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财经APP获悉,1月2日,喜茶发布《2023年度报告》。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喜茶门店总量突破3200家,门店数量同比增长280%;喜茶会员总数超过1亿,新增会员数达3700万,其中学生会员数超360万;喜茶直营门店连续12个月实现月销售同比大幅增长,最高单月销售同比增幅达80%,众多月均销售额超100万元的门店分布在北京、广州、上海、深圳、成都、昆明、石家庄等城市。
据报告介绍,2023年喜茶坚持以真奶、真茶、真果和真糖等品质原料,推出众多真品质爆款产品,时令鲜果茶经典依旧,轻乳茶强势上榜。其中,在轻乳茶方面,茶创新推出6款全新轻乳茶和厚乳茶,上新即爆品芭比粉·水仙月销量超500万杯,多款产品登上年度爆款榜。此外,2023年11月,首家喜茶·茶坊开张,开创全新鲜萃茗奶茶品类,开发了宋云涧、白素馨等一系列鲜萃茗奶茶创新茶底,招牌产品宋云涧单日单店最高售出超1200杯。
合伙门店方面,喜茶2023年有超过65%的事业合伙人开出2家以上的门店,有数十位合伙人开出10家以上门店;有超过90%的事业合伙门店分布在优质商圈并积极布局学校、社区、交通枢纽、景点和写字楼等场景。其中,以50-89平米为主力面积的门店中单日单店最高销售超5300杯。
海外拓展方面,自2018年进军海外市场后,2023年喜茶海外发展全面加速,进入了5个海外新市场,单店单日最高销量近3000杯。
从节假日表现上看,2023年,喜茶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单店销量增幅最高超600%;国庆假期众多门店销量环比节前增长50%;情人节、七夕送喜证活动共送出近10O万张喜证;立秋喜茶门店整体销量增幅达110%,立冬烤黑糖波波牛乳家族售出超17万杯。
此外,喜茶还在8个城市设置24小时门店,同时记录共有超760万人次领取了周一免配送券。
本文源自智通财经网
目新闻记者 石倩
新茶饮、中式茶馆,就像一对“一母同胞”却“性格迥异”的双生子,无论是消费群体还是消费场景都差异巨大。但近期,茶颜悦色、喜茶、奈雪的茶等新茶饮品牌纷纷进入中式茶馆赛道,在各地开出了中式茶馆门店。
工作日中午,顾客排队点单
在茶颜悦色在武汉的唯一一家中式茶馆门店内,极目新闻记者看到,该店的人流量不算太大,相比部分热门地段的奶茶门店客流偏少。
分析人士指出,不少行业的头部企业都在多元化布局上发力,但并非所有品牌都适合。就中式茶馆而言,需要一定文化沉淀和品牌积淀,否则容易出现主业不强、副业太多的情况,反而得不偿失。
新茶饮品牌在汉开出中式茶馆
位于武汉市江岸区万象城的茶颜悦色小神闲茶馆,是该品牌在汉的唯一一家中式茶馆门店。12月7日中午,该门店大约有三四人在排队点单,店铺面积比奶茶门店要大不少,同时设置了不少桌椅供顾客堂食。极目新闻记者看到,该门店的人流量相比部分热门地段的奶茶门店客流偏少,空置的桌椅大约占三分之二。记者询问店员后得知,周末客流量比工作日稍多,周末等候时间约为十几分钟。
记者在菜单上看到,店内的产品分为“现萃奶茶”“挂耳手冲茶”“创意原叶茶”,茶饮售价均为19.9元。该店产品与奶茶门店的产品几乎没有重合,橱窗里还多了蛋糕、点心等茶点。
店内工作人员介绍,该店于今年3月开业,店铺面积300多平方米,是该品牌在汉的第一家中式茶馆门店。不同于奶茶门店,该店不能用小程序点单,只能到店点单。其中挂耳手冲茶仅限堂食,还有配套茶具可以续水,让食客自己动手,提升喝茶体验感。
记者观察到,店内堂食消费的顾客大多点的还是含奶盖的“现萃奶茶”而非纯茶。在店内堂食的一位女生说,“我还是更习惯喝奶茶,这家门店的面积较大,可以和朋友坐下来边喝边聊。”
有茶具可续水,增添喝茶仪式感
不仅仅是茶颜,喜茶、奈雪的茶等新茶饮品牌,也在布局中式茶馆赛道。
有媒体报道,不久前,奈雪首家只卖纯茶的新中式茶馆“奈雪茶院”在深圳开业,顾客在店内不但可以喝茶、就餐,店内还有阅读区和私人影院等供消费者使用。继“奈雪茶院”开业后,喜茶位于广州的子品牌“喜茶茶坊”也开业了,店内产品定位鲜萃茗奶茶,与霸王茶姬的产品定位类似。
