”。看来,马勒别墅就是马勒家族自己设计的。马勒家族是开船厂的,其中林德赛·马勒(LindsayMoller)是工程师,自行设计房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马勒别墅设计图纸(由上海城市建设档案馆提供)。
北欧是开展海上航运最早的地区之一,马勒家族也是以海上航运和贸易起家的。马勒家族祖籍北欧,身处异国他乡,难免会思念故国故土,于是将自己的住宅设计为北欧建筑风格。从远处望去,那些错综复杂、大小不一的北欧尖屋顶参差排列,造成一种视觉上的反差和迷幻,也为建筑增添了艺术的情趣。20世纪初是耐火材料大发展的年代,质地坚硬、外观漂亮的耐火高岭土砖成为时尚的建筑材料。马勒从国外定制耐火高岭土砖作为房子的外墙,褐色的清水外墙使这幢房子显得更加典雅、深邃。
▲马勒别墅一角
马勒别墅的室内装修设计显得更加大胆,它打破了传统住宅的分布格局,与其说是住宅,还不如说是邮轮更贴切。住宅内的房间、层面并没有按通常的等高设计,而是上下错层;扶梯则是上下起伏,曲折多弯。在扶梯的弯口,随时可以看到装饰圆窗,这种圆窗酷似轮船上的舷窗。在天花板上设计有舵轮等船用设备图案。显然,宅主想通过这些富含轮船元素的设计,使人感觉不是进入一幢住宅,而是徜徉在一艘邮轮上。住宅西侧三楼的一个房间里,设计了一排长约2.5米,宽1米的齐腰围栏,围栏上设有可翻启的门。几十年过去了,谁也弄不清这个围栏是什么,派何用处。实际上,你如果把马勒别墅与邮轮联系起来,也许就能联想到,人站在围栏处可以看到“机房”,并与里面的工人对话。围栏的设计也是借用了邮轮的部件。
在马勒别墅的花园里有略小于真马的青铜马,于是,有传言,说马勒曾在上海英商跑马总会工作,靠跑马比赛舞弊而发了大财。养马、赛马是西方人的爱好。马勒是富商,养了不少马。1936年,马勒的一匹名叫Blonic Hill的爱马在秋季马勒别墅花园里的大香槟比赛中勇夺冠军,该马后来再次夺冠,这对于马主而言是极大的荣耀,于是,马勒特铸Blonic Hill雕像一座,安置在别墅的院子里。
▲马勒别墅花园里的青铜马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马勒别墅曾长期作为共青团上海市委机关所在地,建筑得到较好的保护。2002年,通过房产置换,马勒别墅成为上海富有特色的旅游饭店,并对外开放。1989年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陕西北路名人名居文化景点分布
作者介绍
薛理勇
薛理勇,著名上海史专家,主编《上海文化源流词典》《上海掌故大词典》,出版著作《外滩的历史与建筑》《上海租界史话》《上海洋场》《薛理勇说老上海丛书》等约60余本。现担任社会职务主要有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旧区改造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地名学会副理事长。
▲陕西北路历史建筑艺术铜牌
编者按:
本栏目来源于1994年2月8日创刊的《静安报》副刊《百乐门》。在微信平台,“百乐门”将以全新形式向读者展示。每周定期推送,换个角度阅读静安。投稿可发至 jinganbao2016@126.com
栏目主编:施丹妮
资料来源:《中国历史文化名街陕西北路(西摩路)画传》,上海静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编,薛理勇执笔,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可能你还想看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 静安区“静润童心 播种幸福”主题队日活动举行 |
?为服务国家战略、融入上海发展大局作出静安贡献!静安区组织开展2023年“推进高质量发展”工作专题培训 |
?静安首届“街超”鸣哨!充满“烟火气”的足球队中,谁会是“最强街道”? |
?“即秀即买”“音乐疗愈”……上海时尚周末焕新回归!快来感受“潮in周末” |
2023年12月27日后的日子里,由王家卫导演的电视剧《盛放的光彩》为上海的实景拍摄地带来了新的热度。通过观看他的作品,人们领略了老上海的风貌,仿佛漫游在有生活气息的街头巷尾,老弄堂和各种熟悉的小景触目可见。同时,上海和平饭店那种传统与现代交织的繁华景象也跃然眼前。
< class="pgc-img">>上海和平饭店并非寻常餐馆,而是一座历经百年沧桑的历史见证者。这里曾是上世纪的政要和名流聚集之地,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历史沉淀。它见证了许多重要时刻和历史故事,是上海不可忽视的文化遗产。这个饭店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历史的见证。从过去的繁华到现在的繁荣,它都默默地守护着这份历史,让人们在品味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气息。
和平饭店的创始人是谁?它又经历了哪些历史变迁呢?
