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块一天的地铁、公交站台广告位,对于中小型餐厅来说必定是遥不可及,只能靠着铺天盖地的传单勉强宣传,但今天就让小编带各位老板分享一篇实用的干货文章。细数那些容易被我们忽视却牢牢抓住顾客心的“免费广告位”!
01 隐藏的小纸条
大多数餐厅的营销方式缺乏新意,且无法与消费者真正产生互动。相比之下,有些成本不高却能实实在在让人感觉到餐厅的用心之处的物件,反倒更容易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藏入各种寓意美好的签语条,有趣而不重复。
让顾客充分体验到了进行餐厅品牌建设的荣誉感和参与感,品牌忠诚度自然大幅提升。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02 收银小票
收银小票除了方便顾客核算自己的购物清单之外,还能干点什么?放二维码求关注?算了吧,这只会让顾客更快地把它丢掉。
收银小票也能成为餐厅招揽生意的利器。在收银小票的狭小空间上印了一些温暖的话:“值得做的事都值得一做再做”“吃饱了就不空虚了”“你吃不动了?我才不信呢!”这些接地气又有趣的话,无疑会给前来用餐的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虽然,这些购物小票还没有珍贵到让顾客收藏的程度,但至少能成为餐厅输出自身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何乐而不为?
03 桌面
桌面上进行创意营销,相比菜单和墙面有更大的优越性。桌面离顾客最近,且能够让顾客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无论是托盘上的一次性餐垫纸、餐厅桌上的餐布、贴在桌上的图片,还是桌子与隔板间的夹层,简单的桌面在进行创意打造后,重新焕发了生机,能为餐厅带来更多的营销价值。
独特创意的桌面,最接近消费者的一个营销方式。
04 包装袋
让我们将目光投向餐厅里随处可见的那些打包袋、外卖包装盒和快餐纸袋,在这些包装袋的平面上印制标识几乎是90%的餐饮经营者都能想到的玩法。
但实际上,除了作为品牌信息的输出地之外,这些包装袋还是一个庞大的流量入口,它可以借助不同品牌的IP属性聚集不同类型的客群,扩大粉丝圈层;也可以刺激消费者拍照分享的欲望,增加加品牌的曝光和二次传播。
< class="pgc-img">>这些免费的广告位,不仅为顾客的用餐体验带来更多的惊喜,同时也赋予了餐厅更多的社交功能。一张张小小的签语条,营销效果自然手到擒来!
?【餐饮行业的老板们或者打算创业开餐饮店的请留言,把大家拉进餐饮资源对接群】
【需要餐饮营销资料的,可私信领取资料~】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情之下,钱得省着花。
总第 3126 期
餐企老板内参 陈黎明 | 文
餐厅盯上小成本营销
困难时期,餐厅的每一笔资金都更为珍贵,得精打细算省着花,在营销上抠门也抠到了极致,餐饮耗材如手提袋、杯套、杯塞等,竟成了品宣的主要阵地。
上周成功刷屏的瑞幸椰树联名新品,主要的看点就是椰树设计风格的杯套和袋子。新增成本很少,但它们给瑞幸带来了非常可观的流量和单品单周超过8100万销售额的业绩。
用户喜欢这款包装,瑞幸趁热打铁,公布物料源文件,不增加新成本的情况下,再一次推动用户传播。
很多人奔着这个包装购买了新品 部分图片来源:小红书
>近期喜茶和藤原浩也联名了。喜茶做了限定的黑色杯子和黑色袋子,还配合藤原浩元素做了个爆炸头版的新头像,新品上线5天,60万杯卖出去了。
现在正好是春天出游季,一些餐厅通过赠送容易“出片”的小东西拉动销量。书亦烧仙草设置活动,到店购买新品“橙漫山茶花”能得到一个山茶花的小发夹,带动到店流量,还有一些品牌推出送樱花图案口罩的指定套餐,促进顾客消费套餐,提高客单价。
小成本有多小?
