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盛夏来临,每到夜晚华灯初上,各地的夜市就有了烟火气,流连在大排档、烧烤摊位前大快朵颐,这就是夏天的感觉,但是,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牢记消防安全。
据消防部门介绍,夜市摆摊往往比较密集,一旦引起火灾损失将比较重,在夜市经营、在夜市用餐时,应该注意以下这些方面。
隐患一:私拉乱接电线
在夜市摆摊,外接电线照明占了绝大多数。有的摊贩从附近的商铺中接线,有的从远处的居民楼内接线。接通的电线,多数悬挂在树枝上、吊在半空中,有些还散于地下被过往人流踩在脚底,并且这其中还存在电线陈旧,接口裸露在外面等安全隐患。
注意:在日常经营中,对经营范围电气线路要及时自查,不要为图了方便而私拉乱接电线,如果发现线路老化要及时维护更新。
隐患二:不正确使用煤气罐
在夜市上总少不了最受欢迎的小吃摊,在小吃摊最常见的就是使用煤气罐和炭火,虽然使用方便,但是易燃易爆,使用时需要十分小心。
注意:煤气罐、天然气、油等易燃易爆物品一定要妥善保管,不可随意扔放,并定期检查确保不漏气、不漏油,以免引发事故。
隐患三:火星飞溅引燃物
夜市上,卖烧烤炸串的和卖衣服等易燃物的摊位距离并不远,有时还紧靠在一起。烧烤时不时会有火星飞出,而衣物又非常易燃,如果有风将火星吹起,那么极有可能点燃衣物。
注意:摆摊时,应该注意将用火摊位和易燃物摊位分开,注意距离,用火时要小心,炉灶旁边不要摆放纸巾、塑料瓶、塑料袋等易燃可燃物。
隐患四:小烟头引大患
在夜市地摊吃饭时,有些人喜欢抽烟,但夜市环境并不适合抽烟,一次性桌布、纸巾等都很易燃,烟头如果没有及时熄灭,是个不小的火患。
注意:就餐过程中,不可随意乱扔烟头,特别是在烧烤摊、大排档等较为凌乱的就餐环境下,小小的烟头极易引发火灾。
隐患五:堵塞消防通道
夜市摆放的摊位较为密集,并且人流量大,甚至有些摊贩占道经营,开着电瓶车穿行而过。一旦发生事故,没有疏散通道,消防通道被堵塞,救援不及时,损失难以避免。
注意:在经营中,不能将杂物随意摆放,不能占道经营,更不能堵塞 消防通道。要按照摆放规定严格执行,注意摆放距离。
记者:王铁军
来源: 哈尔滨日报
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杨书贞
夏季夜市“逛吃”空前火爆,外出就餐安全隐患徒增。为防范和减少夏季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夏季餐饮食品安全消费警示,提醒居民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改善饮食卫生习惯,降低食品安全事故风险。
一、疫情防控不放松。餐饮单位在遵守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各项规定、规范开展经营活动的前提下,严防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进入餐饮场所,合理控制排队及就餐人员距离,提醒并保障消费者使用公筷公勺或分餐就餐,防范交叉感染。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及其分支机构、自建网站餐饮服务提供者,要加强送餐人员健康及卫生管理,确保送餐容器、箱、车清洁,每日至少进行两次清洁消毒,实施“食安封签”和“零接触”配送。消费者外出就餐时要严格落实各级疫情防控有关规定和要求,绷紧弦、不松懈,不搞群体性聚餐。
二、选择饭店要慎重。外出就餐或者网络订餐时,首先要选择证照齐全、量化等级高的餐饮单位,其次要选择有“明厨亮灶”的餐饮单位,可以用手机下载“舌尖安全网”APP或者电脑登录“舌尖安全网”,通过在线视频监督餐饮单位加工制作食品的全过程。
三、采购食材要谨慎。不可采购发芽土豆、野生蘑菇、不明物种的鱼贝类产品和病死、毒死及死因不明或未经检疫的畜禽肉、街头无证摊贩加工制作的熟肉等食品。购买熟食要到具有合法资质和具备冷藏设施的超市或副食店,要观察色泽、气味。路边摊贩出售的自制熟食、凉拌菜、豆制品、生食海产品等尽量不要购买。
四、加工过程要注意。餐饮单位从业人员要持有有效健康证明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严格加工环境、工具容器和餐饮具的消毒,减少食品污染环节;在加工食物时要规范操作,不得加工变质食物,加工食品生熟分开,防止生熟交叉污染;在未经许可下严禁制售生冷菜;加工四季豆、河豚鱼等高风险食品时,一定要烧熟煮透。
五、剩饭剩菜要慎食。夏季气温高,饭菜存放不当易变质。外出就餐或参加红白喜事聚餐打包的食品尤其要注意妥善存放,避免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时间存放导致食物腐败变质。隔夜饭菜食用前应再次高温加热确保烧熟煮透,杀灭存储时繁殖的微生物,确认无变质后方可食用。
六、食物储藏要科学。冰箱内存放食品不宜过满,要定期除霜;蔬菜、水果类食品与生肉生鱼等分开保存;瓶装、罐装、纸盒、真空包装食品,即开即用,开启后应及时冷藏,冷藏时用保鲜膜包好,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
