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招牌和菜名里使用了“青花椒”字样,四川多家火锅店被上海某餐饮公司告上了法庭。最新的结果是,“被”维权后选择上诉的商家,二审胜诉,不构成侵权。
这并不是近期唯一一场闹得沸沸扬扬的商标诉讼。
卖着胡辣汤、做着肉夹馍,突然被告知自己侵权了,要赔一笔钱。最近,不少商家都面临着这样的烦心事。
和“青花椒”案中,四川省调味品协会、火锅协会为商家发声并提供法律援助不同,在商家被维权的大多数案件中,地方协会都是作为原告,向商家索赔。
中国哪些地方特色协会,最爱“维权”
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协会真的很多。
像地方书法协会、老年协会等,是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创立的,有些则是商品行业协会,例如某县辣椒行业协会、某市茶叶产销协会等。
而潼关肉夹馍协会维权闹得沸沸扬扬后,我们才发现,原来地方特产也有协会。
不论是全国知名的赣南脐橙、景德镇陶瓷,还是外地人没听说过的金沙羊肉粉,都能找到相应的协会。
通过对天眼查近 32 万个在业状态的协会进行逐个筛选,我们共找到了 5558 个地方特色协会。
从美食小吃、蔬果生鲜到茶叶酒类等,特色协会的种类无所不包。蔬果生鲜类特色协会最常见,数量占比远大于其它种类。
地方特色协会数量虽然很多,但并不是所有都爱维权。从天眼查中我们检索发现,共有 56 个地方特色协会有过开庭信息。
< class="pgc-img">>而且,老爱维权的就这么几个。
虽然潼关肉夹馍协会维权闹得人尽皆知,但美食小吃类地方特色协会有过维权行为的,只有 7 个。反倒是蔬果生鲜和粮食干调类地方特色协会,最常维权。
例如,阿克苏地区苹果协会、库尔勒香梨协会、五常市大米协会……它们都曾有过不少诉讼纠纷,开庭公告数量排名前列。
而维权数量最多的,是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开庭公告数量达到了 704 条,并且早在 2014 年,就有媒体报道过西湖龙井的“打假风暴”,以商标侵权的名义,协会索赔了广东上百家商家 [1]。
< class="pgc-img">>第二“爱”维权的库尔勒香梨协会,开庭公告有 652 条。除此之外,还有 6 家协会开庭公告超过了一百条。
有的水果店,手写“库尔勒香梨”作为价格标签插在散装梨上售卖,被告侵权,索赔 5 万元,即使这些香梨明明也是从库尔勒地区进的货 [2]。
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在河南洛阳,因为卖香梨用了“库尔勒”被起诉的商户就有上百家,有水果店老板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很迷茫,“我们卖的都有七八种,不知道哪个侵权或不侵权。”[3]
协会“维权”,大多都是因为商标
就像卖库尔勒香梨的水果店老板,商家被告的原因大多是涉及商标侵权。
我们统计了天眼查中所有具有司法风险信息的地方特色协会,发现与商标侵权相关的诉讼整体占比达到了 94% 以上。
西华县逍遥镇胡辣汤协会、盘锦市大米协会、湘阴县樟树镇辣椒产业协会和无锡市惠山区阳山水蜜桃桃农协会的所有诉讼纠纷,均和商标有关。
不过,它们并不是维权事业最繁忙的协会。根据我们对天眼查相关开庭公告信息的统计,库尔勒香梨协会和西湖区龙井茶产业协会已经起诉了 400 多家的商户。
卖梨和卖茶,已经成了“风险”最高的两门生意了。
< class="pgc-img">>为了更好的保护地方特产,防止被他人冒用乱用自己的名头,多数地方特色协会选择向商标局申请注册“集体商标”或“证明商标” 。
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还可以注册为地理标志,以阳澄湖大闸蟹为例,在阳澄湖水域之外养的大闸蟹,哪怕再相似,卖的时候,也不能对外声称是阳澄湖大闸蟹。
有了商标、成为了地理标志,地方特色协会就像有了 buff 加成,当产品被仿冒、假冒时,可以直接拿起法律武器进行保护。
之前景德镇陶瓷协会对陶瓷仿冒行为的维权,还被选入了 2018 年泉州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典型案例 [4]。
