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餐饮网 刘妍
“蔬菜涨完肉类涨,酱油涨完冻品涨……”
最近几个月,餐饮行业的上游涨价浪潮是此起彼伏。
此前蔬菜疯狂涨价,餐饮老板们为了不伤顾客,都选择硬扛,宁愿自己消化食材上涨的压力也不给餐厅菜品调价。
现在蔬菜的涨价潮还没过去,肉价又开始反弹,连调味品也加入了“涨价大军”。
原本疫情反复导致客流量下滑,而大众的消费力也有所下滑,餐厅生意已经很难做了,如今还要面临食材上涨的压力,餐饮人是难上加难!
蔬菜涨价潮还没过去,猪肉又开始反弹!
之前,因为蔬菜价格疯狂上涨,“菜比肉贵”一度成大家热议的话题。有的餐饮人为了缓解成本压力,选择多开发一些猪肉产品来优化产品结构。
但最近,猪肉价格却出现了反弹,餐饮老板们又面临新一轮的成本压力。
近几天,虽然菠菜、黄瓜等一些蔬菜的价格出现了小幅度的下跌,但是却有别的蔬菜“接棒”涨价。比如相比上周,本周大葱的价格上涨了5.5%,大白菜的价格上涨了8.5%,青椒的价格更是上涨了14.3%。也就是说,我国的蔬菜涨价潮仍在持续当中。
然而,蔬菜涨价潮还没过去,肉类价格又出现了反弹。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1月10日的下午2点,全国猪肉均价从前期低点10月9日的8.82元/斤上涨到了12.03元/斤,每斤大涨3.21元。
对于此次猪肉价格上涨一事,我国相关部门解释:这是因为年底了,猪肉进入消费旺季,涨价属于正常现象。
不过,由于我国目前的生猪产能充足,此次猪肉价格的涨幅不会太大。数据显示,在今年的10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屠宰企业的生猪屠宰量高达3023万头,同比暴涨了111%。
调味品、冻品纷纷涨价!
肉价反弹的同时,油盐酱醋也开启了“涨价模式”。
1、调味品头部企业纷纷发布涨价公告
调味品的“涨价号角”由海天味业率先吹响。
10月13日,海天味业发布公告称,由于各主要原材料、运输、能源等成本持续上涨,对酱油、蚝油、酱料等部分产品的出厂价格进行调整,调整幅度为3%-7%不等。
作为调味品龙头公司的海天味业一说要涨价,李锦记、加加食品、恒顺醋业等调味品头部企业近日都纷纷跟进,发布了涨价公告。
其中,恒顺醋业在11月3日发文宣布调整部分产品价格,15%的涨幅上限也是目前所有发出涨价公告的企业中最高的。
从提价节奏来看,大部分品牌商公告日期与正式提价日期有一定过渡期。而在涨价原因上,几乎所有企业都写上了原材料和运输成本。
2、无独有偶,油价也在上调
11月3日,粮油巨头金龙鱼披露最新调研记录显示,公司在2020年底和2021年3~4月份调整了不同油种价格,根据各个品种的原料、行情、市场竞争力、消费力多方因素考虑,不同油种涨价幅度不同,整体涨价幅度约为10%~15%。
金龙鱼表示,目前价格上涨幅度尚未完全覆盖原料上涨的幅度,后期需要关注原料的走势以及消费情况。
3、涨价潮蔓延到冻品领域,新茶饮原料也开始上涨
天味食品11月3日披露的调研纪要显示,10月中旬,公司已对2款产品进行了提价,其他产品正在进行全面梳理。
11月2日,安井食品和海欣食品均发布产品价格调整的公告,连内容都如出一辙,“对部分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菜肴及速冻米面制品的促销政策进行缩减或对经销价进行上调,调价幅度为3%-10%不等。”
< class="pgc-img">>而食品配料龙头企业佳禾食品在一次公开活动称,“后期会随着原材料的走势,择日做提价的举措。幅度会根据市场,包括竞争对手的情况进行核算。目前对于新单子会核算新的成本进行提价。”
佳禾食品其旗下拥有植脂末、奶基底、植物蛋白、固体饮料等,合作商家包括蜜雪冰城、茶百道、古茗等,这也就意味着新式茶饮价格也有上涨的可能。
上游物价太凶猛,餐饮企业经营压力陡增!
