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社北京7月10日电(记者陈立希)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结束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行程后返回美国。他在微博客网站“推特”上连续发文,称在与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的会晤中,他两次质问对方俄罗斯是否干预美国2016年总统选举,普京都“断然否认”。
至于美国媒体关注的他是否相信普京,特朗普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表示“已经给出看法”。这样一来,可就“害苦”美国国务卿和白宫发言人,特朗普团队的口径再现出入。
【严词质问】
2017年7月7日,在德国汉堡,美国总统特朗普(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交谈。(新华/路透)
特朗普与普京7日在德国汉堡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举行闭门会晤,这是特朗普上任后首次与普京会晤。
就这一会晤,特朗普9日在推文中写道,他两次质问普京,俄罗斯是否干预美国总统选举,普京“断然否认”了美国情报机构得出的结论。
特朗普说:“我们磋商了将救人性命的叙利亚局部停火协议。现在是时候翻篇,与俄罗斯建设性地合作了。”
美国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和国家安全局在今年1月发布的共同报告中认定,俄罗斯干预了美国总统选举。对这一说法,俄罗斯多次否认。特朗普则否认其竞选团队与俄罗斯合谋。
就在与普京会晤前一天,特朗普还迫于国内压力,表示他认为俄罗斯可能干预了美国总统选举,但他相信不止俄罗斯、其他国家也可能干预了美国选举。不过,美国国内调查仅针对俄罗斯,按美国议员和情报官员说法,没有证据表明还有其他国家介入。
【“谜之答案”】
2017年7月7日,在德国汉堡,美国总统特朗普(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握手。(新华/法新)
特朗普在推文中没有回答美国媒体关注的问题,即他是否相信普京的回答。特朗普只是写道,“已经给出我的看法”。
而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在“普特会”结束后说,普京向特朗普保证,俄罗斯没有干预美国大选,这一表态被特朗普接受。普京也在二十国集团峰会8日落幕后说:“他问了问题,我给出回答。在我看来,他对这些回答感到满意。”
美国国务卿雷克斯·蒂勒森9日被问及特朗普看法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表示两国领导人会晤“按我们的预想进行”,就叙利亚等问题达成共识。至于俄罗斯是否干预美国选举,美国显然不能指望从普京口中得出“另一答案”,现在,更重要的是避免类似事件发生。
在美俄领导人闭门会谈中,蒂勒森是唯一在场的美国官员。
美国财政部长史蒂文·姆努钦被问及同样问题。姆努钦回答:“特朗普总统为什么得去‘广播’自己在会上究竟说了什么?这从战略上讲毫无道理。他已经把自己的感受说得很清楚了,他也很明确表示自己已经直说了。”
白宫办公厅主任赖因斯·普里伯斯给出的回答是,特朗普在与普京会晤中,花了大量时间与其就美国总统选举交换看法,“总统绝对不是相信普京总统的否认”。不过,特朗普不希望去年的事对美俄合作构成障碍。普里伯斯显然不愿在这一问题上过多纠结,很快将其带过。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妮基·黑莉的回答更为直接。“大家都知道俄罗斯干预了选举,”她说,“俄罗斯只是在试图挽回面子。”(新华社客户端)
不似,少年游。二十年后,故地重游,时逢乱局,忧国伤时,刘过对今昔自多感慨。然而此时,村巷闲静,秋阳斜照石墙,使人但觉天地悠悠,古往今来,像是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又到中秋,月亮还是月亮,人世变迁,沧海桑田,终究也还是人世。
仿佛人世的一面镜子,我们照了很久,仍旧对月亮一无所知。
