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玉溪日报-玉溪网】
童掌柜火锅的餐桌露天摆放,食客伴着星光品尝美食。
走进位于红塔区凤凰路149号的童掌柜市井火锅(以下简称“童掌柜火锅”),斑驳的水泥墙、泛黄的旧报纸、年代气息浓郁的年画,一股怀旧复古风扑面而来,唤起食客的情感共鸣和时光记忆。屋顶布满柔软的布幔,营造出新颖丰富的视觉体验。
“我的初心是打造一间风格独特的小店,为大家提供一个好友小憩、享受美食、释放压力的空间。不管客人多少,只要他们能在这里感到放松和愉快,这家店的存在就是有价值的。”店主童琪涵说。
30岁辞职回乡创业
1993年出生的童琪涵是新平人,2016年大学毕业后留在昆明从事餐饮商业管理工作。其间,童琪涵积累了丰富的餐饮管理经验,也目睹了多个餐饮品牌从引进到落地再到爆火的全过程。这让她和丈夫冯增宗萌生了开一家独属于自己的有温度的小店的想法。
敢闯敢试的童琪涵夫妻俩辞掉工作,回家创业。“我是玉溪人,丈夫是曲靖人,因此我们创业的地点主要考虑玉溪和曲靖。最终,玉溪的美丽宜居和市民悠闲的生活节奏打动了我们,因为这与我们想要打造一家充满烟火气、松弛感和有温度的火锅店不谋而合。”童琪涵坦言。
童琪涵正在店内忙碌。
在童琪涵看来,当今的餐饮市场不仅要注重品质,更要走精细化路线。“聚焦亲民和大众消费的定位,我们想做一个品类不多但主打新鲜、更接地气的市井火锅,让市民以实惠的价格吃到健康的美食。”童琪涵说。
经过多方选址和权衡,童琪涵放弃了自带流量的市中心商圈,选择了位置相对偏远、门庭宽阔的凤凰路149号。
挑战15天开店
对餐饮人而言,客源是最大的难点。夫妻俩反复思考,给出了拥抱互联网的答案。自此,童琪涵在抖音和微信视频号2个平台发起了15天在玉溪开一家火锅店的挑战。今年6月21日至7月5日的15天时间里,她每天通过更新短视频同步开店进度。大到装修设计、食材采购,小到餐具选择、调料摆放,童琪涵事事亲力亲为、一一把控细节,迅速引起了互联网“精神股东”们的广泛关注,双平台浏览量达10万人次,也为童掌柜火锅带来了首批顾客。
浓浓火锅香。
童琪涵坦言,能顺利完成挑战,除了团队的密切协作,也离不开红塔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红塔区政务大厅的工作人员态度非常好,工作效率也非常高,让我们当天就拿到了营业执照,他们耐心给我们讲解注意事项,还给予了装修提示,让我们在装修过程中避免踩坑。”童琪涵说。
按照惯例,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需要7天至15天时间,在此期间,店铺不能正常营业。“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铺面装修好了,员工也就位了,等证期间的成本对初次创业的我们而言是非常大的。于是我到红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凤凰管理所反映了我们的困难,当即便得到了重视。凤凰管理所特事特办,允许我们7月5日试营业,15天挑战才得以完成。”童琪涵说。
同时,因店铺原有装修限制,童掌柜火锅不具备单独安装排烟管道的条件,在红塔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的建议下,童掌柜火锅与隔壁店铺达成协议,合并进行油烟排放,仅1天就解决了这一难题。“创业过程中,我们切实感受到了玉溪是个青年创业友好型城市。在这里创业,我们倍感温暖,充满信心。”童琪涵盛赞玉溪的营商环境。
做一家温情的火锅店
选用四川地道食材,坚持当天买料当天调,锅底用料扎实;精选优质新鲜牛肉,力求菜品当日直采直达,近30种菜品现切,明厨亮灶向顾客展示……在童掌柜火锅,从锅底到食材都确保新鲜,坚守品质。
第一次来到店里的客人,几乎都会在童琪涵的建议下品尝掌柜臭豆腐、秘制酸菜2个特色锅底。臭豆腐来源于红塔区北城街道的老字号豆腐工坊,酸菜则选用颇具盛名的新平腌菜。在味道上用心打磨,童掌柜火锅做出了独具玉溪风味的市井火锅。可以说,童掌柜火锅的一砖一瓦,记录着童琪涵夫妻俩的坚持与汗水;童掌柜火锅的一点一滴,承载着他们的希望与梦想。
