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继续饭局话题
前两期我们解决了怎么把人约出来,以及饭前准备的细节。这期我们来说说如何点菜。
< class="pgc-img">饭局就是生产力
>点菜的学问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出去点菜大家都爱点一个菜,那就是随便,我吃什么都行,让谁点谁也不点,有时是大家各点一个,那桌菜点的不成样子,主次、荤素也没搭配好。大家是真的不在意吗?换作你有没有自己想吃的东西没点上的时候,所以说点菜是很重要的,更是门学问。
讲一个我年轻时干公关的经历,记得有一次副总把我叫到办公室,给我介绍了4个人说这是咱们兄弟公司的,中午留下来吃顿吃饭,把我最爱吃的那个羊头捣蒜点上,其他的你看着点随便来就行了。当时也是年轻听不懂,咨询了老同志才知道,看着点是看着羊头捣蒜这个菜点,总不能说这几个人不是什么重要客人,几个家常菜就行了注意成本。如果是重要客人那就直接说了,关键是不能说,说了打人家脸。说远了我们具体说说点菜要注意的地方,可不是在旗在教这么简单。
< class="pgc-img">>让对方点
为什么让对方点呢,一是显得对人家比较尊重,二是你不一定知道对方的口味喜好,如果对方坚持不点,你也要把菜单让给对方带来的作陪点菜,既然可以带来那就是关系不错,有一定的了解,还有一个原因是别人点不好意思给你点太贵的,也不好意思点的太多,人家不知道你的预算是多少,如果他真的是往贵里点,那就注意这个人不是想有十足的把握办这件事,就是想好了白吃你一顿,这年头吃相难看的可不少,别人点完了你要假模假式的再加两个意思一下。
< class="pgc-img">每日学习社会哲学
>菜的数量
数量一般控制在就餐人数乘以1.2到1.8之间。根据场合和人物设定,多一点就1.8,少一点就1.2,极个别场合2.0不过2.0就显得有点浪费了,这里面注意起菜前的小菜没有算在里面。快吃完的时候一定说一句,不够咱们再点,意思一下。
< class="pgc-img">每天学习社会哲学
>菜的口味与荤素搭配
菜的口味看主宾的喜好,山东人爱吃煎饼,你就点个山东煎饼让人家尝尝地道不地道,如果是内蒙的你就点上水煮羊,让他尝尝肉好不好,等等。这个的目的是让他讲一讲他们家乡的地方菜是什么样的这样话题不就打开了吗。有老人你要注意点些烂糊的菜,有孩子你就点些甜的菜,有女人你就让女人自己商量着来。这些都要考虑到,可不是说吃不吃大肉这么简单。
荤素上肉为主,很多女的说减肥,见了肉比谁都爱,也就是说说。素的太多怕有小心眼的人,礼多人不怪吗。这些例子就不举了用心想你就会看到。
< class="pgc-img">每天学习社会哲学
>菜的主次
桌子上一定要有个主菜,一般是鱼。这个是为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干公关那时就是这样教的我,估计是大家约定俗成的吧。汤看着点,一般的饭店大部分都做不好,30年的饭馆经验。
下期内容:找谁来作陪,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点关注不迷路,我们下期见
<>文者:菲女狼
(来源:Dreamstime)
公司年中宴请重要客户,高阶主管们选定了餐厅之后,发派给总务组组长佳佳负责执行。不做多想的佳佳,直接订了餐厅现有的桌菜做为宴客菜肴,没想到却被副总说是便宜行事。
不想让副总认为自己发懒,佳佳顺口找了理由推托:「我不太会点菜,想说订现成桌菜就好。」
没有辩解还好,佳佳一辩解,副总整个火都上来了,大声斥责:「不会点菜当什么主管!」
被钉得满头包的佳佳,悻悻然地退出副总办公室。一离开副总的视线范围,佳佳马上跟部门的其他小主管抱怨起来:「莫名其妙,点菜跟当主管有什么关系!」不服气的佳佳,直说副总八成是跟老婆吵架了,才会心情不好藉题发挥,而自己则是无端地被台风尾扫到。
「要点菜就来点菜啊!是有什么难的。」佳佳拿起餐厅Menu,准备像韩信点兵一样,大肆点菜一翻。
从第一页翻到最后一页,再从最后一页看到第一页,过了半小时之后,佳佳的眼睛还盯着菜单Menu看,迟迟无法下最后的决定。
苦思良久之后,佳佳突然开窍了,知道副总所说的「不会点菜当什么主管!」是什么意思。
一埸宴席可以是只求酒足饭饱一桌饭菜,也可以是贴心周到的一场飨宴,就看主事者是要虚应了事,还是要做足功课。
「点出一桌好菜,达到宾主尽欢。」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没有那么容易,考验着筹备者的「情资搜集力」、「?察识人力」与「决策判断协调力」,这3大能力都是当主管不可或缺的。也难怪副总针对佳佳的敷衍行事不以为然。
一、情资搜集力
职场的任何决策,皆需要藉助正确的情资以做出适切的判断。而正确的情资有赖于系统性的信息调查与收集。
像佳佳这样的晚宴承办者,如果要点出让宾主尽欢的一桌好菜,针对赴宴者各别的了解是第一步。每一个客人个别的口味偏好是什么?各自又有什么饮食禁忌?近期有没有特殊的状况要注意?如果不清楚客人的偏好与禁忌,又如何能投其所好呢?