月亮是大家的
明 沈周《钓月亭图》
《中秋对月》
(唐)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
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
不曾私照一人家。
青天有月来几时?李白曾这样把酒问月,那个夜晚,月亮离太白很近,似乎独属于他一人。有趣的是,按《把酒问月》题下原注,李白声称问月本非己意,是朋友贾淳叫他问的,他以戏谑口吻佯嗔:“彼不自问而令予问之”,故有此诗,足见太白风流脱俗,且以谪仙人自居。
苏轼的《水调歌头》,前面几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即从太白问月诗中脱出。因惊叹而问,并不为答,也无需作答。苏轼兼怀弟弟子由,由问月转为抒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最后升华为对天下有情的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李白诗中更多时空观照,月亮运行于广阔的空间,存在于亘古的时间,如诗中所写:“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古今变迁,多少朝代悉数湮灭,古人今人若尘埃,若流水,明月还是那轮明月,照过古人,照着今人,还将照着来人。太白与月亲如知音,他的诗却是非个人的,他是替大家写,替整个人类发问。
中秋节,众人共看一轮明月,自然被月亮联系在一起,从而产生更广袤的空间体验,比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一种伟大的存在,使我们暂时超越了有限的自身,感受到天下为家,四海大同。
曹松这首诗,语调明快,无心可猜。前三句平平叙来,末句一转,境界瞬间打开。自古写月亮的诗很多,月亮之美,之永恒,之神秘,本身就是一首写不完的诗,然而,月亮的伟大,更在于“不曾私照一人家”。
不论帝王将相,还是贩夫走卒,不论穷人还是富人,不论种族、语言、文化、信仰,皆被月亮平等普照,皆被无分别地爱着。一切伟大存在,太阳、月亮、土地、河流等等,莫不如是。
我们赏月,赏的是什么?赏圆月的美满,赏皓月清风,赏月饼的味道,赏节日的氛围,或仅仅应个节气,转发几句诗词、一句问候,如此固无不可,然而还可以更超越。
送月九问
南宋 玉涧《洞庭秋月图》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宋)辛弃疾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同写中秋夜月,对比诗与词,即知什么叫“诗之境阔,词之言长”。稼轩此词处处有苏轼《水调歌头》的痕迹,苏词说欢饮达旦,辛词是饮酒将旦,俱赋词以尽兴。苏词以发问开始,写月升月落,重在抒情;辛词则以天问体,单写送月,重在玄思。
且来看稼轩的送月九问: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既是送月,便问月亮要去哪里,可怜即可爱,中秋明月皎洁,清光动人,但月轮悄转,一刻也不停留。悠悠向何处?“月落”是个方便说,我们知道月亮不会落,也无处可落。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第二问是猜测,是想象,王国维先生叹赏稼轩以其直觉,神悟月轮绕地之理,与后来的科学密合。其实早在稼轩之前,上古及魏晋文献已有关于地球自转的记载,只不过并不为大众所了解,例如《文选》注引《河图》曰:“地常动移而人不知,譬如闲舟而行,不觉舟之运也。”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莫非漫无边际的天外,宇宙长风浩浩,把月亮吹走,为送中秋?此问缘于直接经验,云影飘移,月亮似在云间穿行,好像被风吹走,但我们已经知道,这并非月亮在移动,移动的是云,是地球和我们。
“飞镜无根谁系?”
李白《古朗月行》写他小时候对月亮的印象:“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白玉盘稍觉死板,瑶台镜却很生动,明月不仅像一面镜子,而且是瑶台仙镜。飞镜典出太白诗,月亮像一面仙镜,飞在青天。稼轩问月亮并没有根系,如何能悬于天空?古人不知道万有引力,不知道星系的离心力和向心力,更不知道地球也是悬浮在空中。
“姮娥不嫁谁留?”
