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江苏新闻
近日,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火锅店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引发广大网友关注。
店老板雷某一审获刑7年,并判决其支付公益诉讼赔偿金440多万元,原因就是使用“地沟油”!
不忍直视!
网红火锅店竟是自制地沟油作坊!
这家火锅店,到底背着顾客干了什么?
2014年10月,雷某在犍为县城开了一家名为古今天下的火锅店,成为人气爆棚的网红店铺。而后,为攫取暴利,雷某指使李某甲、李某乙收集客人食用后的“地沟油”。
火锅店使用地沟油的行为是如何被发现的?
2019年1月30日,犍为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大队对犍为县玉津镇滨江路一带的餐饮店进行巡查。巡查中,执法人员对“古今天下”火锅店进行现场检查时,在该店的后厨里发现了一丝端倪。
执法人员说,检查该火锅店库房时发现,位于库房旁的走廊过道边有3个25公斤装的塑料桶,但是这些桶没有任何标签标识。当执法人员在对餐厨垃圾调查时发现,从2018年10月份起至2019年1月29日,这期间该火锅店只卖出了200斤废弃油脂,而其余油脂去向不明。
在执法人员的反复搜证排查下,火锅店负责人终于承认,销售所用的包装好的一次性锅底油,其真正来源就是店内回收的餐厨垃圾。餐厨垃圾经油水分离器分离出废弃油脂,又按照1: 4的比例,再加入辣椒、花椒等进行熬制供顾客食用。
这家火锅店,到底用了多少地沟油?
2019年1月,该店被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查获,当场捣毁制作“地沟油”的窝点,现场收缴大量含“地沟油”的火锅底料,涉嫌严重违法犯罪。
经审查,2018年5月至2019年1月期间,该店生产、销售含有“地沟油”锅底总计14142锅,销售金额为447824元,超过万名消费者食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一审店老板获刑7年,被判赔440多万元
网友:就该重罚!
经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雷某、李某甲、李某乙收集废弃油脂加料熬制火锅底油销售给顾客食用,生产销售时间长、数量大,生产销售金额达46.2542万元,属于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物质,有其他严重情节,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三被告人的刑事责任。
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雷某犯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判处李某甲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两万元;判处李某乙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雷某、李某甲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李某乙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禁止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不得担任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此外,雷某在经营犍为县古今天下火锅店期间,指使他人在清油红锅,清油鸳鸯锅火锅中添加废弃油脂予以销售,其行为侵害了不特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雷某要在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在市级以上媒体公开赔礼道歉,支付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人犍为县人民检察院赔偿金4478240元,上缴国库。
对此判决,网友表示:
“给上万人吃地沟油,良心何在!”
“食品安全无小事!”
用消费者健康
换取一己私利
该罚!
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 孙占学 硕士 张慧丽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患病后容易反复发作,给许多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甚至让人谈“银”色变。虽然目前的医疗手段尚未达到根治银屑病的程度,但医学工作者们摸索出了多种可以改善病情的方法。早发现早治疗,医患共同努力,控制症状,回归正常生活仍然是可期望实现的目标。
秋冬季节,风干物燥,很多银屑病患者开始复发,皮损加重,提前自我做好防护可以减少复发,缓解症状。什么是银屑病?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什么是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特征是红斑表面覆盖干燥的银白色的鳞屑,反复发作,迁延难愈,通常冬重夏轻。此外银屑病还具有多种特征,如薄膜现象,是指刮除鳞屑后可见到发亮的半透明的薄膜;再刮除薄膜后可见到筛状出血点;束状发是指头发呈现簇集的束状,但不脱落;顶针甲是指银屑病累及甲床时,指甲表面出现许多的凹陷,类似顶针样改变。但上述症状不一定会全部出现。
银屑病的分型有四类:①寻常型:银屑病的最常见类型,具备红斑、鳞屑、薄膜现象、束状发、顶针甲等特征,可发于身体各处,但初起常见于头皮、肘、膝关节等处。②脓疱型:在寻常型银屑病的皮损上出现脓疱。③关节型:具有寻常型银屑病的皮损,同时有关节的酸痛肿胀、活动受限甚至变形。④红皮病型:是银屑病比较严重的类型,呈现全身皮肤的潮红、肿胀、大量脱屑,可伴有发热等表现。
银屑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皮肤病,故在日常生活中不应歧视或区别对待银屑病患者,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银屑病虽然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银屑病的发病不是由单一的遗传因素决定,它同时受到免疫、环境、精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为什么银屑病容易在秋冬季复发?