七、烧烤食品要少食。食品在烧烤、烟熏、烘烤时,脂肪因高温裂解,产生的大量自由基通过热聚合反应生成苯并芘,经常大量摄入烧烤食品对健康具有潜在危害。烧烤食品如果烤制时间短,中心温度可能达不到杀菌的温度,容易导致进食者感染消化道疾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病。路边烧烤摊位卫生条件较差,加工制作过程不规范,经营时间地点不固定,对消费者健康构成潜在危险,建议广大消费者慎食烧烤食品。
八、食用冷饮要适量。夏季冷饮历来是安全性较低的食品,这既有生产、加工、运输、冷藏等方面的问题,也有消费者保管不当的问题。因此购买冷冻饮品尽量选择正规商场和超市,除查看标签、生产日期、保质期外,还要查看包装是否完好,不要购买包装粗糙、破裂、变形的产品,不要追求色泽鲜艳,这可能是色素添加的饮品。买回的冷冻饮品要及时食用,或及时放入冰箱冷冻格中保存,特别是不能一次吃完的桶装冰琪淋,必须避免在化冻后重新冷冻保管。
九、维权意识要增强。消费者食用购买的食品或者在外就餐出现不适时,要及时就医,保留病历卡、化验报告等相关资料;通过在线视频监督餐饮单位加工制作食品的全过程时,如发现可能造成危害公众卫生安全的行为,请保留证据。有以上情况发生的请及时拨打12315进行举报维护个人权益。
来源:大河客户端 编辑:沈晨
代人每天忙忙碌碌,到了晚上回到家才会彻底放松一下,有些家庭都会在外吃一些烧烤食物,解馋而且换个口味。不过,烧烤食物的危害性人们议论也比较多,那么,那些夜市烧烤美食怎么吃才能减少对身体的损害呢?记住这几个原则就行,大家快来看看吧。
今天给大家谈一谈——夜市。周末正是夜市最繁华的时刻,许多朋友也许三五成群正的正在路边小摊、农家小院里,正吃着烧烤喝着酒聊着天。目前烧烤行业可以说遍地都是,可以说给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又增加了一篇色彩。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下如何健康的享受这夜市的美味。
一、为什么说吃烧烤容易致癌?
我们用碳火烤肉的过程当中,会产生杂环胺和苯并芘类的致癌化学物质:
1、当温度达到100度时,开始有杂环胺形成,但真正的有害物质大量形成是在300度左右。影响杂环胺形成的四大因素:①食物种类 ②烹调方式 ③温度 ④烹饪时长,
2、苯并芘:肉类烧焦变黑或脂肪滴到热的烤架上时会形成苯并芘,影响苯并芘形成的因素有:①烹饪温度,②烹饪时长③烧烤使用的燃料,④食物到热源的距离,⑤食物的脂肪含量。
烧烤的温度越高时间越长,产生的杂环胺和苯并芘就越多。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苯并芘归在了致癌物的第一组,已经明确对人类有致癌作用,而“杂环胺”会损伤并改变DNA,因此,我们说经常吃烧烤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二、如何烤制出美味又相对健康的肉?这十个原则一定要注意
虽说这两类物质致癌性都很教强,但只要合理烹饪,是很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致癌物的产生的,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操作方式
1、前处理:有实验证明,烤制前用葡萄酒或洋葱、啤酒等腌制后再烤,可明显减少杂环胺的产生。
2、不要把肉切的过小:切得过小的肉,大量的脂肪暴露在外,烤制时滴落到烤架上的就越多,形成的苯并芘就越多
3、烤肉时经常翻动肉:每面烤30-60秒再翻到另一面,这种勤翻动的方式是烤熟一面再烤另外一面所产生的杂环胺的1/10。平常在家里煎制时也要注意这个方式。
4、剪短烤制时间:全熟烤肉的杂环胺含量是四分熟的3.5倍,杂环胺和苯并芘会随烤制温度和时间而增加,但吃不熟的肉可能会引起食物过敏的高发,因此有食物过敏的人,建议还是煎熟了再吃
5、烧焦部分别吃:苯并芘在烤焦发黑的肉当中含量最高,必须把这部分切掉。
6、使用香辛料来减少杂环胺的形成:比如薄荷类草药、洋葱粉、姜黄、新鲜大蒜等。
7、最后使用烤肉酱:甜烤肉酱会增加1.9-2.9倍的杂环胺的形成,建议最后再放,这样能避免烤肉酱烧焦。
8、控制烤制温度:用烤箱烤时,不要过度烧烤,用中档火力烤制,温度控制在190-230度
9、多吃蔬菜水果:吃烧烤时,多吃一些蔬果,能抑制苯并芘的突变活性
10、不要直接与火接触:有实验表明,烤肉的位置与火接触越近,苯并芘浓度越高,烤肉与火直接接触时:苯并芘的浓度在10.7μg/kg,距火5cm时:苯并芘的浓度10.7μg/kg,在火旁边烤:浓度0.1μg/kg。
本文给朋友们讲了一些饮食健康常识,而且,提醒大家一些实用的防病知识。夜市美食怎么吃才能减少对身体的损害呢,这是我们每个爱吃烧烤的人都关心的话题,大家要想解馋而且又不伤身的话,一定要记住这几个原则。对于食材的前处理,肉块大小,烧烤时间以及烤制温度等,一定要严格掌握,这样吃起来才会更健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