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新雅粤菜馆推出外卖套餐 来源/受访对象提供
复工之后,中午吃什么?你是选择自带午餐还是去食堂打包,抑或外出觅食?随着申城复工复产工作的推进,白领午餐怎么吃成为问题。而记者采访后发现,为了避免人员聚集用餐,本市不少老字号餐饮企业、社会饭店和连锁店都把经营重心放在了外送产品上,外卖、公司团餐的销售有所增长。
老字号午餐送上门
“这是我们首次推出外卖菜单,除了把几个特色菜作为主菜,搭配出了几套套餐之外,还提供招牌主食、手作点心等,供市民选择。”新雅粤菜馆市场部副总监毛勇说,从2月14日下午开始,新雅粤菜馆的套餐、团餐首次在美团外卖上线,之所以还放上点心,是因为考虑到特殊时期,可能市民买早餐也不容易,就一口气都上线了。
无论是做外卖,还是团餐,对于这家老字号来说都是头一次。“我们不是提前烧好菜,拿到单子了再分装的,而是接单后大厨再一个个菜炒出来,算是盒饭中的‘小灶’。”毛勇告诉记者,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和口味,每接到一个订单,厨师都会按照标注的用餐人数和菜点开始制作,然后分配到对应的独立餐盒中。完成打包后,再贴上专用的食安封签。
“目前已经有十几家公司打电话过来订购了,每家的预定量大约是三五十份。上周末还有一家在从长宁区办公的公司来定午餐,需要一百多份。”毛勇说,这些订单可以自取也可以通过无接触配送送到指定地点。预计随着复工企业的增多,老字号的外卖生意也会越做越多。
< class="pgc-img">>图说:大富贵酒楼的外卖半成品 来源/受访对象提供
外卖半成品代替堂吃
事实上,在疫情发生之后,本市餐饮企业在春节期间纷纷暂停营业,而随着复工复产,餐饮企业也在转变思路,用外卖来弥补堂食的不足。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金培华表示,上海多家餐饮企业已经行动起来,一方面触网做外卖,为企业提供集体送餐,另一方面也在发力半成品,让市民在家也能方便地烹饪。
“最近半成品已经成为了销售的中坚力量,相比去年同期,销售额增长了50%以上,南京东路总店的熟食、点心也卖得不错。”相比新雅粤菜馆成熟的半成品业务,和记小菜则是首次把经营重心放在这一领域。龙利鱼片、酸菜鱼片、狮子头……这些半成品小菜切配完毕,放在一个个一次性盒子里,每一份的价格都不高。通过线上外卖平台和线下社区的两种渠道,销售配送到居民家中。
疫情之下,大富贵酒楼也把餐饮酒楼做减法,点心、熟食、半成品、外卖做加法。记者了解到,大富贵酒楼40多家门店分布于上海各区,有14家综合性门店的中式餐饮酒楼临时歇业,29家门店小吃快餐餐厅坚持营业,其中有部分门店调整了经营范围,保留对外销售卤味和点心,关闭小吃餐厅,还开放6家包含厨选半成品。目前,大富贵的卤味、点心和半成品都能在线上线下外卖配送,不少老顾客不仅冲着特色口味而来,更是冲着放心安全而来。
而老盛昌汤包除了在春节期间推出的冷冻包子、烧麦等外卖点心,还赶在复工后推出了手工小馄饨、苏式汤面的半成品装。记者看到,蛋皮、小葱、调料和生的小馄饨分门别类装在一盒中,苏式汤面也配上了调料、小葱和生面,还能打包不同的浇头,十分方便。“特殊时期,我们也在不断改变经营品种和流程,希望通过这些改变增加消费者的安全感,既为大家提供方便,也是企业的自救。”
新民晚报记者 张钰芸 特约通讯员 孙霞琴 杨济诗
说:新雅粤菜馆推出外卖套餐 来源/受访对象提供
复工之后,中午吃什么?你是选择自带午餐还是去食堂打包,抑或外出觅食?随着申城复工复产工作的推进,白领午餐怎么吃成为问题。而记者采访后发现,为了避免人员聚集用餐,本市不少老字号餐饮企业、社会饭店和连锁店都把经营重心放在了外送产品上,外卖、公司团餐的销售有所增长。
老字号午餐送上门
“这是我们首次推出外卖菜单,除了把几个特色菜作为主菜,搭配出了几套套餐之外,还提供招牌主食、手作点心等,供市民选择。”新雅粤菜馆市场部副总监毛勇说,从2月14日下午开始,新雅粤菜馆的套餐、团餐首次在美团外卖上线,之所以还放上点心,是因为考虑到特殊时期,可能市民买早餐也不容易,就一口气都上线了。
