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环球网
【环球网综合报道】经过疫情洗礼,却仍旧屹立不倒,反而蒸蒸日上——横跨象、食、养、医的同仁堂健康药业集团旗下新零售业态品牌知嘛健康体验店吸引众多网红潮人竞相打卡,一改疫情之下实体零售的萧条状况。
一进店内,消费者就被别具匠心的店内装潢及陈列设计所吸引,各种罐子装的中药、养生食品排成排,就连吊顶都是用中药做的装饰;更有个性范儿的特色饮品,如枸杞咖啡、罗汉果美式等也深受消费者欢迎,消费者在柜台前排起了长队,现场火爆。
“吃个小点心喝个下午茶,社交、餐饮在这里一站式搞定。”在该体验店一层,消费者尤为兴奋,争相与个性化文创、保健品等陈列元素拍照留影。
而在体验店的二层也是别有洞天,当层设有不同的诊疗室,通过检测、追踪、治疗等多环节重新诠释对“治未病”的理解,为消费者提供定制化的精准健康服务方案。
“这次疫情给消费者上了一堂生动的课,使更多消费者加强了对大健康消费理念的认知。”知嘛健康品牌负责人贺军帅介绍,该店在疫情防控期间,养生茶等健康类产品受到消费者追捧。
据了解,知嘛健康是同仁堂健康药业集团布局大健康新零售业务的全新子品牌,将传统中医药精华和现代健康养生结合,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精准健康服务,满足国民不断升级的健康消费体验。
从消费者发展趋势来看,特别是年轻一代消费者有更多新变化,他们更关注消费环境,更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目前门店销售较好的,有草本饮品、有机食品、枸杞等保健食品等,符合当下消费者养生保健的需求。展望未来,我们也会跟着市场以及消费者价值取向的变化,不断迭代,不断自我创新和变革。”贺军帅说道。
字号同仁堂开卖养生咖啡,三顿半、永璞等国内互联网咖啡品牌兴起,装修精致的网红咖啡厅霸占了热门话题榜……最近的咖啡界格外热闹。
不过,热闹都是别人的,与深陷闭店潮的COSTA和交出了“史上最惨”季财的星巴克无关。
如今,奶茶夹击之下,咖啡市场“冰火两重天”,正如不同人对咖啡的感受:有人尝到回甘,有人只觉满口苦涩。
COSTA陷闭店潮,星巴克交最差成绩单
据媒体报道,已经在中国经营了多年的英国老牌咖啡品牌COSTA陷入大面积闭店潮。
最严重的是青岛,关闭了所有门店;其次是北京,关闭了近20家门店,关闭的门店数量超过了中国市场门店总数量的10%。
近日,中新网探访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一家COSTA门店,尽管是工作日,但店内顾客不少,颇为热闹,店内服务人员也在积极推销品牌的优惠卡券。
当被问及有无关店计划时,该店员表示,自己所在门店并未接到相关通知,且近来店内生意一直很好。
“COSTA在中国分英国、美国两条线,关店的主要是英国线的,自己门店所在的美国线运营情况良好。”该店员称。
“关闭亏损门店是在中国业务优化调整中的一部分,受门店客流及经济运营变化所带来的影响。”COSTA回应称。
初入中国市场时,COSTA曾定了一个到2018年门店增至2500家的“小目标”;但到了2015年,COSTA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到2020年由当时的350家门店增长到900家。
现实比COSTA预想的更残酷,在这一波闭店潮后,目前COSTA在中国市场的门店数量仅400家左右。
与COSTA同年出生,在中国4000多家门店的星巴克似乎风光不少,但从星巴克最新财报看,两者现在也算得上“难兄难弟”。
2020财年第三季度(3月30日至6月28日),星巴克净营收42亿美元,同比下降38.2%;净亏损为6.78亿美元,去年同期则是盈利13.7亿美元。
遭遇史上最惨财报后,星巴克不得不“断臂求生”。8月,星巴克宣布,计划未来18个月永久关闭美洲的约400家门店,并将本财年计划开设的新店数量削减一半,至300家左右。
老牌名企摔得惨,街头小店成赢家
虽然星巴克、COSTA的大名在咖啡界可以说是人尽皆知。但翻看各点评软件的咖啡店排名,前十名中都鲜有连锁大品牌上榜,反倒是一些独居特色的小咖啡店颇受欢迎。
韦先生就是北京一家网红咖啡馆的老板。门店开了好几个,但每个都不大,有的甚至只是一个小小的窗口店,设计得像过去的小卖部,咖啡做好后会从小窗口送出带走。
在韦先生看来,灵活是小店的最大优势。在大品牌连锁咖啡店被疫情打击的同时,承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的小店自然也难以幸免,“小而灵”则在关键时刻帮了韦先生一把。