此前,蔬菜的疯狂上涨已经让餐饮人陷入了“涨价没生意不涨没利润”的艰难处境。
但好在当时肉价相对低一点,餐饮企业还能硬抗一下自己消化成本压力。
但如今,随着肉价出现反弹,再加上大众的消费力又在下降,餐饮企业的经营压力一下子又增加了。
“最近调味品、蔬菜、肉类都在涨,我们餐厅的菜品已经调过一次价了,可成本太高,我们也是不得已。”某餐厅老板无奈地说道。“最近我们餐厅的生意确实很受影响,顾客也比平时少了近三成。”
如果说蔬菜涨价只是相当于在餐饮人身上“打了一拳”,如今调味品、猪牛羊肉一齐上涨,就像给行业来了一套“组合拳”,不少餐饮人都直呼吃不消:
“食材涨多降少,总体还是稳步在涨,这个毋庸置疑。但食材只是餐饮成本的一部分,还有更大头的人力成本,这个雷打不动每年至少涨一次,特殊情况涨两次。
去年疫情防控稍微好点之后招不到人了,人工又猛涨。还有房租,逐年递增,门店装修费用、餐饮设备也得摊销,员工宿舍费用每年一个价,随着监管的升级不断更换设备,还有其他水电燃费用,还有各种各样的成本……”
职业餐饮网总结:
疫情反复无常,老百姓都捂紧了自己的钱袋子,餐厅客流量下滑已经让餐饮人们头疼不已,如今上游食材的涨价又让餐厅不得不承受成本压力。
在这种大环境下,餐饮行业不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加剧着行业洗牌。
最终懂得权衡好自身、市场与顾客三者利益的餐企,才能渡过难关!
从今天起记录我的2023#
居民生活用水:2.5元/立方米;行政用水:3.9元/立方米;工商业用水:4.10元/立方米;宾馆、饭店、餐饮等用水量:4.60元/立方米;洗浴行业用水:60元/立方米;洗车净水:40元/立方米;农业补偿用水:0.6元/立方米。
因为商业性水电建在商业用地上,成本相对较高;民用水电建在民用用地上,成本相对较低。
其次,商业水电和民用水电的另一个区别在于土地使用的住房属性不同。
国家标准水电收费是指全国统一的水电计费标准。
< class="pgc-img">>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水电费由当地电力、供水公司按照当地标准收取,所以各地的水电费标准不一样。
但为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国家也对水电费的收费标准做了相应的规定。
首先,国家规定了水电费的收费方式。
一般来说,水是按用水量收费,电是按用电量收费。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如农村家庭一般每月缴纳固定的水电费。
其次,国家制定水电气价格。
水电价格各地不一样,但国家规定了价格的上下限。
比如,国家对城市居民用水价格设定了上限,超过这个价格就需要上报国家。
对于电费,国家规定了最低和最高电价的范围,地方电力公司需要在这个范围内自行制定电价。
最后,国家还规定了水电费的收费周期和缴纳期限。
一般来说,水电的计费周期是一个月,消费者需要在规定的缴费期限内缴纳,否则视为欠费。
总的来说,国标水电收费是一个相对统一的概念,代表了国家对水电收费标准的规范和管理。
消费者在缴纳水电费时,要了解当地的水电标准和规定,按照规定缴费,避免因欠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里是看着行情来买房,点击“关注”,每天为你分享房地产干货知识,私信我回复数字“01”,送你一份新手房地产必备100条基础知识大全。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月入8万,这事不难做啊!”
总第 3407 期
餐企老板内参 张心笛 | 文
新机来袭!
