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 | 周姝祺
编辑 |
12月17日,网红奶茶品牌茶颜悦色登上微博热搜第一,不是因为奶茶,而是员工薪资纠纷。
近日,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流传一张包含茶颜悦色公司内部群聊记录图片。内容显示,受疫情影响,部分长沙门店员工薪资缩减,到手工资从原来5000元下滑至不到3000元,引发员工讨论。
一位武汉区域员工表示:“工作不努力还想拿高工资,平时怎么看你们没事传播正能量……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你有多大本事拿多少钱”。此发言引发长沙地区员工不满,“其实工资发下来能理解,但是看着外区的人拿着6、7000一个月来骂我们拿1、2000的德不配位......觉得寒心。”
随后,茶颜悦色创始人吕良、运营总监江波纷纷下场。吕良(小葱老师)表示,工资是按劳分配,开会问题需向上反馈,“公司疫情期间,一个月亏2000多万,你回我一句话那我活该,真是打一手好感同深受。”
据悉,当晚茶颜悦色公司群聊陷入口水战的混乱之中,有员工发现内部群聊人数从上午7800多人,直接减少至7600多人。有员工在社交平台发文称,晚上12点接到吕良亲自打来的电话,直接通知被辞退。
对于此次员工抱怨引发的公司内部纠纷,吕良于17日下午发文表示道歉,“因为公司在应该解决小伙伴疑问的时候,不仅没有解决实际问题,还让伙伴们看到了这样一场没有必要的争吵。对不住8000位信任公司、一起努力想办法抗住这个冬天的伙伴。”他解释,11月的薪资调整是基于公司业绩不佳、长沙区域部分门店临时闭店等运营动作所做的决定。
对于离职人数超200人的消息,茶颜悦色官微表示不属实,并晒出钉钉后台数据,自14日发薪以来,离职人数为87人。
界面职场了解到,此前已有多名茶颜悦色员工在社交平台指出门店提成低、工资不高,并且承受较大的工作压力。
汪玲在茶颜悦色门店工作了8个月,她告诉界面职场,每个月员工底薪是1700元,其余补助包括房补400-500元、餐补每月450元、生日月补贴200元、全勤200-300元,零零碎碎加起来差不多3000元上下。
据她透露,拿到每月1700元底薪的前提是完成总共167个小时的法定工时。不过,通常员工们每月工作时长会达到300小时左右,相当于整月无休,每天工作10小时。“我之前基本是280小时,有朋友一个月的工时是320小时。”
隔三差五晚上11点,汪玲在正常早班晚上8点下班后,还要回到门店开会。如果当天有客诉,需要进行检讨发言,不到凌晨三四点都不能回家,而且只算两个小时的加班。
汪玲表示,她在职期间,每个小时的薪酬是10元左右,工时超出167小时的部分,按照1.5倍加班费计算,每小时在15-16元。而现任员工爆料指出,茶颜悦色的员工时薪根据计算,已经降到9元。
界面职场查阅资料发现,长沙市人社局文件显示,长沙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望城区最低工资标准为1700元/月,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17元/时,适用时间从2019年10月1日开始执行。茶颜悦色员工的底薪即为长沙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茶颜悦色员工工资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提成——当月营业额的0.006%,且营业额完成规定目标。但是想要拿到手,员工们需要通过门店服务考核。
考核标准有三档:A档提成翻倍,B档不加不减,C档提成减半。考核人为区域政委、其他门店店长和一位运营。“政委”相当于员工关系专员。
汪玲透露,考核人不分白天黑夜,随时有可能会出现在门店观察员工服务,而员工并不知道谁是考核人。“我最早去的一家门店连续三个月都被打了C,店长降为了服务员,提成最低只拿过8.53元。后来去了一个ABC打得比较好的店,提成最多拿了500元。”
对于考核的标准,汪玲表示有:顾客进门为什么没有说欢迎光临;点单为什么没有看顾客眼睛;顾客没有会员为什么不让顾客注册;顾客在外面看周边为什么没有人去外面介绍;顾客在外面坐着为什么不问有什么需要;顾客出门为什么没有目光目送;为什么不给试味;伙伴之间说话为什么不友善等。
“每一天都提心吊胆,人人自危,就跟上了发条一样。”汪玲还透露,吕良经常在各个门店巡查,如果有门店没有念茶颜悦色特有的口播,这个门店的情况将会被发到公司大群,“进行口诛笔伐”。
汪玲也了解过COCO、一点点、奈雪的茶和喜茶等奶茶店的薪资,工资差距虽然不大,但是精神压力和工作内容是完全不同。
另外,在每位茶颜悦色员工上岗前,都会接受10天的封闭培训。培训期间,他们首先要学习茶颜悦色的企业文化。 “吃得苦、霸得蛮、耐得烦、内心柔软、皮实耐操”等都是茶颜悦色员工需要具备的素质。
汪玲提供了一张有A4纸大小,记满企业文化的笔记。她表示,“这些企业文化要一字不漏地背下来并默写。”
(应受访者要求,汪玲为化名)
喜欢喝奶茶吗?
