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许云华(中)调研扶贫企业复工情况。范 杰摄
图②:江正(左)与同事讨论工作计划。本报记者 原韬雄摄
图③:王琪珑在整理农特产品货架。本报记者 刘晓宇摄
图④:王广泽(左)对庭院种植情况进行走访,收集贫困户的困难和需求。资料图片
图⑤:田富(中)和村医一起向群众发放健康手册。陈 仿摄
脱贫攻坚政策应保持稳定。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扶上马送一程,过渡期内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主要政策措施不能急刹车,驻村工作队不能撤。要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加强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脱贫后怎样才能保持政策稳定、巩固已有成果?各地通过实践给出了答案:继续加大资金、项目支持力度,持续强化产业扶贫;精准发放扶贫资金,不断拓宽致富门路;帮助老乡开辟新的增收渠道,防止因病返贫;延续驻村帮扶,多给大伙想点子、出主意;做好走访排查,及时发现、消除返贫隐患……帮扶不断线,老乡的好日子稳稳的。
——编 者
云南省曲靖市扶贫办主任许云华:
延续帮扶政策 打造特色产业
罗平县正式宣布脱贫摘帽的那一刻,我的喜悦不亚于罗平的干部群众。
罗平摘帽后到底怎么干?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除了继续强化资金、项目等政策支持力度外,我们对罗平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丝毫没有放松督促力度。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固本之策,是脱贫摘帽巩固提升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曲靖市对罗平县强化政策帮扶的重点之一。
在罗平入户走访的时候,旧屋基彝族乡罗戈凹村贫困户尹存红让我印象很深刻。2015年,乡里扶持他5箱蜜蜂发展养殖,并对他适时给予技术指导。两年多时间,他养的蜂发展到了20多箱,平均每箱年收入达2000元,增收效果很好,2017年他家脱贫了。今年我见到他时,尹存红一脸自豪和幸福地对我说:“现在我的蜂已养到了160来箱,政府扶持我家脱了贫。当时我写脱贫申请时还担心脱贫后政府不管了,没想到政府还专门成立了养蜂合作社,帮我们扩大养殖规模、协调包装、销售,让我没有了后顾之忧。脱了贫,政府还帮我家致富,我也要帮助比我更困难的乡亲。这两年我分出了20箱蜂给4家养,他们去年也都脱贫了。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产业扶贫不能只追求“短平快”,讲求的是帮扶政策的延续性,立足长远发展。近年来,曲靖市鼓励新型经营主体进村联户、带动贫困户增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罗平县在摘帽以后持续强化产业扶贫,打造了一批特色扶贫产业,对贫困人口中具有种养条件和意愿的贫困户实现了全覆盖。市、县预算专项经费开展产业带贫奖补,对发展特色产业、扩大种养殖规模的贫困户进行奖励,对以订单收购、代销代购等方式带动贫困户增收的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奖励。“以奖代补”,种养得多奖励得多,带贫得多奖励得多,在抓实产业扶贫的同时,大力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形成了很好的扶贫社会效应。
(本报记者 杨文明整理)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扶贫办主任江正:
配套资金跟上 拓宽致富门路
167.5亩清水莲菜产业园去年为124户贫困户每户带来了4000元分红。到了夏天,那真叫“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呢!不仅让咱贫困户增收,更让这秦岭脚下的小村添了秀气!
