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8年,宗庆后以其独到的商业眼光,成功推出了一款专为儿童打造的营养口服液,这一创举为娃哈哈品牌奠定了坚实的资金基础。在过去的三十余载里,娃哈哈始终走在创新的前沿,不断推陈出新,先后推出了八宝粥、纯净水、AD钙奶、爽歪歪等一系列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然而,若论及真正将娃哈哈推向饮料市场巅峰的功臣,非营养快线莫属。
营养快线自2005年诞生以来,便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迅速占领了市场份额,成为了娃哈哈品牌的骄傲。十余年来,这款产品累计销量已突破500亿瓶大关,为娃哈哈创造了超过1300亿的产值。在最辉煌的时期,其年销售额更是高达200亿以上,成为了饮料市场中的佼佼者。
当被问及哪款产品最让他难以忘怀时,宗庆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营养快线。这款产品在娃哈哈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不仅为品牌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更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宗庆后对营养快线的深厚情感溢于言表,这也充分证明了娃哈哈对于这款产品的重视和认可。
在宗庆后的前瞻性战略指导下,营养快线近年来持续焕发新生,以年均推新的节奏不断刷新市场认知。每一次新品的亮相,都代表着营养快线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入洞察和精准满足。
< class="pgc-img">>随着春节的日益临近,娃哈哈再度重磅出击,为广大消费者带来了1.5L大瓶装的益生菌发酵营养快线全新产品。这款新品在规格和营养含量上均实现了升级,旨在更全面地满足餐饮和家庭消费市场的多元化需求。据悉,新款益生菌营养快线在原料选取上严格把控,精选高品质的进口脱脂乳粉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材,以确保产品的0脂肪和高纤维特性。同时,通过科学配比三种不同的益生菌,新品在发酵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风味和均衡的营养组合。
在包装设计上,新品同样下足了功夫。大红色的瓶身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而“赢”系列祝福文案的巧妙运用,更是将产品的吉祥寓意和春节的喜庆气氛完美融合,使得这款新品成为春节期间走亲访友、馈赠亲朋的理想之选。
< class="pgc-img">>从娃哈哈官方发布的宣传资料中可以看到,新品的宣传口号为“清晨一瓶享,健康活力长”。这一口号不仅凸显了新品作为早餐饮品的定位,也展现了营养快线一直以来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健康、便捷早餐解决方案的品牌理念。回顾营养快线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其始终坚守在早餐消费场景,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和品牌升级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然而,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营养快线能否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并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 class="pgc-img">>2005年,娃哈哈推出了备受瞩目的营养快线,这款饮品迅速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营养快线在短短8年内销量就突破了200亿,成为了娃哈哈旗下的超级明星单品。当时,许多中小学生甚至将营养快线作为早餐的首选,足以见其受欢迎程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营养快线的销量不断攀升。到了2009年,其销售额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20亿,成功超越了被誉为“中国第一罐”的王老吉,成为了当时饮料市场上的佼佼者。在最火爆的时期,营养快线的市场需求量远远超过了供应量,一度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2013年,尽管营养快线创下了200亿的销量纪录,但随后却遭遇了一系列挑战。受到不实传闻的影响以及市场消费升级和新一代年轻人消费习惯的改变,营养快线的销量开始逐年下滑。到了2016年,其销量已经跌至84亿,昔日的辉煌不再。
