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海南持续巩固深化禁塑工作成效 餐饮具年产能达8.6万吨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南日报讯 (记者李梦瑶)今年以来,我省持续加强源头管控、严格禁塑监管执法、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持续巩固深化禁塑工作成效。今

南日报讯 (记者李梦瑶)今年以来,我省持续加强源头管控、严格禁塑监管执法、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持续巩固深化禁塑工作成效。今年前4月,全省禁塑类案件立案2355宗,查扣违禁塑料制品156.9万个。这是海南日报记者日前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的。

我省制定印发《2024年海南省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要点》,定期调度禁塑工作推进情况,按季度评估市县工作成效。今年一季度,全省公共机构、农贸市场、商超酒店等重点行业场所抽评达标率为81.9%。

今年4月,我省开展仓储环节专项执法行动,对海口、定安等市县进行突击检查,先后查处取缔4个仓储窝点,查扣违禁塑料制品3217箱。与此同时,我省加强南北两岸工作联动,严格执行进岛货车司机购票承诺制,督促港口企业完善禁塑工作台账。截至5月22日,共检查车辆350余辆,查获运输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车辆3辆,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1331箱,涉案货值4.4万元。

为有效减少快递包装塑料污染,我省积极推广快递绿色包装,召开快递绿色包装推介会,引导寄递企业与省内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生产企业签订全生物降解包装袋采购合同。目前,全省寄递企业使用可循环快递箱(盒)寄件超100万次。

此外,在推进降解产业发展方面,我省积极研究出台省级支持全生物降解产业发展政策,持续跟踪服务重点项目,加大企业培育力度。今年1月至4月,全省生物降解产业总产量8479.5吨,同比增长18%,总产值1.16亿元,同比增长15%。截至目前,我省餐饮具、膜袋产能分别达8.6万吨/年、4.7万吨/年。

海南客户端、南海网11月28日消息(记者 蒙健)保障设备设施安全、完善整洁卫生、保障食材质量安全、推广品牌餐品、增强品牌意识、提升文明服务水平、保障价格公平合理、强化品牌形象管理、保障消费纠纷及时公平处理。近日,海南省消费者委员会、海南省酒店与餐饮行业协会向全省酒店餐饮企业发出5点倡议,全力创建酒店餐饮业“放心消费单位”。

一是保障设备设施安全完善和整洁卫生。企业要按照各类标准配置完善设备设施,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严守安全和卫生符合操作规范,定期开展安全和卫生检查,排查隐患,加强安全和卫生培训,保障设备设施养护良好,使用安全,达到整洁、卫生和有效,营造安全卫生舒适的入住环境,坚决防止安全事故和卫生舆情的发生。

二是保障食材质量安全并推广品牌餐品。严格遵守《酒店餐饮业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创建》团体标准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制度,选择规范市场采购食材,确保食品原材料安全可追溯,精心研制推广消费者喜欢的特色和品牌餐品,加强食品餐饮消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品种自查,杜绝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侵权商品、“三无”商品。同时加强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实行HACCP体系,做好媒介生物的消杀,营造安全卫生舒适的就餐环境。

三是增强文明服务品牌意识提升文明服务水平。树立“消费者至上”理念,以口碑赢得点赞,以服务赢得市场。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素质,强化品牌意识,倡导节约,反对浪费,热情文明规范服务,把优质服务贯穿于诚信经营和服务全过程,营造文明舒心、放心、开心的服务环境。

四是保障价格公平合理强化品牌形象管理。规范店堂招牌名称,做到证照齐全、合法有效,亮证亮照经营。严格遵守明码标价法律法规,价格透明、公平合理、明码标价,不搞价格联盟和价格欺诈。不捏造、散布涨价信息,不作虚假诱导宣传,不设低价销售陷阱。计量正确,不虚报分量、掺杂使假、以次充好、强制交易。

五是保障消费纠纷及时公平处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完善消费者诉求制度,设置消费投诉电话,安排专门机构或人员,优化消费纠纷处理流程,实现消费纠纷及时跟进快速处理反馈,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消费权益保障。