柿村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高塘镇,耕地少,平均每人8分地。多年来村里人只种小麦玉米,地里刨粮,糊口都难。2013年发展猕猴桃产业后,村民收入上去了,2016年就摘了帽。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一个产业不保险,多几个产业就多几个门道。两任第一书记与上级政府一起想办法,不断为柿村找扶贫产业,蹚致富路子。
干产业要大胆,选产业得心细。华州区扶贫配套资金平均每年增加20%,扶贫办要保证每笔资金精准发放。每个扶贫产业都要在区里进行研判,组织专家进行评审。
现在咱柿村有千亩猕猴桃园、百亩清水莲菜、百亩柿子林和20亩光伏发电产业,辐射带动全村124户贫困户,平均每户贫困户至少有2项脱贫产业,真是户户有产业,人人有收入。今年柿村开始发展奶山羊产业,先期10万元扶贫资金已经到位。
贫困户郭铁栓一家5口就靠他一人养活,现在他承包了20亩地种猕猴桃,去年有10万元收入,已经由一个贫困户变成了致富带头人。他说,这猕猴桃就是“幸福果”。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以前的柿村没有硬化路,收果子的卡车根本进不来。华州区先后投入包括扶贫资金在内的500万元用于道路硬化,现在全村巷道路、通村路实现了水泥路面全覆盖。
华州区还帮柿村与区民政局等单位“结对子”。包联单位筹集资金60余万元,为柿村改造建设了“柿村互助幸福院”,为贫困户完成危房改造7户12人,易地搬迁19户92人,同时对群众饮水设施进行了提升和改造,目前自来水到户率达到100%……
(本报记者 原韬雄整理)
福建省浦城县福禄村第一书记王琪珑:
开辟增收渠道 防止因病返贫
“叮咚……”随着手机一响,一则来自厦门市观日西里社区居民的消息,让我把正在村委院子里挑拣锥栗的周福全拉回到屋里,“老周,今年要多种点高山稻米,田里稻萍鱼也要多养一些,稻子不能打农药,这是认购人的要求……”我一边念叨着,一边把“认购人”的消息记录转发给了周福全。
“放心吧,小王书记,我都记着了!”昔日贫困户周福全,现在已经算是村子里的致富能人。元旦刚过,他的四亩水田就被厦门市民认购,田里今年种什么、怎么种,认购人说了算,最终的收成也是认购人来“包圆儿”消费。
以前的周福全,可不是现在这般模样。家住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枫溪乡福禄村,山高林密,土地贫瘠,那些年,周福全都是“地难种、钱难挣、贫难脱”。2017年底,中国邮政集团厦门分公司派我到福禄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两年的牵线搭桥,我将邮政集团的物流资源引入村里,搭建了“从山林到餐桌”的电商平台。周福全靠线上售卖高山稻米、锥栗等土特产,有了4万多元的年收入,终于迈过了贫困线。
“小王书记,医生诊断我为肝腹水,重活儿干不动了!”2019年年底,周福全拿着南平市第一医院的诊断书,抹着眼泪找到了村党支部。重活儿干不动,种田就跟不上,山货也采不来,眼瞅着老周又要因病返贫,咋办?
脱贫不能返贫。如果有人能承包周福全的四亩水田,那不就把他解放出来了吗?带着简单的想法,我试着在网上替周福全发布了招租启事,没过多久,一则网友留言提醒了我:“如果能认购这块地就好了,我负责吃,你负责种。”
思路一出,说干就干,村里趁热打铁推出“农田认购”计划:春种时,网友以“期货”的形式,在村里认购一块田里面的农作物,村民按照认购人的需求,播种、管理、收割,收成快递上门,专属订制,保质保量。
周福全作为第一批村里试点,与厦门市几户居民签订了“认购协议”,而自己不再下田,专门雇村里小伙子来帮他打理田地。算盘一打,除去人工等各项成本,预计每年3万多元的收入让他心里有了底,“再也不用担心返贫了!”周福全笑得一脸灿烂。
(本报记者 刘晓宇整理)
黑龙江省汤原县新立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王广泽:
继续留在村里 扩大收入来源
“是留,还是回?”去年11月,我两年的驻村任期到了,单位领导问我要不要轮换回去。“留!”毕竟,新来的干部要把情况从头再捋一遍,没个半年可掌握不来。我驻村的黑龙江省汤原县新立村,去年5月正式脱贫摘帽,120户贫困户全部脱贫。但光“扶上马”哪行,咱还得“送一程”啊!脱贫户的受益面还可以更广,增收渠道还可以更稳。