“疫情期间我们有的店关了差不多两三个月,这段时间我们就做好咖啡给在家办公的客人外送,还和一些花店之类的有过联动,也拍成了小视频宣传。疫情稳定重新营业后,恢复最快的也是外带档口店,因为没有堂食面对面的负担。”韦先生说。
创业之前,韦先生在星巴克有过十余年的工作经验。在他看来,在连锁咖啡店喝咖啡是功能性的,在小咖啡店喝咖啡是休闲性的,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大家对于连锁咖啡的品牌有些审美疲劳了,在朋友圈等社交媒体上的发照片之类的渗透力影响力已经越来越低,换言之就是那些连锁店‘长得都一样,不够酷了’。”韦先生觉得,小店的优势还是能把店做出个性,咖啡豆可以自己烘焙,产品的创意也能更快适应市场,大店是没法那么快调头的。
“同时,整个咖啡连锁品牌里,星巴克跑在第一名,其他都是同质化地跟随,品牌文化没有建立得很清楚。”韦先生说。
这也正是COSTA的一大烦心事。起源英国的COSTA进入中国市场后,依旧端着“欧洲贵族”范儿,目标定位偏向于中高端白领。在中国人还在日渐“咖啡化”的阶段,相比于制造出“猫爪杯”等众多出圈爆款的星巴克,不管是消费群、还是城市拓展,都很难下沉。
这一高冷定位从COSTA鲜为人知的中文名“咖世家”也可见一斑,和拥有“星爸爸”等昵称的星巴克形成鲜明对比,一度被网友吐槽咋不干脆叫“渴死它”。
咖啡会成为下一个奶茶吗?
不久前,广东省餐饮协会发布的《2019年度广东餐饮百强榜单》显示,喜茶战胜广东酒家等老牌餐饮企业位居第三,奈雪的茶也排在第八位。而在去年的榜单中,两者的排名仅为第十和第十五。
年轻人的“肥宅快乐水”奶茶,最近火得风头无两,一个商圈里走几步,发现五、六家不同品牌的奶茶店是常事。同样都是街边能买到的喝的,咖啡能否也像奶茶一样火爆呢?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称,中国咖啡消费年均增速已达15%,且到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到2171亿元。庞大的市场显示着,喝咖啡的人一直在增长,就看你怎么让他们喝。
“确实在前几年奶茶店要更好做一些,因为它更简单、受众人也群更广。奶茶能轻松下沉到三四线城市,但咖啡店生意会稍微窄一点儿。”韦先生表示,“但越简单的东西就越难啊,阵营竞争得厉害,利润空间都被一压再压。”
奶茶的成本低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曾有业内人士表示,一杯奶茶的净成本大约2-3元。算上杯子吸管、均摊租金水电费用、人工支出,一杯奶茶的总成本大概不超过5元。但行业低价竞争激烈,多数茶饮店的奶茶通常只卖10元左右一杯,甚至还有8元的。
咖啡虽然听起来更高大上,但成本也并没有高出太多。一位曾在COSTA工作过的咖啡师告诉中新网,连锁咖啡企业有着非常大的物料成本优势,在咖啡豆都是进口、牛奶都是鲜奶的前提下,一杯拿铁的净成本大概也就5-6元。
“虽然咖啡店店面往往比奶茶店大,其余附加成本也更多。但定价也比奶茶高不少,卖到30元是很轻松的,总体算下来利润还是比奶茶要高。”该咖啡师表示。
客观的利润和巨大的潜在市场诱惑下,诸多现磨咖啡品牌开始挤入市场。加拿大连锁咖啡品牌Tim Hortons在获腾讯独家投资后表示,未来数年将在中国开出1500余家门店;来自日本的网红咖啡%Arabica也加快了布局速度,已经在中国市场开设20余家店面。
就连不少做奶茶出身的新式茶饮,如喜茶、奈雪的茶、CoCo都可等也都“寻味而来”,尝试探索创新咖啡产品。
“咖啡店和奶茶店是走向不同方向的,除了显得更高级,咖啡店的社交属性也是不可替代的。比如我说请你喝杯咖啡,来咖啡店里坐一坐,就显得比奶茶店正式很多。”韦先生相信,未来的市场是细分的,只要专注在这个领域里面去一直耕耘,哪条路都能走得通。
所以,你愿意来一杯咖啡,还是奶茶?(中国新闻网)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忙碌的周一
范儿姐照例很丧
作为一个重度奶茶患者,小姐妹们纷纷投来了食物。喝了第一口鹿角巷,怎么和之前喝的不一样了!仔细一看,竟然是名字一样的“鹿角巷”。
为了避免大家搞混,范儿姐特意给两家鹿角巷做了个对比。
不吹不黑,还不算难喝。其实市面上有很多和网红奶茶店名字很相像的店,于是,范儿姐本着神农尝百草的心态,为小伙伴们测评了如下几款茶饮,看看到底谁更好喝!
