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眷村
大家吃过吗?
据报道
1月10日深圳万象天地桃园眷村门店
原址已经围上围挡
周边品牌工作人员确认这家门店关闭
小观查询发现
桃园眷村在上海的门店
居然也只剩下一家还在营业了
记者来到这家上海唯一还在营业的泰州路店,也是桃园眷村最早的一家门店,整体装修偏向复古怀旧风,摆放着一些年代感满满的物件。原来精致的装修和有格调的文案还依稀可见,但店招已经出现了斑斑锈迹。店内相对比较空荡,外卖订单倒是不少,店里还专门设置了两个保温箱来储存外卖餐食。
图片来源:新民晚报
2016年的时候桃园眷村凭借着一篇名为《他在LV边上开了家烧饼油条店,火遍上海滩,网红们为吃上一口甘愿排队两小时》的爆款营销文一炮而红——但现在,这个曾颠覆早餐“路边摊”定位的品牌已经接近消失。巅峰时期曾有超40家门店的桃园眷村,目前全国范围内还在营业的,仅剩4家。
图片来源:新民晚报
人均30元一顿的桃园眷村在当时受人追捧,定位中高端,油条8元一根,豆浆10元一碗。早期它将门店均开在了“一线城市A类商场能够开大店”的铺位。动辄150-200平米的大店、精致装修、全时段运营。巅峰时期有人甚至愿意等两个小时就为了尝一口这充满文艺范的豆浆油条。
图片来源:新民晚报
桃园眷村的所属公司为上海眷飨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据天眼查APP信息,这家公司已经被红字标注了包括限制高消费、股权冻结、被执行人等标签。
该公司最近一条风险信息出现在十几天前,关联司法案件为与太古汇(广州)发展有限公司相关房屋租赁合同纠纷,而桃园眷村所属公司被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约117万元。此外,大量与桃园眷村相关联的深圳、北京等分公司显示注销状态。
疫情前
这个品牌的颓势已经显露
2019年,桃园眷村在上海陆续有4家门店关闭或暂停营业。尽管它当时强调称关店是为了品牌升级做准备,要在一线城市A类商场继续开大店,在二三线城市开高性价比的小店,但后续的运营情况证明,桃园眷村没有再崛起。
2020年5月,合肥万象城门店闭店歇业,重庆仅有的两家门店在大众点评上的状态均为灰色的“歇业关闭”;9月,武汉两家桃园眷村门店关停;10月,南京德基广场店关停;当年年底,杭州首店滨江宝龙店关门歇业。到了2021年,桃园眷村的全国门店与巅峰相比已经腰斩,仅剩17家门店。到今日全国只剩下最后四家,上海也只剩下最后一家最早的泰州路店。
桃园眷村设置的商业模式
或许很难长久
在产品方面,桃园眷村仍以油条、豆浆、烧饼等小吃为主打,搭配售卖牛肉面、小笼包、小馄饨等主食。但动辄39元的大虾红油抄手、48元的半筋半肉面,在眼下显得有点不合时宜的贵——在上海最后一家桃园眷村超5000条大众点评评论中,“价格较高”是排位第一的标签。
并且与其他有网红属性的品牌“每月上新”的推新频率相比,桃园眷村的新品开发频率也并不高,与它近10年前开店时的产品相比,产品种类并没有显著增加。桃园眷村公众号显示,2023年它唯一上新的产品是一款米酒。
豆浆油条高端化很难
“豆浆油条是很难做出高端化的,因为它和白米饭、包子馒头一样,在国民的心智里面就是最平常不过的主食,无论是宣扬原料多么的好,都很难卖得很贵。”餐饮分析师林岳曾告诉记者。“桃园眷村最大的问题是定位和创新的挑战,国民传统小吃提高身价,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但长远来看,消费者很难形成复购和回头。”
本文综合自:新民晚报、界面新闻
上海开设餐饮品牌全国首店、在等级景区开设餐饮门店、餐饮门店智能化改造升级等,都将给予一次性奖励。
上海市商务委7月10日透露,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部署,上海已制定了《关于促进本市餐饮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围绕降本减负、增能引流、场景创新、环境优化等方面,促进上海餐饮业高质量发展。
2018-2023年,上海住宿餐饮业零售额规模从1099.9亿元扩大至1505.3亿元,年均增长6.5%。当前,上海餐饮业供应与消费需求主要呈现“三个化”的发展趋势。
一是国际化。上海环球美食餐厅数量超过1.3万家,排名全国第一,来自全球各地的环球美食正餐占比达到17%左右。上海市民对各国美食消费旺盛,带动餐饮行业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
二是品质化。近年来,上海米其林餐厅数量逐年增加,2023年共有50家餐厅上榜,位列全国第一。美团黑珍珠与必吃榜上海入围商户数量均领先全国其他城市。
三是数字化。行业呈现线上线下全场景发展趋势,网订柜取、网订店取、扫码下单等数字化模式被广泛运用。外卖已逐渐成为全时段、跨品类的消费场景,成为餐饮数字化的代表形态之一。
上海市商务委透露,今年以来,受市场消费信心波动、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影响,上海餐饮行业承压加大。根据上海市委、市政府部署,市商务委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市绿化市容局等部门对本市餐饮行业进行了深入调研,多次听取相关部门意见和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有关餐饮企业的建议,充分吸收借鉴兄弟省市有效经验做法,制定了《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围绕降本减负、增能引流、场景创新、环境优化等方面共提出10条举措,具体包括:
一是支持餐饮企业优化网点布局。支持国内外知名餐饮企业在沪开设品牌首店,对自2024年以来在沪开设的全国及以上级别的品牌首店给予一次性奖励。支持餐饮企业在等级景区、公共体育场馆、演出场所、交通枢纽等公共场所内新开设餐饮门店,每家门店给予一次性奖励。