如今,奶茶风正在年轻群体中盛行。在难得的闲暇时间,大家手捧奶茶聊着共同的话题,增进着彼此间的关系。
“虽然知道经常喝奶茶不是特别健康,但用一杯甜蜜的奶茶润色一天的疲劳不美吗。”时常在办公室组织奶茶局的张瀚(化名)说。
奶茶市场的爆发吸引着无数年轻人涌入。不入局不知局之险,奶茶行业表面的火爆下隐藏了真实的残酷。新来者很快发现,他们不仅需要迎接巨头抢占市场的压力,和同行抢夺客源的勇气,更需要每天依靠着“曙光即将到来”的信仰熬过漫长的蛰伏期。
见过太多年轻人兴奋地涌入这个市场,短暂经营后惨淡而归的阿喵说:“奶茶市场看似热闹。但真正盈利的不到10%,剩下的90%都生存艰难。”
新店靠“熬”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应该对开奶茶店打上问号。至少,不会这么盲目乐观。”回忆起决定开奶茶店时的美好憧憬,林静(化名)感慨万千。
2019年,23岁的林静发现身边喝奶茶的人越来越多。她刚参加工作不久,发现奶茶是融入同事群体里的“硬通货”;周末逛街时,随处可遇到手捧奶茶的小哥哥小姐姐。
奶茶市场一片大好前景,让林静动起了开奶茶店的念头。跑了一圈市场后,她毅然向父母借了20万元,要开一家奶茶店。
让林静纠结的是,是加盟品牌,还是做自有品牌。
加盟品牌,意味着能获得品牌背书,不用花太多精力就能获得消费者。但需要支付不菲的品牌费用。自有品牌尽管能节省相应成本,但除了需要自己四处寻找原料,打造口感配料外,还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做推广营销。
曾经开过奶茶店的大学学姐韩可(化名)得知后,力劝她选择后者,“加盟费动辄就数万元,太贵不说,而且品牌方没有想象的那么靠谱。”韩可说,“自己做品牌,能自己掌控方向。材料选择、口感打造和推广运营都能自己说了算。”
林静听了学姐的意见。针对年轻人追求小清新的爱好,她特意将店铺装修成浅绿色,在品牌LOGO、杯身设计、宣传文案上都体现清新精致的格调。
为了迎合年轻人的口感,林静花费上千元在线上学习奶茶制作过程外,还买回多个“网红茶同款配方”进行调配,并邀请喜欢奶茶的朋友体验点评,再根据大家的回馈进行口感改良。
经过三个月的筹备,林静的奶茶店在当地开业。尽管同一条街上有贡茶、奈雪的茶等几家认知度较高的品牌店,但她仍然认为自己有抗衡的底气。
底气来自于价格。林静曾算过笔账:一杯奶茶的成本在2至3元,即使加上新鲜水果,成本也不会超过5元。她将价格定在每杯8至15元之间,远低于其他同行。“前期只能通过价格来抢客源。每天只要能卖30杯,每个月就有近万元利润,足以养活自己。”
但现实比林静所预期的更为残酷,奶茶店开业后,来店客人寥寥无几,甚至几天才能卖出一两杯奶茶。
经营两年,林静的奶茶店勉强支撑。“关了有点舍不得”,林静说,“现在只能慢慢熬下去。”
加盟遇“坑”
在得知林静准备开奶茶店时,韩可曾多次劝导她不要贸然尝试。至少,不要轻易去加盟品牌。
“别以为加盟品牌就能躺着赚钱。里面坑太多了。”2018年时,毕业工作两年的韩可选择了一家号称旗下有“超五百多家连锁店”的奶茶品牌加盟。
“对方告诉我,缴纳5万元加盟费,品牌方会对奶茶店铺进行装修设计,提供低于市场价格的机器和原材料、推广营销培训等全方面的扶持。”韩可称。
韩可算过开店成本,首笔资金除了加盟费5万元、保证金3万元、设备和首批原料费10万元外,再加上店面租金、员工工资等费用,总共需要30万元上下。