但并非所有协会维权,都会被认为是正当、没有争议的。
2015 年时,羊城晚报就曾报道西湖龙井茶协会的“钓鱼式”维权——假装顾客,要求商家用西湖龙井茶罐包装,并开具发票,然后将他们告上法庭 [5]。
而这样的“打假”,在当时是成功了的 [6]。
我们以库尔勒香梨协会、潼关肉夹馍协会等为样本,统计了这些协会维权的结果,截至 2022 年 1 月 5 日,协会 75.7% 的维权诉讼都处于撤诉的状态。
< class="pgc-img">>根据媒体报道,有很多被告的水果商户,在支付了库尔勒香梨协会 8000 元的和解费用后,才得到了撤诉的结果 [7]。
毕竟,对这些不了解商标法的小摊贩来说,官司能不能打赢,他们没有概念。相比索赔的这些钱,不如接受和解、给点钱,就当破财消灾了。
我们统计了库尔勒香梨协会、潼关肉夹馍协会等协会相关诉讼的裁判文书 606 份,最高索赔记录是 22.6 万,不过实际判赔最高只到 5.21 万。
被西湖龙井协会告上法庭的商家接受采访时曾提到,按照每间店铺的面积、地段、销量等,他们被“定价”赔偿金额,有的被判赔了 2.8 万元,有的则高达 5 万元 [5]。
潼关肉夹馍们,为什么热衷于“维权”
其实,潼关肉夹馍协会、逍遥镇胡辣汤协会对所有商家“一网打尽”的维权,不仅仅是想要赔偿金。
通过协会对商户提出的条件,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每年都能收取的加盟费,也是他们的如意算盘之一。
以潼关肉夹馍协会为例,被维权的商家,除了被要求赔偿 3 万至 5 万元外,如果商家想继续使用“潼关肉夹馍”商标,就需要缴纳 9.98 万的加盟费 [8]。
根据潼关肉夹馍协会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加盟详情,加盟一家老潼关肉夹馍旗舰店,加上意向金、保证金等,至少得交 12.96 万元。
< class="pgc-img">>不过,随着道歉信的发出,这张加盟信息表也被潼关肉夹馍协会悄悄删除了。
此外,河南多家逍遥镇胡辣汤店,也都被协会要求交 5000 元入会费,以后每年还要再交 1000 元年会费 [9]。
假如你是潼关人,在外地开了一家肉夹馍店,打出了潼关肉夹馍小吃店的招牌,可能还没卖回本,就被维权了。你甚至都不知道“潼关肉夹馍”已经被注册成商标了,就被起诉和索赔。
如果你想用这几个字,则要交加盟费或是会费。
这件事在大家被疯狂吐槽后,国家知识产权局还专门出来回应,表示“逍遥镇”只是一个普通商标,逍遥镇胡辣汤协会本身就没有任何资格向其他商户索要“会费”[10]。
而“潼关肉夹馍”作为集体商标注册的地理标志,潼关肉夹馍协会既不能靠着商标向外地商户收取加盟费、会费,也无权禁止其他潼关人正当使用这几个字 [10]。
发展地方特色需要协会的努力,但很明显,潼关肉夹馍协会们的努力,都用在了薅羊毛上。
作为地方小吃的“前辈”,沙县小吃在商标授权的道路上则表现得更成熟和得体多了。
< class="pgc-img">>在上世纪 90 年代,沙县小吃同业公会成立,之后便注册了“沙县小吃”这个集体商标。
不过,协会并没有用“沙县小吃”这个名字向商户“疯狂维权”。
对于肯收编进“沙县小吃”的沙县小吃个体户,负责规划和管理沙县小吃产业发展的沙县小吃集团会免费提供或统一采购餐具、服装和设备等,菜品也会由当地子公司统一配送食材。
而一个沙县人想要获得同业公会授权的“沙县小吃”商标,一年只需要缴纳 160 元的会费。在疫情期间,沙县小吃甚至还做出了免收会员费的决定 [11]。
收了良心会费,沙县小吃同业公会该干的事一点都没少干,为各地沙县小吃提供服务。
比如,公会会对商家进行统一的培训,不仅会协调指导沙县人在外地创业,帮助小吃业主选址,还给他们提供免息贷款、担保基金等。
和某些“臭名远昭”、“割韭菜”似维权的协会比起来,沙县小吃同业公会的格局立现,后者是课代表,而前者,怎么看都更像是“社会大哥”在收“保护费”。
参考资料:
[1] 项仙君. (2021). “西湖龙井”商标维权迷雾重重. 中国贸易报. Retrieved 30 December 2021 from https://www.chinatradenews.com.cn/epaper/content/2014-12/18/content_21817.htm.
