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萨餐厅菜单上的数十款菜品搭配组合后以套餐形式面向消费者,是非常常见的做法。
从顾客角度来说,避免选择纠结,组合搭配更合理,不容易踩雷,价格上也更实惠,顾客会更容易满足。
从商家角度来说,可以很好地引导顾客下单,减少决策时间,控制备菜成本,提高下单/出餐效率,提高翻台率,客单价和复购率上升,营业额也得到了增长。
在菜单设计时加入套餐,对顾客对商家,都是双赢。所以,我们披萨餐厅创业者经营者设计菜单时,套餐的设计也要列入重点,要结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才能让套餐为门店营业额添砖加瓦。
01 价格设定
一般说来,套餐设定的价格都要低于菜品单点的累计价格,因为套餐是捆绑式销售,要让顾客感觉占到了便宜。但如果组合不合理,套餐价格过高,顾客也可能不买账。
所以套餐内菜品的搭配很重要,有价值高毛利率低的主菜品,也要有成本低价值高毛利率高的配餐(如饮品中的酸奶和奶茶,其感官溢价都高于可乐),味蕾体验也更佳,有助提升套餐复购率,从而分摊成本,避免亏损。
我们披萨餐厅的商家伙伴们在设计套餐时,要充分考虑价格的敏感度,价格梯度要设置合理区域,价格不能太高或太低,要保证品质的一致性,匹配各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
设定套餐价格要在了解竞争对手的前提下进行,避免价格上的恶性竞争,模仿竞争对手的价格梯度设定,同时在套餐内容上做出差异化,吸引顾客下单。
02 品类搭配
一般来说,套餐设计要充分考虑不同品类菜品的融合,要满足顾客尝鲜的需求,因此,确定好主品类菜品的同时,细分品类上也要能基本覆盖。
比如我们披萨餐厅的套餐主品类是披萨,而细分品类上要融入意面、牛排、饭类、沙拉、小吃、浓汤/饮品等。如果小吃产品丰富,还可单独设定小吃拼盘套餐(比如肉食拼盘、炸鸡拼盘等),有助提升点单量。
另外,厨房空间足够、动线合理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多个细分品类套餐,比如意面套餐、牛排套餐、汉堡套餐、炸鸡套餐等等,满足尝鲜需求,也能匹配多个时段,比如下午茶时段等。
而出于营销宣传目的,我们可定期对套餐搭配做出调整,比如人气爆品捆绑新品,助力新品快速打入消费市场。如果顾客对新品满意,便会有单独购买的可能;如果销售数据不理想,要及时替换(解绑止损)。
03 口味搭配
口味搭配主要可以考虑两种形式,一种是同类型口味的叠加搭配;另一种是互补型口味的调和搭配。
比如顾客偏爱甜口,套餐内可以有水果披萨/巧克力披萨、肉酱意面/菠萝焗饭、酸奶水果沙拉、炸红薯条、奶茶等。同类型的口味组合,能进一步增加顾客的味蕾体验。
另外,如果是推出时令性新品时也可用套餐的方式增强消费体验,比如小龙虾披萨、小龙虾意面、小龙虾沙拉等。
而互补性口味菜品的组合,也是为了改善味蕾的体验,比如主品类多为辛辣/甜辣/酸辣口味时,可搭配清淡解辣的小食、蔬菜汤或饮品(如酸奶等)。另外,菜品如果荤食类居多,则需要搭配解腻的蔬菜沙拉、饮品(气泡水、可乐、酸梅汤等)等。
04 场景需求
我们披萨餐厅的套餐设计要符合不同的用餐场景需求,要结合当地消费实力、商圈情况等来分配设计套餐的价格、品类、口味等。
一日三餐、早午茶、下午茶及夜宵等都是可以抢占的用餐时段。有能力的披萨小伙伴可尝试全时段经营,根据用餐时段不同来设定对应的套餐,以满足顾客的消费诉求。
消费场景的界定需要对菜品品类做出更细致的组合,这与我们的目标消费客群是高度一致的,也与商圈位置息息相关。社区餐厅要满足老人小孩的口味需求,核心商圈要满足休闲需求,商务商圈要满足品质需求。
还有一个最容易理解的场景需求就是用餐人数,套餐设计要在人数上做出梯度的划分,比如单人餐(一人食)、双人餐、3-5人餐 、6-8人餐等。
05 命名原则
我们披萨门店自身要敢于自设标签,可在销量可观的菜品上加一些有吸引力的词眼,如“爆款”、“热销款”、“必点款”、“招牌款”、“人气款”、“主厨推荐”等,配合精美菜品图片,进一步加深顾客的印象,促成下单成交。
另外,套餐命名也要敢于做标题党(紧跟热点,特别是线上店铺), 可以紧跟当下比较契合的热点,把潜在顾客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进而引导潜在消费者进店下单。