这已经超出了韩可最初的预算,但此时的她信心十足:按照介绍,只要一年时间就能将成本全部赚回来。
然而烦心事接踵而来。签约前,工作人员曾表示设备只要四五万,但实际上这笔开支花掉她近十万元。让她气愤的是,其中多台设备的价格明显高于自己在网上看到的售价。
“一台制冰机需要近万元,但淘宝相似的只要几千元。只需要几百元的收银机,对方开出的价格是几千元。网上价值几百元的原料,公司进货价也几乎翻了一倍。”韩可表示,甚至公司最初提及的“免费”装修材料,最终也以各种明目收取了她近三万元费用。
不断向对方账户打钱的韩可此刻却没有退路,“人都已经上船了,一切只能听对方的安排。”
原本以为店开起来后会相对轻松,但她很快发现这家公司此前所承诺的人员培训、原料调配等课程也很少实现。每当对方主动联系她时,通话内容大多是催促她赶紧确定下一批原料的订单量。
在考察期间,公司人员为她规划销量时,告诉她每个月至少销售2000杯,这让韩可在首批进货时特意多下了货量。但实际上店铺月销量不足300杯,导致大量原料囤积在库房。
韩可曾询问过对方,能否等第一批原料消化后再下订单,但对方以合同规定为由要求她必须订货,否则将没收保证金。
按照当前销量根本不可能在预期时间内回本,这时她意识到,自己可能遇到奶茶快招公司了。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市面上出现大量奶茶品牌快招公司,这些公司通常在热门商圈有直营店,以新奇设计搭配轰炸营销的手段走红。同时辅以铺天盖地的广告吸引新来者加盟。在签约后通过销售物料和原料等产品赚取加盟商费用,而收钱后则开始对加盟商不闻不问。
“太多奶茶快招公司活跃在市场上,他们将自己包装成大牌奶茶品牌,吸引着无数新入行者的加盟。”有着多年奶茶店经营经历的阿喵(化名)告诉记者,“新来者往往容易被类似公司欺骗,损失惨重。”
一年合同到期后,韩可决定退出,之前花数十万购买的设备也以两万元打包卖给了废品回收商,“再也不做梦了。”
没有“躺赢”
“经营一家奶茶店的核心不是加盟或者自有品牌,而是如何做好日常的经营。”刚满30岁,却在浙江有着5年奶茶店经营经历的阿喵表示,“很多年轻人以为加盟奶茶品牌就能‘躺赢’,但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大学毕业后不久,阿喵就开起奶茶店。这些年里,他见过太多年轻人涌入这个市场,短暂经营后惨淡而归的场景。“最兴盛时一条普通的街道上都有七八家奶茶店,但能存活一年时间的却寥寥无几。”
阿喵告诉记者,即使新来者加盟的是正规奶茶品牌,也只是入行的初级阶段。如何将奶茶店运营起来,才是最终盈利的关键。“从选址到调制奶茶、招募培训员工、和同行抢客源,不可能完全指望品牌,更多还是要靠自己的经营。”
奶茶店所处的位置决定着其能否获得机会。当年在开店前,阿喵为了寻找心仪的店铺,曾拉上朋友在城市里四处寻觅。
“学校、商圈周边因为人流量的原因,肯定是最好的位置。但这些却并非你能随便拿到的。”阿喵曾找过多家商圈,但在提交品牌计划书后,得到的回复是:不太知名的品牌谢绝入场。在多次拜访后,一家商场终于答应了他,但同时提出:一年内必须带来相应客流量,否则必须离场。
拿下合适的位置只是第一步。在奶茶店开业后,阿喵每天几乎有12个小时都呆在奶茶店里,自开业后他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时间。白天有客人时他忙着为客人点单、制作奶茶、收拾桌椅,晚上打烊后则拉着奶茶师傅一起研发新品,根据市场风向和同行动态来针对性地打造产品。他想打造出爆款商品,“爆款是抢夺市场的资本,如果所有产品都同质化,意味着你随时可能被行业淘汰。”
