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是看电影还是出门逛街,无论是朋友聚会还是闺蜜派对,奶茶已经成为许多人吃喝玩乐的标配,这也逐渐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生活习惯,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系列的亚健康负担。
奶茶虽好,可不能贪杯,否则不仅增胖,还会影响睡眠。不少人表示曾经因为一杯奶茶而两眼放光一夜无眠,如果你也有过这样的经历,请放心,你并不是特例!
一项源于上海消保委的调查显示,部分奶茶中的奶精、咖啡因、脂肪超标,而哪些成分该为失眠负责呢?
一、奶茶没奶,用奶精替代
许多人认为喝奶茶比功能性饮料更健康,但近期一项调查表明:不少商家将奶茶中的奶粉替换成性价比更高的奶精。
奶精中含有较高的反式脂肪酸,摄入过多会影响我们的睡眠质量。商家们为了保证奶茶中有奶香味,常常会放入较多的奶精,这虽然会增加奶茶的口感,但这也会对我们的睡眠产生影响:研究发现,摄入过多的反式脂肪酸导致被试的睡眠更浅,夜间易被惊醒,且睡醒后感到更疲劳。
二、奶盖热量大,不利消化
许多女生对于奶盖茶的口感情有独钟,但奶盖中的脂肪含量不仅能使人长胖,还会影响我们的睡眠。
奶盖是指茶饮品上那层细腻、绵绸的白色泡沫,这通常是用鲜牛奶、淡奶油、炼乳等食材制作而成。
睡前饮用高脂肪含量的奶盖可能会导致你的消化系统在夜间超负荷工作,引起胃灼热或消化不良,从而造成失眠。
此外,研究者发现人们晚餐脂肪摄入情况与睡眠质量间的关系,晚餐中脂肪含量较高的成年人,平均的睡眠时间更短(<7小时)。
三、奶茶虽好,可不能贪杯
许多人喜欢喝港式奶茶是因为它口感香醇,入口如丝。但是喝完之后,注定要睁眼到天亮,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港式奶茶为了保留浓厚的茶香,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反复拉茶的工序,以及使用由茶渣多次浸泡而成的茶汤。这种处理使得茶汤非常浓郁,也使其中的咖啡因含量约等于我们平日所喝淡茶的十余倍。睡前喝这样一杯港奶,自然夜里会翻来覆去睡不着啦。一项调查发现,一杯奶茶中的最高的咖啡因含量竟然=8罐红牛!
咖啡因不仅具有提神作用,还能延迟我们的生物钟,这代表着咖啡因不仅能缩短你的睡眠时间,还可能降低你的睡眠质量。
由于咖啡因难以被人体代谢,即使你只是在下午摄入了咖啡因,它也有可能影响你的睡眠。研究发现,下午的一杯咖啡也能让我们晚上睡眠时间减少近一个小时,而这种影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
四、建议
1.喜欢是放肆,但爱是克制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日的咖啡因消耗量应低于300-400毫克,高血压患者、孕妇及未成年人的咖啡因消耗量应更低。即使对奶茶有爱,也应控制自己每天喝少于一杯的奶茶;
2.天黑之后,不喝奶茶
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对于咖啡因的消耗速度有所不同。据统计数据,对于大部分人而言,睡前至少六小时内要避免喝奶茶。
3.奶精虽好,少喝为妙
奶精虽口感顺滑,但其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这种物质不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症的发生概率,还会降低睡眠质量。此外,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还有奶油、薯条、饼干、爆米花等。
4.多喝牛奶,更加助眠
缺乏必要的蛋白质摄入同样会对睡眠造成影响。普渡大学的一项研究证明,长期摄入高蛋白质食物能够显著提高睡眠质量;此外,日常摄入更多的蛋白质能够显著减少入睡时间。
所以,与奶茶相比,牛奶是更为健康的饮品:它不仅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还能促进睡眠。
五、睡眠小贴士
即便知道了奶茶会影响睡眠,但这依然阻止不了大家对于奶茶的热爱:大部分人依旧没有足够的自制力放下手中的奶茶。
如果夜间睡不着,这几个小建议也许对你有所帮助:
1.远离电子设备
因为喝了奶茶而失眠,许多人会拿着手机消遣,但屏幕发出的蓝光会加剧失眠的症状。
2.试着保持清醒
实在睡不着的时候,也可以试着反其道而行之。研究显示,当要求人们在夜间尽量保持清醒时,焦虑水平更低,入睡时间反而更短。
3.培养睡眠节律
尽量每天在同一时间入眠、同一时间起床。规律的作息时间能帮助你减少失眠情况的出现。
4.尝试欺骗自己
科学家认为,主观想法能对身体机能造成影响。所以,失眠时可以打几个假呵欠,欺骗自己的身体,现在是时候睡觉了。
5.睡前不宜用脑
睡前过度用脑,如思考一道难题、看悬疑片等,可能会造成入睡困难。
6.每天坚持锻炼
研究证明,有运动习惯的人群睡眠状态更好。
7.饮用酸樱桃汁
酸樱桃汁富含褪黑素,睡前以及清晨各饮用一杯酸樱桃汁能避免失眠。
8.午觉不宜过长
下午三点钟之后尽量不要睡午觉,每天午觉的最佳休息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9.调暗卧室灯光
夜间照射过亮的灯光可能破坏人体的昼夜节律。睡前两小时就应调暗卧室灯光。
10.进行冥想放松
睡前可以借助一些APP进行冥想,平复心情。(点击了解更可体验~)
精彩推荐
心理测试:你是带有哪种花香的女神?