赶上第一波抖音火起来的答案茶,打着“能占卜的奶茶”的旗号,疯狂在大街上开店。结果呢,现在大都处于死绝的边缘。范儿姐去的这一家外表看上去和答案茶没什么区别。但logo就多出来两个字“占卜”。名曰“占卜答案奶茶”。
虽然没什么装修可言,但这里菜单上的饮品种类很多:奶霜、奶盖、奶茶、纯茶、果茶、果饮、珍可粒…早闻答案茶以奶盖上的“占卜”为名,所以我就点了两杯奶盖:伯爵红茶奶盖和蝶语娇娇奶盖茶(不知道是啥)。
奶盖是店员小哥现做的,做好了后,我发现上面没有“占卜”,还以为现在没有这个过场了,但小哥说如果你需要还是可以做的。于是他给我两张纸片,让我写下问题,我就写了两个:
1.我是最美的吗?
2.我是最有范儿的吗?
想知道答案吗?哒哒,这就是:
看来老天不想让我知道“答案”
最后说一下味道吧,虽然看品相,我已经做好了不好喝的准备,而实际入口,那酸爽…尤其是这杯鬼迷日眼的“紫色奶盖”(蝶语娇娇奶盖茶),个人感觉“精”的味道很重。相比之下,伯爵红茶就好一丢丢,虽然喝起来还是像水,但至少不刺激。
人均:14元
地址:一环路东一段145号(电子科技大学宾馆旁)
范儿姐去的这家鹿角戏就在之前提过建设中路“泡面小食堂”没多远的地方(嗦一下,泡面小食堂不出意料地已经关门了)。
本来我以为是个面积不大的小店。结果进去发现,别有洞天:不仅有悬挂鹿插画的高级灰墙,吊顶的云朵灯,里边还有鹿元素的装置设计,整个空间很大,能供三四十人点杯奶茶坐下休息没问题。
更让我惊奇的是,这里有面包柜,背后就是烘焙坊。
而且这里的面包都是“戴套套”的
我在门口电视那儿看,播的都是像广东卫视这样的媒体在报道“鹿角戏”的品牌推介会。后来问过度娘,才知道鹿角戏的规模不小,还主打“可以给宝宝喝的奶茶”,至于鹿角巷与它好像没得关系。
我在这里点了一杯小鹿出抹和一杯黑糖鹿丸鲜奶(这些都能在鹿角巷看的到),插句话外音:这里点单是在微信上,可外卖,可自提,还有优惠券直接满减。
< class="pgc-img">>显示屏上的产品和鹿角巷几乎没什么不同
外观上鹿角戏和鹿角巷根本是两种东西,鹿角戏是纸杯,所以你看不到里边黑糖的那种流动感。至于味道,我觉得总体要比鹿角巷的味道要淡一些,抹茶和黑糖口味竟然差不多,因为抹茶味并不突出。其他的,我是真没尝出区别。
人均:16元
地址:建设中路30号
来自台湾的贡茶应该算是老网红,“奶盖”差不多就是从它们家流行起来的。现在遍大街以“贡茶”开头再加几个字组成的店也特别多,网上随便一搜,什么“创客贡茶”“喜年贡茶”“全清清贡茶”“满客贡茶”“宫悦贡茶”...
范儿姐在时代百盛负一楼看到这家喜年贡茶。在商场一楼导览图看到logo,跟上面我找到的九宫格在设计上高度还原有的一拼。
< class="pgc-img">>走到店门口,装修还算良心,没有把贡茶logo神马的弄得很显眼。除了名字,其实就是一家很普通的奶茶店。
< class="pgc-img">>即使品牌不同,但菜单真的hin相似。主打奶盖,而且连奶盖的名字都一模一样叫熊猫奶盖,但感觉整体比网红贡茶便宜一丢丢?
