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已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便利店这一最传统的业态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凭票购买到无人收银,从定额配给到大数据决定门店商品,从遍布乡镇的供销社到无处不在的烟杂店、小卖部,从一味模仿日系风格到如今扬名海外的新一代本土便利店,中国本土便利店也由过去的“追随者”变成如今的“引领者”。
从供销社到小卖部的零售记忆
“柴米油盐酱醋茶,衣服玩具小人书……三尺柜台内商品琳琅满目,一有稀缺物品到货,总会排起长长的队伍。”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黄国源记得,在他的整个孩童时代,供销社就像是魔术师手中的百宝箱,要什么有什么,几乎承包了生活中所需的各种东西。
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个体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萌芽生长,各色“食杂店”、“小卖部”或“土便利”接棒“供销社”,以家庭经营为单位的“夫妻老婆店”开始承担家门口“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买卖功能,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
在70后李洲的成长过程中,小卖部是不可磨灭的记忆。大多都是简简单单的门面,甚至有些连招牌都没有,小小的柜台上陈列着糖果等各种零食、玩具、作业本,灰暗的灯光下甚至有些杂乱,但这也是他小时候最爱的乐园。李洲记得,那时候去小卖部往往要攒上几天或很久的零花钱,一放学就紧紧地攥着手里的几毛钱,飞奔进去,迅速锁定自己最想要的玩具或零食,享受这不可多得的快乐时光。
经过几十年的变迁,有关“夫妻店”的改革声音此起彼伏,但作为商业体系里最细小的毛细血管,它们已渗透进居民的生活,极具韧性和活力。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700万家夫妻店,贡献了整个零售渠道40%的出货量,绝大多数分布于乡镇、县级市和三四线城市,即便是在北上广,烟杂店、小卖部也随处可见,尤其是开在社区里的小商店,平时不起眼,却是煎炒烹炸缺盐少醋时最不可或缺的“香饽饽”。
百花齐放开启现代便利店模式
“92南巡”改变了中国经济的命运,作为离人们最近的零售形态,曾经的“小卖部”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现代化便利店的故事也由此开始。
也是在当年,香港怡和集团旗下的牛奶国际有限公司就获得国外品牌授权,把7-11便利店首次引入中国大陆市场,在深圳开出5家门店;1996年罗森在上海开出了中国大陆的第一家店,把熬点、寿司等日本饮食文化及24小时营业的日式服务带入中国市场;2004年全家便利店正式进入大陆市场,在上海开出了第一家门店。这也意味着,三大日系便利店悉数到齐。
而在过去的10年间,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中国本土便利店也一路由南至北、遍地开花,涌现出一大批本土连锁便利店品牌。如生活在珠三角的消费者,最早接触的是1993年开店的百里臣,接着是美宜佳和天福,上海人则最熟悉可的、快客、好德和良友,在北京则是1999年开出的物美,到了南京,苏果则更深入人心。
便利店的演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结构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往的夫妻店往往是为满足家庭生活所需,不管是主妇们灶台上离不开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孩子们需要的铅笔、作业本和小零嘴儿,便利店更多在家庭中承担重要的角色,“去楼下小卖部买瓶酱油”便是最好的说明。
但在如今,便利店则走出家庭,成为都市人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业态,从饮料瓜子矿泉水的休闲需求到包子盒饭咖啡蛋糕下午茶的刚需,尤其是在一二线城市,“小而美”的便利店为小家庭和越来越多的单身群体提供了从早到晚一站式最便捷的服务。
数字驱动引领便利店未来
逛便利店已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95后姚洁文熟练地自助打了一杯咖啡,转身从货架上挑了一个小蛋糕,然后到自助收银机结账,整个购买过程不超过5分钟。这一场景,日中经济协会北京事务所所长岩永正嗣看在眼里,当时他正带领数十家日本企业代表到便利蜂考察交流。