心理测试:你在别人眼中是哪种性格特征?
世界睡眠日:为什么下雨天我们睡得更舒服?
>心潮减压APP -分享科学减压知识,传授身心放松技巧!
李身体一向很好,平时和老伙伴们打打太极、喝喝茶、打打扑克,退休的小日子过得十分悠哉,但最近他却有了个烦恼。他一向爱喝茶,平时喝得就比较多,有时候晚上没喝完的茶水,第二天也会直接喝掉。
但就因为这么个小习惯,他的老伴天天唠叨,只要一看到老李喝隔夜茶,老伴就念叨着:“这茶会致癌”。见一直阻止不了老李,老伴甚至还直接釜底抽薪,把他的茶叶给没收了。
老李茶瘾上来了,到处也找不到茶叶,他就跟老伴讲道理,说自己喝了一辈子了,身体不也倍棒么。老伴连个眼神都不给,直接一句身体出问题就晚了,就给老李撅了回去。
老李没了办法,又不能和老伴吵架,只能不由分说的把老伴带去了医院,准备让专业人士给她科普科普…
< class="pgc-img">>一、隔夜茶亚硝酸盐超标?喝了真的会致癌?
大部分人认为,隔夜茶因为茶叶浸泡太久,会出现大量的亚硝酸盐,要知道“亚硝酸盐会致癌”已经是有结论的事实。但是,隔夜茶水中的亚硝酸盐真的可以达到致癌的标准么?
在一档央视的科普节目中,有专家专门针对这样的说法进行了科学实验,他们选取不同种类的茶叶比如红茶、绿茶和龙井,以此来减少实验中的变量,增加样本。
根据测量,一杯240毫升的茶水中,含有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甚至低于0.03毫克,而且无论是哪种茶叶的数据,都没有太大的数值波动。
在这之后,研究人员又将几杯泡好的茶叶进行静置,每个茶叶泡出的茶水都准备了两杯,一杯敞口放置,另一杯盖好杯盖,经过一天的浸泡,研究人员再次测量了茶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发现:
< class="pgc-img">>● 敞开放置的茶水中含量最高,但也没有超过0.2毫克。
我国国标中的规定,盐渍菜中的亚硝酸盐不能超过每公斤10毫克,达到标准就算是合规,与其相比,隔夜茶这样的含量,根本达不到致癌标准,它所产生的危害也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从这样的研究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隔夜茶会致癌基本就是个谣言。
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确实也不提倡饮用隔夜茶水,这并不是碍于亚硝酸盐,而是因为隔夜茶水会造成微生物的滋生。尤其是敞口放置的茶水,被杂质和有害物质污染的可能性也会变得更高。
如果是盖着杯盖放置了一夜,那么这样的顾虑一般可以被消减,因为茶叶水中的蛋白质和含糖物质很少,一般的细菌根本无法生存,同时,茶水中还有大量的茶多酚,可以起到一定的抑菌作用。
因此,隔夜茶饮用确实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但前提是你必须要盖上杯盖,减少有害物质的污染,并且不要放置太久的时间。当然,最好是直接不饮用隔夜茶,至少它可以降低肠胃被细菌入侵的风险。
< class="pgc-img">>二、隔夜茶并不是“洪水猛兽”,其中的成分大有用处
隔夜茶虽然不会致癌,但在饮用过程中,确实可能因为其他原因给身体带来一定的负担,与其因为害怕浪费强迫自己喝掉,不如换个思路,了解隔夜茶的其他用处。
那么,隔夜茶的成分都有哪些其他用途呢?