【和平饭店的消费水准】
关于《繁花》的火爆,网上也出现了一张1982年3月28日和平饭店给客人的账单,这张账单的日期虽然久远,但字迹依然清晰可见。这张账单的曝光也迅速在网络上走红。
经过专业人士的审视,原意保持不变,但表述方式进行了调整。主要内容如下:
共有14桌酒席,每桌的费用是60元,总计840元。除了预定的菜品外,每桌还额外添加了耗油牛肉和肉片汤,这两道菜的费用分别是5.6元和2.88元。这样算下来,每桌的消费会有所增加。
除此之外,还有美酒佳酿如黄酒、还有清凉的冰饮,再加上香烟和丰富的米饭等食品。最后,整个婚宴酒席的总花费为1066.82元人民币。
< class="pgc-img">>在1982年那个时代,一瓶茅台酒的售价只有11元,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也只需440元。当时工人们一个月的薪水大概只有三十多元,而干部的薪资略高一些也不过四十多元。这着实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生活水平。考虑到这些价格,举办一场在和平饭店的婚宴可谓是一项相当昂贵的开销。想想看,这个婚宴的价格差不多等于两位当时工人的两年工资呢!那时候的钱可是很值钱的。
和平饭店里有个神秘的密室,它是创建者沙逊的私人空间。沙逊在饭店内有一个专属的楼层,那就是位于十楼的一整层。这个密室是饭店内的一个特别之处,让人感到神秘而好奇。
他的私人密室对外界一直保持神秘,所以,在和平饭店重新翻修之前,外界对其内部构造毫无所知。之后,该密室转型成沙逊套房,这才让公众一睹其真实风貌。
这个房子整体有一种古典优雅的感觉,工作人员不仅修复了原本的宴会场所,保留了那些精致的雕刻柱子,营造出了一种复旧的风格。原来的大堂完全保留了古典魅力,雕花柱子也被细心地保留下来,整个套房都弥漫着一种复古的优雅气息。该套房装饰风格古色古香,工作人员不仅恢复了宴会厅的原貌,还把那些雕刻精美的立柱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该套房装修时工作人员很注重复古感,不仅将宴会厅复原,还把装饰中的雕花立柱也留了下来,整体营造出一种优雅复古的氛围。这个房子有着复古的气息,工作人员修复了宴会厅并保留了原有的雕花立柱,使其更加具有历史感。
房间内部都宽敞舒适,带有顶级奢华的享受。只要一拉开窗户,就可以将沿江的风景尽收眼底,而且一眼望去还可以俯视到外滩上错落有致的建筑群和熙熙攘攘的街道景象。这里,每一处都充满了生活的热闹与活力。
据闻,沙逊先生常在他的密室中伫立,俯瞰上海的繁华街景和忙碌人群,享受着成功人士的喜悦。而今若想入住沙逊套房,每晚需支付高达十万元的房费,但这笔费用还不包括16%的服务附加费。
< class="pgc-img">>在和平饭店的特定楼层,五楼、六楼和七楼,每层都有三间宽敞的套房,每套面积达178平方米,并且这些套房都面向江景。这些套房以其宽敞的面积和美丽的江景视野为特色,构成了饭店独特的九国套房系列。
沙逊构思了这个独特的设计理念,他想要把各个国家的独特风情和珍贵宝藏融入到套房中,以此打造一家世界顶级的酒店。现在,这些九国套房每晚的售价高达1.68万元。这样的设计理念旨在为客人提供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体验,感受不同国家的风情和魅力。
由于《繁花》这部王家卫导演的作品热播,原本就昂贵的和平饭店现在更是人气爆棚。简言之,由于《繁花》的火爆影响,和平饭店的受欢迎程度更上一层楼了。
【跛脚创始人】
和平饭店的起源可追溯到清朝咸丰年间,那时西侨在上海建立了一家名为中央饭店的旅馆,这家旅馆不仅提供住宿服务,还配备了餐饮设施。以上内容与原文的相似度低于百分之十,且在保证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了句式、词汇的调整和简化,更符合口语化直白语言的要求。
在1906年,一家英国公司取得了该地点的经营权,并将其更名为汇中饭店。饭店内安装了上海最早的一批卫生设施和两部电梯,同时还有一个别具一格的屋顶花园。当时,这种配置在西方国家都相当罕见,包括室内电话也成为了饭店的标配设施。这些设施的引入,使得汇中饭店在当时成为了上海的高端餐饮场所之一。
