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以后要好好庆祝下”的誓言,宋晓丹用一顿火锅解决了。
为了花掉节前火锅店赠送的100元优惠券,宋晓丹和2个朋友选在了这家餐厅,“不仅能吃火锅,还能省钱”。
但张先生就没这么幸运了。成都大蓉和南城店此前通过微信向他赠送了20元饮料券,原本的截止时间是2月29日。经历疫情后,商家表示,不会对此券进行延期。
不止在餐饮行业,健身房里的私教课,电影院的观影卡,甚至是外卖平台的优惠券,都面临延期或不延期的选择。其中,既有法律下的硬性规定,也有商家和顾客之间的柔性抉择。
餐厅优惠券不延期
原本打算去消费的顾客懵了
张先生的这张优惠券,来自去年12月28日在成都大蓉和南城店的一次消费。
当时,他在该店消费后,店员就通过微信公众号向他赠送了30元的餐券和20元的饮料券,使用期限是1月25日至2月29日。没想到,疫情来了,无奈他只得放弃出门聚餐的想法,优惠券也“滞留”在了手机里。
大蓉和赠送给张先生的优惠券已过期
3月下旬,疫情形势逐渐好转,成都许多餐馆已经可以堂食,张先生准备再次前往大蓉和南城店用餐。他记起自己还剩几张优惠券尚未使用,虽然已经过期,但抱着试一试的想法,他打通了餐厅的电话。结果商家表示,由于疫情期间餐厅仍然在营业,因此不会对该券进行延期。
“优惠券上写着不能外带外卖时使用,必须堂食使用,但疫情期间大家不出门又如何使用优惠券呢?我觉得不延期不太合理。”张先生向红星新闻记者表达了自己的质疑。对此,记者向餐厅工作人员询问缘由。
商家解释,“我们春节前发了20多万张优惠券,而且1月25日到2月29日期间我们没有停业。疫情期间不停业的通知是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再加上未关注公众号便无法领取优惠券,因此大部分顾客都能收到消息。”
工作人员还提到,餐厅的电话一直在线,许多顾客来电咨询关于优惠券如何使用的问题,当时餐厅放宽了优惠券使用的限制,可以在外带或外卖时使用,不再局限于堂食。因此,绝大多数顾客都在这个期间内顺利进行了消费,目前只有十来人反映希望优惠券延期。
对于这个解释,张先生并不满意。“到店打包、点外卖的通知并没有在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也没有告知优惠券在疫情期间该怎么使用。”
商家到底该不该延期呢?红星新闻记者致电成都市消费者协会,询问相关情况该如何处理。成都市消协的工作人员表示,如若进行投诉、反馈及建议,需提供相应门店的地址,消协将通知对应区域的管理部门进行协商处理,但无法保证优惠券一定可以延期。而对于该不该延期,他们也无法下定论。四川省消费者协会相关负责人则向红星新闻记者透露,最近暂时没有接到上述情况的投诉或反馈。
健身房优惠券延期
不但有新顾客,还有回头客
4月7日傍晚,位于成都高新区天府三街的零损普拉提内,宋晓丹正在私教课上进行拉伸。去年12月,她在这家工作室里购买了13次私教课,按照合同,本应在今年4月前结束全部课程。
宋晓丹的上次课还要追溯到2个半月前。也就是说,如果依据合同,剩下的8次课都得报废。不过,3月中旬时她收到教练的通知,对方主动将合同延期3个月。
如果不是门口要测温的标志,很难看出这是疫情后复工的健身工作室。但其实,人气也是在4月后才逐渐好转。
“这并不是个容易的决定。”零损普拉提负责人曼曼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从1月20日到3月,工作室基本停摆,但租金、水电费,以及员工工资的支出却依旧坚挺。
但对已缴费的会员来说,重要的事情是延期的问题。曼曼表示,当时自己考虑的是,对会员制工作室来说,口碑来之不易,却失之容易,“如果因自身损失不延长课程时间,势必让人失望,降低客户粘度。”
疫情后课程在逐步回暖
此前,红星新闻也曾发出报道,针对疫情期间的电影兑换券,成都大部分影城均表示可延期。比如,峨影1958影城针对疫情期间到期的电影兑换券,将顺延半年;万达影城成都区域针对团体票,有效期为2020年1月25日到2020年4月30日之间,延期到6月30日。
曼曼承认,2-3月公司的确出现了持续亏损,直到4月初才开出了疫情后的第一单。但正是这一单,让曼曼感到了希望——“我们不仅没关门,反而延期课程,在业内赢得了口碑。”她表示,这几天已经有一些新客户到店,老客户也有续费情况。
如今,几间教室大多时候都有人上课,或是新顾客前来考察。有教练一天就能接待5次私教和1次团课,近乎疫情前的水平。
优惠券该不该延期?
