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 machi machi果然无处不在充斥找周董的影子,频频在社交平台晒出奶茶的亲密合照!
周杰伦还拖阿信给林俊杰送了巨无霸奶茶!不仅如此还带JJ专门打卡了东京涩谷machi,不愧是周董最爱的奶茶!
周董和阿信新歌「说好不哭」MV中女主打工的店铺正是周董最爱的奶茶店麥吉 machi machi!到底是有多好喝,这么受到周董的热捧!
小红书、微博、INS统统都被麥吉machi machi刷屏了!简直太让人羡慕了,居然能喝到周董同款奶茶!
以为只是周董爱喝,全球人民都超热爱,而且不止是大陆门店排队哦!全球麥吉 machi machi都在排队!甚至不惜请黄牛爆排6小时,卖出5800元8杯的天价!
上海南京宁波苏州开业!开业时间段排队500人,根本看不到尽头!说好的不哭,再难我们也要等!
万万没想到这样的麥吉 machi machi居然宠幸了我大温州了!居然来了!正版!正版!正版!强调三次,是正版来了!
麥吉 machi machi拥有自己专业的研发团队,致力于茶饮产品构思、配方以及制造。严选优质食材,让味道、口感达到一种舒适的平衡。
被周董发了N次照片的烤布蕾
焦糖脆皮让人无法抗拒
尝一口布蕾再来一口奶茶
这大概就是幸福吧!
难怪能获得周董如此深爱!
酷炫分层颜值逆天!
浓稠奶酪每一口都是经过8小时精制
一定要一口吸到奶酪与奶茶哦!
新鲜蓝莓&野莓与冰的组合
新鲜水果的味道喝过自然忘不了
顶层自制手打芝士化在舌尖非凡享受!
machi machi温州世贸店铺与其他店铺一样,同样是可爱风,简单却不失格调,年轻艺术家的涂鸦更是有趣,随便举一杯奶茶就能拍出大片呢!
不仅拍产品好拍,拍人更是一绝!拿起饮料一拍,网红就是你!在machi找到一杯合适自己的茶饮,陪伴您忘却生活中令人烦恼的琐事及忧虑。
麥吉 machi machi
银泰温州世贸店
地址:鹿城区大南门世贸中心一楼B-1002
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一凡
十几年前,在浙江小镇——台州温岭大溪镇,大学毕业的理工男王云安开起了一家名为古茗的奶茶店,刚开店时鲜有人问津。没人会想到,古茗会在日后成为浙江年轻人的“白月光”,成为国内现制茶饮的巨头。
2024刚开年,古茗与蜜雪冰城同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根据招股书,2023年古茗售出12亿杯饮品、商品销售额超192亿元、门店数达到9001家,是中国最大的大众(10-20元价格带)现制茶饮店品牌,以及全价格带下第二大现制茶饮店品牌。
根据古茗招股书,其已成为全价格带下第二大现制茶饮店品牌
好山好水的浙江,在“喝”的产业上,从不缺创造神话的企业,娃哈哈、农夫山泉早已家喻户晓。近几年,火热的现制茶饮业,各种网红奶茶品牌轮番登场,门店随处可见,也颇得资本市场青睐,套用一句网络梗儿:奶茶不大,又创神话。浙产奶茶,又占据了重要一席。
在一杯充满甜蜜的奶茶中,浙江企业几乎见证了行业的迭代变迁。浙江的奶茶江湖走过怎样一段路?小小一杯奶茶何以能“喝”出大产业?面对新的消费环境,又将如何继续成为年轻人们的心头好?