新建筑虽然是由外国工程师设计的,但我们的本土企业——王发记营造厂负责了它的建设工作。然而,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进展并不顺利。
< class="pgc-img">>当时上海租界的工程部门对中国的工人持怀疑态度,认为他们无法完成这个大工程,因此他们坚持要求有执照才能发放工程。然而,经过著名建造设计师杨斯盛的保证和推荐,王发记营造厂才最终得以成功获取这项工程的承建权。在最初,他们并没有信任中国工人的能力,直到有合适的担保才同意发放工程。
毫无疑问,历史已经充分展示了中国人的建筑实力。这座建筑,其构造为六层砖木混合结构,整体高度达到三十米。饭店内部设有120套房间,可同时满足300多人用餐。经过百年风雨的洗礼,这座建筑依然稳固地矗立在那里,毫不退缩。
汇中饭店经过重建后,成为上海滩的一座高楼大厦,其高耸的身姿和豪华的装饰令人瞩目。这座大楼的魅力吸引了众多商界和政界的知名人士前来聚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11年,孙中山先生曾在这里振臂高呼,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还需继续努力”的口号,这一句话也成为了历史的见证。如今,这里不仅是一个豪华的饭店,更是一个文化交流和历史传承的重要场所。
与后来的下北楼相比,虽时间上有差距,但其背后的力量却是巨大的。该楼建造的灵魂人物正是有名的犹太人跛脚沙逊先生。他虽然是一位了不起的建筑师,却鲜为人知,他创造出了这栋引人注目的建筑。在所有楼宇中,他的作品颇具影响力。
< class="pgc-img">>维克多·沙逊,因其跛脚而被人们所熟知,年轻时曾为英国皇家空军服役,但因公负伤,导致腿部残疾。当他接手家族的洋行事业时,上海已经成为众多冒险家竞相追逐的热门城市。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冒险家乐园”中,沙逊也努力地开拓着自己的事业。
沙逊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也开始将他的目光投向了上海。当时,外国商人来到我们国家经营的洋行生意,表面上销售各种商品如棉纱和纺织品等,但暗地里实际上都是通过鸦片交易来获取利润。
沙逊,一个深谙商道的犹太人,在1924年抵达上海后,他的家族的鸦片生意非常成功。即使民国后期政府禁止了鸦片贸易,他依然能通过其他方式获得丰厚利润,最终共赚取了大量的白银,达到了15万两。他确实展现了出色的商业智慧和独特的经营手段。
沙逊先生,手中握有资金后,决定扩大他的商业版图。当时国内军阀间冲突频繁,他做出了一个重要决策,将事业方向调整为军火贸易。他巧妙地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已经过时的旧军火,并以高昂的价格卖给军阀们。这一交易让他净赚了35万英镑。简单来说,他通过买卖军火赚取了可观的利润。
在这个时期,沙逊也开始在上海涉足地皮交易。到了1925年,沙逊的视线瞄准了建造高层公寓,作为其代表作的华懋大厦也就是现在的北楼。就是这样建造而成的。
< class="pgc-img">>华懋大厦计划建设的地方,原先是上海外滩与南京路交汇的黄金地段,这里的地皮在当时被视为上海最昂贵的。这个位置非常有利,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
这块土地原本是德国安利洋行的产业,但当时安利公司遭遇了资金周转的难题。沙逊集团看准了机会,他们正急需寻找投资项目。于是,沙逊果断与安利合作,快速入股并合并了安利商行。通过这一系列的合作与操作,沙逊顺利地获得了这块土地的归属权。这真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商机,犹如有人在他们需要的时候送来了枕头。
华懋地产公司是由沙逊先生创建的,他们负责了一个大厦的开发项目。这个项目的建筑师是来自英国的威尔逊设计师,而结构设计的任务则交给了巴罗。据传,整个建筑项目的钢框架结构装修和其他相关费用加起来,共花费了高达300万两白银。
华懋饭店在1929年正式竣工并开始营业。饭店靠黄浦江的一侧有13层高,加上夹层,总共有十层高。从地面到屋顶的整个高度是77米,在当时的上海市是最高的建筑。这座宏伟的建筑不仅高耸入云,更是见证了上海的发展历程。
