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
“叮咚~您的奶茶已送达!”这句话是不是像魔咒一样,让无数女生为之疯狂?
< class="pgc-img">>统计显示中国约有7亿女性常喝奶茶,平均1-2天就要来一杯,走在大街上,奶茶店里总是排满了年轻的面孔。
但是当你捧着奶茶幸福满足地吸溜时,可曾想过:奶茶真的那么“无辜”吗?频频喝奶茶,会给身体埋下什么“炸弹”?奶茶真的可以让你变白变美吗?
< class="pgc-img">>追奶茶可不能盲目跟风哦!今天让我们一起掀开奶茶的“马甲”,看看它到底有什么“惊天黑幕”,看完这篇文章,下次你还敢毫无顾忌地“吨吨吨”吗?
奶茶,悄然成为年轻人的“健康陷阱”
奶茶这个在年轻群体中大受欢迎的饮料,正悄然成为威胁他们健康的“隐形杀手”。
< class="pgc-img">>奶茶的基本成分包括茶、牛奶、奶精、糖浆等,看似健康实则高糖高脂肪,一杯500毫升的奶茶,热量可高达500大卡,相当于一碗米饭的热量,而频繁饮用奶茶,摄入过多的糖分和脂肪,易导致肥胖、血脂异常等健康问题。
肥胖是过量饮用奶茶的首要风险,奶茶的高糖高脂,会导致体内脂肪堆积,体重和体脂率逐渐上升,一些年轻人为了追求时尚,几乎每天都要来上一杯奶茶,久而久之肥胖的风险与日俱增。
< class="pgc-img">>而肥胖不仅影响外表,更是诱发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的“导火索”。
其次过度饮用奶茶易诱发2型糖尿病。奶茶中的糖分在体内会迅速转化为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长此以往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糖尿病风险随之上升。
< class="pgc-img">>有研究表明,每天饮用两杯以上含糖饮料的人,糖尿病发病率比一般人高出26%。糖尿病不仅会引起视力下降、皮肤溃疡等并发症,若控制不当还可能危及生命。
再者频繁饮用奶茶还会增加患上痛风和骨质疏松的几率,奶茶中的果糖会干扰嘌呤代谢,导致尿酸升高诱发痛风,同时过多的咖啡因会影响钙的吸收,加速骨质流失。
< class="pgc-img">>年轻人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期,骨骼健康尤为重要,过量饮用奶茶无疑是在“透支”自己的骨本。
遗憾的是尽管奶茶的危害如此之大,但仍有许多年轻人对此视而不见,27岁的小王就是一个“惨痛”的例子:
< class="pgc-img">>小王酷爱奶茶,每天至少要喝上两三杯,然而不到两年,小王的体重从130斤飙升到180斤,血糖、血脂水平也都超出正常范围,医生警告他再不改掉喝奶茶的习惯,随时都有患病的风险。
看着小王惊恐的眼神,医生的话犹在耳边:“奶茶再好喝,也不值得拿健康去换啊!”
< class="pgc-img">>奶茶虽然美味,但过量饮用的危害不容小觑。预防胜于治疗,我们要学会合理控制奶茶的摄入量,将它当做偶尔的“小确幸”,而非频繁饮用的“标配”。
同时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多运动,少吃高糖高脂食物,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只有从现在开始呵护好自己的身体,才能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奶茶虽好,莫贪杯啊!