奶茶的浙江江湖
杭州建国北路上的一家古茗门店 记者 杨一凡 摄
在杭州建国北路西侧的一片底商,几家奶茶店紧挨着在营业。店门口年轻人们扫码下单,前来取餐的外卖小哥匆匆跑来催着店员快些打包。这样的场景,在全国许多城市都可以看到。
王云安在大溪镇开出第一家“古茗”时,生意一开始并不好做,每天从早上8点忙到晚上11点,古茗的营业额平均一天才400元,扣掉房租和其它开销后还亏钱,一直持续了大半年。
在大学期间,王云安卖过收音机、卖过棉被、帮同学办过信用卡,收获了几十万的流动资金。毕业回老家创业的他,觉得开奶茶店投入成本低、自己也喜欢喝,小地方里也蕴藏着很大的商业机会。没有配方,王云安不断喝奶茶来调试产品,通过持续改进,生意才慢慢好了起来,让这位年轻人对这份事业有了更大的憧憬。也许受这段经历影响,王云安对产品的口味和细节极其关注,古茗每款新品上市前他都会试饮。
彼时,另一家浙江企业靠奶茶已经打响名头,并坐上了国内市场头把交椅。2005年,诞生于湖州的香飘飘,开创了中国杯装奶茶品类。如今提起它的名字,可谓是不少90后的童年“回忆杀”。
香飘飘奶茶 图片来源:香飘飘官网
据香飘飘官网介绍,到2008年,销售额已突破10亿。2017年,成功登陆上交所。凭借便携冲泡的杯装奶茶,连续九年市场占有率第一。而在冲泡奶茶市场,浙江温州“香约奶茶”,同样在市场上打拼出了一番天地,杯装、袋装奶茶走入了不少地方的超市、商店。
在瓶装奶茶方面,浙江企业娃哈哈、农夫山泉也推出过相应产品。例如,2021年,农夫山泉推出“打奶茶”系列产品,在竞争激烈的瓶装奶茶市场打出了差异化优势。在社交媒体上,该产品在口味上曾赢得好评。在刚上市满一个月的双11期间,曾大卖了几万箱。
农夫山泉的“打奶茶” 图片来源:农夫山泉官网
随着奶茶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现制茶饮成为新赛道。
古茗于2011年开出第二家直营店,同年4月有了第一家加盟店,从此开启连锁经营模式。为了帮没有经验的加盟商选址,王云安曾花三个月开车陪对方选位置。缺少启动资金,甚至会借钱帮加盟商渡过难关。先吃透一个区域市场,再以“传帮带”的方式各个击破,古茗在发家地、大本营浙江省,门店数已经超过2000家,占总门店数的两成多。
有分析指出,古茗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生于浙江,这里遍地都是胆大心细的小老板,论起加盟、做生意头头是道;在人均消费能力上,浙江人民也是走在前列。
十多年间,浙江的奶茶企业可以说见证了奶茶江湖的风云变幻。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奶茶产品的变化,一方面是整体消费升级的推动,另外也是整个行业竞争的具体表现。随着新生代的消费思维以及消费行为变化,也在倒逼整个产业持续的创新升级以及迭代。
奶茶“喝”出大产业
杭州工作数年的95后小周,是奶茶拥趸之一,各类品牌的奶茶她都乐于尝试。午饭过后,她总是会跟办公室同事一起拼单,尽管遇到下单高峰期要等很久,但在她看来“一杯奶茶价格不高,各种新品很吸引人”。古茗的超A芝士葡萄,更是被她视为夏天的快乐源泉。这款古茗最畅销的饮品之一,从2021年至2023年前三季度,总销量超过1.3亿杯。
一批如小周一样的年轻人成为古茗的忠实消费者。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古茗小程序的注册会员人数约9400万名。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的季度活跃会员人数超过3600万名,2023年全年的平均季度复购率达到53%。
古茗最畅销产品之一的“超A芝士葡萄” 图片来源:古茗官网
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大众现制茶饮店市场是中国现制茶饮店市场中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中国大众现制茶饮店市场的GMV于2022年达到人民币865亿元,预计于2027年将进一步增加至人民币244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3.1%。
一杯奶茶何以成就大产业?
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主任肖亮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奶茶具有高频消费、用户粘性高、进入门槛比较低、有比较强的IP轮动等特点,以奶茶为代表的的新茶饮行业,能够爆火并带动产业的发展,源自其涵纳着多重消费价值。
首先,是情绪价值。除了喝这一功能价值,相对口味偏甜的奶茶,对很多年轻人来说可以缓解压力、满足自我。根据艾媒咨询《2022年上半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发展现状与消费趋势调查分析报告》,“尝试新饮品”“缓解压力”和“口味好”是让消费者增加购买意愿的前三个因素。
其次,是社交价值。“奶茶正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社交方式”,一些网红茶饮品牌爆火、“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成为网络热词等背后,都带有一定的社交消费动机。
再有,奶茶产品客单价比较低。花不多的钱就能得到一份味蕾满足还兼具情绪价值和社交价值,因此能得到越来越讲究性价比、追求品质和产品格调的年轻群体的青睐。
新茶饮企业的发展,也顺应了消费习惯、消费环境的变迁。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商的兴起,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在线购买奶茶,方便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口感,更加倾向于选择健康、新鲜的食品。此外,人们也越来越注重消费体验,对于品牌的忠诚度也越来越高。从招股书来看,古茗注重品牌建设和品质保证,以中高端市场为主,采取高质高价的策略。“新茶饮正是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品质、口感和消费体验的需求,才能够在市场上获得如此大的成功。”
“古茗”们的下一站,往何处去?