“在数字化方面,日系便利店没有很好发展,反而是便利蜂用数字化驱动便利店的模式令人眼前一亮。”岩永正嗣感叹道。随后,《日本经济新闻》发文称,便利蜂是中国无人店的最佳答案,并啧啧称道便利蜂用中央系统代替人工决定门店运营的模式。日系便利店曾是中国本土便利店争相效仿的对象,如今反过来取经,中国的新兴便利店正不断地给传统便利店带来启示和变化。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的本土便利店至少经过了三次迭代,第一代本土便利店脱胎于本土区域性大型零售集团,20多年后,中国第四代本土便利店更加强调数据驱动。以便利蜂为例,数字化不仅体现在门店的自助结算系统,而且渗透进整个门店选址、陈列、销售、订货及后台运营、食品安全管理等多方面,通过对生产、物流、门店和消费者在内的全链路数字化,便利蜂得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便利店日常经营决策中人的不确定因素,实现“系统管店”。
同时,相较此前本土便利店“走出去难”的通病,这一代便利店正在打破区域性的“枷锁”,期望成为全国性成熟的便利店品牌。根据便利蜂方面给出的最新数据,自2017年2月开出首家门店以来,目前其在全国的门店数量已突破1000家,分布在北京、上海、南京等8个城市,未来还将加速拓展。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拥有便利店10.6万家,就便利店密度而言,还比不上日韩,但从发展速度看,行业销售额和门店数量最近几年都呈现两位数增长,而中国本土便利店正利用科技打破传统便利店的规则,成为本土便利店发展的加速器。
其实,便利店行业的变迁也是国家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足的缩影,24小时便利店不只是一个日常意象,而且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指标,当一国的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城市里每隔几百米就能看到便利店的灯光,甚至一条马路上连开几家。据预测,我国人均GDP在今年将超过10000美元,便利店行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时期,促进消费市场的发展。
便利蜂的数字化不仅体现在门店的自助结算系统,而且渗透进整个门店选址、陈列、销售、订货及后台运营、食品安全管理等多方面。
【国货记忆】
●黄国源,生于上世纪50年代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所有东西都要凭票购买,粮油、猪肉、鸡蛋、火柴、肥皂、布,相比一些生活必需品,糖果算得上是“奢侈品”了,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美味。当年叔叔结婚的时候,凭结婚证领到糖票换了几两糖果,提前给了一颗,简直比过年还高兴。印象中,供销社的东西虽常常难以获得,但足斤足两、足尺足寸,买得安心。
【高光时刻】
1992年 7-11便利店首次引入中国大陆市场。
1996年 罗森在上海开出了中国大陆的第一家店。
1999年 物美在北京开店。
2004年 全家便利店正式进入大陆市场,在上海开出了第一家门店。
2019年9月 自2017年2月开出首家门店以来,便利蜂在全国的门店数量已突破1000家,分布在北京、上海、南京等8个城市。
新京报记者 张晓荣
图 资料图片
编辑 彭雅莉 校对 赵琳
< class="pgc-img">吉林高新名邸 鸟瞰图
>近日,快客电梯成功签约隆晟地产·高新名邸全部电梯项目,为该项目提供450台高端住宅电梯产品。该项目是吉林省隆晟房地产立足城市形象的塑造,精研深耕的高端居住小区,定位舒适、安全、和谐、生态综合性的新型社区,也将成为公主岭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快客电梯为该项目提供了一系列方案,最终凭借与之相符的高端精致和全方位的个性化解决方案赢得客户信赖,成功取得这一项目的供应商资格。
< class="pgc-img">>高新名邸位于吉林省公主岭市,硅谷大街科技二路交汇,总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分多期开发,主要规划住宅,洋房与小高层等系列。小区附属商业配套,优质幼儿教育资源,万科物业一对一贴心管家服务。后现代精髓的小区设计体现了以21世纪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和技术为基点的“人为本”、“人性化”的人居环境。
< class="pgc-img">>作为生态型居住小区的绿色景观是其主要特色,整体追寻“一纵、三横、多节点”的景观结构,倡导健康生活理念。主入口正对横纵向公园级景观轴线,打造多个中心景观节点,宅前“组团式”绿化景观。“师法自然“五重园林绿化搭配童梦主题乐园与全龄健康跑道,倡导了孩子纯真的生活意趣与人们健康生活的新风尚。
< class="pgc-img">>快客团队为小区提供的产品同样配备“一站式“管家服务,从产品外观设计到选材制造处处体现出快客电梯的精致考究,与小区进行完美配套。快客电梯丰富的高端小区项目经验,自信能为小区业主的乘梯安全保驾护航。
未来,快客电梯将继续秉承“为人类提供智慧零故障电梯”的企业使命,坚持“成为受人尊敬的全球顶级电梯制造服务商”的企业愿景,持续创新前沿的电梯技术,深耕中国电梯市场,不断探索出更具创新型的解决方案,使人们享受更安全、更舒适、更便捷的卓越乘梯体验!