低至3分钱,量大便宜
餐厅做的小成本营销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包装设计上的,像上面提到的杯子、杯套、包装袋之类的,这些东西是餐厅本来就要有的,现在将包装重新设计,变得更好看、更好玩,更具吸引力,新增设计费用。
另一类是小饰品、小玩具,比如上面提到的小发夹。它们是餐厅另外购买的低成本小东西,一般和在售产品有一定关联度,于是被当作餐厅产品的赠品。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征——便宜。
【包装设计类】
- 0.5元的“出圈潜力股”——包装袋
包装袋是餐厅必须要有的产品,尝试成本小,发挥空间大,相对来说,包装袋的出圈案例也更加丰富。
好利来也许是包装袋玩得最熟练的品牌,他们的手提袋更新频率高,且颜值在线。
小红书网友按色系排列自己收集的好利来包装
>去年,一只带着“&”符号的荧光绿袋子突然火了起来,成为街拍达人的宠儿。很多人为了袋子专程去这家叫做“BUTTERFUL & CREAMOROUS 黄油与面包”的烘焙店。一些餐厅效仿这家店,做自己的绿袋子,也是得到一阵哄抢。
疫情后,餐饮品牌的外卖包装改良了不少,从图案到材质都做了升级。这样一来,餐厅菜品也被保护得更好,顾客好评度也随之增长。而且,一些餐厅的保温袋是需要用户加价选择的,这样餐厅的包装袋成本就可以被分摊掉,餐厅可以减少成本压力。
- 0.1元的“年轻密码”——杯套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杯套的成本在九分钱到一角一之间,常规大小的话,还能量大从优。这块小小的自由创作空间,撑起了茶饮咖啡品牌的上新宣传大任务,季节性更替新款杯套,搭配新品推出,餐厅新增成本很少,但给消费者常见常新的感觉。
餐饮高频率出新品对研发要求很高,但用换杯套缓冲一下,可以在保持上新节奏的同时缓解研发压力。
【小饰品、玩具类】
- 0.5元的“颜值担当”——小饰品
小耳饰、小发饰的成本很低,批发平台上5角就能买到一对银针耳钉,进货量大还能拿到更便宜的价格。
年轻女性喜欢小饰品,餐厅将小饰品作为门店赠品,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家店的吸引力就蹭蹭蹭上来了。
左:书亦的小发夹和耳饰 右:海底捞的耳饰
>- 均价5分的“个性象征”——贴纸
有一些独立茶饮店、咖啡馆喜欢做轻周边的贴纸。或是印上一句标语,或者印上一句心愿,体现餐厅的风格。
- 3-6元的“豪华选择”:小玩具
小玩具是小成本营销中最昂贵的一类了。
这一块,肯德基和麦当劳都很在行。业内人士透露,两家一个玩具的成本大概是5、6元钱,个别的3块多也能拿下来,“(比较贵)因为包含品牌使用费”。
老乡鸡北京旗舰店刚开业的时候,做了一个绿植盲盒,大的杯子里面有一包土、一包蔬菜种子和一个小夹子,小的是一个“植物蛋”。消费者加店长微信号进粉丝群就能得到。
老乡鸡的绿植盲盒,种子随机
>这些小东西的成本低至5分钱,高至5、6元,基本上是“免费”的,消费者在特定时期过来买东西,就能得到。少数需要花费几块钱,或者一些积分。
小成本营销让消费者开心地帮品牌达到目的——售出新品、售出套餐,提高线下客流,给品牌创造话题,做私域流量,提高品牌好感度……
想做小成本营销
需要考虑哪些?
小成本营销经济投入少,而且操作步骤简单,对多数餐饮品类都有效。想要玩好小成本营销,需要让餐厅的内容提供这4种价值:
- 美观价值——区分
小成本的东西受消费者欢迎的关键就是好看,且不要钱。对消费者而言,如果几家品牌的产品都差不多,选一个外包装好看的何乐而不为。
- 实用价值——传播
好看之外,还需要实用,重复使用才能带动传播。
在地铁上经常能见到拿着这家那家餐饮品牌纸袋子的乘客,他们的袋子里已经换成了自己需要的东西,但这些顾客把袋子带出去,让自己变成一个广告位,就是在使用产品作为袋子的价值。
红包、对联这些产品就更不用说,直接上就可以了。
- 素材价值——发酵
话题形成二次裂变需要更深层次的消费者参与,在餐饮的小成本营销上做二次创作。
比如将杯子可以用作花瓶,杯塞可以用作数据线保护套,纸袋子可以做成“纸巾盒”、包书皮纸、拼贴诗素材……
- 符号价值——社交
小成本营销的东西带着餐厅的符号,有社交属性。喜欢同一个符号的人就会因为这个符号凑起来,打开话匣子。联名同理,拉拢两拨甚至几波符号的爱好者。
内参君有一次赶飞机带着好利来的袋子,空姐看到了,小声问这个袋子是不是好利来的新袋子,她非常喜欢。得到答案后,她还表示她是好利来忠实粉丝,下机后要去买。
花小钱办大事
疫情当头,餐厅经营的不确定性增加,小成本营销实属餐饮人万难之举。
但在这样的环境下,餐饮人开拓触达顾客新方法,把本来就需要做的事情做得更好,用1角钱的杯套、5角钱的包装袋、5分钱的贴纸这些非常小的投入,给品牌创造非常多的收益。
不过在学习前还是要注意:小成本营销受欢迎的基础是产品没有明显短板,安全过关。
快报讯在第42届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广东省消委会于3月7日组织召开“激发消费活力 助力高质量发展”3·15座谈会暨专家志愿者队伍年度工作会议,邀请人大政协代表及行政、高校、科研院所、媒体、律师、志愿者、消费者等各界代表,以及来自29个行业协会及相关检测机构的专业人士,共计89名代表参加会议,共商共议。
会议总结回顾了过去一年广东省消委会消费维权专家委员会、行业技术专家库、公益律师团三支专家团队取得的成绩,举行了消费维权志愿者聘用仪式。经数月层层筛选,36名热心公益人士被聘为省消委会消费维权志愿者,正式成为服务消费者的“生力军”。随后,与会代表围绕“激发消费活力 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主题,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会议现场。
近年来,消费环境持续改善和优化,但仍有痛点和堵点,其中一些代表提到“茶位费”问题,广东省餐饮服务行业协会秘书长、广州市人大代表程刚在现场作出回应,表示餐饮企业应当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同时协会也会适时推动出台相关规范指引和行业公约。此外,专家们也相继探讨了电信扣费、电视广告、会员充值、物业管理、网络购物、快递配送、支付方式等众多方面的消费维权问题。
2024年是“消费促进年”,广东省消委会将深入贯彻广东“民生十大工程”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要求,推进落实2024年省民生实事“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效能”,全力参与城乡居民放心消费行动,以更高标准推进广东放心消费“双承诺”活动,引导更多商家作出放心消费承诺,并在全省举办“助企促消费 激发消费活力”巡回宣讲,助力各行各业激发消费活力,促进消费增长。同时,重点把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三十周年的契机,加强宣传教育,积极履职尽责,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不断增强全社会消费信心,持续激发消费潜能和活力。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通讯员 粤消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