嫦娥的传说,今天想必没人会当真。纵有那样的女子,偷食灵药之后,飞入月宫,也该成仙了,她既决绝奔月,必不再留恋人间,又何来嫁娶这等俗事?这一问且留给稼轩。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月亮从哪里来,古人认为是从海上,“海上生明月”,李白诗也说“但见宵从海上来”,然而到底是不是,欲问无由,无法验证。当今科学告诉人们,月亮并非从海上来,但月亮是怎么来的,乃至月亮究竟是什么,仍没有真正得到解释。月亮悬在夜空,即使悬在城市上空,也依旧是个谜。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此问接着上问,稼轩说,月亮倘若真的经过海底,难道不怕万里长鲸,触破月亮里的玉殿琼楼?这个想象,在当时合情合理,可谓天真有趣。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月亮上有蟾蜍,据说是嫦娥奔月后所化。又传说月亮上有玉兔,为西王母捣不死之药。稼轩质疑月亮若从海底生出来,蟾蜍识水性,堪浴水,玉兔如何能在海中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如果说一切安然无恙,为何月亮却又渐渐缺损,由圆满变为如钩?古人看见月亮盈缺,但不知为何,我们现在知道,此不过是月球绕地球运行所致。
这首天问,问天而不期作答,因为提问本身即是一种回答。较李白诗和苏轼词,稼轩词更进一步,不叙悲欢离合,不写游子思妇,而直接离开人间,将目光投向浩瀚的宇宙,驰骋想象,一问到底。
八月十六夜月
宋 赵令穰(传)《舟月图》
《十六夜玩月》
(唐)杜甫
旧挹金波爽,皆传玉露秋。
关山随地阔,河汉近人流。
谷口樵归唱,孤城笛起愁。
巴童浑不寝,半夜有行舟。
俗语“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或合于事实,但谁又在乎是不是最圆呢,况且中秋节亦取圆满之意而已。中秋一过,月亮再圆,也没几个人看了。
若说中秋的月亮是大家的,那么十六的月亮,谁看见了,便是谁的,虽然看或不看,月亮都在那里。十六夜看月,玩月,这样的人总有些孤独,比如那年的杜甫。
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杜甫避乱夔州瀼西(今重庆奉节县),接连三夜,他独自赏月,赋诗抒怀。十六夜,江边风月清爽,玉露汤汤,月光下,关隘山川更显开阔,银河也离人更近,似乎伸手可及。
杜甫对夜晚的空间殊觉惊异,有一种迥然于白昼的陌生感,故每每信笔入诗。例如“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夜静中几乎听得见河汉流水,众星如沸。又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此是写实,非夜间在船上亲历,写不出如此切肤的句子。
“谷口樵归唱,孤城笛起愁。巴童浑不寝,半夜有行舟。”杜甫在水边望月,月光下山川如画,谷口归樵亦如画中人。崇山峻岭,白帝城孤零零,夜里有人吹笛,笛声悠曼,起游子客愁。时近夜半,巴童还没有睡,犹在月下行舟。
如今读这首诗,此情此景,皆成幻境。凡事到了回忆的时候,场景一旦点化为诗,真与幻已无二无别。
八月十七夜,杜甫又去水边看月,月亮仍然很圆,他说,水边只有他一个人。难道要在江村老此一身?他问月,亦自问。中秋夜,以月为主,赋诗二首,题曰“八月十五夜月”。十六夜尚有好心情,诗题“玩月”。十七夜,月仍圆,已渐远,故曰“对月”,有无可奈何之感。
诗人并未一味哀叹,不论何时,不论何地,生命本真永远清新,他感到万物的美,万物的诗意。“卷帘还照客,倚杖更随人”,月似解意,静静注视着他,依依与他相随。茅斋挨着橘柚,月光下澈,湛湛露斯,晶莹清切,寂寞的夜,也照样是良夜啊。
撰文/三书
编辑/张进、宫子
校对/赵琳
语:纽约时装周这几天正紧锣密鼓进行中,虽然时装周一年只有屈指可数的那么几季,但伴随着走秀品牌数量的激增(办秀门槛变低)和便捷的网络获取渠道,以往高高在上的时尚圈和时装周变得越来越 “触手可及”。而在爆炸的秀场资讯一股脑儿涌来的时候,真正能吸引挑剔各位看客目光、并留下深刻印象的却凤毛麟角。很多时候品牌大秀也只是给模特穿穿最新设计、让大家提前看下一季能买到哪些产品而已。(来源:NOWRE)
Kanye West 夫妇(和他的 Yeezy)走到哪里都会比秀更引人注意 (图片来源:Fashionista)
而说到秀场头排的看秀嘉宾,大多也不会引起我们的注意,除非是超级大咖、或者穿了什么新奇特款式的大咖才有实力和模特们抢抢闪光灯,比如 Kanye West 在 Louis Vuitton 秀场和好兄弟 Virgil Abloh 上演抱头痛哭感人大戏,比如Kanye West 参加 Ralph Lauren 大秀却披着 Prada 外套,比如还是 Kanye West,去看 Versace 大秀的时候上脚了最新款的 Yeezy…
注意看,中间这位…没腿 (图片来源:@alexanderwangny)
所以…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是这种量级的大咖,就算坐在头排也很容易被忽略。不过几天之前的 Alexander Wang 秀场上,引发讨论的并不是王大仁的最新设计,而是头排嘉宾席上竟然乱入了一位穿着只穿着上衣的…机器人。
看秀的时候随着模特从眼前走过,她还能和周围的真人观众步调一致地摆动着那颗能看清 “大脑” 的脑袋,如果不仔细看的话,真的很难注意到:
除此之外,她还和其他看秀嘉宾亲切 “互动”,略微失望的就是不能和你碰杯而已…
实际上 “假人” 出现在时装秀场并不是头一回,比如大名鼎鼎的 Lil Miquela,虽然脖子以上是由电脑渲染而成,但实际出现在秀场的还得是真实人类,只不过我们看过的都是加工后的图片,可这次这位却是如假包换的 “实物”。
Lil Miquela (图片来源:Dazed)
更过分的是,这个女机器人脖子上戴着 Alexander Wang 最新一季的设计(和所看大秀同款),通常情况下,只有品牌 A-List 名单中的嘉宾才有资格在走秀前上身最新设计。
说到这里,我想屏幕前的你可能会跟我一样好奇…
如此有排面的机器人,到底什么来头?