一副黑框眼镜、一件卫衣,随身一只双肩包,逢人就谦逊地咧嘴一笑,理工男气质满满的王云安,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想办法把奶茶给做大、做好,如今越来越接近当初的梦想。凭借着供应链和研发能力、产品创新能力、与加盟商共赢等,古茗正在奔向奶茶的下半场竞争。
古茗门店员工在制作饮品 记者 杨一凡 摄
在江瀚看来,古茗和蜜雪冰城两家冲刺IPO,快速发展的茶饮行业受到资本市场的关注。从招股书来看,两家经营、盈利模式各有特点。古茗注重品牌建设和品质保证,以中高端市场为主,采取高质高价的策略;而蜜雪冰城则注重成本控制和规模化发展,以大众市场为主,采取薄利多销的策略。尽管各有特色,未来奶茶市场空间巨大但竞争也将异常激烈。
“整个新中式奶茶,已经步入非常内卷的节点,也进入大浪淘沙的周期,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马太效应在凸显。”朱丹蓬表示,茶饮企业上市,借助资本的赋能,无疑在供应链完整度、拓展门店等进一步加速。
在古茗看来,在单一省份门店超过500家为关键规模,目前其已在浙江等八省建立了超过关键规模的门店网络。王云安在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古茗门店的扩张是随着供应链走的,即仓库建到哪里,古茗的门店就开到哪里。此外,古茗还将进军港澳等更多市场。在招股书中,古茗表示将继续投资包括加强供应链能力、扩张门店网络、投资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和用户运营等,保持进一步增长。
下沉市场,正成为“奶茶们”寻求新增长的方向。朱丹蓬认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小镇青年整体消费意愿、消费信心以及消费能力还是不错的。“下沉市场是未来两年整个快消品行业的重中之重以及发展方向。”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大众现制茶饮店市场,二线及以下城市预计将于2022年至2027年以最快增速发展,并贡献大部分的市场增量。
被称为“雪王”的蜜雪冰城,走极致性价比路线,拥有3.6万家门店,在下沉市场拥有强大实力、规模效应、粉丝效应等。而从浙江小镇走出的古茗,在着重强调其在下沉市场优势。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古茗在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数量占总门店数量的79%,同时,有38%门店位于远离城市中心的乡、镇。上述两个比例,在按门店数量计的中国前五大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中均为最高。
“内卷”的奶茶业,又将如何继续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江瀚认为,未来茶饮企业无疑会在品质、口感、品牌、服务等方面会持续下功夫,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并且不断创新和升级,创新营销方式、推出新品等,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而一杯奶茶的火热和产业的壮大和激烈竞争,也一叶知秋般地反映着当下年轻人的消费变化,“特别是疫情之后消费趋于理性,对年轻人而言,相较于买大件,更愿意花钱在价格不高的小物件上,这样的消费占比可能会越来越大。更多行业的发展,要关注和顺应这样的趋势变化。”肖亮说道。
“转载请注明出处”
街角炸鸡,如何逆袭成下沉市场餐饮之王?
文丨华商韬略 陈梦迪
中国炸鸡之王是谁?
不是麦当劳,也不是肯德基,而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五环外小吃”——正新鸡排。
20多年,正新从浙南小镇的一家街边小吃变成全国2.5万家连锁店、年销10亿片鸡排的“鸡排之王”,门店数量比肯德基、麦当劳二者加起来的两倍还要多,成为当之无愧的“下沉市场连锁餐饮No.1”。
一块鸡排,衍生出如此庞大的业务网络,它的创始人陈传武做对了什么?
回过头来看,陈传武的成功有误打误撞的因素。
陈传武是温州人,自小在经商氛围熏陶下长大。
九十年代,陈传武毫不犹豫放下铁饭碗,尝试各种小生意。
摸爬滚打几年后,陈传武在温州速冻界快速崛起,不仅自己生产速冻食品,还一度拿到和路雪冰激淋的代理权,创立了自己的冷链物流公司。
殊不知表面风光下,常年上游积压库存、下游拖欠货款,公司濒临倒闭。陈传武琢磨,“拓展维护销售终端太难了,何不自己也做终端,挣现金流?”