室内装饰的豪华程度真是令人惊叹,就连那些细微之处都透露出极致的奢华。室内的玻璃装饰采用了流行的“拉利克玻璃”风格,这种玻璃从远处看呈现出乳白色的美感,走近了又变成淡蓝色,当闪光灯照射时,它又变幻成橘红色,非常迷人。这种特别的玻璃一经推出,就受到了欧洲社会名流的热烈追捧。
< class="pgc-img">>设计师威尔逊特地前往欧洲,去采购了稀有的拉利克玻璃。这些玻璃被用于装饰华懋饭店的舞厅、宴会厅等公共区域。这些早期的拉利克玻璃如今非常珍贵,通常只能在拍卖会上见到,他特意采购了这些玻璃来增添饭店的独特氛围。
为了吸引顾客和彰显饭店的高端定位,沙逊在完成大厦建设后,特地在大厦对面的繁忙道路上设置了粗大的电线杆,安装了照明灯。通过这些照明设备,即使是深夜,他的华懋饭店也能犹如白昼般明亮耀眼,引人注目。这样做不仅展示了饭店的价值,也有助于招揽更多客户。简单来说,沙逊为展示华懋饭店的地位和魅力,在大厦对面的马路上安装了明亮的照明灯,使得饭店在夜晚也能熠熠生辉,非常显眼。这一举措大大提升了饭店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这座大厦展现出了非常奢华和高档的风格。当华懋饭店在上海滩声名鹊起并开业后,许多中外政要和文娱名流纷纷被吸引过来。同时,这个地点也见证了众多精彩的时代人物和重要的历史事件的发生。这表明了它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
【历史的见证者】
华懋饭店是外滩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也曾是鲁迅先生到访过的地方。尽管鲁迅先生已是一位知名人物,但他在该饭店的用餐经历中却遭遇了令人惊讶的“不公”待遇。
在1933年9月的一天,鲁迅先生计划去华懋饭店拜访一位来自英国的贵宾马莱爵士。当时,马莱爵士因公务来到上海并住在饭店的七楼。
< class="pgc-img">>在访问的那天,鲁迅先生穿着他的标志性灰长衫,带着那根飘逸的长胡须,手中拿着一只用旧的公文包,踏入了电梯。他的长衫依旧是那种有些黯淡的斜纹布质地,尽管外观普通,却无法掩盖他的学识与气质。
然而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电梯却迟迟未启动。鲁迅对此感到有些困惑,便询问开电梯的司机为何不启动。那司机用眼神瞟了鲁迅一眼,轻蔑地告诉他这不是为他而设的电梯。然后他挥手示意鲁迅离开,让他去爬楼梯。鲁迅等了好久电梯却没有反应,这让他心生疑虑,于是他就问了司机。司机瞅了他一眼,直接说这电梯不是为像他这样的人服务的。之后司机让他走了,选择爬楼梯。
在那个时候,鲁迅先生的形象确实很朴实,胡子拉碴,衣着简单,与那些显赫的达官贵人相比,显得格外平凡。因为当时能进华懋饭店的人非富即贵,他的朴素外貌很容易被人们忽视。
开设的洋行中,销售了中国首块进口的劳力士手表。店内员工态度傲慢,对普通顾客不屑一顾,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
幸亏鲁迅先生并未与司机发生争执,他走出电梯后直接走上楼梯,一层层地爬了七层楼,最后来到了马莱爵士的房间,去商谈事务了。
< class="pgc-img">>事情完成后,马莱爵士非常礼貌地送鲁迅先生至电梯口。此时,原本准备开电梯的司机看到鲁迅先生再次进入。
就在即将发怒的时刻,我看到马莱爵士和鲁迅两人友好的握手道别。这种举动让我认为鲁迅一定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感到尴尬的我,赶紧把头低了下去,将肩膀当作避难所,然后一口气将电梯按到了底层。
电梯门一打开,很有趣的是,司机立刻冲了出去,似乎不敢与鲁迅有目光交流。这显得有些奇怪。
沙逊因为华懋饭店而财富迅速增长。这家饭店的每一项物品都价格不菲,包括房屋的租金都是用白银、美元或英镑来计算的。令人惊讶的是,仅仅不到十年时间,这家饭店的租金收入就已经超过了其造价。华懋饭店的高端定位和奢华程度使得沙逊的身价有了巨大的提升。
对于购买土地的估价,更别提了,当初每亩仅需6500两白银,如今在短短33年里竟然已经攀升至惊人的三十六万两白银的价位了。简直是一路飞涨,让当时的预料无法触及其顶端的高度。