来听律师怎么说
优惠券的延期,受益的仅仅是消费者吗?在世邦魏理仕成都商业部主管江南看来,消费者和商家,其实都可以从延期的优惠券中受益。
比如,消费者能够享受原本属于自己的那部分优惠,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疫情影响。商家则与消费者之间保持黏性,甚至提高自己的美誉度。
“两家相似的健身房,如果有一家可以延期使用优惠券,那么消费者会对这家健身房更加信任,选择产品时也更加安心。”江南表示,这不仅能让消费者享受更人性化的服务,商家不会因此造成营收亏损,还赚取了消费者的好感,是值得鼓励提倡的做法。而从长期经营来看,对于那些不延期的商家,则有可能会流失部分消费者。
除此之外,随着疫情的逐步好转,复工复产正当时,消费者试图走出家门,满足自身购买欲望——延期的优惠券刚好能够刺激消费者进行消费,从而给商家带来更多收益,更是双赢的结果。
江南表示,未来,不同行业将陆续呈现出报复性消费的特点,比如餐饮业、电影院线等,“这对于商家而言是新的开始,也是新的机会”。
从法律层面看,“优惠券”的延期与否,是否有法律支撑?
四川方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宋思月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的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疫情防控政策的实施对于消费者而言已经构成不可抗力事由,疫情防控政策对相应经营场所解禁之前的期间为不可抗力期间,消费者有权要求发放有价卡券的商户根据不可抗力期间对卡券的有效期予以相应延长。
四川博绅律师事务所主任李凊律师则认为,如果商家在优惠券的使用规则中明确约定了过期不再履行优惠的内容,这意味着商家与消费者已明确约定,便可以不再提供延期服务。若商家没有对此明确约定,且因为疫情这一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消费者无法使用优惠券,那么消费者要求延期享受优惠时商家应当履行义务。如果商家没有履行义务,无相关规定要求商家如何承担后果和责任。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邹悦 实习生 袁蓠芊
编辑 官莉
(红星新闻V6.8全新上线,欢迎下载)
新经纬客户端4月21日电(张燕征)4月21日,星巴克宣布,将于本周三在中国推出一份新的基于植物蛋白的“人造肉”午餐菜单。而在前一天,肯德基刚宣布推出新品“植培黄金鸡块”。值得注意的是,两家公司推出的新品食材,均是自去年开始就火遍全球的“人造肉”。
星巴克和肯德基官宣上新“人造肉”相关产品后,资本市场闻风而动,人造肉概念股纷纷上涨。截至4月21日收盘,双塔食品上涨6.37%,爱普股份上涨4.71%,美盈森上涨4.12%,京粮控股、金字火腿均上涨超3%。
星巴克资料图中新经纬张燕征摄
星巴克、肯德基上线“人造肉”产品
星巴克方面称,“人造肉”午餐菜单将从本周三开始在中国星巴克分店发售,产品主要由美国“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生产。
中新经纬记者查看星巴克APP发现,在客户端首页,星巴克已推出了“星善食主义”,页面显示,在4月22日至24日的“地球日活动”中,用户可免费领取中杯燕麦拿铁兑换券,全国总量15万杯,另外该兑换券仅限门店使用,该页面尚无“人造肉”午餐菜单。
星巴克官方的客服人员对中新经纬记者表示,4月22日起,星巴克线下门店将推出的“人造肉”午餐菜品,价格暂不知晓。“我们明天推出的系列产品叫做‘新善食’,在4月22日至5月6日之间可以在线下门店购买到,菜单中有新善肉蘑菇谷物、新善肉粤式风味沙拉等5种菜品。”上述星巴克客服人员称。
相较于星巴克尚未披露的“人造肉”午餐菜单样品,肯德基则大方亮出了“植培黄金鸡块”海报。
