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攻略|人情味小店|餐厅指南
···
在佛山也有不少茶餐厅,但不太懂行的人
去茶餐厅点餐就如同一场密码破译
从上世纪90年代,香港人把茶餐厅带入广州后
不但带起了本土餐饮的创业风潮
更是使茶餐厅,逐渐成为了广州的胃
去茶餐厅总会听到一些奇怪的词汇
但茶餐厅老板每次都会秒懂
就像一串接头暗号,超级酷炫
×××
作为香港速度和香港风俗的缩影
“茶餐厅,万事讲求快”
因而,这里的伙计们都善于记餐简写
久而久之,这些简写也就发展成一套
自成一体的“茶餐厅暗语”
···
【香港茶餐厅点单暗号指南】
以下这些暗语你听过多少又知道几多?
一、茶餐厅暗号「食物篇」
· 常餐—Set餐 ·
茶餐厅常有的一种套餐餐单,全天供应
常见的选择有几种:
①牛油方包或多士
②火腿奄列(蛋包)或煎双蛋(多为太阳蛋)
③一碗面类(可选方便面、米粉、通心粉等)
加一至两种食物(如午餐肉、香肠、叉烧等)
再另配一杯饮料
· 靓女—白粥 ·
与“靓仔”相对的“靓女”
也就是指的白粥啦~
· 夏蕙姨—西多士 ·
在吃西多士之前,我们要先淋上糖浆
也就是糖胶,简称“要淋胶”
而夏蕙姨曾与粤语片演员“林蛟”拍拖
在粤语里面,“林蛟”与“淋胶”同音
所以“夏蕙姨”就代表了西多士
· 罗友—菠萝油 ·
菠萝油简读成“罗友”,酥皮面包加牛油
· 和尚跳海—滚水蛋 ·
玻璃杯里倒上热开水,打个生鸡蛋进去
鸡蛋白立刻有部分凝结,可里面还是生的
客人自己加了砂糖趁热搅拌
就能搅成一杯黄色的蛋花
是HK传统的养生饮品
二、茶餐厅暗号「饮料篇」
· 汪阿姐—热咖啡 ·
阿姐汪明荃唱过一首
超火的歌《热咖啡》,所以就叫汪阿姐
· 凉茶—冻奶茶 ·
这里的“凉茶”不是广东人口中的祛湿下火茶
而是香港人最喜欢喝的冻奶茶
· 茶走 ·
指奶茶不加砂糖,用炼奶以增添甜味
· 走青—不要葱 ·
在食物中不放入葱粒,也叫“走葱”
有时也指其他青色配料
· 烘底—烤土司 ·
烘底就是指是将白面包烤成多士
· 扣底/双扣/加底/炒底 ·
叫餐时主食如米饭、面条等称为“底”
另外还有吃不完打包时
▼▼▼
· 行街—外带 ·
香港的茶餐厅都设有送外卖的服务
店员出去送外卖被戏称为“行街”
也有打包带走的意思
附一张具体图给你们感受一下
···
#今日话题#
你还知道哪些茶餐厅暗语?