(图片来源:@realsophiarobot)
从 Alexander Wang 的官方 Instagram 中,我们得知这位抢眼的机器人嘉宾名叫 Sophia,由一家总部位于香港的 AI 公司 Hanson Robotics 制造,这家公司专门以制作高度拟人化的机器人闻名,除了力捧并已名声在外的 Sophia 外,爱因斯坦也未能 “幸免”,变成一款和本尊拥有高相似度容颜的机器人。
(图片来源:@hansonrobotics)
不扯远,说回我们今天的主角 Sophia。
别看样子长得那么成熟,其实她还只有 3 岁… “出生” 于 2015 年 4 月 19 号,据说是以女演员奥黛丽赫本为原型(抱歉,不说还真没看出来)制造,具有人工智能、视觉数据处理和面部识别功能,能模仿人类的手势和面部表情,并可以回答某些问题,也能根据预定的主题(比如天气)进行简单的会话交流。
诞生后 Sophia 就开始了自己的社交生涯,接受来自全世界的采访,上电视节目,和 Will Smith、C罗等名人互动,甚至还被带去联合国开会…
和德国总理默克尔自拍
没错,差点被 Will Smith “强吻”
“面基” C 罗 (以上图片来源:@realsophiarobot)
2017 年 10 月 25 日,在利雅得未来投资峰会上,Sophia 被授予沙特阿拉伯公民身份,因此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国籍的机器人。新闻一出立刻掀起了不少讨论,一些评论家想知道她是否也拥有投票权和结婚权,或者说故意关闭系统是否可以看作谋杀…这些事关伦理道德和人权的问题我们就不过多讨论了,如果感兴趣的话不妨自行查阅资料深入了解。
人气颇高的 Sophia 除了经常参与社会活动,还和时尚圈有着密切的关联。比如登上《Cosmopolitan India》、《ELLE Brasil》的封面:
比如像真正的明星那样拍时尚大片:
(以上图片来源:@cosmoindia)
也来过上海参加时装周:
亮相上海时装周
她曾自己表示喜欢以时尚的名义旅行,“我喜欢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见面,也喜欢体验不同的时尚”,没错,既然以赫本为原型,那涉猎时尚圈是很符合逻辑的。
因此热衷时尚的 Sophia 这次出现在 Alexander Wang 的秀场前排,也是情理之中。虽然作为机器人,她也许并不是最智能、尖端的,但要说时髦度和时尚圈的曝光度,应该没有其他机器人能和 Sophia 叫板。
不过在我们的普遍认知中,机器人都应该出现在科技博览会、大型尖端的工业车间、机器人展以及大学的机器人研究小组这种地方,混时尚圈、出现在秀场什么的还是会略显突兀,但事实情况却不是这样。
先进科技早就 “掺合” 了时装周
(图片来源:AnOther Mag)
比如鬼才设计师 Alexander McQueen 早在自己同名品牌的 1999 春夏秀场里,就搬来两台大机器,中间站着一名身穿纯白伞裙的模特,伴随着两台机械手臂喷洒颜料,现场完成了的那件时装至今让很多人记忆犹新,用智能机器完成行为艺术般的作品也是 McQueen 奇思妙想的体现。
(图片来源:Google)
到了 2009 年,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国日本就推出一款高度模拟人脸的女性机器人 HRP-4C,当年她为东京时装周的Shinmai Creator 大秀开场,虽然过于机械化的动作和笨拙的步伐,加上并未展示任何时尚设计作品,多少难免让人觉得这样的开场有点尴尬。