4月20日,肯德基在其微信公众号宣布,4月20日至22日开启预售“植培黄金鸡块”。据悉,该新品由大豆蛋白、小麦蛋白及豌豆蛋白构成,不含胆固醇。事实上,这种“植培鸡块”是一款鸡肉风味的人造肉,而大豆蛋白也是常见的人造肉产品主要原料来源。
目前,肯德基“植培黄金鸡块”公测阶段是1.99元/5块。4月28日至30日,用户可持兑换券去上海、广州及深圳的三家指定餐厅兑换。中新经纬记者查看肯德基官方APP发现,目前,上海肯德基和平餐厅店兑换券已告罄,深圳及广州两家门店还有部分兑换券。
肯德基植培黄金鸡块销售页面来源:肯德基APP
北京朝阳区某肯德基门店的一名销售人员对中新经纬记者表示,新推出的植培鸡块在北京尚未有预售,暂时还未接到食品原料和宣传展品等物料。“我们都叫它‘高端鸡块’,目前只在其他城市的三个门店销售,可能总部想看看顾客的反馈情况。”上述销售人员称。
值得注意的是,不到2元可获得5个“植培黄金鸡块”仅是公测活动的“尝鲜价”,实际上,肯德基普通的“黄金鸡块”为12.5元/5块,而“人造肉”版的“黄金鸡块”正式官宣价格尚未可知。
“人造肉”供应商受追捧
对于星巴克及肯德基推出的“人造肉”产品,有网友表示“广大素食爱好者的福音来了”,也有网友称“可我还是喜欢吃真肉”。
@童年的纸飞机要飞去哪:这是素食的嘛?是不是吃了不会变胖
@快乐至上201512:就是那种比真肉都要贵的人造肉吗?
@景景今天开心了吗:上街割两斤肉吃它不香吗?买人造肉的估计也就图个新鲜感。
@德克Decker:如果价格实惠可以考虑吧,就怕吃到嘴里是豆制品的口感。
事实上,“人造肉”早已于去年“火”起来。2019年5月,美国人造肉创业公司Beyond Meat登陆纳斯达克后,上市当日股价便收涨163%,从而引发食品行业及各路资本对“人造肉”的高度关注。
据悉,Beyond Meat公司投资者包括比尔·盖茨、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美国最大的肉类生产商“泰森”等。上市后不久,Beyond Meat便联合快餐巨头肯德基,共同推出了第一款人造鸡肉产品。此后,汉堡王、赛百味也分别推出了“人造肉汉堡”和“人造肉三明治”。
而中国的人造肉供应商双塔食品和珍肉食品,曾在去年9月先后推出了人造肉月饼并迅速售罄。此后,奈雪的茶也试点推出人造肉汉堡,成为首个在门店尝试推出人造肉产品的餐饮品牌。今年4月17日,中国人造植物肉品牌星期零宣布,与披萨品牌棒约翰合作推出人造肉新品“未来肉匹萨”,并正式在全国16个城市的近150家餐厅以外送形式开卖,成为匹萨连锁门店中的第一款人造肉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自今年2月起,人造肉概念股就开启了上涨之路。截至目前板块涨幅约34%。业内人士分析,此次疫情猜测或为食用野生动物,这直接加剧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心,“人造肉”为植物蛋白,相对而言较为安全。
此外,天风证券表示,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农耕畜牧的萎缩,经济发展加速蛋白摄入需求总量增加,叠加动物疫情蔓延和环保组织压力,肉类替代品市场规模将迎来高速发展。天风证券还表示,2019年全球人造肉市场规模约为121亿美元,到2025年将达到279亿美元。
专家:消费者能否接受还需观察