[2] 谭君,& 陈自强. (2021). “库尔勒香梨”维权背后②:卖香梨败诉,合法来源认定存困局. 光明网. Retrieved 30 December 2021 from https://m.thepaper.cn/rss_newsDetail_15835487?from=sohu.
[3] 央视财经. (2021). 涉嫌侵权 卖香梨被罚款6000元 商户:我们都可迷茫. 央视网. Retrieved 30 December 2021 from https://sannong.cctv.com/2021/11/26/ARTIKig4Wlme0hbKkvy9cH5i211126.shtml.
[4] 景德镇市瓷局. (2019). 海南打击侵权假冒亮出“海南特色” 专项行动取得成效景德镇陶瓷协会重拳出击跨省打击”景德镇”商标侵权行为. 景德镇市瓷局官方微信. Retrieved 30 December 2021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M0ugo_P5Udwt5fz2FDYY_g.
[5] 王田歌. (2015). 广东茶商遭遇西湖龙井“钓鱼式”维权?. 羊城晚报.
[6] 黄硕. (2021). 北辰超市售伪“西湖龙井” 侵犯商标权龙井茶协会获赔3万元. 北京法院网. Retrieved 30 December 2021 from https://bjgy.chinacourt.gov.cn/article/detail/2015/04/id/1578774.shtml.
[7] 谭君,& 陈自强. (2021). “库尔勒香梨”维权生意经①:批量起诉获利百万,有人卖一箱梨赔上万. 澎湃新闻. Retrieved 30 December 2021 from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835234.
[8] 王萍. (2021). 授权两餐企搞加盟、要价近14万,潼关肉夹馍协会被指吃相难看. 新京报客户端. Retrieved 30 December 2021 from https://m.bjnews.com.cn/detail/1637826482168090.html.
[9] 管昕. (2021). 河南西华回应“逍遥镇”商标维权事件:已责令暂停行业协会商标起诉事宜. 央广网. Retrieved 30 December 2021 from http://china.cnr.cn/yaowen/20211122/t20211122_525667605.shtml.
[10] 贾润梅. (2021). 国家知识产权局回应“逍遥镇”“潼关肉夹馍”商标纠纷. 中国质量新闻网. Retrieved 30 December 2021 from https://www.cqn.com.cn/zgzlb/content/2021-11/29/content_8757400.htm.
[11] 张诗瑶. (2021). 沙县小吃将免收加盟费. 光明网. Retrieved 30 December 2021 from https://m.gmw.cn/baijia/2020-02/22/1300973549.html.
价从最高2.5万降到6千左右,销售经理:2015年买的都亏本了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疯狂增长。无数人怀揣着“以房养房”的梦想,纷纷涌入这个市场。然而,当潮水退去,我们发现许多人在这个过程中亏得一塌糊涂。一位销售经理在某次聚会中透露,2015年他卖出的房子,如今看来几乎都亏本了。
< class="pgc-img">>一、房价下跌的背后
房价下跌的原因有很多,但最直接的原因是供需关系的改变。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逐渐成熟,政府开始加大土地供应,同时限购政策也有效地抑制了投资炒房的行为。这就导致了市场上房源的突然增多,而购房者的需求却并没有同步增长。这种供大于求的局面,使得房价一路下跌。
< class="pgc-img">>二、购房者的心态与现实
面对房价下跌,购房者们的心情也是复杂多变的。一方面,他们感到非常庆幸,因为终于有机会以较低的价格买到心仪的房子。另一方面,他们也感到深深的担忧,担心房价会继续下跌,自己的投资会打水漂。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下,很多购房者选择了观望,等待房价进一步下跌。
< class="pgc-img">>三、投资角度的考量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房价下跌意味着投资风险增加。一方面,房价可能会继续下跌,导致购房者所持有的房产价值缩水。另一方面,即使房价短期内反弹,投资者也需要承担较高的市场波动风险。因此,对于购房者来说,是否应该继续投资房产,需要仔细权衡利弊。
< class="pgc-img">>四、实用信息与建议
那么,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购房者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对于购房者来说,应该保持理性冷静的心态,不要被市场的短期波动所影响。其次,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购房需求,制定合理的购房计划。对于投资型购房者来说,更应该谨慎考虑自己的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
< class="pgc-img">>五、结语
房价从最高2.5万降到6千左右,这无疑给购房者敲响了警钟。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市场中,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判断。无论是自住还是投资,我们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明智的选择。
< class="pgc-img">>最后,我想说的是,生活就像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我们不能指望房子总能涨,更不能因此而沉迷于房地产的狂欢之中。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吧!比如阅读、旅行、学习新的技能……这些都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 class="pgc-img">>这个世界有许多五光十色的泡泡,直到我们被撞的头破血流,才恍然大悟这一切不过是黄粱一梦。”
是不是在生活中,经常有人对你说:“去开餐厅吧,那里从不缺现金流!”
