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 | 马越 吴容
编辑 | 牙韩翔
“上午10点多已经排成这样了,中间不休息,直到晚上10点,又是奋战的一天。”大年初四,陶陶居品牌运营方食尚国味集团董事长尹江波发了一条这样的朋友圈,“(这几天)每天工作超过15小时,脚酸嗓子哑,累但很充实,找回了当年的感觉。”
他同时配上了广州多家连锁门店的排位情况图,都在等位50到240桌不等。尹江波表示,陶陶居春节期间从1月24日开始(年初三)迎来爆单,以陶陶居正佳广场店为例,当天排队拿号数达到1876桌;1月25日(年初四)上午10点多,陶陶居广州第十甫路总店拿号就已经接近400桌。
陶陶居的热闹并非个例。今年春节,久违了的出行与堂食自由都在让错失了3年的餐饮消费春节档迎来报复性回归。年夜饭预定火爆,就餐大排长龙的场景重现,家庭聚餐、好友聚会成为堂食消费主力。
美团发布的一份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6天,全国多人堂食套餐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53%,其中,上海堂食消费最旺,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240%。
其中,春节返乡与节后外出游玩的流动热潮,带动异地消费快速增长。美团数据显示,异地消费较去年同期增长76%。而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今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
“不要在过年期间去故宫,会饿发财的!”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不少消费者都在描述旅游区热门餐厅一位难求的火爆场景。界面新闻记者在四季民福烤鸭公众号上看到,初四下午不到5点,其故宫门店已经等位1123桌——这家门店以可看到东华门与筒子河的景观位而知名,从而成为故宫附近的网红打卡地,而临近的王府井东安门店与灯市口店,等位也在455桌与211桌不等。
“上午10点已经排了几十桌,下午2点就停止叫号了,这么多人也是这几年第一次遇到。”大年初六中午,四季民福烤鸭前门店相关人员告诉界面新闻,而此时该门店已经排了319桌。
热门旅游城市餐厅等位数百甚至上千桌的夸张场景再现。网红旅游城市长沙文和友海信店春节期间排队超过4500桌冲上了微博热搜。
在三亚,萌哒哒椰子鸡品牌运营负责人麦子财表示,“我们预料春节生意会不错,但没想到这么火爆。”正月初五下午四点,位于三亚湾的萌哒哒椰子鸡店门口已经排起长队。今年春节假期,该品牌位于三亚的5家门店营收创历史新高,其中,异地家庭游客的消费占比高达8成。
而本地餐饮消费的高峰则集中在初三和初四两天。
“初四下午4点才启市,当天饭市排队100桌左右,初五从下午5点到晚上11点一直维持30桌左右的排队状态,外地游客占整体70%。”文和友广州店对界面新闻表示,初四下午4点才启市,当天饭市排队100桌左右,初五从下午5点到晚上11点一直维持30桌左右的排队状态,外地游客占整体70%。
与陶陶居上述反馈的情况类似,以界面新闻走访多地的商圈来看,初三、初四成为不少餐饮门店的客流高峰期——由于一般不涉及回乡与返程,往往成为大部分人出门聚餐消费的热门时段。
八合里牛肉火锅珠海海韵城店店员告诉界面新闻,初四是春节期间人气最爆的一天,晚上接近9点还有客人在取号,但是店里的消毒碗碟已经没了,“除了牛肉,其它菜品包括牛肉丸、面条和蔬菜都卖完了。”
靠近珠海拱北口岸的早茶粤菜茶楼金苑酒家对界面新闻称,因为初三、初四是拱北口岸出入境高峰,刺激了消费,这两天每天(包括早茶直落午餐+晚餐)翻台平均来说有7次。
“大年初三,当天销售额创春节新高,翻台率近9翻,排队一直到晚上9点。”呷哺呷哺上海世茂广场店营运经理贺江浩介绍称,这家门店作为呷哺呷哺“南下”扩张的新模型代表门店,在2023年1月6日开业,同比春节前一周业绩增长3倍以上。
呷哺集团对界面新闻表示,呷哺呷哺(品牌)2023年春节总体营收比2022年春节增长126%。从各地方数据看,天津、黑龙江等北方城市客流和营业额同比增长2倍以上,北京及河北等主力北方城市营业额仍保持1.5倍稳定增长。
来自湊湊火锅方面数据显示,春节档总体营收比2021年、2022年春节增长51%、21%。从区域来看,太原、郑州、杭州、长沙、无锡、西安、石家庄、沈阳等二线及旅游城市业绩表现亮眼。
