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两天就是春节长假了,“年货都准备好了么”、“年夜饭准备怎么吃”,也成为大家打照面时的问候语。
本周上海市民的年货采购进入最高潮,南京路步行街的食品店家家都挤满了顾客,八宝饭、松糕、酱鸭、烧鹅……一边爆卖一边补货,一箱箱的年货用小推车拉出来,往不断被买空的货架上加。
随着除夕的临近,半成品年夜饭的销售柜台前排起了长队,而早早定下半成品生鲜年夜饭的,本周也将陆续开领。
另一边,沪上商超年货同样在热卖,酒类、熟食、海鲜等销量显著上升;外卖平台的年夜饭销售同样火爆,老字号年夜饭把战线铺开到线上依旧风生水起。在“就地过年”的号召下,“一人食”兴起,自煮小火锅很受欢迎……
老字号半成品年夜饭狂卖中,熟食点心受青睐
福州路上的杏花楼总店最近十分热闹。
多个收银柜台一起“开张”,各司其职:有的结账年货糕点、“方便菜”,有的结账冷冻食品、有的结账熟食、有的结账点心……各个面前排着长队。
八宝饭、松糕、松糕……不时有顾客过来选购,一盒盒拿走,柜台存货“消耗”很快,不一会儿就有工作人员拖着小车过来补货了。
点心窗口,队伍长到要在店里打个弯,各种包子、烧麦被花式爆买,阿姨爷叔买完了还要推荐:“这个好吃!”
记者从杏花楼了解到,临近过年,半成品年夜饭、年货礼包销售势头强劲,同比销量已增长25%。
南京东路上,新雅粤菜馆“年货大联销”活动门口,购买半成品年夜饭的顾客也大排长龙。
店内年货系列的各款礼包,大多数都贴着“已售罄”“少量”的粘纸提示。据说,大师家宴的生鲜年夜饭在半个月前就已卖完。
新雅食品旗舰店内,熟食柜台前的人们“望眼欲穿”:扎蹄、酱鸭、烧鹅、猪肚、牛肉、羊肉、醉蟹等等都是抢手货。
对面的第一食品商店里,顾客们围着第一食品自家的点心柜台,等着买蝴蝶酥、麻花等“爆款”;靠近门口的柜台很热门,不断有好奇的顾客围上来:“这是什么?”“小核桃肉打碎了再做的糕点!”工作人员边忙着手上装袋边答。
三阳南货店,顾客们排队买八宝饭,周到君看到了久违的“挥着钞票”的景象;路口的沈大成,八宝饭、松糕等年货同样畅销,来买的顾客络绎不绝……
商超年菜、年货“供需两旺”,除夕提早开门
商超方面,顾客们也在热情采购年货。
盒马针对于在家过年夜的场景,推出上海老饭店年夜饭礼盒、阖家欢年夜菜礼盒、佛跳墙礼盒、盆菜系列……在家就可以轻松的吃一顿丰盛的大厨年夜饭,很受用户欢迎。同时推出“牛年买年货,盒马为你送到家“的活动,所有的年货准备齐全,包括盒马坚果礼盒、红颜草莓礼盒、鲍鱼八宝饭礼盒、黑松露礼盒……可以在家就可以送出“新鲜礼”,同样备受用户青睐。
据悉,盒马门店坚持春节不打烊,“年三十”当天营业时间会略有调整,提早至8点开门,方便消费者当日购买年夜饭需要的食材,下午6点停止营业。从年初一开始,门店营业时间基本如常,大家可以放心前往选购。
在家乐福年货大街上,生鲜食材正值旺销。今年传统食材如普通猪肉、家禽、河鲜、腊味等仍然占据一席之地,日本和牛、藏香猪、河豚等主打品质的食材人气攀升。
“以水产年货为例,以往过年老百姓买条桂鱼、鲈鱼清蒸红烧上桌,如今多宝鱼、鮰鱼等价位更高的海水鱼销量上涨,海参、鲍鱼等高端食材在今年年夜饭餐桌上也不会鲜见。临近春节,家乐福海参销量呈倍数级增长。”苏宁家乐福生鲜采购负责人介绍,今年买手团队为顾客精选了数十款优质“土年货”,其中,有机淡水鱼在富含矿物质的纯天然湖区生长、以天然饲料为食,在一二线城市部分门店销售;藏香猪全面高原放牧,喂养以野生植物为主,年猪体重不足80斤,肉质富含氨基酸。
酱香猪蹄、脆皮草鸭、五香猪嘴、德州扒鸡、扬州风鹅……在家乐福上海古北店内,市民李女士特地选择了10多道半成品年菜,“这是我们一家三口第一次留在上海过年,仪式感不能少。大菜、硬菜制作难度较大,半成品年菜既可节约时间,又能吃到家乡好味。”此外,方便食品、熟食销售同样喜人。
大润发自己研发的加热即食半成品年菜今年春节销量也有不俗的表现。自1月上市以来,每周销量环比上周都有超过50%的增幅。在19道年菜中,销量最好的两款是安徽符离集烧鸡、双色八宝饭。
上海人年货酒类偏爱黄酒,“一人食”套餐需求激增
在日前大润发发布的《2021过年囤货趋势报告》中,上海人最受欢迎的水饺口味是荠菜冬笋猪肉。与北方偏爱白酒不同,酒类中上海人最钟意的还是喜欢黄酒,和酒、黄酒、花雕酒占据销量前三。