< class="pgc-img">>范儿姐点了一杯熊猫奶盖,18元,选的乌龙茶。咋说呢,乌龙茶本身还算好,稍微有点甜,感觉不应该放糖。作为甜食狂魔,我喜欢单独感受下奶盖,but超级失望!毫无流动性,像是冰箱里冻了很久,而且甜得那个腻人,喝一口我遭不住了。
还点了一杯奇异果水果茶。还是一个字:甜。感觉喝下去至少长3斤。奇异果的健康感荡然无存,这家负责任地说:入坑需谨慎。
< class="pgc-img">>人均:20元
地址:总府路2号时代百盛B1层
< class="pgc-img">>这家店大家看起来是不是很眼熟哈哈哈,没错!它很像网红店“一只酸奶牛”。“一只酸奶牛”可能自己都没想到它的“兄弟”遍布了成都的大街小巷吧。
一只酸牛奶、一只奶牛酸、两只酸奶牛、两只牛酸奶、五头牛酸奶…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别人cue不到。
这家“五头牛酸奶”在银石广场负二楼,地铁站旁边,具体位置有点不好找,范儿姐七绕八绕都没找到,最后还是问服务员小哥哥问到的。
一看装潢和“一只酸奶牛”真的没差多少,而且范儿姐注意观察了一哈制作手法与制作流程,都是大同小异。
范儿姐点了它家的招牌酸奶紫米露和玫瑰酸奶,制作速度比“一只酸奶牛”快了一倍,这点还是让范儿姐比较稀饭的。
味道和“一只酸奶牛”没有太大区别,但没有喝“一只酸奶牛”那种惊艳感。相对来说奶味儿更重一些,酸奶紫米露的紫米有点硬,感觉不是很软糯。
玫瑰酸奶确实要比“一只酸奶牛”甜很多,个人觉得这家的玫瑰酸奶牛更好喝。价格也算适中,毕竟酸奶这个东西要被甜爆的奶茶更容易让要减肥的猪猪女孩们接受吧。
范儿姐听店员小姐姐说“五头牛酸奶”在成都还有其他连锁店,这家是总店,喜欢的小伙伴们收走。
人均:12元
地址:红星路三段99号银石广场负二楼107号
也许成都的小伙伴对“茶颜悦色”这个牌子不熟悉,但是对于长沙的同学来说,却是奶茶的一张新名片。
以“茶”为主打,在装修得古色古香的环境中,称得上“茶颜悦色”了。
< class="pgc-img">>范儿姐一直对这家店念念不忘,没想到我在成都看到一家“茶颜茶语”,在银石广场负二楼。
店铺很小,毕竟是在春熙路地铁站旁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范儿姐在里面逛的时候觉得好打挤,不过很热和,适合冬天来打卡。
范儿姐点了仙草冻奶茶和红茶奶盖,出品的速度很快,前后三分钟就制作完成了。
仙草冻奶茶适合范儿姐的口味,偏甜,但是有个bug就是没有勺子,导致下面的果粒和奶冻都不好吸起来。
红茶奶盖就比较一般了,味道普通,奶盖也木有啥可圈可点的地方。其实范儿姐很想试一下冰淇淋红茶,但是店家说已经卖完了,这个遗憾下次再补上咯。
人均:14元
地址:红星路三段99号银石广场购物中心B2层52号
打个总结:其实这些店和大多数小伙伴意识里种草的网红奶茶长得似像非像,到底是不是刻意模仿我们不下定论,我们只关注它的味道,如果好喝我也愿意排上几个小时打包带走嘻嘻。
作为一个被奶茶包围的城市,成都有喜茶、奈雪的茶、一点点、coco、茶百道、丸摩堂、厝内小眷村等等,而随之而来的也有各种名字很像的品牌,这份含泪的测评报告,是想告诉大家:买奶茶的时候一定要像找男朋友那样,擦亮眼睛!
别的女孩都是水做的,但是范儿姐的小伙伴们是奶茶做的!一天不喝就心慌,喝上的时候“燃烧我的卡路里”已经凉凉。
面对像奶茶这种易操作、可复制、价格较低的产品,小伙伴们是关注品牌还是味道本身呢,来来来评论里分享一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