新鲜的食材。
与其他火锅店不同,童掌柜火锅无甜品在售,店内饮品也很少。为此,童琪涵的解释是,她想把有限的精力都投入到火锅本身中去。尽管回本周期会变长,但童琪涵坚持只挣自己该挣的那份钱。甚至,她还主动推荐客人到隔壁超市和烤鸭店选购饮品和烤鸭,在经营好店内生意的同时,同步带动周边商户增收。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童琪涵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
夜幕降临,童掌柜火锅的餐桌露天摆放,食客伴着星光品尝美食,在市井的喧嚣中,在烟火的气息里,一同感受人间的温情。开业以来,新鲜的食材和不错的口味让童掌柜火锅渐渐有了一批回头客,店里的生意也正在步入正轨。“未来的道路虽然漫长,但我们心中充满了信心和力量。我们会竭诚服务好每位客人,努力传递食物的温暖,让他们的生活每天都‘热气腾腾’。”童琪涵说。(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郑诗 文/图)
本文来自【玉溪日报-玉溪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两年,“市井火锅”发展势头迅猛。
抖音上播放量将近2亿,快手播放量达1500W+,小红书种草笔记3W+,微博话题讨论量接近2000W。
根据天眼查,搜关键词“市井火锅”,企业达3500多家,注册时间多为2020、2021两年。
市井火锅为何在这两年迎来爆发?从市井火锅上,我们能得到哪些2022的消费风向?
一起来看。
1
市井火锅要“革底层市场的命”?
市井火锅多分布在城市的街巷之中,因独特的烟火气和接地气的装修,而深受顾客喜爱。
市井火锅最大的特点是性价比高,菜品多为小份菜。
在传统火锅店或大品牌火锅店,花一份菜的钱,在市井火锅店可以吃到好几份,感官上看起来“很多”。而且客单价多在80元以下,有些甚至在30—60元之间。
< class="pgc-img">>▲ 高性价比的市井火锅
市井火锅的定位,无疑是对标中高端火锅店,用非对称战略的打法,来抢夺底层市场和低价格区间。
在80元以上客单价的红海战区,市井火锅几乎可用“抄底”二字形容。
餐见君认为,近两年市井火锅的火爆,有如下原因:
>>“蓝海人群”的崛起
行业有红蓝海之分,消费人群也有。
红海人群多为中产阶层,尤其是城市中产、追求精致生活的妈妈族和都市白领,以70后、80后为主。
他们拥有较为成熟的决断力,消费需求为“品质大于价格”,并追求各种品质和体验的升级,处于市场消费的主导地位。
蓝海人群与之对应,多为高低线城市的银发群体、都市蓝领人群。
银发群体则细分为都市老年人群和小镇中老年人群两种。但无论哪种,一个大屏智能手机就是他们的全部,所喜欢的娱乐项目,无非是直播、短视频、广场舞、旅游养生之类。
不可小觑的是“蓝领人群”,这些人一般居住在城市郊区,从事餐饮、零售等行业基层工作的人群。
< class="pgc-img">>▲ 市井火锅店内装饰
据统计,都市蓝领在线上的用户规模逐渐扩大,2020年由1500万增至3千多万的在线活跃数量,未来可能会持续增长。
这类人群的经济收入,决定了他们注重产品性价比,所以,物美价廉的商品是这类人群的最爱。
也就是说,小镇青年、都市蓝领,是最大的底层流量。
另外,疫情也让更多人捂紧了钱袋子,很多人逐渐放弃高品质,而转投性价比。
市井火锅的出现,可谓“正中下怀”。
>>各大社交平台纷纷崛起
短视频的崛起,让很多市井火锅吃到了红利。
在抖音上,“陈艳红市井火锅”的话题播放量达1098W、“小苏娘市井火锅”达1154W、“辣也市井火锅”达1142W,而播放量上百万的品牌更是一抓一大把。
< class="pgc-img">>▲ 陈艳红市井火锅
沸腾的红油、各式颜值超高的菜品、播主吃喝的满足神情,都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