无论是做外卖,还是团餐,对于这家老字号来说都是头一次。“我们不是提前烧好菜,拿到单子了再分装的,而是接单后大厨再一个个菜炒出来,算是盒饭中的‘小灶’。”毛勇告诉记者,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和口味,每接到一个订单,厨师都会按照标注的用餐人数和菜点开始制作,然后分配到对应的独立餐盒中。完成打包后,再贴上专用的食安封签。
“目前已经有十几家公司打电话过来订购了,每家的预定量大约是三五十份。上周末还有一家在长宁区办公的公司来定午餐,需要一百多份。”毛勇说,这些订单可以自取也可以通过无接触配送送到指定地点。预计随着复工企业的增多,老字号的外卖生意也会越做越多。
图说:大富贵酒楼的外卖半成品 来源/受访对象提供
外卖半成品代替堂吃
事实上,在疫情发生之后,本市餐饮企业在春节期间纷纷暂停营业,而随着复工复产,餐饮企业也在转变思路,用外卖来弥补堂食的不足。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金培华表示,上海多家餐饮企业已经行动起来,一方面触网做外卖,为企业提供集体送餐,另一方面也在发力半成品,让市民在家也能方便地烹饪。
“最近半成品已经成为了销售的中坚力量,相比去年同期,销售额增长了50%以上,南京东路总店的熟食、点心也卖得不错。”相比新雅粤菜馆成熟的半成品业务,和记小菜则是首次把经营重心放在这一领域。龙利鱼片、酸菜鱼片、狮子头……这些半成品小菜切配完毕,放在一个个一次性盒子里,每一份的价格都不高。通过线上外卖平台和线下社区的两种渠道,销售配送到居民家中。
疫情之下,大富贵酒楼也把餐饮酒楼做减法,点心、熟食、半成品、外卖做加法。记者了解到,大富贵酒楼40多家门店分布于上海各区,有14家综合性门店的中式餐饮酒楼临时歇业,29家门店小吃快餐餐厅坚持营业,其中有部分门店调整了经营范围,保留对外销售卤味和点心,关闭小吃餐厅,还开放6家包含厨选半成品。目前,大富贵的卤味、点心和半成品都能在线上线下外卖配送,不少老顾客不仅冲着特色口味而来,更是冲着放心安全而来。
而老盛昌汤包除了在春节期间推出的冷冻包子、烧麦等外卖点心,还赶在复工后推出了手工小馄饨、苏式汤面的半成品装。记者看到,蛋皮、小葱、调料和生的小馄饨分门别类装在一盒中,苏式汤面也配上了调料、小葱和生面,还能打包不同的浇头,十分方便。“特殊时期,我们也在不断改变经营品种和流程,希望通过这些改变增加消费者的安全感,既为大家提供方便,也是企业的自救。”
新民晚报记者 张钰芸 特约通讯员 孙霞琴 杨济诗
上7点半,拎着一斤猪肉、两根胡萝卜的孔祥东医生,踏进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人民医院外科病区办公室的门。
这是来上班,还是烧菜?非也,他是要进行手术演示。原来,孔祥东是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的一名外科医生,眼下他正和金山区的十多位医护人员一起作为援滇队员在云南普洱市开展为期半年的指导工作。
在千里之外,一个小县城里,上海医生和当地医生之间,正在上演一个个感人而有趣的故事。
爱搞科研的孔祥东
“哟,孔老师,中午要改善伙食啊?”
看见孔祥东进门,经常跟在他后面转悠的兰医生脱口而出。
“不是改善伙食,是拓宽大家的思路!”
孔祥东把“食材”洗洗切切,码好,招呼外科的同事们过来“围观”。
“今天我给大家演示一下甲状腺介入治疗技术,不过,一时半会没病人,我就想了这个‘土’办法,让大家看看手法……”
大家立刻朝孔祥东聚拢过来,仔细观看他的操作手法,认真的还做着笔记,不时提出问题。
“援滇只剩下一个月了,想干的事还有好几件,这阵子抓紧时间,有条件就给大家讲讲新技术。”负责教科研工作的孔祥东在出发时,还抱着推动镇沅县人民医院科研工作的想法。
没几天,他就发现了一件事儿:开展单孔腹腔镜手术的时候,因为切口开在脐孔,距离手术部位比较远,当地有一些肥胖的病人,常规电钩长度太短,够不到病变区域,加长的电钩设备没有,怎么办?爱琢磨的孔祥东之前已经有好几个手术器械改良的实用新型专利,他花了几十块钱,淘宝上买了材料,采用套管拼接的方式自主设计制作了加长拉钩,难题“分分钟”解决!