< class="pgc-img">>奶茶与美白的“甜蜜谎言”:别让谣言毁了你的美丽与健康
近年来随着奶茶热潮的兴起,“喝奶茶可以变美白”的说法在年轻群体中不胫而走,许多女孩为了追求白皙肌肤,开始疯狂迷恋奶茶,殊不知这只是一个甜蜜的谎言。
< class="pgc-img">>这个谣言的由来可能源于奶茶中添加的牛奶成分,牛奶中确实含有一定的乳清蛋白和维生素A,有助于皮肤健康。但是奶茶中牛奶的含量有限,加之高糖高脂的特点,频繁饮用非但无助美白,反而会加速皮肤老化。
从科学角度来看,奶茶与美白并无直接关联,而真正影响肤色的是黑色素的合成与沉淀,黑色素的形成主要受到紫外线、遗传、内分泌等因素的影响,而非饮食。奶茶中的成分并不能直接干预黑色素的合成过程。
< class="pgc-img">>相反奶茶的高糖分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导致胶原蛋白分解加速,加剧皮肤松弛和皱纹的形成,同时过量摄入脂肪还会引起内分泌失调,诱发痤疮等皮肤问题。
可见盲目相信“喝奶茶美白”的谣言,不仅无法实现美白目的,还可能适得其反。
< class="pgc-img">>那么如何才能安全有效地美白呢?首先要做好防晒,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选择SPF30以上、PA++以上的防晒产品,出门前涂抹,并及时补涂。
其次要保持充足的睡眠,睡眠是皮肤自我修复的黄金时间,有助于延缓衰老改善暗沉,再者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奇异果等,维C是天然的美白剂,能抑制黑色素的形成。
< class="pgc-img">>适当补充胶原蛋白,如猪蹄、鸡爪等,可以提高皮肤弹性,增强皮肤屏障功能,最后要坚持良好的护肤习惯,温和清洁,充分保湿,让皮肤保持健康的状态。
< class="pgc-img">>与其盲从“喝奶茶美白”的谣言,不如依靠科学的方法来呵护自己的肌肤,美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从生活习惯、饮食调理、护肤品选择等多方面着手。只有摒弃谣言,树立正确的美白观念,扎扎实实地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才能收获健康美丽的肌肤。
让我们一起向谣言说“不”,用智慧和行动打造属于自己的美白秘籍,绽放自信动人的光彩
聪明喝奶茶,健康又享“瘦”:小小改变,大大不同
奶茶已然成为时下年轻人的最爱,但过量饮用却可能带来健康隐患,面对奶茶的诱惑,我们要学会克制,懂得适可而止。
< class="pgc-img">>健康喝奶茶的第一要义,就是控制饮用量和频率。每周不超过2-3杯,每次最好不超过500毫升。选择奶茶时,尽量避开全糖和加料的选项,走“少糖少配”路线,半糖、七分糖或者无糖,既可满足口感,又能减少糖分摄入。
配料如珍珠、布丁等也可酌情去除,既减少了热量负担,又能品味茶饮的原味。
< class="pgc-img">>当然与其“和奶茶抢糖分”,不如学会用健康的替代品来满足味蕾的需求,例如自制水果茶就是不错的选择:
柠檬片、橙子片、苹果片搭配红茶或绿茶,既能补充维生素,又能排毒养颜,加入少许蜂蜜,满足甜味的同时,还能提升饮品的养生价值。
< class="pgc-img">>如果你是咖啡爱好者,不妨尝试无糖黑咖啡或者脱脂奶咖啡,低脂低卡路里,却能带来满满的提神醒脑效果。
除了调整饮品的选择,我们更要着眼于整体的饮食习惯。健康的饮食应该以均衡为原则,做到谷物、蛋白质、蔬果、乳制品的多元搭配。
< class="pgc-img">>同时要学会读懂食品标签,留意食物的热量、糖分、脂肪含量,避免过量摄入:少油少盐少糖,可以有效降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注重运动:保持每天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活动,帮助消耗多余的热量,维持身材和体态。
< class="pgc-img">>聪明地喝奶茶,并非要完全杜绝这一美味,而是要在满足味蕾的同时,也给健康一个交代。小小的改变,如少糖少配料、尝试健康替代品、培养均衡饮食习惯等,都能在日积月累中产生大大的不同。