披萨餐厅的套餐命名要处理好固定和灵活的关系,既要有固定的套餐输出,便于形成多次复购,稳定忠实客群;也要有短期性营销的套餐命名,更能彰显门店的创新活力,赢得年轻消费客群的关注。
温馨提示
1. 设定套餐不仅要考虑用餐时段,还要考虑地域和季节因素,针对性设定套餐,才更能抓住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2. 除了具体的套餐设定,披萨餐厅也可以设定代金券套餐,制定好相应的使用规则,也能起到带动销量的作用。
3. 除了各类现售套餐团购,还可以做套餐预售,强化菜品的文字图片描述,勾起消费者的兴趣,进而转化成交。
披萨门店要善用经营工具,时刻关注数据,及时分析总结,更精准地做出调整优化,呈现给顾客更合理的套餐组合,才更有助于套餐销量的提升,才能有效增加我们披萨餐厅的利润。
<>餐饮店都是如何通过套餐“套路”消费者的?< class="pgc-img">>
于现代年轻人来说,可以说都是美团和饿了么的忠实粉丝。
无论是叫外卖还是到店消费,消费者都会选择打开APP。要么就是搜索附近的商家信息,要么就是看各种折扣优惠。
正因为此,商家们都知道平台的重要性!
但是,很多商家对套餐的设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认为套餐是降低门店利润率的罪魁祸首。又或者,有些商家即便知道套餐的重要性,但是却不知道如何设置。
那么,设置套餐的目的究竟是什么,那些有头脑的商家又是如何通过套餐“套路”消费者的?
让消费者觉得便宜,满足其“趋利避害”的心理
众多周知,在人性的弱点中,就有“趋利避害”这么一条。
怎样理解呢?
简单的说,就是尽可能的将自身利益最大化,同时将风险降到最低。换言之,就是消费者永远都喜欢“便宜”。
即便某个人很有钱,也希望某个商品或服务性价比越高越好!
< class="pgc-img">>前不久,一条来自王思聪的“1星差评”登上了微博热搜,总结起来就是“服务不好菜品一般,关键还贵。”从这个评论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在网上下单消费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消费习惯;第二,即便是王思聪这样的有钱人,也看重菜品、服务和价格的匹配。
因此,设置套餐的首要目的,就是让消费者觉得便宜,满足其“趋利避害”的心理!
最简单的方式是,将套餐里的菜品全部按照原价标出来,然后再给予一个折扣,让消费者对“优惠的力度”显而易见。
可能商家会说,那我岂不是亏了?
NO!
因为套餐的设置是有讲究的,商家可以在套餐里捆绑饮料、蔬菜、纸巾、主食等菜品,通过高毛利和低毛利的不同搭配,不仅能够分摊成本而且还能够提高整体的利润额。
除此之外,“套餐”也应该被视为“获客成本”的一部分。
试想,在消费者全然不知该门店情况的前提下,吸引消费者注意的除了最醒目的“销量”之外,就是套餐的优惠价格。还值得说明的是,对于商家来说,如果一开始不将“套餐”设置的足够吸引人,那“销量”又从何谈起呢?
增加客户的满意度,避免客户胡乱搭配
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一定对“点餐其实是一门学问”这句话感同身受。
你一定有这样的切身经历,即便是同一家餐厅,同一个时间点去消费,但是获得的消费体验却完全不同。
这是为何?
因为,如果消费者对餐厅的菜品不熟悉,那么往往会胡乱搭配,结果就是将“不爽”归咎于餐厅的菜品不好吃。
以肯德基为例:
对于消费者来说,“汉堡+薯条+可乐”的搭配认知已经根深蒂固,因此这样的套餐搭配目的更多是为了让消费者感觉便宜。但是,全家桶的搭配呢?
我相信如果没有套餐搭配,那么消费者自己选择的结果一定是“花了更多的钱,却降低了满意度”。很显然,这不是品牌愿意看到的,因为客户满意度的降低,一定会损害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口碑!
因此,商家设置套餐的目的,还有避免客户胡乱搭配,增加客户满意度的心思。
毕竟,对菜品最熟悉的一定是餐厅自己!
提高客户下单的效率,获取更高的翻台率
对于餐厅品牌来说,翻台率一定是一个重要的考核指标。
但是,如何提高翻台率呢?
除了“增加营业时间”和“通过限时用餐可享受折扣”的办法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地方可以做文章。
比如,通过设置“套餐”:
怎样理解呢?