而在家乐福线上线下渠道,今年春节鲜明的变化是,低度数的小甜酒、力娇酒、与调鸡尾酒、果酒等商品销量目前大幅增长,销售额增速超过120%。据悉,一直到2月12日,家乐福近百款酒水饮料推出春节好价,叠加单品立减、买一送一、满立减等多样优惠,囊括了皇家礼炮21年苏格兰威士忌、红乌苏瓶装啤酒、53度茅台醇浆、1664桃红啤酒等人气单品,为年味助兴。
往年春节,此刻最火爆的当属各家饭店大堂。在“就地过年”大潮下,这个春节的线上年夜饭十分火爆。饿了么数据显示,今年在线上供应年夜饭套餐的餐饮品牌数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64%、参与门店激增260%,提供年夜饭套餐数量更是同比上涨近3倍。把年夜饭从大堂搬到线上,已成为今年春节餐饮商家的大趋势。
今年“线上年夜饭”不仅供给丰富,平台和商家还提供了7折起的折扣。
周到君自饿了么获悉,截至2月2日已有近200个商家品牌携万余款商品参与线上年夜饭套餐售卖,覆盖线下门店超过5000家。
周到君在饿了么APP的搜索框内输入“年味”,就找到了身边的年夜饭套餐。比如桂满陇新增年夜饭套餐选项卡,里面分2人套餐和4人套餐,下单后直接外卖配送到家。
今年诸多商家考虑到留守本地的消费者需求,纷纷因地制宜推出了年夜饭小份套餐和半成品套餐,其中不乏多家知名连锁品牌和餐饮老字号。除桂满陇外,还有像大龙燚火锅推出了多款百元左右的火锅单人套餐,南京大牌档推出了2至4人份的小套餐。
根据趋势报告,“就地过年”催生了“一人食”消费需求,自煮小火锅在上海猛增233%。
由于“就地过年”人数增加,饿了么平台上以年菜半成品礼盒为代表的礼盒类商品订单量已增至去年春节前同期的4倍以上,在2月的头三天里,饿了么上“年夜饭”搜索量环比上周又猛增3倍,预计从大年夜起还将迎来新一轮订单高峰。
来源:周到
刚结束的春节假期,全国不少地区消费迎来强劲增长。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春节除夕至大年初五期间,餐饮、住宿、旅游、等消费场景尤其受到青睐,同比增长均超过20%。
尤其是春节餐饮消费,更是呈现出一片“热气腾腾”景象。
据美团发布春节“吃喝玩乐”消费洞察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5天,全国多地堂食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161%,异地消费者贡献的订单量同比增长186%。
不仅是节前预定火爆,节后全国餐饮消费市场同样增长明显。据微信联合同程旅行发布的《龙年春节消费“新意”观察》显示,2024年春节假期,餐饮订单量增长19%;同比2023年春节,快餐、小吃的线下消费量增幅达到59%与35%。
而抖音发布《2024年春节消费数据报告》则显示,春节假期,抖音上美食订单同比增长99%。其中,川菜、湘菜、粤菜、东北菜、本帮江浙菜包揽热门地方菜系Top5。
各地春节餐饮消费“成绩单”新鲜出炉
2月18日,在假期结束第一天,不少地区纷纷“晒”出春节餐饮消费“成绩单”。
北京:多家餐企营收超2019年同期
北京商务局2月18日数据显示,春节期间,重点监测的全聚德、东来顺、便宜坊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52.6%、35%、33.1%。
另据新京报报道,北京萃华楼餐饮、北京胡大饭馆、费大厨辣椒炒肉等多个餐饮品牌,春节期间门店的客流较平时成倍增长,营收甚至超过2019年的同期水平。对于接下来的元宵节,多家餐企负责人均预计无论是营收还是客流,都有望超越去年,迎来10%至20%的增长。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上海:春节餐饮业消费金额59.3亿元
2月17日,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上海餐饮业消费金额5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3%。老字号餐饮企业销售额涨势喜人,上海老饭店、绿波廊、杏花楼等14家企业,节日期间销售额3754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1%。
受到热播电视剧《繁花》影响,黄河路、和平饭店等成为游客热门打卡地,和平饭店销售额比2019年农历同期增长超过60%。
广州:异地消费堂食订单同比增长280%