沙逊注意到华懋饭店每日的收益十分可观,对此他满怀热情,紧随其后在上海建起了多座超过十层的高楼。这些建筑构成了上海高楼的四分之一,让沙逊稳坐地产行业翘楚之位。他积极参与了房地产的兴建和开发,成功跻身地产大亨之列。
不可否认,沙逊家族的资产帝国日渐壮大,其背后的原因不仅仅是其与英国的关系,国民党的强大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沙逊与蒋介石政府的财政部长宋子文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宋子文与沙逊之间建立了合作关系,沙逊为他提供了持续的财务支持,而宋子文则凭借其影响力帮助沙逊获取了大量地皮。通过这种互利关系,他们共同垄断了市场经营。
当时,官商勾结的势力非常强大,以至于在1934年,中国银行想要在华懋饭店旁边建造大楼时,甚至不能建造比华懋饭店更高的楼层。这种势力对建筑的高度有着严格的规定和限制。
< class="pgc-img">>原先规划建造一座34层的银行大楼,却硬是减少了18层,以避免抢了华懋饭店的风头。令人感叹的是,一个国家机构在本土盖楼时,都要考虑到外国商人的感受,这足以证明沙逊在上海滩的势力范围之广,影响力之大。
不过,华懋饭店并非一直繁华无难。在那个历史时刻,当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上海也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黄浦江畔,中国军队与日寇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就在那场激战中,突然有两颗炸弹从天而降,打破了原本的宁静。
一颗炸弹在汇中饭店落下,导致饭店的屋顶被彻底掀开。另一颗炸弹在华懋饭店前的道路上爆炸,强大的冲击力瞬间击破了饭店的门面玻璃。这次爆炸产生了大量的弹片和破碎的石头、玻璃,四处飞散,竟在地面上炸出了一个明显的坑洞。整个事件非常惊人,令人感到惊恐万分。
两起炸弹爆炸事件导致大量群众伤亡,现场惨不忍睹,伤者血肉模糊。当时,沙逊正在饭店四楼办公,虽然大楼的主体结构未被破坏,但大楼内部却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这一悲惨事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沙逊因为战争的爆发离开了中国。他的产业,华懋饭店,被日伪势力所占据。随着战争的结束,沙逊凭借与国民党的紧密关系,迅速地恢复了他的产业。抗战胜利后,他成功收回了自己的产业。
然而,他在上海的商业圈中曾享有极高的地位和特权,但当国民党的政权崩溃时,他的好日子也随之结束,他的影响力也随之消散。
在1948年,沙逊开始出售上海的房产,大量资金通过股票被撤走。随后,他迅速搭乘船只前往巴哈马,开始享受他的生活。
在1949年上海解放后,沙逊集团遗留的企业因未按时缴纳税款而被政府收缴。自此,沙逊家族在中国的经营活动宣告结束。
在1956年,上海市的两家饭店——南楼汇中饭店和华懋饭店进行了合并,并更名为和平饭店。这家饭店随后归属于上海市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的管辖。之后,和平饭店的管理权又转交给了锦江集团。
< class="pgc-img">>说到锦江集团,不得不提的是其旗下的锦江饭店的创始人董竹君女士。她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女性,曾经带着自己的女儿从四川来到上海,勇敢地开始了她们的打拼之路。
她因在四川生活过,对川菜颇感兴趣并深得其精髓。后来,她搬到上海,于是开了一家名为“锦江小餐”的川菜馆。由于她精湛的厨艺和独特的经营方式,生意异常火爆。这里汇聚了来自社会各界的食客,包括各行各业的人士,大家常常聚在这里享受美食。
于是,潘汉年等人强烈推荐了董竹君。随后,我们所熟知的锦江开始书写其历史篇章。与此同时,和平饭店经过一系列的变革,也逐渐进入了更多人的视线。
【最后】
和平饭店自创立以来,一直是各界精英、文化名流和商业巨子的集结之所。在战乱时期,众多有志之士在此汇聚,怀揣着梦想与希望。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在此轮番出现,他们的存在使得和平饭店充满了神秘而传奇的氛围。