一开始,听到“庭院订单式种植”时,张久林老两口和很多人一样将信将疑,“种那点地,能赚几个钱啊?不如种点苞米,够自己吃得了!”张久林家前年就脱贫了,但夫妻俩年事已高,腿脚不便,收入来源受限,返贫风险可不小。
我心想,他们要是能把房前屋后的两亩地利用好,在家门口就能多赚钱,那多好!我和张久林坐在炕头上,算了不少账——成本花多少、产量收多少、最后赚多少?账算明白了,心结就打开了。
这不,张久林不仅签下订单协议开始“增量”,还想办法“提质”。香菜、豆角、茄子……他的院子里满是覆上地膜的秧苗,这样早采收、早上市,卖的价更高。去年,张久林就增收了3000多元,今年估摸着只高不低。
像张久林一样参加庭院种植养殖产业的贫困户,去年有63户,户均增收400元。今年开春我没少做工作,这个数字又增加到了94户。
搁以前,很多村民觉得“大钱挣不来,小钱看不上,不如搁家喝小酒”,这是因为少本“看得见、摸得着”的“致富经”。去年村里脱贫后,我们又开建了两个大鹅标准化养殖小区,能饲养大鹅3万多只,建成后可以带动全村120户贫困户增收500元。我们还利用光伏产业的效益资金设置公益岗位,卫生员、扫雪员、防火监督员……按劳付酬,定期公示。
扶贫先扶志,从“不爱干”到“抢着干”,大伙儿的变化看得见。接下来,我们工作队要在摘帽不摘帮扶的基础上,灵活引导贫困户发展肉牛、大鹅等养殖产业,加大一直以来在技术培训、贷款申请上的支持力度。
(本报记者 张艺开 郝迎灿整理)
重庆市黔江区望岭村第一书记田富:
每月走访排查 消除返贫隐患
尽管重庆市黔江区望岭村已经脱了贫,但依然有不稳定的脱贫户和易致贫的边缘户,我和镇里村里的干部每个月都要去走访排查。在去年走访时,得知村民老王得了尿毒症。医药费、透析费让本来已经脱贫的家庭一下子跌落到贫困边缘。
对于乡亲们来说,大病、重病往往是返贫的巨大隐患。为了做好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我们建立了“走访排查帮扶+医生进村巡诊+指导产业增收”的工作机制,一起守好乡亲们身后那道防护闸。
防止返贫哪有什么捷径,最主要的还是要一家一家看,一户一户问,分析研判。老百姓好不容易脱贫,不能再因为生病返贫。前期走访算算各家的收入,询问身体情况,和医生们一道科普卫生知识……不少事要做在前头。
我们给老王普及相关的医疗保险政策,除了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区里还通过财政拨款,给每个贫困户投了精准脱贫险。有了这些政策的帮助,老王能报销90%的医药费。
此外,还需要多方协作。市、区两级卫健委对我们帮助不小。重庆市中医院的教授坐诊镇医院,区、镇的医生也会组队,每季度来村里走访病患,为他们提供医疗诊疗。这不,村里的卫生室也焕然一新,五室分离,村医值班,区卫健委每月上门……村民张桂泽患有尘肺病,区里的专家每次来,都要给他看看检查报告,指导用药。不少村民和我说,现在看病比以前方便多了,村卫生室能做理疗,镇里医疗水平也高了不少。
其实有些病如果能够早发现早治疗,就不会小病拖成大病。我们专门邀请卫健委专家来给村民们普及医疗卫生知识。打开村里的大喇叭,把大伙儿召集到院坝,仔细听听医生怎么讲。末了,还要给家家户户分发健康手册,身体的事儿可大意不得。
除了帮老乡了解政策,还得在增收上下功夫。干不了重体力活,我建议老王种桑养蚕,当年就能有收益,再加上他老伴的公益岗位收入,一年下来老两口也能赚两万块钱。
(本报记者 常碧罗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0年04月14日 07 版)
故宫瑞兽”受到不少市民喜爱。 (本报记者 张江毅 摄)
本报记者 毛慧琴
“设计也太精巧了!”“寓意也特别好,作为礼物再合适不过了。”在昨日的2020厦门中秋博饼文化节暨厦门日报社读者感恩回馈季上,人们纷纷在厦门建行摊位前驻足停留,发出这样的赞叹。原来,他们纷纷夸赞的对象,是摊位上正在展示的两只“故宫瑞兽”。
故宫600年华诞 建行携手推出“瑞兽”