1.护肤、养发
我们都知道,茶水中含有大量的茶多酚,而隔夜茶中茶多酚的含量会有所下降,恰好可以达到相对温和的状态。尤其是茶多酚在一夜的氧化过程中。会将茶多酚转化为茶色素,而无论茶多酚还是茶色素,都具有抗氧化的功能。
还有在夏天被太阳晒伤之后,也可以适当用隔夜茶进行修复,隔夜茶中的鞣酸也能帮助我们维稳皮肤,进行晒后肌肤修复。而且如果加热后的隔夜茶进行洗头,隔夜茶水能帮助生发和去除头皮屑,它对眉毛或者是身体其他部分的毛发都有类似的功效。
< class="pgc-img">>2.对抗口腔问题
隔夜茶还有一个妙用,那就是用来刷牙。隔夜茶中含有少量的氟,可以帮助我们的牙齿变得更加坚固,含氟牙膏其实也是一样的原理,不但可以坚固牙齿,还能抑制牙菌斑的形成。
其次,隔夜茶通常比较香,那是因为它含有精油类的成分,可以有效抑制口臭问题。市面上很多清新口气的薄荷糖会选用茶叶味道,其实也是这个原因,适当在饭后用隔夜茶漱口,或许也能达到清新口气的作用。
最后,隔夜茶中的酸素,还能有效抑制牙龈出血和其他炎症,口腔溃疡、口腔炎也可以有效的抑制,甚至在皮肤上出现出血问题是时,也可以用隔夜茶进行擦洗,止血抑菌效果比较不错,但是不建议大家盲目采取这种方式,以免导致正常的治疗,适得其反。
除了以上作用以外,隔夜茶用来洗手可以去除手部的腥味,若是刚吃完螃蟹、虾之类的食物之后,可以用隔夜茶净手,达到祛味效果。
< class="pgc-img">>三、喝茶需谨慎,千万不要“越喝越伤身”
相较于很多饮品来说,适当使用茶叶危害还是比较小的,甚至喝茶还能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很好的正面好处。但凡事物极必反,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茶水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负担:
1.生病期间不要喝茶
茶叶中的微量元素非常多,很多情况下,它会和我们正在服用的药物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如果只是降低药效那还不算严重,就怕会产生有害物质,反而加重病情。更何况,茶水中还含有一定的咖啡因,平时喝茶也会让我们变得更加亢奋,这在生病期间则会影响休息,得不偿失。
< class="pgc-img">>2.空腹时不能喝茶
早上刚起床的时候,很多人会顺手给自己泡一杯茶,但其实在空腹时喝茶,可能会对我们的肠道消化功能带来负担,而且茶叶中的物质还会影响肠道对于蛋白质的吸收,也会对胃部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果不想被胃病找上门,空腹时最好不要喝茶。
3.浓茶尽量不要喝
普通茶叶中有大量的茶多酚、鞣酸等物质,而在浓茶中,这些物质的含量会有所增加,甚至会对我们的肠胃造成一定的损伤。虽然茶叶更加健康,但浓茶要避免,每天喝茶也不要次数过多。
在泡茶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选择适当温度的水,很多人喜欢用开水泡茶,觉得这样才能把茶彻底“泡开”,但这样的做法一方面会影响茶叶的口感,另一方面也会破坏茶叶中的营养成分。
< class="pgc-img">>医生结语:
总的来说,茶叶是非常不错的饮品,相较于其它饮料、奶茶,茶叶还算是比较健康的,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于每种物质的耐受性也有很大的区别。
我们不能轻信谣言,要从自身出发,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和饮用方式,才会让茶叶发挥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隔夜茶有毒是真的吗》家庭医学. 2021(12)
[2]《隔夜茶中亚硝酸盐含量检测与分析》现代食品. 2020(13)
[3]《如何科学饮茶》光彩. 2023(05)
日气温逐渐攀升,吃西瓜成了不少人消暑的首选。
< class="pgc-img">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有时候,买的西瓜太大了一次性吃不完,想放到第二天再吃,可又担心隔夜西瓜不安全,网上一直流传着很多吓人的传言:
“一块隔夜西瓜就能引起肠坏死;
“吃隔夜西瓜险些丢掉性命;
“吃隔夜冰西瓜等于一口吃下8400个细菌”
……
隔夜西瓜到底能不能吃?把表层切掉有用吗?到底如何安心吃瓜呢?
