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直播视频网站很多宣传药蝎,好像现在哪个蝎子养殖公司养殖的是药蝎就非常时髦一样,这个蝎子养殖公司养的是中华药蝎,那个蝎子养殖基地养的是亚洲药蝎,还有蝎子养殖场养的是东亚药蝎等等。就连现在的顾客打电话咨询首先都问:你养的是药蝎吗?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handler">< class="pgc-img-button editorImage fix-android">>< class="pgc-img-button setImageCover fix-android">>< class="pgc-img-button deleteImage fix-android">>>< class="pgc-img-border ">>>
所谓的药蝎养殖都是骗人的。为什么呢?在蝎子养殖行业根本没有药蝎一说,没有药蝎的概念。一些蝎子养殖加盟骗局公司为了提高蝎子的功能才给自己的蝎子起名叫药蝎,药蝎是炒种公司的骗人伎俩。蝎子养殖专家告诉我们,中国处于东亚,中国的蝎子基本都是东亚钳蝎。东亚钳蝎分野生蝎子和家养蝎子两种。野生蝎子很难养活,家养蝎子是专门饲养的蝎子。不管是野生蝎子还是家养蝎子都有两个功能,一个是食用功能,一个是药用功能。只要是东亚钳蝎都是药蝎,并不是他养的是药蝎而你养的不是药蝎。那些蝎子养殖公司为了骗人,骗那些不明真相的养殖户,就疯狂吹嘘自己的蝎子是药蝎,好像只有他的蝎子才具有药用功能一样!所谓的药蝎都是蝎子养殖公司炒作的手段,为了贬低别人提高自己的商业行为。蝎子养殖行业很有前景,就是因为蝎子养殖的前景太好了,才被一些投机商发现养蝎子的商机,才开始动歪脑子,开始大肆炒作蝎子养殖商机,把蝎子养殖行业搞得鸡犬不宁,把蝎子养殖户骗得血本无归,给蝎子养殖行业搅得天昏地暗。以后谁要是在提起养蝎子赚钱就会怨声载道埋怨蝎子根本养不成,蝎子养殖行业都是负面信息。
药蝎的名字是谁取的?是那些蝎子养殖加盟骗局公司取的。不光是药蝎,还有金蝎,霸王蝎,药神蝎等等名称,这些都是蝎子养殖骗局,只要社会上多一个蝎子养殖公司就会多一个蝎子名称,对于蝎子养殖投资者来说都是满眼黑,蝎子养殖公司说什么就是什么,怎么识破蝎子养殖加盟骗局呢?
1、虚报繁殖率:宣传一只母蝎子一次可以繁殖40-80条小蝎子,说每条种蜈蚣可以用繁殖100多条幼蜈蚣。
2、种蝎以死换活。种蝎子养殖死了可以换活的,但是这个蝎子养殖公司干不了几个月就人走楼空了。
3、不余遗力做广告宣传,鼓吹蝎子养殖很简单很赚钱,任何人都能饲养蝎子,夸大蝎子养殖利润,缩小蝎子养殖风险。
4、以加盟合同为保证诱骗蝎子养殖户加盟,
5、繁殖次数:蝎子每年繁殖2次-5次,专业忽悠新手养蝎子。
6、说是免费供种,实则先交押金。变相出售种蝎。种蝎都是野生蝎子育肥的,按公斤出售,明确规定必须购买指定数量种蝎。
7、虚报回报周期:说6-8个月蝎子长大出栏,说7-8个月幼蜈蚣就可以长成成虫。更甚者说蝎子3-4个月就长大了。
8、吹嘘说孕蝎回家7天左右就繁殖了。
9、虚设总部。美化总部实力,往往给总部取名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农科院蝎子研究所,这都是蝎子养殖骗局。有专线4008电话,有专业文员接电话。有专业的写字楼办公室,有总经理,经理等公司式套路。
10、鼓吹蝎子养殖规模很大,区参观的时候确实规模很大,就是都是空壳没有养殖蝎子,只有几间房子蝎子养殖场地,办公室、接待室面积比养殖房还大。蝎子养殖骗局公司租一栋楼,只有几间房子养蝎子,其他的房子都是经理、总经理、接待室、文员、接线员的办公室,办公室比养殖房大很多。养殖房只有少量的野生蝎子育肥的大蝎子为幌子,很少有小蝎子。