对于餐饮消费,现代年轻人习惯去各种社交平台“扒测评、查配料”,尤其KOC的分享,更是消费风向标,消费者看似是受“种草”影响,实则消费更谨慎、更理性。
货比三家,比来比去,归根到底还是性价比,但短视频及各类种草平台,为市井火锅提供了一个展示优势的出口。
>>“顾客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前文已述,市井火锅多在城市街巷之中,街边店居多,小而美,轻资产、轻运营、人效坪效都很高,闪跳腾挪于方寸之间,十分灵活,最关键一点,多在蓝海人群出没之处。
不过也有例外,像长沙首家集市火锅“不了锅”,就处在五一商圈内。
两百多款SKU,顾客选菜的时候还得用小推车,自去年升级以来,每天都营业到凌晨两三点,新颖的形式、超高的性价比(有些菜一份仅两三块钱)、简洁大方的装修,吸引众多年轻人。
< class="pgc-img">>▲ 不了锅集市火锅
顺便说一句,集市火锅(或称市集火锅)属于市井火锅的一个延伸,扩大了市井火锅的场景,以集市形式示人。
市井火锅抓住了消费趋势、开在精准客户附近、又有各种线上社交平台加持,怎能不火?
2
从市井火锅,看2022火锅消费风向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个现象的发生,有过去,一定有未来。
那么,从市井火锅,我们能否看到2022年火锅的消费风向?火锅老板们该如何做?
餐见君总结了一下4点。
1、火锅小众品类增多,市场更下沉
火锅行业的品类一直在细分,从地域(四川火锅、重庆火锅、潮汕火锅等),到食材(毛肚、鹅肠、虾滑等),再到场景(市井、集市、酒馆等等),未来仍会继续细分,以满足多元需求。
由于互联网的广泛且频繁使用,一些细小、小众、琐碎的火锅品类(市场),将形成强有力的“长尾”,从而吸引更多小众人群。
< class="pgc-img">>▲ 有拈头市井火锅
需要说明的是,“品类创新”与“产品创新”是两回事。
打个比方,把鲜牛肉裹上藤椒面做成藤椒牛肉,叫“产品创新”;
把牛肉与牛筋混合打碎做成牛筋丸,叫“品类创新”(把牛肉火锅升级成牛筋丸火锅,也属品类创新)。
这几年来,无论是产品创新,还是品类创新,都进入了集体爆发期,尤其是各种甜品、饮品、场景的创新,更让人眼花缭乱。
从当前形势来看,品类从0到1比较简单,从1到100比较难,因为体量的扩张,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
所以,对于一些中小品牌来讲,不妨多用品类创新和产品创新拉动品牌增长。
然而,当资本来敲门的时候,就得慎重考量,因为你不知道门外,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
< class="pgc-img">>▲ 市井火锅的装修设计
“下沉市场”虽是个老生常谈的一个话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未来火锅仍将继续下沉——底层的需求远未到饱和。
所以,不难预见,类似市井火锅的品类,将会一再抄底底层市场。
2、“产品+网状内容”成品牌标配
短视频的兴盛和各大社交平台的广泛使用,正在逐渐改变“流量结构”。
过去,企业做推广,多在媒体平台的买流量强推;如今,各大平台开始用大数据算法,来“猜读者喜欢”,以获取更多关注。
换句话说,流量不再被控制,而是平台进行有目标地分配,品牌再想曝光、做推广,必须用“产品+网状内容”的形式。
< class="pgc-img">>▲ 市井火锅的小份菜
产品是中心,围绕产品做成的内容,就是“网状内容”,可以是小红书种草、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展示品牌故事、企业自媒体平台推广产品等。
在产品日趋同质化、创新周期越来越短的未来,内容将比产品更重要。
一言以蔽之,火锅店在生产产品的同时,一定要有强内容输出,围绕产品、围绕品牌,布一张内容之网。
3、“火锅+跨行业态”前景看好
火锅+甜品/饮品/小吃/卤味等,甚至“火锅+酒馆”,都未跳出餐饮的框,在同一个行业中厮杀,终归使内卷更激烈。
如果考虑“火锅+跨行业态”,是否别有洞天?