9月10日,为庆祝紫禁城建成600周年华诞,故宫开启“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600年展”,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文化盛事。据介绍,中国建设银行鼎力支持此次展览,并联合故宫博物院开发“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600年”限量版“故宫瑞兽”系列产品。
随着中秋佳节的临近,厦门建行依托2020厦门中秋博饼文化节的平台,将两只凝聚六百年祥瑞与守护的“故宫瑞兽”带进我市众多社区,零距离向广大市民展现这款寓意美好祝福的新产品。
厦门建行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自2018年起,中国建设银行与故宫博物院达成战略合作,以“文化的普惠”为初衷,将以故宫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百姓生活。今年,中国建设银行与故宫博物院深入合作,以“和善永固”为合作文化主题,联合开发了“故宫瑞兽”系列贵金属文化衍生品——“故宫瑞兽之喜狮”、“故宫瑞兽之瑞鹿”和“故宫瑞兽之一鹿平安”。
化经典为时尚 喜狮与瑞鹿寓意平安吉祥
记者了解到,“故宫瑞兽之喜狮”以太和殿前的铜狮为创意源点,在创新中延续百年福韵。其中,喜狮胸佩銮铃,寓意招财纳福;头顶如意纹填红蓝双色,象征平安如意、好运当头彩;搭配中国绳艺品牌“结绳记”手工编织的吉祥绳结,以“结”寓“吉”。据介绍,该产品为黄金材质,纯度为足金,采用3D硬金工艺铸造,重量为0.8克,价格为818元/套,全国限量发行20万套。9月22日前还可享受九五折限时优惠价777元/套,建行手机银行App、微信银行及各营业网点均有销售。
“故宫瑞兽之瑞鹿” 演绎温婉静谧的宫廷卧鹿,“故宫瑞兽之一鹿平安”则以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缂丝紫天鹿”中的灵动跳跃的仙鹿为原型,口衔灵芝仙草,寓意富足长寿;背部朱红如意纹样的鞍子,寓意吉祥如意、一路平安。与“禄”同音的“鹿”,寄托人们天赐福禄、仁寿安康的美好祝愿。
据介绍,厦门建行还将跟随2020厦门中秋博饼文化节的脚步,带领这两只可爱的“瑞兽”走进众多社区,让市民在现场近距离品鉴与购买。
故宫瑞兽之
喜狮
以太和殿铜狮为原型艺术演绎,身系金铃铛,寓意纳财辟邪、守护平安;头顶如意云纹以青红双色点缀,寓意万事当头彩、事事如意;四足刻画分明,圆润饱满,尽显喜狮萌态,寓意事业稳固、和谐美满。
故宫瑞兽之
瑞鹿
汲取故宫博物院院藏文物“青玉衔灵芝卧鹿”为灵感,演绎温婉静谧的宫廷卧鹿,侧身雕饰灵芝卷草纹,传达福寿康泰的祝福;如意云纹双色点缀,寓意平安如意、幸福安康;底面雕刻葫芦纹样,“葫芦”谐音“福禄”,寓意福气在“卧”。
门今年首场放心粮油进社区活动举办
扶贫生态大米昨日开售
记者昨日了解到,今年厦门首场放心粮油进社区活动于昨日开办。活动由厦门市粮食行业协会与厦门市军粮供应站共同举办,厦门首款可扫码实现全链条、全过程追溯的军粮“戎花”、厦门位于东北农垦基地的北斗翁兴凯湖富硒稻花香等多种优质粮油产品优惠销售,现场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粮油科普宣传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到现场购买放心粮油、了解爱粮节粮科学用粮常识。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的活动现场,厦门首个“扶贫大米”——“福禄村”高山生态大米爱心亮相,正式开售。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攻坚克难的关键一年。站在这一关键的历史坐标上,厦门市粮食局、厦门市粮食行业协会出实招助力扶贫攻坚,携手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厦门市分公司,帮扶省级重点贫困县南平市浦城县枫溪乡福禄村“好米入厦”——“福禄村”高山生态大米应运而生。昨日,这一“扶贫大米”的开售现场还举办了助学基金启动仪式,市民每购买一包“福禄村”高山生态大米,该基金就捐出一元,作为帮助浦城县福禄村贫困学生的善款送到困难户手中。(记者 沈彦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