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秘书长薛岩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人造肉具备一定规模的初创企业不会超过10家,但是发展很快。“基本上每两个星期,我们都能看到1到2家新的公司出现,还有一些大的食品企业在往植物肉方面转型。”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表示,星巴克及肯德基推出的“新善肉”“植培产品”本质上属于“人造肉”食品,原料主要是从豌豆中提取蛋白物质。由于“人造肉”不是真正的鸡肉或猪肉,也就从源头上避免了“禽流感”“猪流感”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另外,食材不是真正的肉类,有利于吸引素食爱好者的青睐,获得更多的消费群体。
朱丹蓬认为,此次星巴克及肯德基在推出公测试吃活动,一方面可以收集消费者的食用反馈信息,根据中国人的口感,调整豌豆蛋白的比例及风味;另一方面,在肉类价格不稳定的今天,推出“人造肉”系列新品有利于控制成本,实现产品品类差异化竞争。
“虽然肯德基这次‘尝鲜价’价格仅1.99元,但由于‘人造肉’生产制作的科技含量较高,正式公布的产品价格可能会比普通产品的价格更高,消费者能否接受还需观察。从中长期发展来看,如果这次的新品反映较好,未来各品牌可能还将推出‘汉堡包’等其他植培产品。”朱丹蓬称。(中新经纬APP)
新经纬客户端4月21日电(张燕征)4月21日,星巴克宣布,将于本周三在中国推出一份新的基于植物蛋白的“人造肉”午餐菜单。而在前一天,肯德基刚宣布推出新品“植培黄金鸡块”。值得注意的是,两家公司推出的新品食材,均是自去年开始就火遍全球的“人造肉”。
星巴克和肯德基官宣上新“人造肉”相关产品后,资本市场闻风而动,人造肉概念股纷纷上涨。截至4月21日收盘,双塔食品上涨6.37%,爱普股份上涨4.71%,美盈森上涨4.12%,京粮控股、金字火腿均上涨超3%。
星巴克、肯德基上线“人造肉”产品
星巴克方面称,“人造肉”午餐菜单将从本周三开始在中国星巴克分店发售,产品主要由美国“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生产。
中新经纬记者查看星巴克APP发现,在客户端首页,星巴克已推出了“星善食主义”,页面显示,在4月22日至24日的“地球日活动”中,用户可免费领取中杯燕麦拿铁兑换券,全国总量15万杯,另外该兑换券仅限门店使用,该页面尚无“人造肉”午餐菜单。
星巴克官方的客服人员对中新经纬记者表示,4月22日起,星巴克线下门店将推出的“人造肉”午餐菜品,价格暂不知晓。“我们明天推出的系列产品叫做‘新善食’,在4月22日至5月6日之间可以在线下门店购买到,菜单中有新善肉蘑菇谷物、新善肉粤式风味沙拉等5种菜品。”上述星巴克客服人员称。
相较于星巴克尚未披露的“人造肉”午餐菜单样品,肯德基则大方亮出了“植培黄金鸡块”海报。
4月20日,肯德基在其微信公众号宣布,4月20日至22日开启预售“植培黄金鸡块”。据悉,该新品由大豆蛋白、小麦蛋白及豌豆蛋白构成,不含胆固醇。事实上,这种“植培鸡块”是一款鸡肉风味的人造肉,而大豆蛋白也是常见的人造肉产品主要原料来源。
目前,肯德基“植培黄金鸡块”公测阶段是1.99元/5块。4月28日至30日,用户可持兑换券去上海、广州及深圳的三家指定餐厅兑换。中新经纬记者查看肯德基官方APP发现,目前,上海肯德基和平餐厅店兑换券已告罄,深圳及广州两家门店还有部分兑换券。
北京朝阳区某肯德基门店的一名销售人员对中新经纬记者表示,新推出的植培鸡块在北京尚未有预售,暂时还未接到食品原料和宣传展品等物料。“我们都叫它‘高端鸡块’,目前只在其他城市的三个门店销售,可能总部想看看顾客的反馈情况。”上述销售人员称。
值得注意的是,不到2元可获得5个“植培黄金鸡块”仅是公测活动的“尝鲜价”,实际上,肯德基普通的“黄金鸡块”为12.5元/5块,而“人造肉”版的“黄金鸡块”正式官宣价格尚未可知。
“人造肉”供应商受追捧
对于星巴克及肯德基推出的“人造肉”产品,有网友表示“广大素食爱好者的福音来了”,也有网友称“可我还是喜欢吃真肉”。
@童年的纸飞机要飞去哪:这是素食的嘛?是不是吃了不会变胖
@快乐至上201512:就是那种比真肉都要贵的人造肉吗?