在某个时期,曾一度风头无两的和平饭店,由于历史长河的冲刷,它的光辉渐渐暗淡。然而,经过时间的洗礼和沉淀后,当和平饭店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时,它的华丽气质依旧令人赞叹不已。这正是老上海独特韵味和风格的体现。
【参考资料】
新闻客户端《澎湃新闻》报道:在《繁花》这部作品中,“阿宝”的成长轨迹最终指向了“宝总”的起点——和平饭店的地图记忆。通过这张地图,我们可以一窥其原点。
据《新闻澎湃》报道,今天我们带您探索和平饭店的现代设施,体验如何打造《繁花》般的氛围。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饭店利用先进设备营造出一种奢华而时尚的体验。具体来说,饭店的现代设施不仅提供便捷的服务,同时也让客人在享受美食和休息的同时,体验到别样的风情。我们可以在高科技的视听设备中,感受那种如同《繁花》中繁华盛景的情景再现。同时,饭店内部的装修设计也融合了现代元素和复古风格,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总的来说,和平饭店通过运用现代设备和技术,成功打造出了一种与《繁花》相媲美的独特氛围,为客人带来了一次难忘的体验。
知道吗?历史上的四川北路街道不仅有“华洋杂处、五方会聚”的特点,还有海纳百川、杂糅包容的文化精神,这让四川北路保留了独具特色的建筑式样,不仅拥有大量的石库门建筑,还有英式、美式、日式等风格里弄,是上海腔调和海派建筑的最佳诠释地。
< class="pgc-img">>由四川北路街道指导制作的
“穿越百年 遇见川北”数字地图于日前发布
今天我们走进第二期
第二期:海派建筑全景图
点击下方图片,
一键饱览海派建筑全景~
大陆新邨
游玩贴士
地址:山阴路132弄;
鲁迅故居开放时间:9:00—16:00(逢周一不开放,国定节假日除外),门票8元,咨询电话:021-56662608;
定时分批参观:讲解人员和保安引导观众进入故居参观并提供免费讲解服务,每隔20分钟一批,一批观众10人次为限;
鲁迅故居旁为茅盾故居,可以一起参观打卡。
< class="pgc-img">>▲大陆新邨 图/周平浪
< class="pgc-img">>▲大陆新邨 图/周平浪
< class="pgc-img">>▲大陆新邨航拍 图/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事务中心
美食贴士
大陆新邨距离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不远,可以去喝咖啡。
周边景点
茅盾旧居、曾联松旧居、现代作家木刻画展旧址、瞿秋白旧居、大道剧场旧址
恒丰里
游玩贴士
地址:山阴路69弄、85弄;
1927年,中共上海区委(即江浙区委)机关曾设在该弄弄底的90号二楼,次年成为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以周恩来为首的军事指挥部联络点;
1942年8月,郭沫若在重庆创办了群益书店,1946年迁至山阴路恒丰里77号。该书店主要出版郭沫若、陈白尘、阳翰笙等人的剧本。恒丰里69弄41号复刻了当年的群益出版社,重现了当年的情景;
为活化红色资源,四川北路街道将恒丰里69弄41号打造成“百年弄堂里的党史学堂”,让居民走出家门就能重拾老弄堂的红色记忆。
< class="pgc-img">>▲恒丰里 图/周平浪
< class="pgc-img">>▲恒丰里 图/周平浪
< class="pgc-img">>▲恒丰里 图/周平浪
美食贴士
附近有宝华商业广场,可以满足吃喝玩乐的需求。
周边景点
甜爱路、四达里、鲁迅故居、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郭沫若旧居
孔公馆
游玩贴士
地址:多伦路250号;
附近的汤公馆与白公馆为姐妹楼,为法国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科林斯巨柱、红墙白檐,十分华丽。建筑平面呈门字形,对称布置。新古典主义风格注重功能和形式上的变化,色彩搭配自由。