据商务部商贸系统对广州45家重点零售企业监测显示,餐饮消费持续旺盛,广式年味十足,陶陶居、广州酒家同比分别增长28.4%、15.6%。此外,美团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广州地区多人堂食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80%,广州异地消费者堂食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80%。
年夜饭方面,今年市民游客年夜饭堂食用餐热度不减,广州酒家、陶陶居、花园酒店等餐厅年夜饭营收比去年同期增长23%,中国大酒店年夜饭营收同比2019年增长超过40%。
四川:成都异地游客堂食订单量位居全国第二
据四川省商务厅监测的138家餐饮企业数据,节日期间实现共营业额13.3亿元,同比增长23.5%,较2019年同期增长64.3%。
另据美团发布的2024春节“吃喝玩乐”消费数据显示,这个春节,成都日均消费规模同比增长35%,较2019年春节增长150%,消费规模居全国第四。成都异地游客堂食订单量位居全国第二,同比去年增长超210%。
江苏:餐饮业零售总额141.73亿元
江苏省餐饮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江苏全省开展 1000多场餐饮促消费活动,超20万家餐饮服务单位开门迎客,餐饮业零售总额达141.73亿元,同比增长19.1%。
老字号、非遗美食等代表中国元素的美食广受追捧,江苏全省13个设区市同步举办各类老字号促消费活动18场,参与老字号企业254家,累计成交额突破1亿元。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河南:抖音餐饮消费金额1.73亿元,同比增长565%
河南省商务厅向媒体透露,春节期间,省商务厅重点监测的350家零售和餐饮企业共实现销售26.7亿元,同比增长5.3%。
河南省商务厅重点监测的餐饮企业收入同比增长35.4%;抖音餐饮消费订单101.65万单,同比增长112%,消费金额1.73亿元,同比增长565%。
多个餐饮品牌迎来龙年消费开门红
随着春节餐饮市场逐步复苏,各大餐饮品牌也迎来了龙年消费开门红。
海底捞:据海底捞透露,2024年春节大年初一至初六已累计接待顾客超950万人次,较2023年春节同期增长超30%。其中,大年初五这一天正值情人节,海底捞全天接待顾客超180万人次。
喜茶:喜茶相关数据显示,除夕至大年初七,喜茶春节期间整体销售火爆,众多门店销量增幅超400%,更有部分门店春节销量增幅超800%;喜茶多款单品春节假期售出超百万杯,多肉葡萄更是售出超200万杯。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奈雪的茶
奈雪的茶:奈雪的茶数据显示,新春假期,奈雪部分门店销售大涨600%,实现订单量环比、同比双提升。其中,上海比斯特购物村店、西安赛格8F店、泰国曼谷店为销售TOP3,均在热门旅游城市。
呷哺集团:据悉,初一至初八,呷哺集团旗下呷哺呷哺、湊湊、趁烧、茶米茶等品牌累计接待消费者超180万人次。其中,呷哺呷哺共有31家餐厅打破历年业绩记录,跨界联名春节档爆款电影《热辣滚烫》推出的团圆餐也迎大卖。
甜啦啦:甜啦啦数据显示,春节期间,甜啦啦全国门店销量较去年同比增长达400%,环比提升135%。其中,东三省门店销量同比去年提升均超过800%,人气单品“清风茉白鲜奶茶”较节前环比增长超150%,问鼎甜啦啦春节销量TOP1。
小结
“这哪是在过节,这是在打仗!”今年春节,来自成都某火锅店的一位店长在朋友圈如是感慨。据中国新闻网报道,该店长所在的门店有71张桌子,平均每天翻台九到十轮以上,每天排队等位超过3000桌。店内不断刷新的叫号提示,正是各地堂食餐饮消费火爆的缩影。
毋庸置疑,春节假期是拉动内需、激活消费潜力的重要节点,亦是餐饮行业的销售旺季。
对于这个火爆的春节,有业内人士表示,年夜饭消费火爆折射出餐饮业的向好态势。只是,随着旺季过后,餐饮行业恢复平静,如何让春节餐饮消费这把“旺火”继续烧下去,也在考验着众多餐饮人。
整编:红餐网麦泳宜;编辑:李唐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第 3779 期
作者 | 餐饮老板内参 内参君
这个春节,餐饮人忙到“起飞”!