我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点餐都是一件幸福且纠结的事情。消费者会不断的翻阅菜单,但是十几分钟时间都不了手,尤其在客人没到齐的情况下。
但是,如果有“套餐”,那么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也就是说,通过合理的套餐设置,能够一次性的满足消费者的点餐需求,进而提高客户下单的效率、缩短消费者的整个用餐时间,提高餐厅的翻台率。
当然,对于消费者来说,也省去了点餐的纠结过程。
除此之外,套餐还能够增加餐厅的收入水平。因为通常情况下,消费者在点了“套餐”之后,还会根据自己的偏好再点其他的菜品或饮料。
通过套餐为新品倒流,带动新品的销售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抵触心理”,那就是相对于店里的新品,消费者更亲睐于老产品。
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消费者都不愿意“冒险”!
< class="pgc-img">>在这种情况下,餐饮门店该如何让消费者愿意接受这份“冒险”呢,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其放入到“套餐”当中去。
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消费者对价格的抵触;另一方面,又可以堂而皇之的对新品进行测试,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实际上,这样的“套路”行为对于餐厅来说至关重要。试想一下,假如一个餐厅只靠着经典老款存活,那么难保消费者哪天不喜新厌旧。要知道,即便是肯德基、海底捞这样的知名品牌,都保持着产品不断更新的节奏。
而“新品搭配旧品”的思路,无疑能够最大化的减少阻力!
往小的说,能够增加新品的销售额;往大的说,通过新品的提供,拓展不同偏好的消费人群,为品牌注入年轻活力和生命力。
作者:林川
来源:品牌头版(ID:ceozhiku)
>文2597字,阅读约15分钟。
关于菜单的设计,前面几天都写过很多相关的文章,大家感兴趣可以翻到前面看看。
菜单的设计,不止是放上几张菜品图片、加上菜名与价格,制作成册子就可以。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消费场景、不同的用餐需求而进行更精细化的设计。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餐饮消费慢慢从原来对食物的需求,慢慢转变成对健康的需求,以及对社交场景的需求。餐厅不仅需要关注菜品的品质、更要关注客户对餐厅场景需求。
而这些如何在餐厅的门头、空间设计以及菜单规划中展示出来呢?以下五点思考,帮助餐饮老板们缕清思路 。
< class="pgc-img">>1、确定餐厅的顾客群体
餐饮老板们思考过,你的顾客都从哪里来的吗?他们的比例如何?
你有思考过,你的客户是一群什么人吗?上班族?创业者?宝妈?他们到你的餐厅用餐的原因是什么?是为了填饱一餐,还是和家人、朋友聚餐?
餐厅在选址的时候就要明白商圈中的消费者是一群什么样的顾客,他们的购买偏好是什么?比如如果你的餐厅在写字楼周边,那么中午以工作餐为主,菜品既要美味,更要健康。可以推出养生套餐、瘦身套餐等。
晚上,可以放慢节奏,以接待周边工作的白领们聚会为主,有几个包厢,可以供约会使用,有圆桌供聚会使用。
如果你在社区周边开店,可以晚市晚一些,菜品中增加儿童菜品,晚上会有很多家庭过来用餐,但是餐厅很少会为了孩子特意准备菜品。如果我们餐厅有了儿童菜品,并且还给孩子们准备了小礼物,孩子就记住你的餐厅,以后也会向父母以及亲戚提醒你这家对孩子很友好的餐厅。
< class="pgc-img">>2、不同用餐需求,不同菜单呈现
上文提到,商圈的不同,注定了用餐的需求不同。中午用餐时多是工作餐,他们需要快,中间休息时间本就不长,还要留出一些时间休息一会。
这个时候,餐厅可以在桌边贴上二维码点餐的菜单,让顾客通过小程序点餐,避免了排队浪费时间。
聚会的时候,可以上菜谱点菜;一家三口点餐的时候,可以多用套餐类菜单。
一家餐厅,要设计多种菜单,以适应不同的用餐需求。有的顾客为了工作便利过来用餐,他们要的是实惠和健康。有的顾客为了和朋友们有一个好的社交场景而聚餐,他们要的是私密和有面儿。不同的消费场景,对应着不同的菜单呈现。
3、数量精简,少即是多
一家餐厅,菜品是多好,还是少好?很多人觉得多多益善,这样顾客就有很多的选择权。