13、诱骗蝎子养殖户,承诺蝎子回收价格1000-1480元一公斤。任何不按照市场价格回收蝎子的合同都是骗局。
14、经常在蝎子养殖交流群里攻击同行们,诋毁别的蝎子养殖场是炒种的,污蔑同行不靠谱,从而提高自己去的群友信任,然后引导网友跟自己合作。
看完下面的文字包你不再上当受骗:蝎子养殖厂家经常对养殖户承诺一只母蝎子一年产2-3窝,每窝繁殖20-30只,就按产2窝,最少也有40只以上小蝎子吧?也就是说他有一只母蝎子必须有40只以上的小蝎子才不是骗人的。假如他让你参观的大蝎子养殖面积50平米,蝎孑养殖那么小蝎子必须有40x50=2000平米养殖面积。不然他的室内恒温蝎子养殖就是骗人的。当参观者去考察的时候并没有发现他有40倍以上的小蝎子养殖面积,为什么没有40倍以上的小蝎子养殖规模呢?因为他的室内恒温蝎子养殖根本没有成功,因为他的大蝎子都是夏天收的野生蝎子育肥的,因为他知道室内饲养蝎子越多赔的越死!这是专门骗新手外行的。此时无论他以什么借口搪塞你,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按照他说的室内恒温养殖蝎子很赚钱,他为什么花巨资做广告让你去室内养殖蝎子而自己不扩大规模靠商品蝎子赚钱呢?难道他在学雷锋做好事吗?只要不是脑残的人就明白,他的蝎子养殖完全是骗局!想知道哪个蝎子养殖场是不是骗人的,就按照以上说的方式去考察参观,包你不再上当受骗!
<>/廖保平
日前,《武汉晚报》报道,一名四川宜宾男子登上黄鹤楼,爬到外侧楼檐意欲轻生。原因是该男子一个月前与武汉一家公司签订加盟合同,批发汽车坐垫,谁知30多万元打了水漂。虽然,从法律层面上暂无法定性其为加盟骗局,但是,加盟骗局在武汉遍地开花,早已不是新鲜事,武汉城市形象因此饱受戕害。
骗局五花八门,合同条款周密,一旦上当很难维权
来自人人防骗网的统计称,目前加盟骗局大致分为八大类,电子产品类有节能灯、充电宝、无叶风扇;手工加工类有圆珠笔、手工画;农业养殖类如天麻、虫草、人参、蝎子、蜗牛;家居建材类空调床垫、空调蚊帐;机械环保类有清洁球、节油器、灶具、榨油机、机器人刀削面等;美容保健类有香薰草、护眼灯、消毒毛巾;餐饮娱乐类有快餐、煨汤、厨房垃圾处理器等;服装鞋包类等。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类加盟骗局已经发展到加盟淘宝店,从实体走向虚拟,从线下走到线上。
无论哪一种类型,骗子们都有几个共同特点:从公司资质上来看,证照齐全,具有合法资质,在写字楼租赁办公场地,部分骗子公司甚至租赁别墅办公;加盟合同有无良律师参与制定,条款周密,很难找出漏洞;在报纸、电视、网络上大打广告,且不惧媒体曝光;对付维权者的手段,是先以言语威胁和暴力相向,及至警方、工商或媒体介入后,往往以“协商”的形式,退还少量加盟费,换得平安。
正因为环环相扣的骗局和危机应对手段,骗子们无论从拉客到一对一“电话营销”,从骗人来“实地考察”,到用自己人装成投资者现场上演签合同、赚钱后送锦旗等把戏演给客户看,从签协议到骗局败露的“售后处置”,都有周密成熟的运作,鱼儿一旦上钩,绝难失手。
专盯外地人行骗,令武汉在外的城市形象蒙羞
事实上,加盟骗局全国各地都有,但武汉却不幸成为重灾区。
在百度上搜“武汉加盟骗局”,可以搜到:“馅饼还是陷阱?武汉加盟公司诈骗调查”,“武汉一皮包公司老总揭招商加盟骗局”,“武汉频现加盟骗局”,“武汉工商提醒8大加盟骗局”,“22名加盟被骗者绘制出武汉加盟骗局地图”等报道,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据2013年《法制网》报道,武汉某区的工商分局仅半年就收到了456起加盟骗局的投诉。这还只是一个区而已,放眼全市,这个数字又该扩大多少倍?