春节氛围还没落下,夺目的成绩单们已经来了。
商务部大数据监测显示,今年“除夕”当天重点电商平台在线餐饮销售额同比增长40.8%;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前5天,全国多地堂食套餐订单量同比增长161%,异地消费者贡献的订单量同比增长186%……
从各地实际情况来看,今年春节的餐饮盛况更胜去年,真真可谓是“肥年”。
成都热门排队王吼堂老火锅,春节期间部分门店单日排位突破3000号,71张桌子翻台10轮。一位店长更是在朋友圈直言感慨春节客流盛况,“这哪是在过节,这是在打仗!”。
老北京特色铜锅南门涮肉,日日排号超过1000桌。一位消费者表示,“本来是顺手拿个号,想着逛完天坛再吃。谁能想到,正月初六的下午1点竟然还有700桌在排队,四个小时都没吃上!”
江西景德镇的特色餐饮“欧记大排档”,同样是从初一“挤到”初六,单日排位接近700号。
内参还走访了旅游热门城市青岛的几家咖啡馆、餐厅。开在奥帆中心的领地咖啡,服务员说,初一到初七一直忙得团团转,基本上没停下来过,除了室外稍冷的位置,室内十五六个位置一直是满的状态。
另一鲁菜餐厅聚福,老板娘笑着说,“从初一忙到初七,生意不错,要不是你们4点半来早了,就要排队了。生意嘛,到不了10万,但五六万总要有的。”
甜啦啦梦工厂门店店长说道,“春节期间订单量特别大,几乎每天都是从下午2点就开始爆单,店员经常忙得顾不上休息。”
更有不少餐饮老板在社交平台感慨:“春节,累,但值得!”“忙到团团转也是一种甜蜜的负担!”“希望每天都是这样的‘肥年’!”
火锅爆满、奶茶断供…
老字号和高端餐饮成了香饽饽
细看今年春节期间的餐饮热门选择,我们摸出了一些“肥年”的门道儿:
1、火锅,依旧是社交餐饮赛道中的“王”
“遇事不决,火锅文学”依然是“吃货们”的座右铭。除了提及的川渝火锅吼堂、老北京铜锅南门涮肉外,以两大头部品牌海底捞及呷哺数据为例:
2024年春节大年初一至初六,海底捞累计接待顾客超950万人次,较2023年春节同期增长超30%。客流最高峰的农历大年初五,恰逢情人节,龙年财神送财送甜蜜,海底捞全天接待顾客超180万人次。
初一至初八,呷哺集团旗下呷哺呷哺、湊湊、趁烧、茶米茶等品牌累计接待消费者超180万人次。其中,呷哺呷哺共有31家餐厅打破历年业绩纪录。
2、奶茶、咖啡两级分化:景区门店卖到断供,写字楼门店无人问津
人手一杯的“社交神器”,在这个假期也同样是大热门。
喜茶相关数据显示,除夕至大年初七,多门店销量增幅超400%,更有部分门店春节销量增幅超800%。其中,爆款单品多肉葡萄更是售出超200万杯;甜啦啦春节期间全国门店销量较去年同比增长达400%,环比提升135%。其中,东三省门店销量同比去年提升均超过800%,人气单品“清风茉白鲜奶茶”较节前环比增长超150%。
不过,热门城市景区中几乎卖到断货、动辄暴增几百倍的咖啡奶茶们,在写字楼、商区的表现明显下滑。一家商圈连锁茶饮品牌的店员表示,“春节不如平日忙。工作日在白领、打工人点外卖的带动下,门店业绩很高,但过年大家都出去玩了。”
3、老字号、高端餐饮火热,“过年必须吃点好的”!