新茶饮在汉开设中式茶馆门店
并非所有品牌适合多元化布局
新茶饮品牌为何纷纷进入中式茶馆赛道?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新茶饮品牌布局中式茶馆赛道,运用的是多品牌、多品类、多场景、多渠道、多消费人群的五多战略。
目前,不少世界500强上市公司以及非上市公司的头部企业,都在运用网络战略打造第二增长极。各行业的发展趋势,需要品牌精准把握新生代消费思维及消费习惯,多元化布局更有利于企业探索更适应时代需要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朱丹蓬表示,整体来看,这种商业策略的效果良好,他比较看好多元化布局战略。
同时,朱丹蓬指出,部分新茶饮品牌的品牌效应、规模效应和粉丝效应,还不具备开中式茶馆的契机。经营中式茶馆,需要一定文化沉淀和品牌沉淀,有了文化积淀后,茶馆的运营会比较顺畅。否则,容易出现主业不强、副业太多的局面,反而得不偿失。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王鹏也认为,新茶饮和中式茶馆的消费场景存在较大差异。年长消费者喝茶时,喜欢在比较私密的空间里聚会聊天、获取信息,消费节奏偏慢;而新生代消费者喝茶比较偏爱口味和社交属性,喜爱边走边喝,消费节奏较快。
王鹏认为,企业适应消费变化,积极开拓市场的探索行为值得肯定。可以用一定时间培育市场,让年轻人养成喝中式茶的习惯,也是有可能实现的。但企业也需要注意成本控制、食材品质把关及立体化营销,才能让开拓市场的路走得更顺畅。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所周知,奶茶行业现如今是非常火爆。
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乡镇,几乎随处可见奶茶店的身影,店铺名称也是多种多样。
尤其是,对于年轻人而言,奶茶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上班,来一杯~
聚会,来一杯~
逛街,来一杯~
但让无数年轻人倾心的奶茶店却频频翻车。
比如:
去年爆火的网红“竹筒奶茶”。
上午刚说“为了竹筒奶茶总要去一趟苏州吧”,下午就因为食品安全问题成了批评的对象。
原因是,竹筒杯重复利用,不清洗不消毒直接卖给顾客。
< class="pgc-img">>还有在市场大火的某茗奶茶,篡改牛奶日期,使用过期原料、腐烂水果等,食品安全堪忧。
< class="pgc-img">>而在近日,又一家知名奶茶店翻车。
#CoCo员工被爆切西瓜时吃掉瓜心#
大概是因为CoCo是无数年轻人的心头好,所以此话题一出,瞬间登上微博热榜第一,引来2.4亿的阅读量。
< class="pgc-img">>据网传视频显示:
事发当天,在上海一家CoCo都可奶茶店,后厨一名女员工戴着帽子和口罩正在切西瓜。
但她切西瓜时的举动却比较离谱,该店员在切西瓜时连续多次将西瓜心切下吃掉,随后将剩下的西瓜切块装入盒中。
与此同时,该员工在切西瓜时,行为还不规范。
不仅口罩佩戴并不规范,还没有佩戴手套。
< class="pgc-img">>不过,网友们对此的评价倒是褒贬不一。
有网友说此操作太离谱了,就这还是大公司呢,怎么在人员管理方面如此不严格。
< class="pgc-img">>但绝大部分网友都对此无感,觉得问题不大,既然员工敢吃,说明西瓜质量没问题,至少没坏。
< class="pgc-img">>确实就如网友所言,毕竟有句俗语说得好:不怕厨子偷吃,就怕厨子不吃。
但是,此员工这种行为明显是违反公司守则的。
目前,已对该员工做停职处理,待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重新上岗。
大家喜欢那个品牌的奶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