- End -
图源:网络
我们进到一家餐厅吃饭,如果是常客,又了解餐厅的菜品,并且清楚地知道自己这一餐想吃什么,那么点餐就很容易了。如果对这些都不熟悉或是新客人,服务员便会送上列有各种菜肴的菜单。
菜单也称菜谱,是餐厅用于介绍自家店菜品的册子,包含了菜品的图片、名称、价格等信息。菜单的形式有多种,不同时代、定位的餐厅,其呈现形式各不相同。目前餐饮市场上的菜单形式花样繁多,比如手写体菜单、印刷体菜单、电子菜单等。
1
菜单形式的种种
早期餐馆的菜单多为手写体,或是在店里挂名牌,纸上或名牌上只呈现所卖菜品的名称及价格, 并没有更多的信息。早期所使用的这种简易菜单,跟那时服务员的专业技能有直接关系。
在传统饮食行业中有“头堂二炉三墩子”之说,头堂之所以排在首位,是因为头堂的工作人员负责接待顾客,是第一线的工作,包含了迎接顾客、安排座位、介绍菜品、端菜上桌、结算账目、送客出门等内容,它直接关系到这家店的经营成果和名誉。那时候对服务员的专业技能要求很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娴熟地向客人介绍菜品及开单。这就需要服务员记住店里所有的菜品,并把大部分菜品的制作过程记得滚瓜烂熟,理论上甚至超越了厨师,同时还需要记住相关礼仪、客人的喜好及忌讳。
< class="pgc-img">>随着时代变化,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这种简易菜单不再实用,虽然有些店至今还保留手写菜单,或挂名牌,但它们的主要功能更多是用来装饰餐店,增加客人的体验感。
印刷体菜单目前在各餐店仍普遍使用,它可以是覆盖塑料硬膜的简易菜单;可以是一张可供客人勾选的菜单;可以是折叠页的;可以是简易台卡的;也可以是制作精美、有大幅菜品图片,像书一样翻页的……
现在, 伴随科技与互联网的发展, 数字化在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多, 这在菜单上的体现就是电子菜单,以及现今流行的扫码点餐。电子菜单是前些年出现的一种新颖的点餐方式, 最主要的体现是用iPad 点餐,很多火锅店或高档餐厅在使用。一项新事物获得普遍认同,需要经过市场的检验。由于电子菜单受网络的影响,有时会出现无网络,或者网络卡顿导致翻看迟缓的情况。也会有客人在滑动翻看时,因为操作不熟练而很难正确滑动,导致客人的体验感变差。所以很多专业的餐厅在逐渐回归使用纸质菜单。
< class="pgc-img">>现如今大家几乎都使用智能手机,频繁使用微信等软件,扫码点餐这种快捷的点餐方式随之产生。运用得较多的是那些菜品相对简单的餐馆,比如火锅店、快餐店等,而有品质的餐厅用得较少。基于数字化大趋势,商家可通过扫码点餐软件了解客户信息,对客人进行追踪,精准投放店家活动,从而为店家管理客户提供了便利。
现在,有的店将特色菜的制作过程录制成视频, 在店里的电视上播放,像有的高档会所就会把精选菜进行视频制作,客人一到,便可通过视频观看到菜品从原材料采摘, 到运输、初加工、成菜的整个过程。这其实是菜单的变形。
2
不同类型的餐厅,菜单设计不同
那么,一家店设计菜单,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我们在去年第2期杂志上刊登过位于文殊坊的杂咖音乐餐厅。这是一家装修复古、文艺,又具小资格调的音乐餐厅,来此消费休闲的客人以35岁以上居多, 它采用的是传统川菜为主,搭配西餐的经营模式。
< class="pgc-img">>杨洪武向本刊记者介绍菜单的设计思路
该店总厨杨洪武在设计菜单时有何见解呢?
“菜单可以说是一家餐店的灵魂。首先,它表明了店家要传达给客人的信息。其次,菜单上的菜品代表了这家店制作菜品的水准。最后,它可以协助前厅服务员的推销工作,这也是菜单最主要的功能。”杨洪武如是说。