1、秋冬季天气干燥,皮脂分泌减少,皮肤水分流失增加,可能会导致干燥性皮肤病如银屑病的发病或加重;
2、秋冬季户外活动减少,皮肤代谢缓慢,腠理闭塞,不利于排汗,而发汗有助于改善银屑病;
3、秋冬季气候寒冷,在室外容易受寒,在室内空气不流通,容易感染病菌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可诱发银屑病;
4、秋冬季节,部分患者喜欢饮酒或食用火锅等辛辣之物御寒,会导致银屑病的复发;
5、紫外线可以抑制细胞增殖,缓解银屑病皮损,秋冬季日照时间短,皮肤接受紫外线照射减少,可能也是导致皮损加重的原因之一。
俗话说,疾病三分靠治,七分靠养,尤其是对银屑病这样的慢性病来说,除了治疗之外,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控制病情十分有益。银屑病患者在秋冬之季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1、遵医嘱。认真按照医嘱,规律使用内服药及外用药,不迷信偏方,不随意停药。控制银屑病不要急于求成,不能因为短期内症状不见改善而随意停药或频繁更换医生,科学规范的治疗才有助于症状的改善。
2、保持心情愉快。心情的焦虑、抑郁、紧张可能会导致银屑病的病情加重。应该对银屑病建立正确的心理预期,不追求根治,银屑病的治疗目的是控制症状,减少复发,改善生活质量。患者朋友们需认识到银屑病具有终生复发的倾向,做好与疾病长期共处的心理准备,不因为症状的反复而感到焦虑,减轻自己的心理负担,与银屑病成为朋友。亦不能因为不可根治而自暴自弃,放弃治疗,避免病情进展,出现其他并发症,应积极就诊,配合医生,及时有效的控制症状,早日回归正常生活。
3、避免搔抓。银屑病患者常因瘙痒而搔抓皮肤,此种行为不可取。银屑病具有同型反应的特征,即皮肤受到针刺、摩擦、外伤时可出现新的皮疹,搔抓可能会导致皮疹的增加。同时搔抓可能会导致皮肤的破损感染,更加不利于皮肤的修复。
4、沐浴。健康的皮肤呈弱酸性,故应避免使用肥皂等碱性清洁剂,破坏皮肤的酸碱平衡。过多的洗涤次数和搓澡等行为亦会对皮肤屏障造成损伤。
5、保湿。银屑病伴有皮肤屏障的受损,保湿剂外用可改善皮肤屏障功能,减少皮肤水分的丢失,同时对皮肤炎症有舒缓作用,改善瘙痒。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秋冬季应经常外用保湿剂,如郁美净、凡士林等,每天可使用2次以上,尤其是沐浴后应尽快擦干,并立即外用保湿剂。有研究表明,保湿剂的使用可减少外涂激素的用量,安全有效,故保湿剂的使用不可忽视。
6、防过度暴晒。光疗是治疗银屑病的治疗方法之一,如使用UVA、窄谱UVB照射皮损,有学者认为适当的日光浴对银屑病有益,但不推荐日光强烈时曝晒,时间不宜过长,非皮损部位也应使用防晒霜。在其他时间仍应做好防晒,正午日光强烈时最好不到户外活动,防晒可避免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对皮肤保持健康状态有重要意义。在防晒方式上,物理防晒最为有效,如帽子、防晒衣、墨镜等,其次推荐防晒霜。
7、运动。运动可提高身体免疫力,有助于皮肤代谢,但应注意出汗后避免受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是银屑病的诱发及加重因素,如此将得不偿失。
8、饮食。银屑病患者应多食水果、蔬菜;避免食用羊肉、海鲜等发物,同时忌食辛辣之物,这些都是诱发及加重银屑病的因素。吸烟、饮酒亦是银屑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故患者朋友们应戒烟戒酒,不仅对银屑病有益,同时也可减轻肺、肝等脏器的负担。(整理/光明网记者 武玥彤)
来源: 光明网
直以来,痛风患者数量的不断上升是我国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根据《2021中国高尿酸及痛风趋势白皮书》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痛风患者的数量超过1466万人,而且这个恐怖的数字还在不断上升中。
那么,影响痛风发作的主要因素究竟有哪些呢?
第一,性别因素。根据对患病群体的画像分析,痛风患者中绝大多数都是男性,虽然也有部分女性患者,但男女患者比例总体约为20:1,男性仍旧为痛风的主要患病群体。
第二,年龄因素。在痛风患者中,大多数都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中老年人免疫能力下降。伴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患有痛风的可能性还会不断增加。
第三,饮食因素。一般情况下,贪食火锅、海鲜、肉类和啤酒等高嘌呤食物的人群容易患上痛风,同时,这些群体发作痛风性关节炎的几率也比其他人要高出不少。
第四,肥胖因素。体重较重的人群大多都不爱运动,而导致肥胖的饮食也大多为高嘌呤饮食,这样的情况下,肥胖群体很容易就会产生胰岛素抵抗,导致肾脏难以清除体内尿酸,从而引发高尿酸血症,并进一步发展为痛风。
第五,疾病因素。一般情况下,本身患有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患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脑卒中、脑溢血等)的患者、患有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红细胞增多症、肌溶解症及肿瘤给予放化疗的患者和患有肾脏性疾病、代谢性酸中毒、甲减、甲旁亢的患者相对更容易诱发痛风性关节炎。
第六,作息因素。一旦人体过度疲劳或者作息紊乱,机体的代谢产物就会迅速堆积,并使得机体内环境更加紊乱,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体对尿酸的排泄代谢将会出现异常,非常容易引起高尿酸血症,进而演变为痛风。
第七,职业因素。这方面因素特指企业高管或者长期从事IT等其他一些高智力劳动的人群。企业高管由于有较多应酬,所摄入的高嘌呤食物相较普通人群来说更多,容易患上痛风;而从事IT等其他一些高智力劳动的人群则是由于工作繁忙,体力活动较少,对热量的消耗也远不达标准,同样也容易痛风发作。
第八,药物因素。长期服用利尿剂、阿司匹林、环孢素等药物的人群常常会因为药物原因影响自身的尿酸排泄,诱发高尿酸血症,进而演变成痛风。
第九,遗传因素。根据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痛风发作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显著地区及种族特异性,同时也有一定程度的家族聚集倾向。如果说痛风患者的发病年龄较低,同时还有家族史且病情较重,较早出现尿酸盐肾病,其发病原因为遗传因素的可能性较大。(文字整理 孙宇佳)
来源: 黄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