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酸菌饮料
乳酸菌饮料是指以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并加入水、糖、添加剂、果汁等调制而成的饮料。
孕期能吃吗?
少吃
乳酸菌饮料中虽然含有乳制品,但是蛋白质含量不高,糖分和添加剂较多,多喝容易影响食欲,影响其他营养素的摄入。乳酸菌饮料一般需要冷藏保持有益菌活性,温度较低,容易引起肠胃不适,建议准妈妈少吃。脾胃虚寒者慎吃。
坐月子能吃吗?
慎吃
乳酸菌饮料蛋白质含量不高,糖分和添加剂较多,多喝容易抑制食欲,导致营养不均衡,而且乳酸菌饮料保存温度较低,月子期妈妈不适合饮用冷藏食品,会刺激胃肠道,引起不适,建议月子期妈妈慎吃。
哺乳期能吃吗?
少吃
乳酸菌饮料蛋白质含量不高,能量和糖分较高,会抑制食欲,导致其他营养素摄入减少,不利于哺乳期妈妈的身体恢复和乳汁的分泌,建议少吃。脾胃虚寒的妈妈要慎吃。
宝宝能吃吗?
2周岁可以少吃
乳酸菌饮料中奶制品和蛋白质含量不高,而且含有食品添加剂和较多糖分,营养价值比较低,可能导致宝宝养成偏食、挑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如果要喝的话至少等到宝宝2周岁后再少量尝试。
< class="pgc-img">>2、红牛
红牛属于功能性饮料,含有水、糖、咖啡因、牛磺酸、维生素B等成分,在疲劳的时候饮用,可以迅速补充能量,消除疲劳。
孕期能吃吗?
慎吃
红牛属于功能性饮料,可以提神醒脑,补充体力,但是红牛里面含有较高剂量的咖啡因和牛磺酸,属于刺激性物质,会影响胎儿的脑神经发育,建议准妈妈不要喝。生产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饮用。
坐月子能吃吗?
不能吃
红牛属于功能性饮料,有迅速补充能量,消除疲劳的功能,但是红牛里面含有较高剂量的咖啡因和牛磺酸,可能会影响产后睡眠,不利于月子期妈妈身体的恢复,建议不要喝。
哺乳期能吃吗?
慎吃
红牛中富含牛磺酸、赖氨酸、咖啡因及多种B族维生素,能够为快速补充人体所需的能量物质。但是红牛中含有咖啡因,在哺乳期间,这些物质会通过乳汁传给宝宝,影响宝宝情绪,建议哺乳期妈妈最好不要喝,如果要喝的话,最好喂完奶再少量喝一点。
宝宝能吃吗?
不能吃
红牛营养价值比较低,而且含有牛磺酸、咖啡因等元素,会刺激神经系统,影响宝宝情绪,还会干扰睡眠,建议宝宝不要喝。
< class="pgc-img">>3、椰汁
椰汁味甘,有很好的清凉消暑、生津止渴的功效。
孕期能吃吗?
少吃
椰汁清甜解渴,富含脂肪、维生素以及钙、磷等矿物质,是营养比较丰富的饮料,其中丰富的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但饮料类的椰子汁中会添加额外的糖,过量食用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因此,建议准妈妈少吃,而且最好饮用鲜椰汁。
坐月子能吃吗?
慎吃
椰汁虽然含有多种营养元素,但糖分较高,过量食用不利于血糖和体重的控制,不宜过量食用。中医认为椰汁性寒,不符合产后温补的原则,因此,建议月子期妈妈慎吃。
哺乳期能吃吗?
少吃
椰汁含丰富的维生素、钾、镁等微量元素,可以很好的补充身体需要的营养。但椰子汁中的糖分含量较高,过量食用不利于血糖和体重的控制,建议少吃,而且最好饮用鲜椰汁。
宝宝能吃吗?
6个月能吃
椰汁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促进宝宝生长发育,容易消化,建议可以给宝宝适量饮用新鲜椰汁,但不要给宝宝喝添加剂较多的罐装椰汁。
< class="pgc-img">>4、奶茶
奶茶是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浓缩液、茶粉等为原料,加入乳或乳制品、食糖和(或)甜味剂、食用果味香精等的一种或几种调制而成的液体饮料。
孕期能吃吗?