记者了解到,参加放心消费单位承诺的经营主体,可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海南)放心消费创建栏目,或者登录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微信公众号进入放心消费创建栏目,也可以扫描放心消费在线承诺二维码等方式,在线按星级作出承诺,经所在地市县放心消费创建办备案后,即成为“放心消费承诺单位”。

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记者 汪慧

2020年突然暴发新冠肺炎疫情,我国餐饮业遭受重创。伴随着防控形势的好转,行业复苏迹象逐渐显现,但进入深度调整期的餐饮业未来走向如何?7月2日,南国智库发布《海南省餐饮业调研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重点关注餐企在疫情背景下的生存状态、应对措施以及疫情对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影响。

此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800余份,分别从供应端和需求端对餐饮业疫后恢复情况深度分析解读,并在此基础上为海南餐饮业升级转型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也为相关主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六成商户损失非常大 市场需求下降是最大难题

调查报告显示,近两年海南餐饮业发展增速已经放缓的背景下,受疫情影响,大部分商户处境艰难。据统计,2016-2019年海南省餐饮业营业总额持续增加,但增长速度在2018年开始出现放缓,2019年增长率下降到10%以下,对比2018年,增长率降低了4.4%。

对于疫情影响,近60%的经营者认为损失非常大;33%的经营者认为损失比较大,只有7.8%的商户认为造成的损失比较小。

图表1:疫情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该报告显示,海南省1-5月餐饮收入总计 487386万元,同期减少47.4%。自三月恢复堂食后,迎来清明节、五一等小长假,行业出现小幅复苏。但与去年同期相比,5月份餐饮业营收减少32.2%。

不同的经营方式有不一样的困境。其中,市场需求降低、贷款压力大在个体经营户中占比最高;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的问题在直营连锁店中较为显著;而80%的加盟连锁店受访者认为租金压力是目前最大的难题。

图表2:不同经营类型的餐饮企业目前面临最大的困难

同时,较明显的影响还包括餐饮从业者就业形势。调查显示,疫情期间只有34%的经营者维持着原有人员数量,而大约66%的经营者为了节约劳动力成本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减员措施。

火锅店客流量恢复情况最好 疫情加快餐饮数字化进程

疫情期间,政策扶持对行业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报告显示,约有76%的商户在疫情期间得到了政府政策上的扶持;将近一半的企业享受到了税收减免;41.8%的受访者称得到租金减免的福利。另外政策福利还包括水、电、燃气等费用下调;贷款利率下调、外卖平台佣金下降等。不过,仍有24.1%的企业表示没有受到任何扶持。

图表3:疫情期间得到哪些扶持政策

调查报告显示,为加快行业复苏,几乎所有企业采取了措施刺激消费。高达74.8%的餐饮企业表示更加注重餐饮环境卫生;70.2%的企业推出优惠活动;47.3%的企业加大了宣传力度;36.6%的企业降低菜品单价。

疫情也催生了行业新变化、新气象。报告显示,除火锅、琼菜、传统酒楼等模式较重的品类,其余品类一半以上的企业都展开了外卖经营,包括川湘菜、西餐、小吃快餐、面包甜点、早茶夜宵等。这些品类的零售属性较强,通过向“线上”模式进军,既可以消耗餐饮店在春节之前采购的大量原材料,又能节省劳动力成本。

南国智库同时对不同业态的恢复情况做了深入调查。报告显示,商业区周边餐饮店复苏较为乐观,34.2%的经营者表示复工率达80%以上;住宅区周边复工率在51%-80%;旅游景区周边50%的商户的复工率小于50%。与此同时,住宅区周边和旅游景区周边均有近10%受访经营者称已经或预计退出市场。

报告分析认为,旅游业的大幅下跌是导致旅游景点周边商户复工率较低的原因之一。旅游业5月整体情况并不乐观,接待游客总人数减少了28.1%,旅游总收入减少了36.4%。

就客流量而言,13.7%企业恢复到81-100%,38.9%的企业的客流量恢复了51%-80%,29.8%企业恢复了21%-50%。这其中,火锅店客流量恢复情况最好,28.6%的火锅店的客流量恢复到疫情之前的81%-100%。

