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前,家人在本市一家餐饮店用餐时,店家提供了一次性碗筷碟盘等餐饮具。拆开后发现,不仅表面没有洗干净,杯子内壁更是看到了明显的遗留物。店家答复说是委托第三方进行清洗消毒,和他们没有关系,帮我们另外换一套用具作罢。
现在大多数中小餐饮场所,都采取委托社会第三方清洗消毒餐具的办法,餐饮店家基本不自己进行清洗消毒。而委托方清洗消毒的情况无法监督,清洗消毒质量更无法保证。所以现在中小餐饮店基本都会出现这样的场景:市民用餐前,都会向店家要一瓶开水,清洗一下店家提供的餐具。
通常来说,餐饮具在使用之前,都需要经历清洗、消毒、烘干、保存这几个步骤。但我在短视频平台看到,有不少博主爆料个别餐饮清洗消毒厂家内清洗的水池格外污浊,还没有消毒程序,这样的清洗消毒情况令人担忧。要知道,餐具的清洗消毒,是食品卫生的重要关口,小餐馆餐具的“复用餐饮具”如果不严格把关,那么污染餐食可能酿成大祸。
集中消毒服务企业,是餐饮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普遍存在准入门槛低、技术含量低、从业人员素质低等问题。如何让小餐馆中那些封上塑料薄膜的餐饮具便捷、健康、安全和放心,符合卫生监测标准,不再停留在食客用开水冲刷餐具的层面,还要从源头上加强监管。
为此,我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和执法机构,对集中消毒服务企业加大监管力度,尤其是清洗消毒程序和规范操作千万不能马虎,清洗消毒细节必须严格规范,配置专用的清洗水池、消毒水池,将预处理、清洗、消毒环节分开;还应采用专业的洗涤剂、消毒剂,确保清洁用品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确保清洁消毒剂无毒、无害、无污染,不对人的身体造成危害;清洗后的餐具存放和摆台也要防止二次污染。
政府卫生健康和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全面落实主体责任、提升风险筛查能力,通过多方联动、多措并举,给广大消费者营造健康、安全的就餐环境,提供更加安全、放心和舒心的餐饮用具。
栏目主编:毛锦伟 文字编辑:栗思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王洪
饮行业,也被称为餐饮业(catering),是通过即时加工制作、商业销售和服务性劳动于一体,向消费者专门提供各种酒水、食品、消费场所和设施的食品生产经营行业。
按欧美《标准行业分类法》的定义,餐饮业是指以商业赢利为目的的餐饮服务机构。在中国,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的定义,餐饮业是指在一定场所,对食物进行现场烹饪、调制,并出售给顾客主要供现场消费的服务活动。
餐饮行业可以按照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按照业态,它可以分为正餐、简餐、快餐、休闲餐、外卖等。按照特性,它可以分为体验型、主题型、附加功能型等。此外,按照经营方式,餐饮行业还可以分为旅游饭店、餐厅(包括中餐、西餐)、自助餐和饭盒业、冷饮业和摊贩等五大类。这些大类下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便利型大众餐饮市场、高档型餐饮市场和气氛型餐饮市场等。便利型大众餐饮市场都是大众消费;高档型餐饮市场二级、三级城市非常多,尤其在三级城市里;气氛型餐饮市场是夹在高档和低档之间的档次,主要是一些主题餐厅、气氛餐厅等。
另外,按照菜系或者饮食文化,餐饮行业还可以分为中式餐饮和西式餐饮两大类。中式餐饮包括中式正餐(如火锅、地方菜等)和中式快餐(如粥饭类、麻辣烫、粉面类、面点类等)。西式餐饮则包括西式快餐和西式正餐等。
一、行业现状
中国餐饮行业近年来呈现出多元化、品牌化、连锁化的发展趋势。从街头小吃到高端餐饮,从传统中餐到各式国际美食,市场细分日益丰富,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者对餐饮的品质、环境和服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数字化和智能化也正在深刻改变着餐饮行业的运营模式。在线点餐、移动支付、智能配送等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餐饮服务的效率,也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便捷的就餐体验。
未显示数据请查阅正文
据博思数据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餐饮市场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源:【紫金山新闻】
8月3日晚,位于玄武区新街口街道丹凤美食一条街的各色商铺里里外外一片忙碌景象。商户汪先生在电灶旁,正有条不紊地制作美食,几个人麻利地端盘、上菜,很快就将一道道菜肴递至用餐者的桌上。
“自从选择‘瓶改电’,我们这些商铺再也不找12345了,这真是我做过的最划算的一笔‘生意’!”汪先生笑着说。