阿喵每天还要和周边多家奶茶店抢夺客源,“对每个消费者都要照顾到位。毕竟每个单一客源背后,很可能有着同样喜好类似口感的客群。”
深知自家的奶茶无法和大品牌抗衡,阿喵除了调整价格,定期推出套餐活动外,还决定走网红路线。他曾花大价钱砸进小红书、大众点评等平台,邀请网红在上面晒照和点评,甚至找到当地地推团队假扮客人,每天定时在门口排队,营造出“网红”氛围来。
如今,阿喵的奶茶店生意稳定在月销量6000杯上下,按照每杯10元利润计算,他每个月能收入近6万元,“算是活下来了。”
但阿喵同样感受到奶茶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随着奈雪的茶、冰雪蜜城等越来越多品牌奶茶在推广上的发力,近两年店铺营业额下降了至少20%。
“和大的奶茶品牌相比,自有奶茶店无论在资金还是影响力上都没有可比性,稍有不慎就可能倒闭。”阿喵说,“现在能做的就是不断改良品质,其他的听天由命吧。”
“现在进场风险和机会并存。”即将大学毕业的王雨(化名)正在犹豫,“不想朝九晚五工作,想开家奶茶店,每天在各种水果香味和奶香中,为不同客人调制奶茶,感觉是件很浪漫幸福的事。”
现实也让很多曾经满怀希望的新来者逐渐离开。
晚上10点,林静拉下店铺大门,她依然憧憬未来,“如果每个人都希望生活有甜蜜的滋味,那奶茶就有市场吧。”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覃澈
日,安徽合肥一家奶茶店招聘四五十岁熬煮岗位女士,获网友称赞。创始人韩先生回应,每家门店招三四名,求职者多为“宝奶”“宝妈”。
正在熬煮岗工作的员工。图/受访者提供
招聘信息显示,熬煮岗位员工每月薪资为3000至4000元,年龄范围在40至55岁,负责现制芋泥麻薯、清洗水果、各类手工丸子制作等,会做饭者优先录用。上班时间上午9点到下午3点,可兼职。
7月24日,安徽好的手作餐饮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韩先生告诉九派新闻,上述招聘想法源于自身家庭中的女性面临的求职困境。
他的母亲、妻子和大姐是“宝奶”“宝妈”,每周要接送孩子上下学,上午9点到下午3点比较空闲。她们也尝试过找工作,减轻家庭经济压力,但大部分工作要求求职者年龄在35岁以下,实行8小时工作制,年龄和时间都不吻合。
他决定在自己的奶茶店中为这类女性开放一个契合的岗位。熬煮岗的工作时间比较弹性,员工可抽出两三个小时到店工作。“上六休一,工资按月发放,弹性工作可按时薪结算。”
他介绍,目前安徽合肥开设两家门店,新门店将在8月1日营业,每家门店招聘三四名熬煮岗员工。蜀山区门店已招收3人,“大多数应聘者都是宝奶宝妈,也有从事业单位退休的女士。”他还补充,门店其他岗位招聘员工均无年龄限制。
韩先生表示,尽管他开的奶茶店数量少,但他会一直这么做下去。“有一天品牌做大做强了,可以为更多的大龄女性提供就业岗位,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
九派新闻记者 黄巧文
编辑 万璇 肖洁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