马上来分析。
隔夜西瓜到底能不能吃?
西瓜糖分高、水分足,很受各种细菌的“青睐”,所以很多人担心隔夜西瓜吃了不安全。
不过,罪魁祸首其实并不是西瓜本身!
< class="pgc-img">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一个好的、完整的西瓜,内部基本上是无菌的。但切开了之后,西瓜会接触到外界的细菌,而且切瓜的刀、砧板、切瓜人的手等,如果不卫生,也会污染西瓜。如果吃下了被有害的细菌污染的瓜,就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生病。
所以,隔夜西瓜能不能吃,关键要看是否被有害细菌污染。
也就是说,如果西瓜本身干净,切瓜的刀具、砧板也干净,吃不完尽快用卫生的保鲜膜包好,放入洁净的冰箱,那么即使放一夜也能放心吃。
吃隔夜瓜,一口吃下8400个细菌?
“一口吃下8400个细菌”的说法最早出自于央视《健康之路》的一个节目,但这一数据完全是耸人听闻。
人体肠道内常年存在上百亿的细菌,重量大概1公斤左右,可这些细菌绝大部分并不会导致生病;我们生存的环境中也到处都是细菌,没有影响我们的健康。细菌、微生物有好坏之分,有的对人体无影响,有的甚至有好处,如“益生菌”。
< class="pgc-img">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8400这一数字上看去很多,但对比其他食品,这个量完全是小巫见大巫。
比如婴儿配方食品,我国国标对它细菌总数的限量值是10000个/克。而大家在冷饮店里买的奶茶、果茶,细菌总数标准是不超过50000个/克,盒饭的细菌总数标准是不超过100000个/克,都比8400多得多。
最重要的是,是否会对人造成危害,关键要看有没有致病菌。如常见的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等。
把隔夜瓜的表层切掉,有用吗?
这种做法更多的只是让自己心里放心一点,但并没有实际作用。
隔夜西瓜能不能吃,主要还是要看它是否存在致病菌。
如果没有被致病菌污染,即使不切掉表层,也完全是可以放心吃的。但如果已经被致病菌污染了,即使你切掉西瓜表层,还是可能使人生病。
怎样吃瓜更安全?
想要安心吃西瓜,关键是要注意卫生,防止被致病菌污染。
所以,在吃西瓜时,注意:
尽量买新鲜、完整的西瓜
完整的西瓜不会有细菌污染的风险。而预先切好的瓜,刀和菜板的卫生以及保存条件都没保障,受细菌污染的风险就要大很多。
如果要买,一定要保证这些瓜都是盖着保鲜膜、冷藏保存着的。
尽量不要买大个头的西瓜
个头大的西瓜,经常一次吃不完就要长时间保存,在保存过程中就有被污染的风险。
< class="pgc-img">>建议大家还是尽量买小个的西瓜,吃多少买多大的,买回家尽量一顿吃完。
洗手再洗瓜
切瓜前先把自己的手洗干净。鉴于西瓜外皮也可能被污染,所以最好也可以先把西瓜整体洗干净,包括皮的部分,再切开吃。
注意刀和菜板的卫生
用来切西瓜的刀和菜板需要保持干净,不要和切生肉的混用!那切完生蔬菜的刀和菜板可以用来切瓜吗?也要洗净后再拿来切。最好家里备有专门用来切水果的刀和菜板。
尽快放冰箱
切开后,实在吃不下的西瓜,应尽快贴好保鲜膜放进冰箱。
注意冰箱卫生,尽快吃完
冰箱里也可能有致病菌,如李斯特菌。所以,存放西瓜时要注意避免跟其他食物(尤其是肉类海鲜)接触,防止交叉污染。同时及时清理冰箱,尽快吃完。
怎么挑选甜西瓜?
买西瓜,大家都希望挑到又甜又好吃的西瓜,到底应该怎么挑呢?
网上也有各种各样的秘籍,什么“一看二摸三拍四掂”,其实每个人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这些方法操作起来并不准确。
< class="pgc-img">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实际上,正规销售的西瓜都是在规范种植过程中根据种植期限挑选上市的,能够上市的西瓜基本都是适合吃的。
建议大家还是尽量去正规的超市、市场,挑一个合适大小、喜欢的品种的西瓜,就回家开怀大吃吧。
本文专家:阮光锋,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副研究馆员,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专家委员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