少吃
奶茶营养价值低,其中含糖量高,过量饮用不利于孕期体重控制;含有的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健康不利。另外,奶茶中还含有咖啡因,具有兴奋神经的作用,会引起心率加快,尿频等表现。过量食用,对胎儿发育可能有不利的影响,建议准妈妈少吃。
坐月子能吃吗?
少吃
奶茶营养价值低,含有糖、咖啡因等成分,不利于产后身体恢复,月子期尽量少喝或不喝。
哺乳期能吃吗?
少吃
奶茶营养价值低,热量高,过量食用不利于产后身材恢复,哺乳期妈妈尽量少喝或不喝。
宝宝能吃吗?
不能吃
奶茶营养价值低,含有糖、咖啡因等成分,不利于宝宝的健康,因此不适合给宝宝喝。
< class="pgc-img">>5、苏打水
苏打水分为天然和人工两种,天然苏打水通常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具有保健作用,不过价格较高。人工苏打水通常是在高压下将二氧化碳加入纯净水中,常添加甜味剂和香料,口味多样,比较普遍,价格较低。
孕期能吃吗?
少吃
大部分苏打水饮料往往添加了甜味剂和香料,营养价值低,不建议准妈妈多喝。如果是天然无糖的苏打水还是比较健康的,有部分妈妈反馈饮用后,孕吐有所缓解。
坐月子能吃吗?
少吃
大部分苏打水饮料往往添加了较多甜味剂和香料,营养价值低,不利于产后恢复身体,建议月子期妈妈少吃。如果要喝的话,最好选择天然无糖的苏打水。
哺乳期能吃吗?
少吃
大部分苏打水饮料往往添加了甜味剂和香料,营养价值低,不利于健康,建议哺乳期妈妈少喝。如果要喝的话,最好选择天然无糖的苏打水。
宝宝能吃吗?
少吃
大部分苏打水饮料往往添加了甜味剂和香料,不利于宝宝味觉发育,1岁以内宝宝不建议喝,1岁以后建议少喝。其实宝宝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性价比更高。
<>到奶茶,“全糖”“半塘”“无糖”,“去冰”“少冰”“加冰”,你pick哪一种?
很多朋友为了“喝奶茶”“减肥”两不误,点单时都会选择“无糖”,但“无糖”真的无糖吗?
< class="pgc-img">>日前,江苏省某市市场监管部门对该市部分奶茶店展开食品安全和营养成分抽查,抽查结果令人咋舌:
有的奶茶标注为“无糖”,结果100克饮料中含糖高达7.8克,为国家无糖标准的15.6倍,所有批次样品总糖检查结果为3.23g/100g~11.3g/100g,相当于喝一杯奶茶等同于吃掉3~11块方糖;
所有批次奶茶均检查出咖啡因,咖啡因含量最高的一杯居然是美式咖啡的2倍之多;而在平均脂肪含量上,最多的一杯可以提供23g脂肪,喝一杯全天脂肪摄入量就已经超标。
近几年,
各式各样的奶茶店在大中城市的商业区
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一些知名网红奶茶店也应运而生,
排队几十分钟只为一杯奶茶者大有人在。
< class="pgc-img">资料图。图文无关
>但是,与瓶装饮料将成分表公布在包装袋上,连锁咖啡店多已形成制式化配料单,并且消费者可以选择咖啡因和糖的含量不同,奶茶店不仅饮料品种繁杂,且相关配料成分并未对公众公开,更无标准可供遵循。
事实上,类似的高糖高咖啡因奶茶,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存在。上海市消保委曾经对该市奶茶店中的奶茶进行样品分析,样品范围几乎覆盖了当时该市的网红奶茶,结果正常甜度奶茶,平均每杯含糖量是34g。
34g糖有多少呢?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人每天糖摄入量不要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然而,在上海市消保委取得的样品中,已经有部分样品直接超过了50g,最多的一杯为62g。
从医学角度来说,糖分摄入可以促进人体内生成一些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会对情绪有促进作用,比如快乐。正因如此,奶茶店才多多加糖以追求口感,而不是多加货真价实的水果和牛奶。咖啡因和脂肪也是同理,如今许多奶茶饮品配置的网红奶盖,含脂肪也不少。当然,摄入过多糖分、咖啡因、脂肪对身体带来的不利影响,众所周知。
有人会说,有的消费者就是喜欢高糖、高咖啡因、高脂肪的饮料,这是消费者选择的权力,此话的确没错。但是,消费者同样有选择低糖低因低脂肪甚至无糖饮料的权力,并且这样的消费群体正在不断扩大。当商家为了获取更多销量,将奶茶做成高糖高因高脂之后,却以“低糖低因低脂”甚至“无糖”作为噱头来销售,那么就有虚假宣传之嫌。