< class="pgc-img">>▲ 火锅+卤味
比如优衣库,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服装店,其模式更像是“服装店+超市”,所以,它更容易跳出服装(店)行业的内卷。
再如小米手机店,其模式更像是“手机店+平台(百货平台)”,用小米手机作引流爆品,打造小米专属生态圈、增强原点人群粘性,从而与一般手机品牌进行跨行竞争。
还有餐见之前深挖过的“玛歌庄园”,模式为“火锅+文旅业”,火锅是引子,实则“文商旅一体化”的商业共同体。
< class="pgc-img">>▲ 玛歌庄园火锅
以及“萍姐火锅”,开创了“火锅+美食街”的模式,也广受好评。
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火锅店创新商业模式,跨行错位竞争,是个不错的选择,未来也将成为一种趋势。
< class="pgc-img">>▲ 萍姐火锅
4、小型供应链企业将增多,与火锅店共建“命运共同体”
上文已述,未来,产品和品类都会不断出新,而且周期非常短(一旦出现爆品,就会被同行疯狂模仿,企业不得不一直创新下去),那么,这对于供应链而言,将是个非常大的挑战。
鉴于此,供应链企业就得深度参与到火锅企业之中,与之共荣共生,成为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当然,有个前提——企业必须拥有与供应商平等对话的能力。
换言之,用量不大、事儿挺多,或者品牌不强,要求不少的火锅企业,很难享受到大牌供应链企业深度定制的福利。
但火锅行业中,中小企业居多,所以,未来小型供应链企业会大量涌现,优势为“可少量定制产品”。
如果大型供应链企业500公斤起订,他们50公斤就能定(也不排除大供应链企业瞄准这些细小市场,像富邦食品的火锅丸子,50公斤就能定制),这对于火锅产品和品类的创新,将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当然,这也会促使供应链企业与火锅品牌紧密捆绑,相互渗透融合,共同繁荣行业。
< class="pgc-img">>▲ SKU更多的集市火锅
小结
市井火锅的大量涌现,让火锅市场,尤其是底层火锅市场更为细分,也让我们看到更多行业链条背后的趋势与可能性。
在着眼未来时,我们需要看到“变化之中不变的什么”,同时再把“环境增量”考虑进去,得到的,就是我们即将要做的。
你对市井火锅怎么看,欢迎留言。
天气逐渐转凉,无论在家还是在外,约上三五好友吃上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既惬意又暖和,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小伙伴们千万不能忘了食品安全。
火锅材料众多,可选择性强,其中海鲜、肉类、蔬菜等最受欢迎,但是,火锅材料若未经妥善处理或彻底煮熟而贸然吃下,有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因此,无论在火锅店,还是在家中,都应注意食品卫生。
1外出就餐时,要注重选择证件齐全、环境整洁、卫生条件好、明厨亮灶实施较好的餐饮单位就餐。
2通过网络订餐时,要注意查看卖家在网络平台公示的相关证照,尽量选择近距离、信誉好的餐饮单位,收到食品后要检查食品包装及食安封签是否完整,尽快食用。
3居家烹饪时,要到正规超市、市场购买原材料,留意食品品质,“一看二闻三手感”,确保食材新鲜。
4食物必须彻底烫熟煮透,切莫贪图生嫩,如:毛肚、鹅肠、腰花(片)等动物性食材,切忌“七上八下”导致食物未煮熟煮透导致的食品安全隐患,食品原料在烫煮前应彻底洗净,并确保已完全解冻。
5生熟食物要分开处理、分别摆放,避免交叉污染。
6每次添加汤汁后,应待汤煮沸后再夹取食物或涮食。
7注意均衡饮食,不宜过量进食胆固醇含量较高的动物内脏。
8“光盘行动”不要忘。建议商家推出“小份菜”“半份菜”,提供给不同需求的消费者;消费者餐后如有吃不完的菜品,可主动打包带走,避免餐饮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