「王董不吃牛、张总监正吃斋、陈老板吃海鲜会过敏、江夫人好甜食,李总裁喜辣味,郭经理爱酸食。」若这类信息收集的工作少了,只是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客人身上,恐怕不是上乘的侍客之道。
一个在宴席的菜肴也能深思熟虑的人,在工作上的表现也必定可圈可点。毕竟细节都求好的人,要事自然差不到哪去。同时,要把这等细节做好,也彰显出情资收集能力彻不彻底。
二、洞察识人的眼力
商场上,人脉就是钱脉。但是人脉的运用,还得靠识人的眼力,才能发挥到极致。
公司高阶主管宴客,承办者当然不可能情商高阶主管一一去询问贵客喜好,就算是承办者自己去向受邀客人本人打听多少也有些唐突。
贴心又周全的办法,便是向客人贴身的人打探,谁才是最了解董事长、副总经理的人呢?一定是副董事长或总监等高官吗?那可不一定,有时候象是司机、秘书,有可能才是最知道内情的人。
什么样的情资应该从哪些管道得知,这些管道的关系又该怎么建立,考验着对职场生态的掌握,也考验着识人的眼力。
三、决策判断协调力
收集了有效信息,要能充分运用,才能有实质助益。
一席客人,各有所好,菜肴当然无法逐一客制化。如何根据所收集的信息,并根据店家的菜色,达到众人都满意的最大公约数,并在小细节满足个别所需,也考验着承办人员的判断与协调能力。
而这些判断与协调不论在市场营销、组织管理,都是不可或缺的能力。宴席上的菜肴,代表的不只是菜肴,还象征着承办人的心思有多少、能力又到哪。
「不会点菜当什么主管!」副总说的有几分道理,佳佳决定好好研究,根据餐厅的特长与客人偏好点出一桌好菜、规划一场好宴席。毕竟,职场上所有的主管交办事项,可都是展现能力的舞台,即使是宴席也一样。
><>语:我们面对一个人,对方是什么样的人,可能要经过很久才能知道。但是有时候,不用这么麻烦,和他吃一顿饭,看他点菜就能够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会不会做人、人品如何。
1.通过点菜看品性
有次,笔者和公司的HR去外地学校招聘,挑选了5个优秀的大学生准备给公司领导看看。走前最后一天,HR请那5个大学生吃饭,他说简历上看不出真实的东西,通过吃饭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如何。就算这个人简历再丰富、能力再出众,但是品性不行,那是绝对不能要的。
在点菜的时候,HR把菜单交给了他们,让他们自己点。其中有位在学生会做干事的大学生,一下了8个菜,说都是他喜欢吃的,推荐大家尝尝。HR也没说什么,回去就把这位大学生给淘汰了。后来HR告诉我,一个人点菜的时候,只顾着自己,而完全不顾及别人,在职场中,这种人绝对会因为自己的利益而伤害到别人和公司。
2.根据点菜看情商
有一次部门领导请客吃饭,让每个人同事都点几个菜。当菜单传到老刘的手中时,已经点了有9个菜了。老刘翻了翻菜单,直接就和服务员说,把已经点了的几个菜给划掉了,还说这个才不好吃,自己不喜欢吃。当时旁边点这些菜的几个同事当场脸就绿了,这相当于在打脸。席间,领导也没说什么,这几个同事都没有向老刘主动敬酒。
笔者事后想一想倒觉得出现这样的情况很正常,因为老刘平时在工作中就比较自我,基本上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而点菜不过是他平时作风的一种侧面的体现而已,这也难怪老刘的人际关系不怎么样。
所谓情商,不过就是多考虑一下别人的感受。而点菜的时候,更是一种对别人感受考虑程度的体现。你把别人的点的菜都给去掉了,那不就是不拿别人当回事吗?
3.透过点菜看智商
前年的时候,笔者和几个下属去外地走访客户。晚上的时候对方公司的副总带着一个助理请笔者吃饭。那位副总说自己最近血压有些高,让助理点菜看着办。结果那位助理点的菜都是大鱼大肉。那位副总当场也没说什么,自己叫来服务员点了几个全素的菜。
过了一段时间,笔者和那位副总聊天的时候,才知道,在那顿饭后没多久,副总就把他给开除了。理由是不适合工作,其实原因不说也知道,太没有眼力劲了。
点菜看智商,不过就是多方考量、合理搭配,每个人都要顾及、还要让大家都能达到一个满意的平衡。没有谁喜欢自己被忽视。
请客吃饭在中国已经变成了酒局饭局,吃、喝已经不是成为目的,而通过吃喝增进感情、谈拢事情、了解对方逐渐变成了主要的目的。而点菜就是一个看人、了解人的取道,品性好坏、情商高低、智商优劣,一目了然。
请客吃饭的时候,你喜欢吃什么菜呢?
—— END ——
欢迎关注【职视角】头条号,每天都有简单实用的职场干货,帮你升职加薪走向成功。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不妨转发、点赞、收藏一下,我着这里感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