为了消化库存、回笼资金,2000年,陈传武开了第一家正新小吃店,也就是正新鸡排的前身。
当时台湾小吃随着台湾偶像剧传入内地,炸鸡、奶茶、烤肠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陈传武瞄准年轻客群,什么流行卖什么。不仅东西要好吃,为了回头客多,原本内向的陈传武学会和年轻人聊天说笑。
刚创业时,陈传武处于行业鄙视链底端。正新都是小档口,产品仅限鸡排、烤串、软饮。
< class="pgc-img">>陈传武觉得,小吃毛利不宜过高。别人奶茶卖十几元一杯,他卖几元一杯,在20年前就走蜜雪冰城的极致性价比路线。
陈传武表示:“到今天正新也只赚一个鸡排的差价。”
凭借低价美味,正新迅速包围温州,在步行街、学校、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都能看到正新亮眼的招牌。
小吃店生意越来越好,陈传武干脆关掉速冻食品厂专心做正新小吃。
2004年,他颇具前瞻性地选择了进军上海,以此为跳板,逐步扩张至华东、乃至全国。
但随着公司发展,正新小吃品类猛增到上百个,从采购、物流到加工储存等各环节流程都越来越复杂,公司再次陷入困境。
陈传武带着核心团队去香港、广州、河南、河北等地考察一圈后,最终确定公司必须再次转型,聚焦“鸡排+烧烤”的战略。他悟出:“轻”才是正新小吃店能走出温州、走向全国的关键。
2012年,陈传武果断砍掉90%的品类,菜单仅剩爆款鸡排和几种热销肉串,并将品牌更名为正新鸡排,无异于一场豪赌,但销量却开始飞跃式提升。
公司进入第一轮扩张期。截至2013年禽流感来袭前,正新小吃在全国有近1000家直营店。
在创业初,陈传武就有意识地打造自己的供应链,利用规模优势不断向供应商压价,筛选优质供应商,目的是比对手更好更便宜更快拿到鸡肉和配料。
2013年禽流感来袭,炸鸡业首当其冲,同行因鸡肉供应链断裂,死伤无数。正新的供应链在陈传武数十年锻造下,不仅扛住波动,也没有给经销商和顾客涨价。
但正新的业绩却降至史上最低点,员工工作积极性也大受打击。陈传武一方面对内进行股改,把自己股份分给员工,邀请员工做店长,另一方面对外放开加盟,把自己十几年的开店经验和供应链能力分享出来,且加盟费仅11万元,比同行低近一半。
陈传武说:“老板股份变少,但企业发展了,赚得不见得比以前少。加盟不是为了赚快钱,正新稳扎稳打13年,鸡排加烧烤战略确定,有了核心产品、物流基地和生产基地,加盟时机已成熟。”
这两招让正新第二次起死回生,员工干劲高涨,加盟商蜂拥而至,正新开始急速扩张,进入第二轮扩张期。
从2017年开始,正新踏入万店俱乐部。据正新披露,截至2021年3月,正新鸡排店已突破2.5万家,是肯德基的3倍、麦当劳的6倍,且三分之一仍是直营,此时距离其放开加盟还不到十年。
< class="pgc-img">>即使新冠疫情后,餐饮业哀鸿遍野,正新鸡排在2020年3月份就复工,4月逆势开店600家。
同年,陈传武斥资十亿在老家温州鹿城开建正新供应链基地。总建筑面积超10万平米,年产值预计超5亿元。
在消费者心中,正新鸡排最大的特点是便宜。去年正新上市9.9元的鸡排,令网友感慨:“物价回到十年前。”
陈传武牢牢锁定吃不起肯德基的低消费人群,别人卖十几元一片的鸡排,在正新花10元就能吃一片鸡排喝一杯饮料。
下沉市场也对正新投桃报李。据官方披露,正新2018年售出鸡排计超过7.2亿片。按照单价10元算,正新仅卖鸡排一年收入就超过72亿元。2019年,正新鸡排店面超过2万家,仅鸡排单品年销售额破百亿元。
但低价必须加上品牌才是王炸。
为了与竞品进一步区隔,陈传武斥巨资做广告投放和请明星代言。金马影帝黄渤是草根逆袭的明星代表,能够与正新鸡排的消费群体产生共情。
< class="pgc-img">>2015年,黄渤代言了正新鸡排,在综艺里对着镜头啃鸡排上了热搜。此外,陈传武在多个城市投放千万元地铁广告,进一步拉近与下沉市场的情感距离。
