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忠芳,国家公共营养师、一级健康管理师,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自知识就是力量微信公众号)
酷热的夏季来临,又到了喝奶茶的时节。知力君记得曾经校门口的奶茶店总是人头攒动,夏天的那一口香甜顺滑的冰奶茶是每天放学后的绝妙享受,许多的小伙伴也一定超级爱喝奶茶吧!但你们知道么?奶茶里的玄机可多呢!
奶茶的历史
(图片来自网络)
奶茶,原为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日常饮品,是用砖茶混合鲜奶熬制而成,也会根据口味需要加入糖或者盐。
北方的草原冬季气候寒冷,喝上一杯热奶茶不仅可以驱寒,又因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风味独特,奶香浓郁,而且有益健康。
(图片来自网络)
现今的奶茶有玄机
奶茶距今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现在的奶茶店也布满城市的大街小巷,然而今天我们手里捧着的奶茶并非原来的“奶茶”。
某奶茶的广告语号称“杯子连起来可绕地球两圈”,可见奶茶在如今有多么风靡。可是,当我们喝一口丝滑浓香的奶茶的时候,可知它里面的玄机?
(图片来自网络)
现今售卖的奶茶却与当初的“奶”和“茶”不搭边了,大多数奶茶有十几种添加剂。
制作一杯普通奶茶大体需要植脂末、口服葡萄糖、麦芽糊精、奶精、蛋白糖、阿拉伯胶、乙基麦芽酚、亮兰、甜蜜素、苯甲酸钠等,换句话说大部分奶茶是化学成分勾兑的。
奶茶原来你城府这么深!
(图片来自网络)
奶精虽然有奶字,其实和牛奶无关。它又称植脂末,是以精炼氢化植物油和多种食品辅料为原料制造的,主要成分是氢化植物油、糊精、乳化剂等。
奶精中所含的反式脂肪酸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长期在体内积累,就会肥胖。还会加速体内制造胆固醇,血脂急速上升,形成血管硬化,长期大量饮用,容易罹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
(图片来自网络)
甜蜜素是一种没有营养的人工合成甜味剂,但食用过量甜蜜素,会对人体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特别是对代谢排毒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儿童危害更加明显。
珍珠奶茶为什么那么Q?
(图片来自网络)
说起奶茶,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珍珠奶茶了。和奶茶的成分相比,奶茶中的珍珠的成分也让人担忧。
珍珠奶茶是一项流传于台湾的茶类饮料,其珍珠在台湾叫“粉圆”,原始的粉圆是用木薯粉制作而成,属于淀粉制品。
目前,我们购买到的珍珠奶茶中的粉圆,根据店铺货源不同,可能品质也有所不同,如果以廉价的粉圆为例的话,里面应该含有淀粉、品质改良剂。
为了降低成本和增加珍珠的Q弹,也会在里面添加明胶和焦糖色素,所以建议大家尽量去正规店铺购买。
(上图是刚煮好的珍珠和过夜的珍珠的剖面,图片来自网络)
随着国家相关标准,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必将更加规范。所以,并不是说不能喝奶茶,但是凡事也都要讲究一个度,尽量避免长期喝颜色过艳,味道过浓的奶茶。
(图片来自网络)
或者如果你实在想喝,可以去正规的茶餐厅,或者自己在家烹一壶新鲜的奶茶,既可以有保证营养物质的摄入,又能增加生活的乐趣。
编辑:胡小雨
>酷热的夏季来临,又到了喝奶茶的时节。那一口香甜顺滑的冰奶茶是每天放学后的绝妙享受,许多的小伙伴也一定超级爱喝奶茶吧!但你们知道么?奶茶里的玄机可多呢!
奶茶的历史
奶茶,原为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日常饮品,是用砖茶混合鲜奶熬制而成,也会根据口味需要加入糖或者盐。
奶茶里都有哪些成分?
奶茶距今至少有上千年的历史,现在的奶茶店也布满城市的大街小巷,不过现在的奶茶和以前的奶茶不同。
现在,制作一杯普通奶茶大体需要植脂末、口服葡萄糖、麦芽糊精、奶精、蛋白糖、阿拉伯胶、乙基麦芽酚、亮兰、甜蜜素、苯甲酸钠等。
奶精又称植脂末,是以精炼氢化植物油和多种食品辅料为原料制造的,主要成分是氢化植物油、糊精、乳化剂等。
奶精中所含的反式脂肪酸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长期在体内积累,就会肥胖。还会加速体内制造胆固醇,血脂急速上升,形成血管硬化,长期大量饮用,容易罹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
甜蜜素是一种没有营养的人工合成甜味剂,但食用过量甜蜜素,会对人体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特别是对代谢排毒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儿童危害更加明显。
不过,虽然有些添加剂有危害,但这都需建立在量的基础上,一般情况下,只要不喝大量的含有添加剂的奶茶,对人体还是造不成大危害的。
珍珠奶茶为什么那么Q?