源:舟山日报-舟山网
开栏语
便利店作为零售业态的一种重要形式,凭借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已融入百姓生活,并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和电商冲击的压力,品牌连锁便利店却逆势增长,在实体零售市场“一枝独秀”。在舟山,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消费者对于便利性的需求日益增大,各知名连锁便利店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高光时刻”。
舟山晚报今起推出“聚焦舟山便利店经济”系列报道,将全面展示这种新零售业态,解析增量背后的原因,探讨其对舟山商贸行业发展的影响,推动其加快发展,更好地满足城市品质消费需求。
古色古香的便利店
互联网电商的高速发展,对线下零售实体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大型商超业绩下滑、关店等消息时有耳闻。
然而,便利店却是个例外。近几年,品牌连锁便利店的增速连续居于零售业态前列,其营收和市场份额不降反升,成为新零售风口。在岛城,快客、罗森、十足等品牌连锁便利店也已呈现遍地开花之势,展示着勃勃生机,释放着消费潜力。
知名品牌便利店在岛城激增
事实上,品牌连锁便利店进入舟山已有近十年光景,如经常在加油站看到的“易捷”。
起初,这种零售模式并未被市场接受,在大型商超唱主角时,它仅仅只是一种补充。随着马云提出“新零售”的概念,以及城市居住区域的扩大,知名品牌连锁便利店纷纷登陆岛城,开始强势“抢滩”,并在短短几年内激增。
2018年,“快客”“罗森”相继在定海、新城开出多家加盟店,今年“十足”又在东港、新城开出三家门店。这些品牌便利店有着统一的LOGO、设施配置、服务标准、门店管理及物流配送,因其很高的品牌知名度,以及迎合了年轻一代主流消费群体的生活购物喜好,而备受青睐。
“两年间,我们已经在舟山开了10家门店,60%的消费者是20多岁的年轻学生、白领群体。 ”“罗森”舟山区域运营主管庄诗思表示,各门店的销售业绩均超预期。
选址在人流密集、客流稳定区域
这些在舟的品牌连锁便利店普遍是加盟形式,建筑面积通常只有几十平方米,选址在商业街区、商务楼宇、办公园区、居民社区、医院、学校等人流量较大、客流相对稳定的区域。
定海文化路的蓝邻知己街区是“罗森”在舟山的首家门店,之后又相继在定海芙蓉洲路、新城樱花公园、长峙岛如心广场、新城儿童乐园等开门营业,“我们的战略布局是一路向东,接下来准备拓展普陀市场。 ”庄诗思说,从目前情况看,长峙岛如心广场商圈是人气最旺、消费力最强的区域。“十足”的扩张模式则是从普陀起步,向定海延伸。
“我们第一家门店开在东港海景时代广场,主要是考虑那边旅游客流较多,而且购买力强。 ”“十足”宁波区域经理徐韬说,不久前,“十足”又在舟山日报社大楼旁开出第三家门店,看中的是新城日益集聚的人气和消费潜力,“定海门店正在选址中,我们计划到明年开足10家。 ”
后疫情时代或将迎来新一轮发展
在超市、大卖场、购物中心、商业综合体等热潮之后,品牌便利店似乎正成为国内零售商业市场中一股汹涌的潮流。
一位零售业人士分析,这些品牌连锁便利店之所以能在岛城迅速崛起,一方面与其适应消费需求和现代生活节奏有关,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新区的经济发展基础和消费潜力。“如今一二线城市市场已饱和,使这些品牌开始不断向经济较发达的三四线城市下沉、渗透。 ”
此外,品牌连锁便利店在为消费者提供琳琅满目的商品的同时,也提供着各种即时性、多元化服务,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业内人士表示,在面对疫情时,规模较大的品牌连锁便利店往往能显现出更快的反应速度、更高的管理水平和运营弹性,而在后疫情时代,品牌效应还将得到进一步彰显,或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