资料图。图文无关
>要知道,什么算“无糖”有明确标准,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有明确规定,指“碳水化合物(糖)无或不含糖≤0.5g/100g(固体)或100 mL(液体)”。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奶茶往往混合多种食材,很难靠口感辨别糖分含量。更何况,对于特定群体来说,虚假成分可能带来一定的危险。比如,当孕妇、心血管病患者喝掉“低因”的高咖啡因奶茶时。
正因如此,对于糖分超标,却将饮品标注为“无糖”的奶茶店,有关市场监管部门的确应当出手管理。与此同时,随着生活条件改善,我国居民糖摄入量正在增加,原国家卫计委在第四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就首次写入了控制糖摄入的相关内容,“以预防肥胖、龋齿等健康问题”。
来源:工人日报
>源:工人日报
奶茶该放多少糖不是件小事情
日前,江苏省某市市场监管部门对该市部分奶茶店展开食品安全和营养成分抽查,抽查结果令人咋舌。有的奶茶标注为“无糖”,结果100克饮料中含糖高达7.8克,为国家无糖标准的15.6倍,所有批次样品总糖检查结果为3.23g/100g~11.3g/100g,相当于喝一杯奶茶等同于吃掉3~11块方糖;所有批次奶茶均检查出咖啡因,咖啡因含量最高的一杯居然是美式咖啡的2倍之多;而在平均脂肪含量上,最多的一杯可以提供23g脂肪,喝一杯全天脂肪摄入量就已经超标。
近几年,各式各样的奶茶店在大中城市的商业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些知名网红奶茶店也应运而生,排队几十分钟只为一杯奶茶者大有人在。
但是,与瓶装饮料将成分表公布在包装袋上,连锁咖啡店多已形成制式化配料单,并且消费者可以选择咖啡因和糖的含量不同,奶茶店不仅饮料品种繁杂,且相关配料成分并未对公众公开,更无标准可供遵循。
事实上,类似的高糖高咖啡因奶茶,在全国许多地方都存在。上海市消保委曾经对该市奶茶店中的奶茶进行样品分析,样品范围几乎覆盖了当时该市的网红奶茶,结果正常甜度奶茶,平均每杯含糖量是34g。
34g糖有多少呢?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人每天糖摄入量不要超过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然而,在上海市消保委取得的样品中,已经有部分样品直接超过了50g,最多的一杯为62g。
从医学角度来说,糖分摄入可以促进人体内生成一些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会对情绪有促进作用,比如快乐。正因如此,奶茶店才多多加糖以追求口感,而不是多加货真价实的水果和牛奶。咖啡因和脂肪也是同理,如今许多奶茶饮品配置的网红奶盖,含脂肪也不少。当然,摄入过多糖分、咖啡因、脂肪对身体带来的不利影响,众所周知。
有人会说,有的消费者就是喜欢高糖、高咖啡因、高脂肪的饮料,这是消费者选择的权力,此话的确没错。但是,消费者同样有选择低糖低因低脂肪甚至无糖饮料的权力,并且这样的消费群体正在不断扩大。当商家为了获取更多销量,将奶茶做成高糖高因高脂之后,却以“低糖低因低脂”甚至“无糖”作为噱头来销售,那么就有虚假宣传之嫌。
要知道,什么算“无糖”有明确标准,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有明确规定,指“碳水化合物(糖)无或不含糖 ≤ 0.5 g /100 g(固体)或 100 mL(液体)”。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奶茶往往混合多种食材,很难靠口感辨别糖分含量。更何况,对于特定群体来说,虚假成分可能带来一定的危险。比如,当孕妇、心血管病患者喝掉“低因”的高咖啡因奶茶时。
正因如此,对于糖分超标,却将饮品标注为“无糖”的奶茶店,有关市场监管部门的确应当出手管理。与此同时,随着生活条件改善,我国居民糖摄入量正在增加,原国家卫计委在第四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就首次写入了控制糖摄入的相关内容,“以预防肥胖、龋齿等健康问题”。那么,有关方面能否督促新兴的奶茶店,也将自身成分表对消费者公布呢?(赵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