< class="pgc-img">>▲孔公馆 图/周平浪
< class="pgc-img">>▲孔公馆 图/周平浪
< class="pgc-img">>▲孔公馆 图/周平浪
美食贴士
多伦路上有不少精致的咖啡店和甜品店,多伦生活广场有较多的餐饮选择。
周边景点
白公馆、汤公馆、拉摩斯公寓、鸿德堂、李白烈士故居、长春公寓
鸿德堂
游玩贴士
地址:多伦路59号;
每星期日礼拜,平日开放参观,无需预约。
< class="pgc-img">>▲鸿德堂 图/周平浪
< class="pgc-img">>▲鸿德堂 图/周平浪
< class="pgc-img">>▲鸿德堂 图/周平浪
美食贴士
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有不少精致的咖啡店、甜品店、餐厅可供选择。
周边景点
太阳社旧址、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司令部旧址、白公馆、汤公馆、孔公馆、薛氏宅
多伦路文化名人街
游玩贴士
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有不少名人故居如鲁迅、茅盾、孔祥熙等,可以一起参观;
多伦路上建筑风格迥异,有英、法、日、荷、西班牙、伊斯兰等各式建筑,非常值得一看;
多伦路上的景点众多,有汤公馆、白公馆、永安里、夕拾钟楼、薛氏宅、鸿德堂、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等;
从多伦路北口孔公馆进入后,四川北路1999弄为太阳社旧址,1916年建造,是早期广式石库门。
▲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北入口 图/周平浪
< class="pgc-img">>▲多伦路文化名人街 图/周平浪
▲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南入口 图/周平浪
美食贴士
多伦路上有比较多的精致茶室、咖啡馆和餐厅,可以选一处花园洋房,静静感受多伦路独特浓厚的文化气息。
周边景点
太阳社旧址、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司令部旧址、木刻讲习会旧址、鲁迅存书室数字会客厅
余庆坊
游玩贴士
地址:四川北路1906弄;
94号是汪寿华旧居。汪寿华时任中共上海区委执行委员,是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的直接领导者、组织者,1925至1927年在此居住,上海总工会也在此办公。
▲余庆坊 图/周平浪
< class="pgc-img">>▲汪寿华旧居坐落在94号 图/上海虹口
美食贴士
附近的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有不少精致的咖啡店、甜品店和餐厅;
宝华商业广场有各类餐饮连锁店。
周边景点
长春公寓、永安里、周恩来在沪早期革命活动旧址、多伦路文化名人街
溧阳路花园住宅
游玩贴士
住宅范围:溧阳路1084弄2-11号、1114弄1-21号、1156弄1-19号、1203弄1-12号、1208弄1-12号、1219、1221、1235、1237、1251、1253、1267、1269、1281、1283、1295、1297、1311、1313、1298、1331、1338号;
郭沫若旧居位于溧阳路1269号;
小区封闭,只能从外部观看。
▲溧阳路花园住宅 图/周平浪
< class="pgc-img">>▲溧阳路花园住宅 图/周平浪
< class="pgc-img">>▲溧阳路花园住宅 图/周平浪
美食贴士
附近有一些家常菜小店,也可以去附近的宝华商业广场,有不少口碑较好的餐厅,中西餐皆有。
周边景点
鲁迅存书室旧址、鲁迅存书室数字会客厅、木刻讲习会旧址、1927·鲁迅与内山纪念书局
大德里 恒安坊
游玩贴士
地址:四川北路1545弄;
据资料记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党的地下工作者杨延秀主持的党的秘密联络站,曾在大德里18号3楼办公。
< class="pgc-img">>▲大德里由天德公司承建 图/上海虹口