“酒”生意进入高速迭代期
月初,北京三里屯酒吧街彻底消亡,成为时代的记忆,“酒”生意又一度登上了讨论热榜。
在海伦司上市、“微醺经济”兴起后,小酒馆成为了很多创业者以及跨界大佬的热门选择,在前赴后继的入局者中,小酒馆生意也高速迭代出了多元化形式。
世界杯期间,不能堂食,线下小酒馆不开,三五好友彻底没了“倾倒苦水”的秘密据点,只能隔着屏幕来个线上云撞杯。
“线下不开?那咱就给它搬到线上!”于是,无法堂食的年轻人们,从“云撞杯”中研究出了新东西——“线上小酒馆”。
没曾想,线上小酒馆一直火到了现在。
线上小酒馆,顾名思义就是将酒馆生意搬到线上。创业店主在家中或租用办公区中自调酒品,通过互联网平台,如微信、微博、小红书、抖音等进行宣传售卖,再通过第三方配送或自配送到下单地址。
产品形态主要是各类调酒套餐,通过可乐、橙汁、威士忌、伏特加、野格、君度等各类饮品酒类的混合搭配,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装进容量2L-5L不等的塑料桶,再搭配几瓶网红啤酒、下酒零食、冰块、杯子、扑克、骰子等,就是线上酒馆主打的网红“吨吨桶”套餐,定价在一般售价128-188元不等。
不用开实体店,没有房租、水电、人力成本,成本5000的新型副业&轻资产创业项目一下子成为了走上人生巅峰的绝佳美梦素材。
“月入8万,这事不难做啊!”
线上小酒馆在年轻人轻创业项目中脱颖而出,满足了三个条件:低投入、易操作、高回报。
拆解网友分享的各类经验分享贴就能发现,经营一家线上小酒馆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前期准备(进货、调酒)、推广宣传(拉客)、下单配送(收款)。
前期准备好酒水原料、包装材料、简易调酒设备等,再学习一些公开的调酒教程,投入成本大概5000元左右就算完成了。之后,坐等顾客下单,找个跑腿送达,交付环节也顺利达成。
唯一的难点在于获客。分享帖中的大部分创业者会选择在微信朋友圈打通熟人消费圈,进而辐射到更多人,也有部分创业者会通过社交平台营销,获取一部分流量顾客,再转化到私域。
听上去的确简单易操作,而且试错成本低。“试试呗,大不了卖不出去自己喝,也不赔”,这是绝大部分被线上小酒馆项目吸引而来的创业者的心态。
线上小酒馆这个项目到底靠不靠谱?内参君与多个正在进行及实操后放弃线上小酒馆项目的创业者聊了聊。
- 校园场景线上小酒馆
成本3000+,20天回本
“三个月就接不到单了”
一位正在校园场景做线上小酒馆的大三工科学生小羊对内参君说道,“小红书上有很多月入8万的教程分享贴,实在太让人心动了。我们当时想,哪怕做得再差,月入过万也应该没问题吧。”
从挑选购买各类网红单品及搭配用品、包装物料到学习调酒配方,再到设计电子菜单、传单、打造微信,小羊和室友前后花了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全部投入不足4000元,校园寝室版“线上小酒馆”就正式“开业”了。
在校园场景内,受众人群本就聚焦大学生为主的线上小酒馆项目,开展得比想象中还要顺利。没有大肆宣传,仅靠校内传播的一张“菜单”和朋友圈中共同好友们的晒图,20多天就回本了。
“我们当时就一个想法,要发财了。”小羊回忆当时的兴奋说道。
但很快,小羊的线上小酒馆就遇到了问题。“一次是体验新鲜事物,两次是和好友分享新发现,第三次呢?”对于没有经济来源、喜欢尝新跟风的大学生来说,一个寝室搭伙儿点个套餐,比去趟酒吧划算得多,但非刚需+强网红属性的产品很难撑得起复购,客群不更替,走下坡路是必然的。
“我们前后做了三个月,就几乎接不到单了。”
- 五年调酒师再就业
成本8000,被举报罚款2000
“也挣了钱,但远没有月入8万那么离谱”
线上小酒馆在社交平台火了之后,齐远找到了自己的副业方向。
曾做过五年酒吧调酒师的齐远,微信里积攒着大量熟客,有认可他的调酒配方的,也有欣赏他的为人而成为酒友的。“我有客源,有调酒经验,也有被市场验证过的自创配方,这事不难做。”
因为有酒吧调酒经验,省去了很多学习的费用和时间成本,加上有自己的调酒设备,在采购原料以及包装上也避免了很多坑,齐远前期投入成本大概在8000元左右,第一个月营业额做了2万多。
“开头太容易,以致于我真的一度以为这事不难做。”
和小羊遇到的“获客难”不同,齐远遇到的问题要复杂得多。“线上小酒馆,大部分人都走的是微商路线,有顾客在微信或小程序下单了,我就接单调酒,做好之后找个跑腿给人家送过去,这一单就算完了。但要较起真儿来,这可是餐饮范畴,你真的合规吗?”