说起奶茶,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珍珠奶茶了。
一方面,粉圆是用木薯粉等材料制作而成,属于淀粉制品,吃起来会比较Q;
另一方面为了加珍珠的Q弹,也可能会在里面添加明胶和焦糖色素,所以珍珠奶茶里的“珍珠”吃起来QQ的。
奶茶里有添加剂不能喝吗?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它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下添加是安全的。
来源正规的奶茶也不用担心会危害健康。如果不放心,还可以自己在家烹一壶奶茶,既可以有健康营养物质的摄入,又能增加生活的乐趣。
019年已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年火爆的饮品,从杨枝甘露到烧仙草,再到冬季五谷系列的芋泥与豆乳系列产品,一些研发师在研发中都聚焦在料多、软糯、浓香、健康等产品特点上。连锁品牌也在这些火爆产品的原料上进行再创新,使产品的升级得到一个新的概念。
但在年关,豆乳系列的爆品延伸创新却是各品牌研发师的聚焦点,品牌方也在蓄意尝试着创新豆乳奶茶的新玩法。
< class="pgc-img">>爆品延伸创新如何打造
说到爆品的延伸创新,先是七分甜将经典的杨枝甘露做了一个温热的版本,主要是对冰饮有顾虑的消费者而研发,也正好适应了冬季热饮的需求。然后是益禾堂的手剥西柚版的杨枝甘露,告知消费者冰冻柚粒与鲜柚粒的区别。
< class="pgc-img">>在芋泥产品上,连锁品牌根据芋泥原料的特性,结合南瓜、紫薯、山药等软糯的原料进行创新,将口感打造成不同层次的一系列泥状产品。
< class="pgc-img">>再就是豆乳奶茶在seven bus的推广下,打下一个豆粉奶盖的新品概念,而豆粉以独特的豆香在今年年底“截胡”了冬季主打的芋泥系列产品,火爆了一把。
之后在长沙,一个名叫半仙豆夫的店,将豆粉从奶盖上移到三个小丸子上,然后配上豆乳奶茶,这种形式的创新再一次刷新了消费者的体验感。
< class="pgc-img">>那这种创新的概念是从何而来的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形式实际上是来源于酒吧里的鸡尾酒,不过在鸡尾酒上串的不是小丸子,而是橄榄,在喝完酒以后能起到醒酒护肝的作用。
而豆乳奶茶上的三个丸子,主要是增加消费者能喝能吃的体验,同时也将喝与吃分开,打造了另一个版本的奈雪的茶+软欧包的概念。
豆粉丸子为什么会火?
从产品上来看,半仙豆夫的这款豆奶茶实际就是将传统奶茶用的牛奶或是植脂末换成豆奶与茶搭配,然后将三个丸子串起来放在奶茶杯子上一起撒上豆粉。
这种创新看起来并非有多稀奇,但半仙豆夫能将此产品带火,主要是抓住了现在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从三个观点可以看出:
No.1
视觉上的创新
如今产品的创新很多都是语言上的引导尝试,在新品推广时,如果没能直接让消费者感觉到产品的特点,就很难让产品深入消费者的心。而半仙豆夫的这款产品从视觉上就显示了其与众不同,从而勾起了消费者的好奇心。
< class="pgc-img">>No.2
趣味性的体验
这款产品除了形式上与其他饮品有所不同,半仙豆夫在吃法上也营造了一个趣味性的体验,灌输了消费者“一转,二吃,三喝,四搅”的新吃法,同时也让品尝饮品的时候充满了仪式感。
蜜雪冰城在今年夏季推广摇摇奶昔新品时,也运用了这种趣味性的营销方案,将喝前摇一摇制造了多种“摇”的方式,增加了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饮品不光能用来喝,还能带来玩的趣味。
< class="pgc-img">>No.3
看得见的健康
如今,健康已经成为饮品界营销概念的趋势,在经过粉末时代的奶茶后,原料厂家不断的在原料上往健康的方向升级,在饮品原料核心的奶品系列上,植物奶便成了消费者心中健康的标志。
但健康不仅是营销原料上的健康,能让消费者看得见的健康,在营销上才能很大程度提升产品的火爆度。
< class="pgc-img">>半仙豆夫以现场磨豆的形式,把制作过程展现在消费者面前,让消费者看到每杯饮品的豆奶是现制现磨,同时在制作时也将豆子的特点完全释放出来,让消费者不仅看得到,也能闻得到。
除了糯米团子,
三个小丸子还有什么其他的玩法?
和一些产品研发讨论过,豆粉丸子能火,关键不是这三个丸子,而是这三个丸子的呈现形式,它让消费者能看得到,也让消费者对这三个丸子产生了好奇心。
三个丸子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糯米团子,类似红糖糍粑,只是将红糖换成豆粉。一些品牌研发师表示,目前市场上这款产品用的丸子基本都是糯米团子,但如果要用这个丸子做不同,也可以是珍珠、芋圆、汤圆、芋泥丸、茶冻、水果等,甚至还可以是章鱼小丸子。
< class="pgc-img">>当然,也存在着另一个概念,小料放大化。这种概念是将奶茶里的小料独立出来,形成先吃小料后喝奶茶的形式,满足一些消费者对放大小料的好奇与先吃小料的欲望。
悸动烧仙草就已经推出了小料放大的产品,将芋圆放大串在一起撒上豆奶粉,于12月6日全国门店上市。
< class="pgc-img">>还有乐乐茶的豆豆雪糕杯也即将上市,根据官方微信号的推广介绍,这款产品上串的丸子是三个汤圆配上双色芋圆,再撒上豆粉。也预示着豆粉丸子不仅限于饮品上,同时甜品上也在被挖掘创新。
< class="pgc-img">>这种以小放大的概念也不仅只是转换吃的方式,同时也带给消费者一种新鲜的体验。就如今年旺仔小馒头、挑逗被放大化,喜茶的放大版养乐多,同样的东西放大后却有不同的惊喜与新鲜感。
< class="pgc-img">>而在产品创新的思路上,惊喜与新鲜感正是如今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但这个方向能否成为趋势,也要看品牌连锁如何去推广,行业内的人也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