@景景今天开心了吗:上街割两斤肉吃它不香吗?买人造肉的估计也就图个新鲜感。
@德克Decker:如果价格实惠可以考虑吧,就怕吃到嘴里是豆制品的口感。
事实上,“人造肉”早已于去年“火”起来。2019年5月,美国人造肉创业公司Beyond Meat登陆纳斯达克后,上市当日股价便收涨163%,从而引发食品行业及各路资本对“人造肉”的高度关注。
据悉,Beyond Meat公司投资者包括比尔·盖茨、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美国最大的肉类生产商“泰森”等。上市后不久,Beyond Meat便联合快餐巨头肯德基,共同推出了第一款人造鸡肉产品。此后,汉堡王、赛百味也分别推出了“人造肉汉堡”和“人造肉三明治”。
而中国的人造肉供应商双塔食品和珍肉食品,曾在去年9月先后推出了人造肉月饼并迅速售罄。此后,奈雪的茶也试点推出人造肉汉堡,成为首个在门店尝试推出人造肉产品的餐饮品牌。今年4月17日,中国人造植物肉品牌星期零宣布,与披萨品牌棒约翰合作推出人造肉新品“未来肉匹萨”,并正式在全国16个城市的近150家餐厅以外送形式开卖,成为匹萨连锁门店中的第一款人造肉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自今年2月起,人造肉概念股就开启了上涨之路。截至目前板块涨幅约34%。业内人士分析,此次疫情猜测或为食用野生动物,这直接加剧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心,“人造肉”为植物蛋白,相对而言较为安全。
此外,天风证券表示,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农耕畜牧的萎缩,经济发展加速蛋白摄入需求总量增加,叠加动物疫情蔓延和环保组织压力,肉类替代品市场规模将迎来高速发展。天风证券还表示,2019年全球人造肉市场规模约为121亿美元,到2025年将达到279亿美元。
专家:消费者能否接受还需观察
中国植物性食品产业联盟秘书长薛岩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人造肉具备一定规模的初创企业不会超过10家,但是发展很快。“基本上每两个星期,我们都能看到1到2家新的公司出现,还有一些大的食品企业在往植物肉方面转型。”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表示,星巴克及肯德基推出的“新善肉”“植培产品”本质上属于“人造肉”食品,原料主要是从豌豆中提取蛋白物质。由于“人造肉”不是真正的鸡肉或猪肉,也就从源头上避免了“禽流感”“猪流感”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另外,食材不是真正的肉类,有利于吸引素食爱好者的青睐,获得更多的消费群体。
朱丹蓬认为,此次星巴克及肯德基在推出公测试吃活动,一方面可以收集消费者的食用反馈信息,根据中国人的口感,调整豌豆蛋白的比例及风味;另一方面,在肉类价格不稳定的今天,推出“人造肉”系列新品有利于控制成本,实现产品品类差异化竞争。
“虽然肯德基这次‘尝鲜价’价格仅1.99元,但由于‘人造肉’生产制作的科技含量较高,正式公布的产品价格可能会比普通产品的价格更高,消费者能否接受还需观察。从中长期发展来看,如果这次的新品反映较好,未来各品牌可能还将推出‘汉堡包’等其他植培产品。”朱丹蓬称。(中新经纬APP)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
来源:中新经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