(图片来源:New York Times)
德国设计师 Philipp Plein 除了奢侈铺张的名声之外,大概率也是个科幻和机器人的深度爱好者。于是在 Philipp Plein 的 2016 春夏秀场中,主理人不仅大动干戈搬来了超大型智能机械手臂在秀场中央 “指挥” 大秀流程之余,还给经过的模特 “递送” 包包;除此之外,旁边还有一个由机器人组成的乐团给 Courtney Love 的表演进行现场伴奏…
(图片来源:revistawelldone)
无独有偶,今年的秋冬大秀 Philipp Plein 就再次上演科幻大片戏码,不过不同的是这次模特从酷似 UFO 的飞行器里慢慢走出,和酷似变形金刚的机器人牵着手,这种跨越物种的走秀带来了非一般的视觉冲击力,性感的模特难得被一旁的大型冰冷生物抢去风头。
(图片来源:Getty)
除此之外,刚刚得罪了全中国的意大利品牌 Dolce & Gabbana 在其 2018 秋冬秀场里也带来高精尖的操作,看秀嘉宾并没有等到哪位名模的开场,取而代之的是一队无人机,它们挂着 Dolce & Gabbana 最新设计的包款从 T 台中间徐徐飞过,接下来才轮到常规的模特走秀。
以上这些扯上机械设备和机器人的秀场 “骚操作” ,看似都很有亮点,但也难免让人思考一个问题:
是否喧宾夺主了?
Chanel 的超市主题系列,如果说哪个品牌最会玩不同主题,Chanel 绝对算一个(图片来源:IDNES)
不得不承认,为十几分钟的单调走秀增添有趣的新元素和看点,想必会是绝大多数品牌乐意而为的事。因为对看秀嘉宾来说,时装周的日常基本都在忙碌的赶场中度过,如果不给现场观众一点视觉或听觉冲击,几天的秀场下来,光凭记忆也许很难记得其中的要点。
而作为隔着屏幕看秀的一般群众,撇开那些因为某些原因会特别关注、追更秀场的少数人以外,大多数人的记忆点也会被 T 台吸引无非来自扎堆的大长腿(维秘是最好的例子)、明星嘉宾、特别的秀场布置(Chanel 每次的秀场布置应该都是业界典范)、花边新闻或是极反常理的设计所包揽…要么就是把本不该出现在秀场的东西搬过来,因此不管是机器人还是其他最尖端的科技产品,也许会更好击中大家猎奇的心理需求。
虽然说为达到吸睛的目的做一些意料之外的突破也是合情合理的,但作为完整时装秀发布的一部分,这些机器人和尖端科技是否与秀场主题契合,是否能为更好地进行服装展示助力,同时又不会抢走 “主咖” 风头就显得至关重要了。简单来说,秀场的主角永远都是最新一季的设计,如果增加的新元素成了反客为主的角色,那喧宾夺主的噱头嫌疑,难免会让一些更加在乎时装本质的观众产生疑惑。
(图片来源:GQ、Getty)
相信屏幕前不少人都是高科技迷和科幻迷,敢于尝试新鲜的时尚圈也不乏这样的例子:Thierry Mugler 早在 1995 年就做出了 Robot Suit,Beyoncé、Cara Delevingne、Zayn Malik 等人甚至先后在公开场合把自己打扮成 “机器人”,而 Chanel 2017 年春夏系列中,两个戴着类似暴风兵头盔的模特成为最大的焦点…
Thierry Mugler (图片来源:Fashilosophy)
可见时尚圈对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兴趣不是一天两天了,而 Alexander Wang 这次把真正的机器人 KOL 带来看秀,Sophia 是第一个,但应该不是最后一个。
没准儿,以后看秀走秀的都是机器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