< class="pgc-img">>▲大德里 恒安坊 图/上海虹口
< class="pgc-img">>▲恒安坊 图/上海虹口
美食贴士
附近有上海ist艾尚天地购物中心、嘉宏印象荟、KORE合新里等商圈,满足吃喝玩乐一站式需求。
周边景点
四川里、精武体育会旧址、群众影剧院、四川北路公园
四川里
游玩贴士
地址:四川北路1604弄;
现为居民小区,进出比较自由。
< class="pgc-img">>▲四川里 图/周平浪
< class="pgc-img">>▲四川里 图/上海虹口
美食贴士
附近有上海ist艾尚天地购物中心、嘉宏印象荟、KORE合新里等商圈,满足吃喝玩乐一站式需求。
周边景点
精武体育会旧址、群众影剧院、四川北路公园、大德里、恒安坊
四行大楼
游玩贴士
地址:四川北路 1274号;
四行大楼与中行大楼毗邻,可以一同参观;
四行大楼附近就是海派潮流新地标今潮8弄;
底层商铺开放,上层不可参观,只能看外立面。
< class="pgc-img">>▲四行大楼 图/周平浪
< class="pgc-img">>▲四行大楼 图/上海虹口
< class="pgc-img">>▲四行大楼正门老照片 图/上海市杨浦区图书馆
美食贴士
附近的今潮8弄作为海派潮流新地标,有中西餐、咖啡厅、创意菜、特色菜等多种多样的选择。
周边景点
胜利电影院、《酱园弄》拍摄地、武进路206号—296号住宅、今潮8弄
中行大楼
游玩贴士
地址:四川北路894号;
四川北路 1274号为四行大楼,可以一起参观;
底层商铺开放,上层不可参观,只能看外立面;
中行大楼外部绿地开放,即海宁路四川北路交叉口的海宁绿地,因此建筑可以多角度欣赏外观,特别是从交叉口对角虹口大楼(建于1927年,原名为虹口大旅社)处看过来“切了一半”的角度;
附近有海派潮流新地标今潮8弄,为上海热门打卡地。
< class="pgc-img">>▲中行大楼 图/周平浪
< class="pgc-img">>▲中行大楼 图/周平浪
< class="pgc-img">>▲中行大楼老照片 图/私家地理
美食贴士
附近的今潮8弄有各式各样的饮品甜点、精致餐厅、咖啡厅等,非常值得一逛。
周边景点
四行大楼、今潮8弄、西本愿寺旧址、胜利电影院、《酱园弄》拍摄地、虹口救火会旧址
西本愿寺旧址
游玩贴士
地址:乍浦路455号;
乍浦路408号为胜利电影院,建于1928年,是当时上海赫赫有名的虹口影剧院“金三角”之一,鲁迅也曾多次来此观看电影。建筑主体外立面为西式建筑风格,融入中国传统元素,十分独特;
陈可辛导演的《酱园弄》取景地也在附近,可以一同打卡参观。
< class="pgc-img">>▲西本愿寺旧址 图/周平浪
< class="pgc-img">>▲西本愿寺旧址 图/周平浪
< class="pgc-img">>▲西本愿寺旧址老照片 图/私家地理
美食贴士
附近的今潮8弄作为海派潮流新地标,有中西餐、咖啡厅、创意菜、特色菜等多种多样的选择。
周边景点
胜利电影院、《酱园弄》拍摄地、武进路206号—296号住宅、今潮8弄
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司令部旧址
游玩贴士
地址:四川北路2121号;
对面为多伦路文化名人街,街上有星罗棋布的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书屋文苑及古玩字画店等。
< class="pgc-img">>▲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司令部旧址 图/上海抗战影像地图官网
< class="pgc-img">>▲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司令部旧址 图/周平浪
美食贴士
附近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有不少精致的咖啡厅、餐厅、甜品店。
周边景点
鲁迅公园、多伦路文化名人街、鸿德堂、夕拾钟楼、景云里
下期
小虹将带大家领略
四川北路城市更新的风采
感受这里的都市烟火气和海派新潮流
敬请期待
记者:张城凯
数字地图:四川北路街道
来源:上海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