面对市场的挑战和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娃哈哈开始积极寻求变革和创新。在宗馥莉接任娃哈哈集团公关部部长后,她对营养快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首先推出了全新的流彩版营养快线,以吸引年轻人的目光。随后又跨界推出限量版彩妆盘,试图通过多样化的方式与年轻人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这些举措都旨在让营养快线重新焕发活力。
为了进一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娃哈哈在2020年与热门IP《斗罗大陆》合作,推出了全新版的低糖风味酸奶饮品。这款新品在保留原有口感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改良,特别添加了真实果汁、果肉以及低糖配方和胶原蛋白肽等成分。这一创新举措使得营养快线重新获得了市场的关注。
< class="pgc-img">>紧接着在一个月后召开的娃哈哈2021经销商会议上公司又推出了营养早餐这款新品作为营养快线的姊妹产品以燕麦和牛奶为主要原料坚持半糖主义的同时还搭配了鹰嘴豆、坚果等优质植物蛋白以及多达16种营养元素一步到位的特色配方。这一新品的推出进一步丰富了娃哈哈的产品线也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健康早餐的需求。
为了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娃哈哈在2021年5月继续推出低糖版的280g小瓶装营养快线。这款新品采用低糖配方同时兼具低脂、高膳食纤维的特点符合现代消费者对于健康饮食的追求。其中香草冰淇淋口味还特别添加了γ-氨基丁酸(GABA)而原味则添加了透明质酸钠等创新成分使得这款新品在市场上备受瞩目。
< class="pgc-img">>在过去的时代,营养快线因其针对早餐市场的独特策略和“早上喝一瓶,精神一上午”的宣传口号,在市场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并一度成为百亿级别的畅销单品。近期,娃哈哈推出了营养快线的升级姊妹产品,试图在日益竞争激烈的早餐市场中再次占据一席之地。
新品在规格、包装以及营养成分上均有所调整和优化,旨在提供更加健康、便捷的早餐选择。尽管依然聚焦于早餐时段,但新品更注重口感的爽口和健康,希望为消费者带来一上午的清爽与活力。
然而,早餐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伊利、达利等行业巨头已经在该领域建立了稳固的地位,并不断推出创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市场上也涌现出众多新兴品牌,它们凭借独特的产品定位和营销策略,试图在早餐市场中分一杯羹。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娃哈哈重推营养快线升级产品无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竞争,娃哈哈在产品研发、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改进和提升。然而,是否能够再次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并重塑昔日的辉煌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以上均为网图,侵权删
近,在“全民娃哈哈”的热潮下,咖啡圈都在“换原料”:
用娃哈哈AD钙奶做Dirty、用营养快钱做拿铁、用冰红茶做茶咖,美式也都换成了娃哈哈纯净水……
在这场全网致敬的国民情绪里,饮品如何贡献一份力量?
用“娃哈哈AD钙奶”做咖啡
从杭州火到了东北
今年春天饮品圈的第一个爆品,不是咖啡,也不是茶饮,而是童年的娃哈哈。
超市货架的娃哈哈被买空了,电商平台也纷纷售罄,娃哈哈官方旗舰店发出了延迟发货的公告。
很多老姐妹发起了“AD钙奶之约”,仿佛一秒回到了小时候;而手持一瓶营养快线,成了最in的出街方式。
不甘落后的咖啡星人也在这波回忆杀里十分上头,纷纷开起脑洞,主动给咖啡“换原料”。
有人自己动手,用营养快线做Dirty;有网友买来星巴克的美式,自己动手加入AD钙奶;而更年轻的朋友,连爽歪歪都没放过,自己在家DIY起“爽歪歪咖啡”。
网友们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脑洞
>甚至有从业者直接晒出了娃哈哈版的“咖啡三喝”套餐。
杭州的梦记咖啡公司,上新了以娃哈哈为原料的特调咖啡系列,专程打卡的网友们纷纷评论“被惊艳到了,不愧是国民级的娃哈哈。”
鹤壁的谦臻咖啡则发出公告:“门店的冰美式用水,全线更换为娃哈哈纯净水”。
南京OPUS咖啡产品经理大山,凭借自己的研发技能,直接推出“用娃哈哈做的特调咖啡”,发现“凤梨、营养快线再加咖啡太搭了”!他还尝试用娃哈哈冰红茶和浅烘焙的冷萃咖啡做茶咖。
南通的咖魅.药方子咖啡,直接在菜单增加了“娃哈哈专区”,分别用娃哈哈的营养快线、AD钙奶、爽歪歪、纯净水为原料制作咖啡。
小程序上的娃哈哈专区
>“很多消费者专程来打卡,卖得最好的是用AD钙奶做的咖啡,有顾客一周来几次,把每个产品都喝了一遍。”其创始人秦相杰表示。
用娃哈哈产品做咖啡,火速在咖啡圈流行起来,南京、广州、绍兴等饮品发达的地区最先跟进,中部的郑州、安徽、济南也没落下,东北的长春、沈阳也迅速对齐了。
#我大XX(城市名)也有了用娃哈哈做的咖啡#,成为了全国网友们不约而同的话题。
外行喝热闹,内行喝门道,热度这么高的“娃哈哈咖啡”,味道到底怎么样?