是不是常常被这样的心灵鸡汤所灌溉:“只要学会这几步,小白也能开出一家月入60万的餐厅。”
……
可是,亲爱的,为什么了解的越多、学的越多、付出越多,我们的店却依然不赚钱呢?
一个残酷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这几年,做餐饮比买股票赔本率都高!
如果您的企业是早十年就享受过人口红利、商超红利,有规模效应,那么今天您就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如果您是准备携款进入餐饮又无经验的小白,那么我们劝您要慎重,至少在做之前先了解以下真相:
< class="pgc-img">>市场已极度饱和,门店数量3年翻一倍
在一线城市餐饮市场中,无论从琳琅满目的餐饮业态来说,还是整体营收上,广州都是一个很具有代表性的城市。
然而前不久,一组数据却让人感到揪心:2015年广州餐饮门店数量为59875家,2018年底门店数量则为121865家,短短3年时间门店数量翻一番。
什么意思呢?
3年时间,我们的门店数量翻了一倍,然而可怕的是我们营收总量并没有因为门店数量的增长而增长,于是我们的顾客被分流、被争夺,如果说过去是5家门店去抢1个顾客,现在则是10家门店去抢1个顾客,其它城市亦是如此。
< class="pgc-img">>两年前,当我们采访一些创始人的时候有些创始人还会骄傲满满的说:“目前我们发现了新品类,这个品类有品类无品牌”,可是在今天我们已经好久没有再见到这样自信满满的创始人了,这也佐证了目前各品类也已严重饱和。”
在如此竞争加剧情况下,你又怎敢保证不头破血流?
< class="pgc-img">>回本周期长达1.5—2年,失败率却极高
现在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5年,集团型企业的平均寿命也不过只有7-8年。
做过餐饮的老板都知道,业态不同回本周期不同,现有普遍收回成本能在1.5年—2年之间的都算生意不错的餐企了,有些回本周期甚至达3年以上。
可是这里却有一个十分尴尬的事实,20%的餐饮企业活不过半年,30%—40%的企业活不过一年,就算能活过2—3年,我们的餐厅又要面临另外一个严峻的问题,原有的装修老旧要不要重装?原有的桌椅、餐具是否因为破损需要重新购买?顾客的忠诚度是否还在?
< class="pgc-img">>伪需求遍地,一不小心就入坑
好,就算以上的市场情况您不考虑,但选品我们总得考虑吧,毕竟卖什么决定了我们口袋里的银子多少,而这时我们就陷入了另一个麻烦,在伪需求遍地的时候,如何去甄别。
在这里我想讲一个真实的案例:
2014年,顶着阿里前员工光环的蓝耀栋创立了“呆鹅”,目的是解决办公区、企业园区的早餐问题,在多次报道中蓝耀栋也反复提及中国的早餐市场规模之大,市场空缺度极高,希望能用呆鹅项目招来资本的怜爱,可是仅仅九个月的时间,蓝耀栋就关了呆鹅早餐厨房,宣布倒闭,并为此支付了高昂的76万元学费。
同年死掉的还有美团早餐和仅仅存活两个月的聚美优品外卖。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有些项目从出生就看到了结局,早餐外卖本身就是一个“一线城市没时间吃,三四线城市觉得有时间吃但嫌贵,对于餐饮人又并不赚钱的生意。”
同样伪需求的还有火锅外卖,厨师上门,这样的伪需求遍地,你又能分的清楚真真假假呢?
< class="pgc-img">>加盟乱象丛生,打败我们的是速成
选择好了品类,接着就要考虑以什么方式去运作,这时候由于没有餐饮经验,大多数人会选择以加盟形式进行。
而目前中国的特许加盟体系还并不成熟,市场杂乱无序。
在采访费大厨辣椒炒肉创始人费良慧的时候,有一句回答让我至今仍然印象深刻:
“你为什么不开放加盟?”