二是支持餐饮门店改造升级。支持餐饮企业进行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趋势加快对门店的改造升级,鼓励企业创建绿色餐厅。支持餐饮企业加大燃气安全和油烟污染治理等方面投入,自2024年以来对门店进行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燃气安全或油烟污染治理等改造升级的每家门店给予一次性奖励。
三是支持打造特色集聚街区。支持打造具备国际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美食地标,支持国内外知名餐饮品牌首店入驻特色集聚街区。对特色餐饮集聚街区相关新建和改造项目,符合条件的纳入本市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政策支持范围。
四是支持第三方平台赋能餐饮企业。支持互联网平台企业通过发放专项餐饮消费券、折扣券、消费满减等方式赋能平台内本市餐饮商户。
五是减轻餐饮企业经营负担。落实好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支持本市餐饮企业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支持本市餐饮企业员工按规定申请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等保障性租赁住房。鼓励各区对餐饮主体门店单位生活垃圾处理费减半收取。
六是支持推出餐饮促消费活动。支持举办上海环球美食节等餐饮促消费活动。对在“五五购物节”“上海之夏 国际消费季”等大型主题活动期间,积极组织餐饮美食类促消费活动且市场成效显著的活动主办单位,适用本市促进商旅文体展联动吸引扩大消费政策并予以支持。
七是加大餐饮业普惠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开发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支持保险机构针对餐饮业小微主体开发专属普惠型保险产品,重点保障财产损失、营业中断、食品用餐安全等潜在风险。政策实施期间通过短期经营性贷款、购买保险等相关举措提升经营和风险防范能力,且对本市消费市场有带动效应的餐饮企业给予奖励支持。
八是优化餐饮企业准入环境。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的小型饭店和饮品店免于现场核查。推进开办餐饮店“一件事”。优化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优化新老餐饮商户更替注册登记流程。
九是创新餐饮业综合监管模式。统筹制定分级分类监管标准,优化分级分类检查方式,开展“非现场检查”。对风险较低的餐饮单位通过取消、整合、非现场检查等方式减少正常经营影响。
十是审慎包容促进餐饮业发展。合理规划餐饮外摆区域,适当允许车辆停靠、增加夜间停车位、出租车候车点等。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优化餐饮企业在“一网通办营销活动报批一件事”上的办理流程。
—小小集渔上海首店盛大开业,泰国原国家级领导亲临剪彩,助力中泰美食文化交流
自古以来,饮食文化一直是增进国际友谊、拉近人民距离的桥梁。小小集渔品牌正是这一理念的践行者与推动者。2024年3月17日,小小集渔品牌上海首店拉开序幕,吸引了众多美食爱好者及媒体的关注。
< class="pgc-img">>图1.小小集渔上海首店开业现场
< class="pgc-img">>图2.泰国原国家级领导功·塔帕朗西阁下出席开业盛典
开业当天,小小集渔品牌创始人陈一凡女士与泰国原国家级领导、泰中友好协会会长功·塔帕朗西阁下共同出席了开业剪彩仪式。小小集渔不仅为喜爱泰国美食的国人带来了地道泰餐,更在推动中泰文化交融互鉴方面贡献力量。
< class="pgc-img">>图3.小小集渔上海店
< class="pgc-img">>图4.小小集渔上海店
据了解,小小集渔品牌以泰国街头大排档为特色,将地道的泰国风味融入市井街巷中,平价亲民的泰式大排档成为了聚餐交友的不二选择。这种将异国风味融入寻常巷口的做法,既满足到消费者对异国美食的需求,也促进了中泰两国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小小集渔上海首店开业,标志着该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 class="pgc-img">>图5.剪彩揭牌现场
泰国原国家级领导、泰中友好协会会长功·塔帕朗西阁下对小小集渔品牌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中泰两国一衣带水,友谊源远流长。小小集渔作为中泰文化民间友好交流示范店,为两国人民带来美食的享受同时,更在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希望更多像小小集渔这样的企业品牌能够积极参与到中泰文化交流中来,共同推动两国友谊的深入发展。
< class="pgc-img">>图6.品牌创始人陈一凡女士
与此同时,品牌创始人陈一凡女士表示:“我们一直致力于做好和创新泰国的美食文化,希望能够为中泰两国友好交流贡献一份力量。”她强调,小小集渔不仅是一家餐厅,更是中泰文化交流的窗口和平台。
< class="pgc-img">>图7.小小集渔上海首店
< class="pgc-img">>图8.小小集渔上海首店
小小集渔上海首店圆满落地,这是一个餐饮品牌的崛起,也是中泰文化交流的缩影。未来,小小集渔品牌将继续拓展市场,深化中泰饮食文化交流。“中泰友谊万万岁,小小集渔代代传”,这句口号传达了小小集渔品牌的核心理念,也彰显出中泰友好关系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