央视网消息称,国家信息中心追踪全国232个重点商圈人流量数据发现,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重点城市在内的全部83个城市的消费热度指数都已经企稳回升,线下商圈消费热度正在持续回暖。
事实上不只是餐饮,在2023年春节,被释放了的消费需求让客运、旅游、住宿、电影、线下零售等多个领域迎来消费热潮。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全国消费相关行业销售收入与上年春节假期相比增长12.2%,比2019年春节假期年均增长12.4%,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其中,商品消费和服务消费同比分别增长10%和13.5%,比2019年春节假期年均分别增长13.1%和8.1%。
而华泰证券发布港股策略研报称,截至1月24日,春节假期期间消费数据恢复良好,春运客运量修复至2019年同期57%水平,多项旅游业务反超2019年同期,电影票房修复至2019年同期105%水平,春节假期前四日北京超市等企业销售额较2019年同期增长13.7%,中国内地线下经济回暖。
江晚报
义乌又火了,
这次不是因为小商品,
而是美食。
这座充满了传奇色彩的城市,
因贸易搭起了
全球美食扎营的集中地。
这个“五一”,
从四方赶来的人们纷纷选择
用美食的方式打开义乌,
“国际乌”被食客们挤爆。
中东风味餐厅门口等位的顾客。受访者供图
义乌打卡的游客:
等位320桌、排队5个多小时
“傍晚5点取的号,前面还有320桌。”5月2日,小郑趁着假期和朋友从衢州自驾专程来打卡美食,义乌餐厅的排队盛况让她大吃一惊。
“热门餐厅都是排队1小时打底,根本没想到会这么夸张。”小郑说,当天下午4点半她取了两家土耳其餐厅的号,一家排了一个小时左右,另一家则提示“前面还有320桌”。
受访者供图
排队时,小郑听说有人是中午11点半来的,一直到下午5点才吃上。
苏州的向先生也是特意冲着义乌的外国美食而来,他打卡了一家土耳其餐厅和一家印度餐厅。
受访者供图
“听说义乌外商多,这里的中东菜和印度菜比较正宗,能吃到很少见的小众菜系。”向先生说。
品尝美食之后,不少游客还到小商品市场淘淘货。原本以批发为主的义乌国际商贸城,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开了22年的中东餐厅老板:
今年“五一”生意最火
“我们餐厅安排了五六个人剥虾,都剥不过来。” 义乌最热门的中东风味餐厅之一贝迪餐厅,老板穆罕奈德是约旦人,他说,假日期间的顾客是平时的10倍多。“从早上9点半到晚上11点客人一直在排队,有时候要等五个小时。”穆罕奈德告诉记者,他的餐厅开了22年,今年“五一”生意最好。
打开贝迪餐厅的线上点菜平台,记者看到,热销第一的土耳其米饭布丁月售9100份,第二名的辣扁豆汤也有9046份。
穆罕奈德介绍,他的餐厅有来自埃及、土耳其、黎巴嫩、约旦等国家的厨师,几乎覆盖了所有中东菜系,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菜有馅饼、羊腿米饭、柠檬虾等。
在义乌安了家的穆罕奈德看来,这些年来义乌做生意的外商越来越多,义乌的餐厅也越开越多,异域风味的美食吸引游客纷纷来打卡。
受访者供图
相距1公里的城北路上,聚集了更多印度餐厅。
“每天都是爆满的,尤其是中午,能排到100多人。”铌萨迩餐厅老板许曼兰说,80%的游客都是首次来尝鲜,他们有从北京、南京、苏州等地赶来,“他们喜欢打卡社交平台上推荐的热门餐厅。”
来餐厅的游客几乎都会点一份印度街头小吃——玛莎拉脆水球。“中间这碗绿色的酱汁由薄荷、香菜、生姜、青椒等调制。”许曼兰说。
印度街头小吃——玛莎拉脆水球
“从早上9点开门一直到凌晨2点一直有人排队。”雷锋果汁的老板雷锋是个埃及小伙,他在义乌共有6家门店,假日期间每天卖出饮料超1000杯。
8年前,雷锋跟着在义乌做外贸生意的舅舅来到义乌,开了第一家店。如今雷锋说着一口流利的义乌话,他计划明年到杭州市中心开一家新店。
潮新闻 记者 金檬 蒋守洋
责任编辑:袁颖
大家都在看
味不用等共享餐厅内部试营运。 殷立勤 摄
中新网上海7月2日电(记者 殷立勤)2日,位于上海打浦桥日月光4楼的美味不用等共享餐厅开始内部试营运。在上海的许多热门餐厅门前大排长龙已经是常态,如今“绝望”的顾客可以坐到附近的餐厅,戳戳手机,稍等片刻,就有服务员端着那家餐厅的餐食来了!这种全新的餐饮业态叫做“共享餐厅”。近日,上海首家“共享餐厅”从黄浦区市场监管局拿到了食品经营许可证,进行了内部试营业。
工作人员正在布置共享餐厅座位区。 殷立勤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