加盟骗局不仅扰乱市场秩序,一个附带的严重后果是抹黑武汉。加盟公司武汉设骗,受害者多是外地人。而之所以选择外地人,是吃准了外地人来武汉维权成本高,等不起,耗不起,又没有熟人乡邻可以依靠,不敢造次。
而一人受害,就会成几何级的人对武汉留下极坏印象;每一颗受伤的心背后,是无数颗对武汉怨恨的心。而骗子们不择手段,甚至连癌症病人的救命钱都能骗,其卑劣行径令人莫不切齿痛恨(2010年11月26日楚天都市报报道)。
本来,湖北武汉就给人“九头鸟”,过于精明的形象,不能因为加盟骗局在武汉疯狂滋生,让人觉得武汉是一个骗子的沃土,一个欺诈成性的地方。
诚然,骗子得手,受害者本身也有责任,大多数受害者来自农村,信息闭塞,致富心切,缺乏应有的辨识能力和防骗意识。但如果就此将原因归咎于受害者,就显得本末倒置了。
与其他的违法犯罪现象不同,加盟骗局在武汉的泛滥,几乎已成为一种“产业形态”,形象就是投资环境,武汉的城市精神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绝不是要在骗人上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维护武汉的市场秩序,塑造诚信守法的经营环境,就是维护武汉城市形象,是相关职能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加盟骗局很难打击,但“打击难”不代表无法打击
上文提到,加盟骗局因有严密的合同构设,乍看起来,似乎天衣无缝,打击起来很难。
加盟的法律术语是特许经营,中国特许经营欺诈的高潮出现在1998年至1999年,商务部自2007年陆续出台了《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商业特许经营备案管理办法》、《商业特许经营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以对该行业进行规范。
但是这些法律很难有效,比如《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规定,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拥有至少两个直营店,并且经营时间超过一年。但很多从事加盟骗局的企业往往是新成立的,且这些企业的寿命往往只有半年至一年,骗到钱就会关门走人,更不要说开设直营店了。这致使案件常常不适用《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骗子得以逍遥法外。
然而,骗子就是骗子,就算披上合法外衣,也改变不了其诈骗本质,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加盟骗子们虽是合法企业,其经营链条却经不起推敲,只要执法机关耐得住性子,抽丝剥茧,严密锁定证据链,一定能将其绳之以法。
在这方面,相关部门并不缺乏可供参考的经验。2012年2月,武汉市公安局曾由一位分管副局长亲自牵头,组织了一次集中打击行动,一举端掉加盟公司23家,捣毁加盟窝点75个,刑拘45名犯罪嫌疑人。
可见,只要相关部门下定决心整治,是大有作为的,最怕就是“非不能也, 是不为也”。
另外,针对一些利欲熏心、不惜出卖公信力、为加盟骗局提供广告刊播的媒体,工商部门可依据广告法规,严厉处罚,从信息传播渠道斩断加盟骗局的黑手。
武汉市曾发起过打击加盟商业欺诈的专项行动,甚至明确表示,“加盟公司没有销售渠道、销售人员和销售意愿,从不回收产品,可以认定为合同诈骗”。
既然如此,明明是犯罪行为,为何要将其弱化为“经济纠纷”,明明是应立案侦查的刑事案件,为何要搞“协商解决”?明明是应由执法机关作为,为何要由受害人“去法院起诉”?对可以确定的加盟骗子,相关部门应冒头就打,用法律手段严惩啃噬武汉城市形象的不法分子。
结语:当前,武汉正在大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向着国际化大都市迈进,一方面,政府和善良市民们辛辛苦苦建设和维护武汉的城市形象,另一方面,加盟骗子们不断向外毁损武汉的信誉。是时候强力整治这一非法“产业”,祛除武汉城市肌体的这些害虫了!
>会上的各种骗局层出不穷,这是以前出现过的以创业人员为目标的骗局,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1来料 加工手套,包回收。实际是变相推销手套机。
2 特种养殖,高价供种,产品包回收,养殖公司先给加入早的养殖户一定甜头,引诱更多的人加盟,然后卷款跑路。例如以前南方出现过的养蝎子回收蝎毒骗局。
3 来料手工加工也有较多骗局。通常公司在异地发展加工户。先收原料押金,签订包回收合同。当异地加工户将产品加工完成送往公司时,公司会以种种理由拒收,不是这里不合格就是那里不合格。总之,就是故意刁难。责令加工户对产品进行整改。或者要求加工户重新交押金领取另一批原料,吸取以前教训,争取下次产品能合格。等到下批产品交付时,又说有新的问题,所以也不合格。总之,每次去交货,每次都有新问题,总是不合格。又故意不一次交待完整。就跟一些基层监管人员吃拿卡要的做法相似。作为异地加盟的加工户,哪里经得起反复折腾,最后自认倒霉,被迫放弃 ,投资打了水漂。
总的看,开头需要较多投资的所谓包回收产品的加盟项目,应特别警惕,防止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