从一开始的“不理解、有顾虑”到现在的“用起来放心极了”,这也是众多参与“瓶改电”项目的餐饮用户的真实写照。
当前,餐饮行业消费热潮涌动,但存在的燃气安全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为提高餐饮场所整体安全水平,从去年8月开始,我市供电部门率先在新街口街道实施“瓶改电”工作,守护好城市“烟火气”。
消除安全隐患,新街口街道率先实施“瓶改电”
新街口街道地处城市商业中心,沿街商户众多,人员数量多,用电负荷大。
“一到了夏季高温时候,用电量真是噌噌往上涨,不用不行啊,厨房里都是明火,人在里面闷热,但这又是气又是电的,我们也担心呐!”赵先生是12345的“老熟人”了,提到原来的情况,不禁连连摇头。
据不完全统计,新街口街道曾有60%以上商业用户出现过“超负荷”用电情况,此处一直是南京供电公司用电安全改造的焦点,但因变压器可开发负荷容量不足、空间封闭狭小、施工影响范围大、现场情况复杂、需要增加设备位置,成为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瓶改电”项目通过“电能替代、全电厨房”两大抓手,不仅可以有力消除使用燃气、液化气、电能混杂使用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利用改造时进行线路重新布局、统一管理,极大程度地减少因搭线混乱引起老化漏电等事故的发生,更有助于推广绿色餐饮模式,营造更加便捷、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的营商服务环境。
2023年8月,为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号召,主动契合用户需求,逐步引导“以电代气”“以电代煤”“以电代油”,营造更加安全清洁的用电环境,助力节能减排,玄武区高度重视气改电工作,由区建设局牵头,重点推进新街口街道的“瓶改电”项目落实。南京供电公司玄武分部低压综合服务班副班长刘昱与网格经理陈健、黄磊等人,联合新街口街道安监办和区建设局相关人员积极开展丹凤街沿街商户的初步勘查工作,标志着新街口街道“瓶改电”的正式启动。
量身定制方案,餐饮场所实现全电化改造管理
在实施过程中,南京供电公司网格经理采取量身定制方案、“一户一策”的服务模式,对街道内符合要求的商户进行改造容量统计,采用逐一采集表计信息、登记造册方式,对现场情况进行拍照留存。通过与后台系统中可开发容量进行数据对比,针对不同台区下的零散用户量身制定初步改造方案。
今年4月底,南京供电公司供电服务二中心挂牌成立后,更是以“精网微格”为推手,通过“网格+公共服务”的政企融合体系,全力推进新街口网格“瓶改电”工程的实施。在加强与街道协同共建的公共服务模式的基础上,多次协商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共同推动工程的规范实施。
“丹凤街作为一年前改造的首批试点商业街,目前沿街85%的商铺都由原来的煤气灶、火炉等能源设备升级改造成了电炊具,不仅更干净卫生,更重要的是能源成本降低了,能源供应更加安全稳定了。”南京供电公司玄武区新街口街道网格经理陈健介绍。
记者了解到,对比瓶装液化气灶具,“全电厨具”采用过热(过载)保护装置,热效率高达90%,使用成本降低40%以上,在节能环保的同时,也从根本上解决了用气设备在安全条件、操作规范上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切切实实保障了人民群众与公共环境的财产安全。
“我们现在实现了全电化改造管理,不仅能够让大功率的机器长时间稳定运作起来,在生意高峰期极大提高了效率,而且与传统燃气相比,一个月能省几百元到千元不等,整个生意都变得红火起来了!”李老板笑着说道。
如今,改造过的美食街不仅能源供应更加安全稳定,环境也逐渐安全卫生,少了些厚重的“油烟味”,多了些幸福的“烟火气”,多元化“全电厨房”的场景正徐徐展开。
推进政企共融,守护好城市“烟火气”
长期以来,新街口街道美食街曾因用电增容问题,遭到周边商户多次拨打“12345”政务热线反映,随着“瓶改电”在新街口街道的逐步落实,12345受理电能业扩类工单同比下降25.57%,其中投诉类工单下降63.33%。
截至目前,本次“气改电”改造工程共受理玄武区新街口网格217户(新街口街道112户、玄武门街道38户、梅园新村街道67户)美食街商铺的增容申请,合计报装容量6890千伏安,已完成现场勘察217户,实现装表接电86户。
选择在新街口街道率先实施“瓶改电”项目,是南京供电公司“推进政企共融,打造优质网格”工作的重要一步。
南京供电公司供电服务二中心负责人表示,“瓶改电”不仅解决的是老百姓的“疑难杂症”,更是敲开南京“公共+”政电融合体系的一块开门砖,公司将继续推进其他片区的工程逐步实施,在建立政企互联、资源互通的便民融合网格机制的基础上,绘就“提前响应、有呼必应”的服务地图,用接地气的供电服务守护好这片人间烟火气。
通讯员 陈益斌 曹阳 朱泽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马道军
本文来自【紫金山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