餐饮品类很多,不同的餐饮有不同的菜单形式。但不管是哪种形式的菜单,都要重视菜单的首要作用——将店家的菜品信息准确地传达给客人。像勾选型菜单,适用于快销店,如商场中以工作餐为主的店,以及一些特色餐饮店等。这些店菜单的重点体现在几道特色菜上,盈利点也在这些菜上。特色菜品图片较大, 通常其价格也较高, 而其他低价实惠的小菜则省略图片。它还要求菜品数量不能多, 否则无法突出主要菜品, 同时也能让客人少做选择题, 否则点菜耗费时间,达不到快销的目的。另外,如果便宜的菜品多了,客人可能多点便宜的菜,又达不到盈利目的。
这样的勾选型菜单在杂咖显然不适合。杨洪武基于餐厅定位,设计菜单时从三个方面考虑。首先,店里采用的是刊式菜单(类似于杂志形式),创新地加入目录页, 展示了菜品名称、价格及所在页码。现在菜单加上大画面图片越来越厚,加入目录页可以方便不喜欢翻看菜单的客人使用。他们只需看目录便可找到自己想吃的菜,如果想要更详细地了解某一道菜的信息,可以通过目录页的页码直接翻到这道菜。
< class="pgc-img">>其次,在菜单上每道菜品下面标注菜名、味型、所用主料与辅料,以及简单的制作方式,让客人一目了然。再次,在菜品选择上,店里的特色菜放在菜单靠前的位置,通常是前面两三页,这样能一下子抓住客人眼球。对于常规餐店,价格偏低的菜品应放在前面,不能在价格上先把客人“吓到”。
杨洪武介绍说,之所以要如此设计菜单,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服务员流动性大,他们并不会去记那么多专业知识,这就需要用菜单解决需要服务员做的工作,让服务员在推销菜品的过程中减少对菜品的介绍,避免口误。
另一方面,现在的菜品复杂度比以前高了很多,应该在菜谱上明确体现出要传递给客人的信息,但又不是专业性很强的,比如让客人知道自己吃什么,是什么味道,多少钱。一家餐饮企业从开业起,一本成熟的菜单通常3年才能形成,可分3个环节。第一,新开业的第一本菜单一般使用周期在4个月左右,此时,将好卖的菜品留下,不好卖的去掉,一年更换2次即可;第二,在餐饮旺季调整一次,加入旺销菜;第三,辅助菜单上主菜单。在使用主菜单的过程中,可以增加简易的辅助菜单,像根据季节推广的菜品(春天的椿芽、夏天的小龙虾、秋天的大闸蟹等),或新研发的特色菜,便可以简单的折页式菜单或台卡呈现。新菜上主菜单需要一段时间检验,当一道菜品沉淀下来,被消费者认可,便可登上主菜单。
杨洪武说,未来的菜单还应重视标注出每道菜品的营养信息。在客人越来越注重健康饮食的今天,体现菜品的营养信息,会让客人吃得更放心。
撰文丨采萝编排 |Hana
< class="pgc-img">>进入>烹艺云课实用菜品技术直播平台
< class="pgc-img">>104期四川烹饪?烹艺云课
万能青/红泡椒酱及菜品应用技术
泡椒兔+泡椒鸡+泡椒蛙
川菜、河鲜菜品炖煮、蒸炒应用广泛
<>ONGKONG
香港文化“港”你知
< class="pgc-img">>茶走:
我第一次在茶餐厅听到的时候一脸懵圈呀,“茶走”,不要茶就只剩奶呀?为什么不直接叫一杯鲜奶呢?后来一问才知道真正意思是,奶茶里面不要砂糖和淡奶,改以炼奶代替,这样会让奶茶的奶味更香浓。你去香港玩也可以点一杯“茶走”试试。
啡走:
同样,也是不要将砂糖和淡奶加入咖啡,以炼奶代替。
飞沙走石、飞沙走奶:这两个词有没有武侠小说的感觉。“飞沙走石”指不要砂糖和冰;“飞沙走奶”指不要砂糖和奶,其实就是黑咖啡(香港叫斋啡)。我就没有在茶餐厅里面听别人这样下单,如果你有勇气不怕尴尬的话,可以这样下单试看看。
走冰、少冰、走甜、少甜:不知道香港人特别多要求,还是香港的服务业特别贴心,你去任何餐厅、快餐店(麦当劳、肯德基)、台式饮品店等点一杯饮料,你都可以跟店员要求:走冰(不要冰)、少冰(少给一点冰)、走甜(不要糖)、少甜(少一点糖)。有一些台式饮品店还可以:七分糖、半糖这样要求。
走青:这个对于讨厌葱花、芫茜的朋友简直要收藏!如果你点了粥、面之类的食物,你可以跟服务员要求“走青”,就代表不要葱花芫茜这类调味料。
非常出名的过桥面线店,你甚至可以要求“走韭”(不要韭菜)等一些你不想吃的配菜。有一些餐厅的店员还会贴心问你需要“走青”吗?
——真实的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