春节,在旅游经济的带动下,各城市的“老字号”成了餐饮打卡的香饽饽。北京华天集团数据显示,整个春节假期期间,旗下的同和居、鼓楼马凯餐厅、惠丰酒家等老字号品牌,营收同比增长均超过40%。
另外,一些高端餐饮也备受消费者青睐,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时都表明态度:大过年的,必须吃点好的!黑珍珠一钻餐厅、米其林上榜餐厅桂语山房,人均近八百元,春节期间每日预订爆满。“春节高峰期,预订的客人还要等位,晚餐等到晚上7点半至8点钟才吃上。”
◎大年初四,北京牛街聚宝源总店
4、小吃街、早市、庙会…下沉市场的特色餐饮“人从众”
作为春节出游的一大特色——逛庙会,也为餐饮人带来了很多意外惊喜。一位老字号品牌店长表示,“我们带了一些特色小吃和招牌,亮相在庙会上。单日营收甚至超过普通门店一周销售总额。”
不止庙会,根据美团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四线以下地区消费同比增速最快,下沉市场迎来强劲回暖,各省市城乡的早市、晚市、小吃街,也同样“挤满了人”。
广州西华路小吃街的腾元生煎包、鱼蛋粉等等,排队人群一度挤满马路。
超23亿人次出游
餐饮成了个“热饽饽”
返乡潮之外,另一强大的消费势能便是旅游,8天的超长假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度假习惯。
来自2024年综合运输春运工作专班的最新数据显示,2月10日至17日(农历正月初一至初八),中国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累计23.11亿人次。
飞猪发布的《2024春节假期出游快报》显示,甲辰龙年春节成为史上最火爆的春节旅游假期,国内游预订量已大幅超越2019年同期,其中中长线游同比去年大增超3倍。
散落在各地的餐饮消费者们,扎堆涌入热门旅游城市,尔滨热情不减,淄博引力不断,长沙、青岛、北京、上海等地都迎来了“爆棚”时刻。而旅游热度的攀升也带动了餐饮行业。
>北京
据北京市商务局统计,春节期间,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企业实现销售额77.4亿元,同比增长36.8%,较2019年增长64.1%。全市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3144.2万人次。
美团发布2024春节“吃喝玩乐”消费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北京生活服务日均消费规模同比2019年增长113%,位居全国城市第一。
>上海
上海消费市场的消费单可谓非常亮眼,春节期间餐饮业消费金额59.3亿元,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16.3%。
其中,上海老饭店、绿波廊、杏花楼、新雅等14家老字号餐饮企业,销售额涨势喜人,节日期间销售额3754万元,比去年农历同期增长30.1%。
受到热播电视剧《繁花》影响,黄河路、和平饭店等成为游客热门打卡地,和平饭店销售额比2019年农历同期增长超过60%。
◎大年初二,上海南京路
>长沙
作为春晚分会场的长沙,红上加红。
截至2月17日12时,长沙市纳入监测范围的26个景区当日接待22.11万人次,茶颜悦色、果呀呀、墨茉点心局、费大厨辣椒炒肉……各种网红小吃店、餐饮门店前大排长队。
>青岛
栈桥的人都比海鸥多,海鸥都喂肥了。虽然冬季不是青岛的旅游旺季,但人从众还是挤满了栈桥等各大景点。春节假期第一天至第八天,青岛市70家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41.07万人次,同比增长97.83%,营业收入1002.02万元,同比增长40.36%。
景点之外,还有民俗活动增加着旅游引力,像今年回归的萝卜·元宵·糖球会,再加上大鲍岛的新春市集以及花灯节,老城区的年味十足。不少逛庙会的人都拿着一串糖球,拎着几份小吃,满脸欣喜。
>哈尔滨&淄博
过去一年的两大旅游城市顶流淄博和哈尔滨,春节期间同样被挤满。
◎大年初五的淄博八大局
美团数据显示,哈尔滨异地消费者的堂食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430%。哈尔滨海底捞各门店客流均大幅增长,其中位于热门景区中央大街的海底捞新一百店,初一至初六的累计客流较去年同期增长超70%。
小结
自复苏以来,五一黄金周、十一七天乐各自缔造奇迹,“假日经济”成为了餐饮增长的新动力。而长达八天假期的春节,再一次让餐饮人感受到了“肥年”的快乐。
不过,难以否认的是,尽管在这样的“肥年”中,我们也依然能够看到泪水,一些餐饮老板在春节假期中送走最后一波顾客,长久闭店。
缓慢的复苏之路上,破局、重生仍是百家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