< class="pgc-img">>当我们用一份自制水果茶取代一杯全糖奶茶,当我们开始关注食品标签和营养成分,当我们养成定期运动的好习惯,我们离健康的目标就又近了一步。
结语
奶茶虽然美味诱人,但过量饮用确实可能带来健康隐患。我们无需对奶茶“避之不及”,但也要学会克制,懂得适可而止。
< class="pgc-img">>适度饮用奶茶,控制摄入量和频率,选择“少糖少配”的健康路线,就能在满足味蕾的同时,也给健康一个交代。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着眼于整体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 class="pgc-img">>均衡饮食,多元搭配,少油少盐少糖,再搭配规律的运动习惯,才是通向健康的“黄金法则”。奶茶只是生活的调味品,健康才是人生的主菜。让我们从一杯奶茶开始,逐步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用平衡的智慧,去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天你喝奶了吗?调查显示,近两成公众购买乳制品时没有查看产品标签的习惯;近一成公众对乳糖不耐受存在认知误区;平均母乳喂养月龄尚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时长;超七成年轻人每周至少会购买一次奶茶;超七成公众在早晨中经常食用乳制品……
2022年是中国奶商指数系列调查的第五年。今年调查于3月启动,覆盖全国28个城市,共回收有效样本4009个,指标体系包括喝奶意识、喝奶知识和喝奶行为三个维度,通过指数量化的方式来衡量公众在乳制品摄入方面的表现和特征。
2022年中国奶商指数为63.2分
调查显示,2022年中国奶商指数为63.2分。五年间中国奶商指数不断提升,并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保持相对平稳,但仍在及格线徘徊,有较大的改善空间。总体呈现“意识水平高,知识和行为水平低”的特点。
公众平均每日乳制品摄入量为255ml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将居民每日饮奶量提升至300-500g或相当量的乳制品。调查显示,2022年公众平均每日乳制品摄入量为255ml,比上年略有降低,但比2018年有所提升。2022年,公众的每日乳制品摄入量达标率为24.2%。
超八成公众认为牛奶能提升免疫力
调查显示,增进健康成为公众对乳制品的主要功能诉求,82.2%的公众认为喝奶能提升免疫力,80.4%的公众认为乳制品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34.1%的公众认为牛奶中的乳铁蛋白最有助于提升免疫力。
近一成公众对乳糖不耐受存在认知误区
调查显示,52.8%的公众能为身边的乳糖不耐受者准确推荐食用无乳糖或低乳糖乳制品。9.7%的公众对乳糖不耐受存在认知误区,认为他们不能食用任何乳制品。报告表示,牛奶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可以食用酸奶、奶酪等发酵乳制品、无乳糖低乳糖牛奶,也可通过少量多次饮奶逐渐适应喝奶,改善乳糖不耐受。
近两成公众没有查看乳制品产品标签习惯
正确选择乳制品,从查看产品标签开始。调查显示,81.9%的公众在购买乳制品时有查看产品标签的习惯。但尚有近两成公众购买乳制品时没有查看产品标签的习惯,其中4.3%从不查看。
平均母乳喂养15.8月龄
针对3岁以下孩子,调查分析了开始喝母乳、喝配方奶粉、断母乳、断配方奶粉和开始吃其他乳制品的时间。
结果显示,中国平均母乳喂养15.8月龄,尚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24月龄。配方奶粉方面,平均7.2月龄开始使用配方奶粉喂养,平均喂养至26个月。一线城市断配方奶粉最早,为23.2个月。相比一、二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开始喝配方奶粉的时间最晚,断配方奶粉的月龄也相对较晚,配方奶粉喂养时间达20个月。报告认为,新生儿首选母乳喂养至2岁,在母乳不足时选择婴幼儿配方奶粉作为补充,13个月起应逐步添加多元化的乳制品。
中国孩子的“吃奶”习惯养成时间越来越早