< class="pgc-img">>AD钙奶做Dirty
竟意外好喝?
在社交平台翻看网友的评论,有人被熟悉的味道惊艳,“用娃哈哈AD钙奶做的Dirty,竟然这么好喝!”
还有人看重情绪价值,“一下子回到童年了”“终于喝上用娃哈哈做的美式了,希望每天都能娃哈哈”。
更有网友“强烈建议娃哈哈进军茶饮咖啡界。”
我第一时间咨询了身边的咖啡资深从业者,不少人对其口感表示看好。
秦相杰表示,AD钙奶和咖啡搭配起来,一开始是抗拒的,但喝到嘴里有一种神奇的味道,确实好喝。
“很多人对AD钙奶是有感情的,是熟悉的味型,如果复购好,可以考虑作为常规产品。”
谦臻咖啡主理人耿同备告诉我,娃哈哈纯净水做的美式,老客一口就喝出不同,甜感更明显、更干净。
专注于咖啡/鸡尾酒产业研发多年的大山说:“AD钙奶和营养快线测试后才知道‘真香了’,做特调咖啡用来替代可尔必思和养乐多,一点问题没有,成本能降低,而且味型的普适性更强。
在搭配上,他发现AD钙奶是调制乳,与水果搭配“百无禁忌”,不用担心遇酸起絮,味道相对柔和,在一杯果咖中也不会太抢戏。
网友晒出自行DIY打卡照片
>加之是常温产品,方便运输、存储,他非常希望“娃哈哈能出一款AD钙奶特调乳,进军餐饮渠道,一定会有市场需求。”
全民致敬的情绪需求叠加童年的熟悉味型,再加上“万物皆可咖啡”的流行趋势,用AD钙奶做的咖啡,火起来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事实上,娃哈哈曾经开过茶饮店,名字就叫做娃哈哈奶茶,引发过一波打卡热潮;去年2月份还推出了即饮咖啡饮品“咖位”,布局零售咖啡市场。
不过,想在店里用娃哈哈产品做咖啡,我劝你不要草率。
< class="pgc-img">>如何用“娃哈哈”做出爆款
这3个姿势了解一下
最直接的方法是“让消费者自己来”。
有的门店推出“买咖啡送娃哈哈”,“大朋友冰美式,小朋友娃哈哈”;还有门店“买浓缩送一瓶AD钙奶”,让消费者自己动手。
网友晒出DIY打卡照片
>长沙DOC咖啡有一个爆款产品叫“别看我拿铁”,早期出杯时就是一杯冰奶球、一杯旺仔牛奶、一杯浓缩,消费者可以亲手调,参与感和仪式感很足,点单率一度突破40%。
还有一种思路是门店推出视频教程,指导消费者用自己家的咖啡DIY,交流口感体验,和消费者一起玩。
换原料要注意尺度。
如果是用娃哈哈的产品做咖啡,在海报、宣传、包装上需要把握尺度。
“使用娃哈哈的产品,做一杯好玩的咖啡,而不是与娃哈哈联名出产品,这个区别很大。”一位从业者表示。
网友晒出DIY打卡照片
>最重要的,不要堆砌原料,要有自己的思考。
跟风是容易的,原料的堆砌是简单的,但不能为了做而做。
“任何原料都有属性,搭配的时候要有自己的思考,通过复配做出1+1>2的效果。”大山表示。
他用娃哈哈的多款产品做测试后发现,营养快线本身有苹果风味,适合做果咖;AD钙奶做拿铁或者Dirty,要复配一些厚乳、冰博克来增加醇厚感。
“营养快线和AD钙奶的味道,更偏向于前段,尾韵就则可以考虑用茶叶做补充。”
“我们用娃哈哈冰红茶做出一款柠檬、茶、糖的预调液,与浅烘焙的、柑橘调的咖啡冷萃液搭配,加满冰后,再补充20毫升的气泡水,酸甜中带一点气泡感,很有层次感。”
他还测试过娃哈哈的格瓦斯,“麦芽发酵的味道比较重, 加入40毫升威士忌,就成了娃哈哈格瓦斯版本的‘highball’鸡尾酒。
< class="pgc-img">>时至今日,咖啡已然是个百搭体质,与臭豆腐/螺蛳粉能搭,加入老陈醋/折耳根也能喝,与旺仔牛奶、大白兔奶糖能组CP,与娃哈哈一样也能产生奇妙反应。
总之,一切能让消费者愿意走进咖啡馆、愿意多喝一杯的尝试,我们都应该持开放、理性的态度积极尝试。
毕竟咖啡是种成瘾性极高的饮品,世上没有白喝的咖啡,消费者喝过的每一杯都算数。