这样做除了能吸引消费者和加盟商,当一个经济拮据的年轻人吃正新鸡排,看到黄渤的笑容,他会油然而生一种深深的鼓励感,而不是吃廉价小吃的沦落感。
炸鸡品牌数不清,对于竞品,正新真正的杀伤力来自其底层强大的供应链。
陈传武说,正新之所以能成为拓店之王,因为工厂、物流、装修等各个环节均已打通。前端做大带动后端发展,后端发展支持前端。
正新不是一个鸡排店,而是一个以鸡排为连接的产业平台。除了兴建中的温州正新基地,诸城和宿州的正新自有加工基地已运转超过6年。
正新不仅卖鸡排,还卖门店和供应链解决方案。为了让加盟商好上手,陈传武让鸡排生产高度标准化。从选址装修到原料供应,细化到鸡胸重量、油温、油炸时间、自制灶具等。
此外,正新供应链除了服务自己,还能服务其他餐饮企业,如意馄饨、小蹄大作、刘一手火锅等都是正新客户,仅供应链业务年销售额上百亿。
陈传武说,正新的下一个目标是“十万家店,千亿产值”。坚定扩张的背后,是陈传武对趋势的判断和优化供应链的刚需。
据美团发布的《中国餐饮大数据2021》,万店以上规模的餐饮连锁门店数占比从2018年的0.7%增长至2020年的1.4%。
陈传武说:“未来餐饮连锁化比例会越来越高。真正的连锁不是开一两家店,而是需要撬动供应链资源。正新要用规模来解决低成本、大批量生产的供应链问题。”
以正新的2.5万家店看,如果每家店每天消耗100只鸡,整个供应链就每天消耗250万只鸡,这是一条左右中国鸡肉价格的供应链。正新一天能供应250万只鸡以及配料的供应链能力,才是它立足的根基,所以陈传武必须不断夯实。以规模效应叠加品牌效应,支撑正新这头庞然大物继续生长。
但这样是不是盲目扩张?
知名投资人卫哲分析:门店高速扩张是对组织进行压力测试。压力测试就是为了一次性把组织问题全部压出来,哪里掉链子,卡在哪里怎么解决。在巨大压力下你只会全神贯注盯着生死攸关的东西,而组织能力一旦提升就不会再退回去了。
当然万店模式也有副作用。如今在疯狂的加盟广告攻势下,正新在国内已经发展到25000家店,极度饱和,新店选址非常困难。
业内人士称:“好地段通常正新就做直营,不会给加盟商。”
依靠加盟模式快速扩张背后,加盟商过于分散且良莠不齐,且受限于加盟的种种“霸王条款”。
此外,正新屡屡被曝食品安全问题,售卖垃圾食品的负面印象也长期存在。黑猫投诉中,不少用户都吃出了“异物”和“毛发”。
由于做炸鸡门槛低,盈利模式单一且毛利低,非常容易被模仿,是绝对的红海。在网红新消费餐饮冲击下,正新鸡排也面临品牌老化的问题。当肯德基和麦当劳花样翻新的联名IP明星广告的攻势下,正新鸡排明显跟不上节奏。
虽然正新鸡排门店数量超过肯德基和麦当劳总和,但单店收入低业务单一,与两大巨头相比,收入体量差距明显。
如今疫情尚未彻底平复,陈传武重仓实体店的压力可想而知。
陈传武曾表示,“每场大灾难对于正新都是一个大机会,来一次就扩张一次。”但这一次不一样了,鸡排市场已经逼近天花板,而十万家店的“小目标”似乎遥不可及。
为此,陈传武开始突破边界,于4年前推出了“森林计划”,“如果正新鸡排能在螺蛳粉、烘焙或者是其它品类再开出来一万家,我们的故事就成功了。”
未来,还有多少加盟商,会继续为陈传武的梦想全力以赴呢?
【参考资料】
[1]《上世纪90年代 为何掀起“下海潮”》河南商报 程国昌 李肖肖
[2]《打败肯德基,靠一块鸡排卖70亿》馒头商学院 MS
[3]《一块鸡排开出2万家店,它比肯德基更懂下沉市场》36氪 杨亚飞
[4]《正新鸡排、华莱士、绝味鸭脖、蜜雪冰城……万店餐饮连锁门店占比3年翻番背后》川观新闻 孙琪 钟莉
[5]《正新集团陈传武:近期不考虑上市,未来计划开10万家门店?》新京报 王萍 秦胜南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