调查显示,中国孩子的“吃奶”习惯养成时间越来越早,1-3岁孩子平均1.9岁时就开始吃奶酪了。各个年龄段的孩子日均奶酪摄入量均在25克及以上。按照10千克牛奶约等于1千克奶酪来看,奶酪有助于补充每日乳制品摄入量。
超七成青年公众每周至少会购买一次奶茶
调查显示,奶油蛋糕/奶酪蛋糕(54.5%)、牛奶咖啡(48.5%)、奶茶(47.6%)、牛奶布丁等甜点(45.1%)成为人们日常食用乳制品的新选择。其中,年轻人购买奶茶时最关注“奶”,73.3%的青年公众每周至少会购买一次奶茶,明显高于中年公众。报告指出,乳制品多种表现形式,多样化的选择可以更好地保证乳制品摄入。
超七成公众在早餐中经常食用乳制品
调查显示,63.3%的公众坚持每天吃早餐,超过九成公众每周有4天以上吃早餐。72.2%的公众在早晨中经常食用乳制品。相比乳品消费大国早餐食用酸奶、奶酪、黄油等多元乳品,中国公众早餐中的乳品选择较为单一,多见常温奶。
报告表示,不吃早餐容易导致午餐摄入能量过多,并且影响胆囊健康。早餐应当补充优质蛋白质,以肉、蛋、奶和豆制品为主,同时摄入少量脂肪以及合理的碳水化合物。可以选择牛奶、奶酪、鸡蛋和全谷类。
数据采集:林芯芯
设计:欧阳静
数据来源:2022中国奶商指数报告
日炎炎,一杯冰奶茶俘获了多少人的胃,但是你知道吗?南京奶茶近五成被年轻女性喝了 80后90后贡献近8成……口碑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7月,南京全城线下奶茶整体消费环比增长10%,许多网红奶茶单个门店的日均销量超过千杯,而部分门店单日峰值更是超过了3000杯。
奶茶消费80后、90后贡献近8成 年轻女性战斗力惊人
总体而言,南京的奶茶消费呈现出各年龄层被“一网打尽”的现象。无论是男女老少,都心甘情愿掉落到这一“甜蜜陷阱”中。而年轻群体当仁不让地成为奶茶消费主力军。根据口碑数据,7月份南京的奶茶消费中,80后、90后人群的贡献达到了83%。其中,80后、90后女性体现出了超强的战斗力——她们喝光了全市51%的奶茶。对于大部分年轻女性而言,奶茶在其心中的地位已逼近甚至超越一日三餐。
有意思的是,尽管在喝奶茶这件事上,男性的整体作战力要弱于女性,但男性消费者的人均奶茶消费金额并不逊于女性。根据口碑数据,7月南京奶茶消费中,80后女性和80后男性的人均消费金额并列最高。
从星座分布的角度看,天秤座荣登奶茶消费冠军星座,南京每10杯奶茶中就有1杯被天秤座买走。而白羊座对于奶茶类饮品最为无感,在十二星座奶茶消费排行榜上“稳居”末位。
气温升高口味趋淡 珍珠红豆最受欢迎
考虑到杯型、冷热、配料组合等因素影响,目前南京奶茶店可选的单品总和接近百种。但总体而言,南京消费者对奶茶口味的偏好较为统一:珍珠奶茶、红豆奶茶与布丁奶茶三者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了22%、10%以及7%,是南京消费者最常点的口味。
不过,南京市民的奶茶口味偏好也会随着气候的变化发生细微的改变。口碑数据显示,4-7月间,随着气温升高,红豆、布丁等偏甜口味的奶茶和各类岩盐奶茶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而糖类含量更低的原味、乌龙等奶茶品类份额则逐渐增长,总体口味偏好随着气温攀升趋向清淡。
值得一提的是,和豆花、粽子一样,奶茶界同样有着“甜咸之争”:岩盐搭配芝士等饮法在北京、上海、太原、西安等城市较受欢迎,而在苏州、杭州等嗜甜的城市,红豆、布丁口味的奶茶是绝对主力。
排长队成最大槽点 手机预点单成新宠
南京市民对于奶茶消费多大的热情,就对买奶茶排队有多大的抱怨。口碑平台上消费者的评价也显示,“大排长队”成为网红奶茶店的最大槽点。口碑为此发布了一些避免排长队的小窍门。
首先当然是避开奶茶门店销售高峰期,一般在工作日的中晚饭时间以及周末,上午12点之前或晚上8点之后购买奶茶,排队概率会明显降低。
其次是避开拥挤度最高的那些奶茶门店。数据显示,网红奶茶品牌在南京各大商圈的门店是排队“重灾区”。因此,消费者在逛街前或回家路上,到交通枢纽等非商圈店内购买一杯网红奶茶,也是避免排长队的一个办法。此外,在去往奶茶店的路上提前通过口碑App这一类平台预点单,预约时间到店自取,也能避免排队的最佳选择。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 徐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