之后,孔祥东以自己的巧手,先后完成了腔镜下拉钩、新一代手控电钩等改良或创新,让医院能够开展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并解决了单孔手术中器械的“筷子效应”(即器械相互“打架”)。
立志“将科研的种子撒在镇沅这片土地上”的孔祥东还授人以渔,遇到难题,他不轻易地“抛”出答案,而是鼓励大家查文献、写治疗方案,并通过临床经验的积累引导他们写论文、做课题。
业余时间,他几乎都用在了做PPT上,给大家上了不少科研“启蒙”课。现在,镇沅的科研工作从几乎无人问津到大家跃跃欲试。“一家医院的发展,最终还是要靠科研。”孔祥东笑言自己肚子里的“货”也快掏完了,但是非常有成就感。
回首已是镇沅人
同一批援滇队员中,“老大哥”朱军已经是第三次来到镇沅县人民医院。
但是没想到,比起他援滇的迫切心情,镇沅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段主任也已经盼望朱军整整一年了。原来,镇沅麻醉科只有4个人,工作非常繁忙,一直想去三级医院进修的段主任苦于忙不过来,进修计划多次搁浅。
“朱哥来了,我举双手双脚欢迎!”段主任与朱军通过两个月的沟通合作,终于放心地将工作交接,如愿至昆明接受进修。而手术室的成员们对于老大哥的到来也是欢迎至极.朱军一“上任”,就梳理了制度和工作流程,规范工作之余,还大力开展疑难病人尤其是幼儿的手术麻醉.短短数月,镇沅的小儿手术“飞起来”。
2岁的小吉,是朱军印象最深的一位小病人。今年4月23日上午,患有隐睾、鞘膜积液急需手术治疗的小吉让镇沅的麻醉师们一筹莫展:幼儿麻醉难度高,孩子容易不配合,怎么办?朱军在特殊人员的麻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让我来试试!”缺少小儿麻醉专用的设备,他果断决定采用椎管内麻醉+静脉药物辅助的方式进行。
术中麻醉效果很好,手术很快顺利完成。按照常规,小吉应该在复苏室观察无碍后再送到病房,但当地医疗设施有限,手术室无复苏间,病房也没有监护设施。出于安全考虑,朱军立即为小吉实施“地板”上的复苏,他找来厚被子铺在手术室的角落里,让小吉舒服地睡在上面,同时密切监控他的生命体征。小吉清醒后,“朱伯伯”一屁股坐在地上,握着孩子的手,一大一小相差五十多岁的“忘年交”在手术室“唠起了嗑”,半小时的“聊天”后,孩子生命体征平稳,被送回了病房。
有一次夜班,朱军接到一个特殊的病人——年仅一岁的手外伤小朋友,还处于懵懂无知的阶段,手术时必然会极不配合。在上海,这类患者一般要转到儿童专科医院治疗,镇沅距离普洱5小时车程,距离昆明8小时车程,家属一再表示想在镇沅手术。
朱军反复斟酌,凭借几十年的儿童麻醉经验,觉得以医院现有的硬件设施可以完成这例麻醉,与家属沟通后实施麻醉。
在与镇沅同仁的努力下,麻醉顺利,手术也很成功。家属普通话不太好,只能用方言向这位上海专家表示感谢,边上的镇沅同仁帮忙翻译,朱军笑着说:“不用谢,从来到镇沅那一刻起,我就是镇沅人!”
那些难忘的瞬间
这样的援滇故事还有许多。
泌尿外科护士长马晓英刚来到镇沅,就一头扎进“伤口造口治疗”工作的推动。短时间内,整合人力资源、实地开展需求调研、成立专业队伍、开设伤口造口门诊,还请来亭林医院资深的伤口造口师毛蓬霞,开展线上培训、会诊。
郑凤医生有一手纯熟的胃镜、肠镜检查技术,对消化内科的常见病诊治得心应手,为了让翻山越岭的老乡能在天黑前安全返家,她每天的上下班时间都没个准数……
“你们是真正把技术带到了镇沅,不是到此一游,不是蜻蜓点水,而是亲力亲为!”这是镇沅县人民医院的班子成员来到金山亭林医院交流学习时,说得最多的话。
从腹腔镜技术的“落地”到全面开花,三届援滇队员毫无保留,还有数次短期援滇的队员刚下车就投入到疑难手术中,有几次,返程的车子“掐着点”送队员去机场,只为多做一台手术、多会诊一位疑难病人。
2019年援滇的妇产科邵秀兰主任,曾在返沪的当天得知有一例危重孕产妇抢救,立即赶往医院,救下两条生命。儿科骆益君主任在镇沅街上被孩子的家长“拦下”,只为再向救命恩人道谢……
“我怀念镇沅人民医院绿意葱茏的小道和窗前开得恣意的三角梅……”援滇队员邵秀兰回来半年,仍难忘镇沅家人。
吃不惯云南饭菜,食堂大厨按照上海人口味“开小灶”;被同事拉到河里摸鱼烧烤、采蜂蜜;参加镇沅同事的婚宴,一起吃流水席;肩周炎发作,当地中医科同仁立即来针灸和理疗;返沪时群里依依不舍道别的话和节假日的问候……说起援滇的那些瞬间,队员们眼中满是不舍。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