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电解质的功能性饮料,到水果压榨富含维生素的果汁,再到清爽宜人的冷泡茶饮……今年夏季的饮料市场上,众多品牌推出1L装左右容量的加大版,就连向来以精致著称的咖啡店也不甘落后,推出加量饮品。瓶装饮料市场掀起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吨水神器”革命。
7月17日,山西晚报记者通过深入走访太原市的线下商超发现,市场已然被这股新风潮席卷。深入探究其受欢迎的原因,不难发现,这种加大版饮料在满足消费者更多需求的同时,还凭借其较高的性价比优势,赢得了消费者的倾心与喜爱,从而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吨水”饮料现身商超C位
“吨水神器”是网络上一个比较形象、夸张且带有一定趣味性的表述,它指的是大容量的瓶装饮料,用“吨水”来强调容量之大。
7月17日,山西晚报记者对省城的众多商超和便利店展开了探访。在饮料区的货架上,除了一直以来都有的大包装碳酸饮料如可乐、雪碧等外,像东方树叶、元气森林等品牌也纷纷推出了多种规格的大包装饮料,其容量多集中在900毫升至2000毫升之间。
在某家便利店内,大包装饮料占据了门店的显眼位置,消费者一进店便能轻易选购。“以往只有可乐、雪碧、果粒橙、冰红茶这类传统饮料有大分量的包装,如今众多品牌都推出了加量版。大瓶装销售极为火爆,关键在于其性价比出色。”走访期间,多家超市的销售人员表示。以东方树叶茉莉花茶为例,500毫升装的单价为5.5元,而900毫升装的只需7.5元;农夫山泉茶π蜜桃乌龙茶,900毫升装的售价6.5元,500毫升装4.8元;可口可乐零度500毫升装一瓶3.3元,1.25升装仅4.9元;外星人电解质水500毫升售价6元,950毫升装售价9.9元;元气森林可乐味苏打气泡水,480毫升售价4.8元/瓶,2升装的9.9元。
在线上的电商平台,大容量包装的饮品同样深受消费者喜爱,其中不少产品的销量已然突破“10万+”,诸如950毫升的外星人电解质水、1升装的椰树椰子水、1.5升餐饮装的娃哈哈AD钙奶等。消费者对大包装的偏好也对饮料品牌的生产策略产生了影响,使得众多品牌纷纷投身其中,争相推出大容量的产品。
这股“大包装”的潮流还逐步扩展到了茶饮与咖啡市场。不管是“打工人提神必备”的1升冰美式“吨吨桶”,还是1升装的“桶装”或“超级杯装”水果茶、奶茶,都不断涌现。瑞幸在今年还新增了部分饮品的超大杯选项(对应杯容量约596毫升)。
成本降低性价比提高
“就连脉动都出了‘牛饮装’的大包装,小瓶600毫升的5元,大瓶1升装的7元。大瓶划算多了,肯定买大瓶。”7月17日,在一家超市,消费者李女士表示。
山西晚报记者采访了一位饮料行业从业人员,他表示,一瓶饮料的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包装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成本、运输成本以及营销成本等。就目前饮料市场上大小两种规格的产品来说,成本主要在原材料、包装、运输成本上。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和规模的扩大,大规模生产大包装饮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单位成本,例如,采购原材料时,大量采购可以获得更优惠的价格。在包装方面,虽然大包装的单个成本可能较高,但由于数量的增加,平均到每毫升的成本可能降低。