然而如果我们餐厅什么菜品都有,顾客反而不知道点什么。
西贝最开始有两百多道菜,创始人贾总痛定思痛将菜品删减到33道以后,生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生意越来越好了。
数量精简,少就是多。老乡鸡二十多年来就那些菜品,他们的店面开到全国直营800多家,并且所有餐厅的菜品口味标准化极高,收获了不少粉丝。
精简的菜品,不减品质,给顾客更少,却更精准的选择。在不多的菜品中,可以通过海报、文案、视频等强化招牌菜。
引导顾客点招牌菜,让顾客记住招牌菜的味道。如果顾客在你的餐厅没有感受到好的菜品,那么就会记住不好的菜品。
所以在设计菜单的时候,一定要注重菜品的味道是否符合当地的口味,精简菜品,留下的即是精华,确保在菜品的出品上、在服务上都能做到让顾客满意。
如果怕顾客不满意菜品,也可以如西贝一样强化一下宣传口号:闭着眼睛点, 道道都好吃,不好吃不要钱。
顾客觉得不好吃?行,不好吃,不要钱。顾客即使有了不好的菜品体验,但最后记住的还是这句口号兑换后的感受。
< class="pgc-img">>4、招牌菜突出,故事烘托
招牌菜的突出,有很多方式。海报呈现、菜单重复菜品、大屏幕滚动播放。店内屏幕播放招牌菜制作故事等。
招牌菜要有好文案以及好故事的烘托。
到现在还记得我听过的过桥米线的故事,传说清朝初年,云南蒙自有位书生,家住南湖,每天专心读书,妻子每天送来的饭菜都已经凉了,书生吃得很不舒服,妻子看到丈夫日渐消瘦,很着急。
一天,妻子炖了一只鸡连汤送来给丈夫滋补身体,连日操劳的妻子走到桥中间时晕了过去,等她醒来之后,发现鸡汤还是热的,原来汤上有一层油起保温作用,妻子由此得到启发, 每日给他送来鸡汤、生肉、蔬菜和米线放在一起食用,最后终于考取了状元,书生问妻子这种吃法名字,她立刻想到每天走过的小桥,顺口说:“过桥米线”,从些名声鹤起,过桥米线流传至今。
这样的一则故事,讲出来就让顾客感受到温情与感动,夫妻伉俪情深,更能吸引小情侣们购买。
好故事不仅可以突出菜品,更能吸引故事。人们会被精美的菜品吸引,更会被有趣的故事所吸引。
5、重复宣传,加深印象
很多餐厅,有了自己的招牌菜、品牌口号以及菜品和品牌的故事,但是却不怎么主动传播。
制作好的菜品、经营餐厅很重要,传播更重要。虽然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餐饮店越来越多,每年以10%的体量增长,当然也有退出的餐厅,竞争越来越激烈。
餐厅的菜品照片、海报、菜单、品牌故事、视频,这些都是餐厅宣传的素材。全民互联网时代,餐厅更要拥抱新的社交方式。
多在朋友圈展示自己的餐厅以及菜品的出品和故事,可以建立餐厅会员群,做会员日营销;可以拍摄短视频发到不同的平台,吸引顾客。
多渠道、单内容,多频次的传达,通过不同的渠道测试和引流。以往投放线下的公交车媒体也好、还是户外的广告也罢,都需要一笔不菲的媒体费用,当互联网各大平台火起来以后,我们可以运用互联网媒体,全方位的宣传自己。
传播餐厅,不能一时兴起,而要把这件事当作每日必修课。固定时间传播餐厅的经营状况、故事等。
我们本地有一家火锅店叫“陆小安火锅”,当时关注他是因为他在抖音上拍的视频,店面装修得有点像私密基地,站在门前,门就开了,里面还有时下非常流行的霓虹灯字,还有一面特别有趣的墙面,更绝的是还有一个品牌IP形象“陆小安”设计的样式很有我们六安的感觉。
< class="pgc-img">>更厉害的是,老板兰总不断地在抖音上分享餐厅经营的心得,以及自己三年开300家连锁店的决心,有着自己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这样的一家火锅店,我看到就想去打卡,更何况年轻人呢。
< class="pgc-img">>这是最好的时代,只要我们有心、用心,可以全方位的展示餐厅。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餐饮行业越来越细分,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以前顾客知道你开了餐厅,有需要时过来品尝,味道不错就会常来。
菜单的设计,是一家餐厅的盈利模式;而营销的设计,是餐厅源源吸引流量的原因。
我很少谈营销,对于4P 4C也很少在文中写到,因为这样的文字太过专业,但是关于营销,其实餐饮老板们用到过,却不自知。
无论是门头的规划、还是菜单的设计,都是营销方式之一,而营销最厉害的在于,在同样的时间,做同样的事。让顾客记住你,通过重复,让顾客习惯你。一旦顾客习惯看你的视频,他们离的餐厅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