齐远表示,毕竟售卖的是酒水产品,他在购买者身份上很谨慎,对于非熟客或非熟人介绍的顾客,都需要出示身份证件证明已成年,他才会安心接单。但即使这样,依旧无法完全杜绝未成年人消费。
“其实还有更大的问题。营业三四个月后,就有同行举报了我,原因是没有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
社交平台上的分享帖几乎没人提到过办理经营许可的事情。以个体户经营为主、“点对点”的微商经营模式,加上创业者大多不是专业人士,只是一头热跟了风,使得很多人压根想不起来,线上小酒馆说到底还是个餐饮项目。
被举报罚款教育后,齐远在商住两用楼租下一个几平米的小隔间,用来充当自己的调酒工作室,又了解到有专门针对线上经营的食品卫生许可证,这才艰难办下了所需证件,成为了一家合规的线上小酒馆。
现在齐远的小酒馆稳定月营业额在1万多,“就我知道的情况,2万营业额已经算不错了,远远没有月入8万那么离谱,大家看到的月入8万,大多靠的是卖课,教人怎么做线上小酒馆。”
热潮退去
靠谱程度有待商榷
对于线上小酒馆这一新业态,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线上小酒馆最大的问题在于合规性,经营需要营业执照,经营酒水需要许可,即便是线上小酒馆的经营者小心经营,不出错,从法律层面看也是不合规的。
“如果顾客因此举报店铺无照经营,那一举报一个准。”盘和林说道。
主打“在家体验微醺”的线上小酒馆项目中,饮品口感、包装营销、配送速度等都是次要,最重要的问题还是食品安全与经营合规。而就算如齐远一般配备齐各类经营证件,成为合规线上小酒馆后,面临的形势也并不十分乐观。
从外部大环境来看,小酒馆生意正处于形态迭代期,实体酒馆、跨界融合酒馆、社区酒馆等等各类形态层出不穷,线上小酒馆“人微言轻”,生存空间被强硬挤压。
从内部环境来看,随着“投入5000,月入8万”的传说愈演愈烈,社交平台上跟风的入局者也只会越来越多,竞争压力也会更大。本就没有刚需复购属性,产品又不存在独特竞争力,加之线上小酒馆的高复制性,未来只会越做越卷。
尽管任何爆火的新鲜事物在出现时必定存在大量市场需求,但面对内外部环境的挤压,想要分一杯羹的参与者,需要学习的是流行背后的底层逻辑,而不是单纯凭借模仿。
内外部环境双重挤压,新业态尚无行业标准与合规性规定,线上小酒馆的野蛮生长到底能坚持多久还很难说,但可以预见的是,从创业者们的经验来看,月入8万终究是一场美梦。
这场“低门槛、高利润,轻资产创业分分钟走上人生巅峰”的美梦,你做不做?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