“因为我的产品不能达到100%标准化,至少你得有80%是可控的才可以放加盟“。
肯德基的加盟体系做的好,是因为肯德基需要加盟者和企业共同成长,除了资金上需要有雄厚实力,加盟者还必须在肯德基学习6个月,而反观我们自己的加盟市场,别说6个月了,有些无良加盟品牌为了吸引加盟甚至打出了“3天速成”的概念。
曾经,我们曾亲眼目睹了某茶饮加盟品牌的销售人员,有小店模式不让创业者做,为了多做业绩非要创业者做大店,结果开小店兴许还能保本的项目,开了大店后直接赔光积蓄,哭诉无门。
你又凭什么会觉得,自己就是最幸运的哪一个呢?
< class="pgc-img">>好的商超不让“进”,烂商超不让“走”
品类有了,品牌也有了,接着就要考虑去哪里开的问题了。
如果你想做年轻人的生意,商超一定是首选,可是像太古汇、万象城这种自身聚客能力比较强的商业综合体来说,如果你不是品牌,根本连进的资格都没有。
那好吧,好商超不让进,我退而求其次进入一个相对差点的商超总行了吧,可多数得到的结果就是烂商超不只是没人流想走都太难。
上海的朋友可能会对我这句话感同身受,大概4年前,我们在上海采访了一个叫做70后饭吧的品牌,当时生意火的比肩外婆家,可是前两年就因为陷入和商超的撕逼大战中,导致品牌势能急速下滑,错过了最佳发展机会,让人心痛不已!
< class="pgc-img">>开店成本过高,几套房子被花光
这几年几乎每家餐厅都在做压缩面积,减少员工数量的事情,越来越高的房租成本、人力成本、食材成本压的我们餐饮人喘不过气来。
上个月,我们去广州采访了广州地标性餐饮企业陶陶居,其董事长尹江波意味深长的说:“这两年,真心不建议不懂餐饮的人盲目进入,因为成本太高,有这钱还不如投资房产了。
就拿我们只有580平的金牌陶陶居太古汇店来说,一个单店投入了800多万,很多没做过的餐饮人都会觉得:“疯了吧,干嘛要花那么多钱,用金子装修的吗?”
可沉下心来算下成本就会一目了然,进入商超一般都需要缴纳4个月的租押金,按照20万1个月算,加上物业管理等杂费,100多万就没了。
接下来就是管理成本,一般开一家新店,正常的流程是4个月左右高层进入,3个月左右储备中层干部,2个月储备服务人员,开业前200万的人力成本就这样花了。
除此之外,各种研发成本,试菜成本,这些花费,这些加起来足够能够在一个二线城市买3套房子了。”
< class="pgc-img">>做甩手掌柜,败掉门店生意
“餐饮入行门槛低,老子我刚好有的就是钱”
在最近几年,越来越多抱着投资心态的人进入餐饮行业,他们企图走捷径用钱去砸出好生意,不可否认短期有些人因为自媒体红利得到过短暂的关注,但大多数销声匿迹。
究其原因,就是老板想做甩手掌柜,渴望毫不费心思门店能自动运转。
我们去日本,去欧洲旅游的时候,往往会发现那些生意好的百年老店,都是老板、老板娘亲自在店里忙前忙后,因为服务意识、主观意识不同,结果自然是不同。
所以,你又是否做好了日复一日盯店的准备了呢?
< class="pgc-img">>浮躁风气,丢掉开店初心
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创业者:
店还没开,就想着要放加盟;
一家店都没做好,就想着开两家、三家;
本来自己家鱼香肉丝做的很好,看到别人家水煮鱼、酸菜鱼火,马上跟风
……
这不是再说故事,是每天每个车水马龙的城市中都在上演的戏码,创业之前的初心简单,创业过后被浮躁的风气影响。
这几年明星网红开店对餐饮行业的影响是很大的,卖的越来越贵,为了博眼球而博眼球,于是你会看到一个卖水饺的会称自己是水饺中的“爱马仕”,一个卖面的小店也不正经一碗面188元一碗……
你的意念又足够坚定吗?
参谋说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身边的人也会和我讲会不会有唱衰行业之嫌,但我还是想坚持,因为在生活中我们不缺少各种狗血的鸡汤,但缺少清醒的事实,哪怕它会短暂刺痛我们的心灵,也会觉得有书写的必要。
如果您是新进入的创业者,希望您思考再三,也祝您好运!
如果您是餐饮老手,我想对您说,创业是一场马拉松,做一个赚钱的品牌也许容易,做一个让人尊重的品牌却不易,愿您出发多久都请别忘记初心!
欢迎在评论区写留言,与我们互动讨论!
本文来源:职业餐饮网,由餐饮界头条号整编报道,转载请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