在多方合力推动下,近六成企业薪资发放已恢复正常;将近30%的企业实行轮岗工作制,按天数发放;16.8%的企业采取了发放基本工资。

18-25岁和51-60岁人群是消费主力 琼菜成为消费首选

报告认为,疫情给消费者带来的阴霾还未完全散去,消费意愿不强,消费水平下降,导致疫情过后餐饮业的后劲发展不足。

主要表现在人口密集地区消费者外出就餐意愿较低、消费者对疫情仍存在恐慌心理,同时对用餐环境要求更加严格。从地域看,海口、三亚最为明显,海口市约68%的消费者、三亚市约78%的消费者表示外出就餐频率与疫情之前相比有所减少。

那么消费主力集中在哪里?数据显示,从年龄层来看,18岁以下的消费者由于消费力不足,外出就餐频率减少较为明显(66.7%),其次是31-40岁(49.5%)和41-50岁(42.5%)的消费者。相比之下,18-25岁和51-60岁人群成为消费主力。

疫情发生以来,消费者对用餐环境要求更加严格。受访者中,呼吁服务人员佩戴口罩上岗的比例是73.5%,呼吁餐厅使用公筷比例为66.4%。

在市场整体低迷的背景下,琼菜异军突起,海南家常菜成为疫情过后最受大众欢迎的美食,在“疫情过后外出吃过哪些美食”的统计中占比64%。

图表4:疫情过后外出吃过哪些美食

早茶夜宵成为第二大受欢迎的美食,带热了夜经济,在疫情期间的消费选择中占比50%。其次是小食快餐和火锅。报告分析认为,各地政府的大力扶持是海南夜经济兴旺的一个原因。

报告建议: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和探索新零售

海南餐饮业正进入产品、市场、经营方式等方面的调整期,南国智库分别为政府和企业提出加速餐饮业复苏的对策。

报告认为,对餐饮企业而言,短期应保持好价格优势的同时注重产品结构的调整,长期应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向线上餐饮方向进军。

面对消费水平下降、购买力减弱的现状,推出优惠机制仍是短期内刺激需求的主要手段。然而,如果一味的打价格战,有损企业品牌形象,不利于长期发展。企业在设计优惠机制时,更要注重产品质量和内容,走精细化发展路线,打造特色品牌文化。

疫情过后海南省的餐饮业淘汰率达到了30%,而这些企业都具有“小、弱、散”的特点。因此,一方面企业要掌握行业实时动态,及时对变化做出反应。另一方面,各个餐饮企业应把握好转型升级时机,保持匠心,磨练内功,追求品质赢市场。

调查结果显示,18-30岁的消费主力热衷寻觅美食,而这一部分消费者又是线上餐饮的主力军。餐饮新零售能在短期内缓解租金、人力、原材料方面的压力,迎合市场需求,完善业务端口,增强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对消费者而言,线上餐饮能塑造全新的消费场景,得到便利的购物体验,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到美食的乐趣。因此,对于模式较重的企业(如传统酒楼、火锅、琼菜等)可以考虑向零售化拓展,做好数字化经营,例如社群营销、原材料、半成品、伴手礼、周边设计等业务端口。企业可以先利用外部数字化平台例如抖音、微信、微博等提高数字化信息的丰富度,获得潜在客户,扩大品牌影响力。

对政府机关而言,一方面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帮扶,让企业活下来;另一方面要持续鼓励发展夜经济,增强民众消费信心,让城市充满烟火气。特别是对于中小餐饮企业而言,需要更加精准和具有针对性的扶持。比如对于正在运营的企业,可以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如人力成本资金)。

报告还鼓励发展夜经济、小摊经济。海南岛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喝早茶、喝老爸茶、吃夜宵是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具有发展夜经济和小摊经济的先天优势。一方面,夜经济降低了大众创业门槛,缓解就业压力,成为疫情过后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各市县政府应持续鼓励大小餐饮企业开发夜间经济产品,倡导深度游文化体验,打造自己的夜市 IP,发展海南特色精品旅游业,在自贸港建设中提升竞争力。

项目监制:韩潮光 罗建力 陈嘉奋

项目出品:南国智库

项目主持:王勇

项目执行:王瑜

视觉呈现:吴善河

支持平台: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合作伙伴:海南省烹饪协会、海南省酒店与餐饮行业协会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