聚酯瓶片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简称聚酯,PET)的一种产品形态,在包装行业中广泛应用,主要用于饮料瓶等,具有低成本、轻质、高透明度和可回收利用的优良特性。山西晚报记者走访了省城一家销售饮料空瓶的企业,企业销售人员称,以市面上常用的PET材质饮料瓶为例,一件(130个)起购的500毫升空瓶,单价为0.4元,1升空瓶单价为0.7元,如果交易量大还可优惠。
此外,在生产线上,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从而降低了人工成本。“对于饮料企业来说,推出大包装饮料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还能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从而增加销售额和市场份额。对于消费者而言,大包装饮料满足了他们在夏日或特定场景下对大量饮品的需求,同时相对较低的单位价格也让他们感觉更加实惠。”上述饮料行业人士表示。
进一步细分大瓶迷你瓶横扫市场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饮料市场中,除了常见的标准容量瓶装饮料,大瓶和迷你瓶的产品正以更加细分的品类横扫市场。
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接受山西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习惯的变化、消费场景的多样化,推动了饮料市场包装容量的变化。部分消费者生活节奏快,更倾向于一次性购买量大、饮用时间长的商品,以减少购物频次。大瓶装饮料有相对较低的单位价格,正好符合这一趋势,既方便储存又满足日常饮用需求。对于饮料制造商来说,大瓶饮料的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同时借助大容量的视觉冲击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增加品牌的曝光度和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迷你瓶饮料也在市场中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如百事可乐的迷你罐装,200毫升装10瓶售价23.5元;雪碧零卡碳酸饮料/可口可乐零度CAN,200毫升装12瓶售价21.8元。迷你瓶以其小巧可爱的外形、便于携带的特点,精准满足了消费者在单人即时饮用、控制摄入量或者追求多样化尝试等方面的需求。例如,在办公室、健身房等场所,迷你瓶饮料方便消费者随时享用,且不会造成剩余浪费。此外,迷你瓶饮料还常常被用于新品推广,消费者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尝试新口味,降低了购买风险,有助于饮料企业快速打开新品的市场。
詹军豪表示,大、小包装饮品的推出,可以看作是企业在成熟期采取的一种市场渗透和价格策略,基本上是头部企业挤压中小型企业,建立差异化优势,提供给消费者高性价比产品的一个重要举措。例如,曾经以500毫升产品打入市场的东鹏特饮进入了高增的红利期,也让这个细分规格的市场有了良好发展。此外,市面上2升、3升、4升等不同规格饮用水的推出,其实也是基于这样的经营逻辑。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企业不断创新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各大品牌纷纷推出加量版、迷你版饮料,以差异化策略吸引消费者眼球,进而提升市场份额。
山西晚报记者 张磊
(责编:刘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