圾分类,除了小区、机关、学校外,遍布杭州的餐馆、饭店也是重要一环。相对居民的生活垃圾,餐厨垃圾中有易腐垃圾、塑料、纸张等,成分复杂。如果分类不做好,既会造成资源浪费,又会给环境带来压力。
垃圾分类,餐饮业在行动。在西湖区,外婆家旗下的9家门店率先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日常平均分类正确率达90%以上。此外,外婆家还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切合自身企业特色的垃圾分类管理体系,让每家餐厅都成为垃圾分类“实践点”。下面,来看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分享的心得——
外婆家餐厅门口的垃圾分类宣传标语
餐饮业垃圾分类,“人”最关键。
我们实行垃圾分类门店经理负责制,同时按区域划分职责,落实到“人”;每月不定期进行垃圾分类基础知识培训,提升员工的分类意识。
比如,外婆家的厨师在工作时,身边放着“月牙盒”,后厨的各个角落,都放置着黄、绿两个垃圾桶。打荷(准备佐料)、墩头(切菜)、洗菜……工作中产生的垃圾,厨师们先用“月牙盒”收集,再到垃圾桶旁分拣,从源头分类投放。
而在每家外婆家餐饮店的垃圾存放点,都有可回收物、易腐(餐厨)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四种垃圾桶。餐厅各个部门产生的垃圾,被再一次分类,清运后分别处理。
我们成立专门的督查组,每天抽查垃圾分类情况,与员工考核挂钩。慢慢地,垃圾分类的理念根植在每个外婆家员工的心里,并且践行。
外婆家餐厅内的垃圾分类宣传标语
通过减少浪费,实施垃圾减量。
我们从减少塑料制品和一次性消费品的使用着手,一次性木筷子、非环保塑料餐具等尽可能不用。我们还积极推动光盘行动,倡导顾客按量点餐,尽量做到光盘,吃不完的剩菜打包带回家,实现垃圾减量。
外婆家餐厅还成了垃圾分类宣传站。
我们在店内显要位置张贴垃圾分类宣传海报,营造良好的分类宣传氛围。通过餐饮行业特点,利用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的传播方式,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垃圾分类益处,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大家只要来到外婆家,就能受到一次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让人人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时候,大年三十都在外婆家过,大大的圆台面铺好,椅子东拼西凑,有些是大椅子叠小椅子,还有的是矮凳子加个靠垫来垫高,大人小孩都有位置坐。外公外婆都是宁波人,拿手的是宁波菜。记忆中,外公掌勺,外婆打下手,白斩鸡、海蜇头、咸呛蟹、五香牛肉、四喜烤麸、手撕鳗香、椒盐腰果、苔条花生、白切肚片、爆鱼、酱鸭、油爆虾摆得满满一桌,年夜饭的12个冷盘不能少,再来几个硬菜,水笋烧肉、咸菜汤黄鱼、走油肉、老母鸡汤等,就可以先开席啦。接着,外公开始做热炒,我们边吃边等,不一会儿,冒着热气的炒菜上桌了,芹菜炒乌贼鱼、冬笋炒鳝丝、红烧鲳鳊鱼、葱油芋艿、青鱼甩水,孩子们大快朵颐,大人们包春卷、做汤圆、蒸八宝饭,忙进忙出,好不热闹。最后,外公的拿手压轴菜——虾仁炒青椒一上来,我们小孩子都拍手叫好。外公外婆总是最后才坐到饭桌上,看我们吃得肚皮圆滚滚的,露出心满意足的笑容。
有个场景我始终忘不了,90年代初那会儿,还有乞讨者上门讨饭,除夕夜,有个爷爷带着孙子敲响了我们的家门,我们好诧异,这会儿应该是家家户户吃团圆饭的时候,怜悯之心油然而生,台面上有的菜都盛到爷孙的碗里去,包括我们最爱吃的虾仁炒青椒。抓一把糖、一把瓜子塞到小孩的口袋里,再拿上几只橘子,生怕他们不够。爷孙俩很高兴,眼里泛着光,连连道谢,那时的乞讨真正讨的是饭。三十年过去了,爷孙俩的模样已经不记得了,但那幕场景却始终印刻在我的脑中,全家团圆的日子里,一墙之隔,情境大不相同,然而联系在一起的亲情是永远不会改变的。那年的孙子一定已经长大成人,他还会记得曾经的日子里,爷爷为他付出的爱吗?
晚上八九点的样子,外面的鞭炮声此起彼伏,越发浓烈,隔着大木门的外婆家也热闹非凡,大人们聊着这一年来的趣事,小孩们看着春晚,嬉笑打闹。发红包的时间到了,孩子们排排坐,一脸兴奋,待红包拿到手,兄弟姐妹们攥着一沓红包再跑去给父母:“这是外公外婆的,这是大舅舅的、小舅舅的,这是姨妈和小阿姨给的”。最后,哪里分得清是谁给的呐。发完红包,舅舅就会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箱烟花爆竹喊我们下楼,我们手里放着小烟花,抬头看着大烟花在空中绽放,等放炮仗的时候,又一股脑地捂着耳朵逃上楼去。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家已是四世同堂。外公已经不在了,年夜饭按惯例都去饭店吃,总感觉失去了儿时的年味。去年的疫情让我们在大年夜又聚到了外婆家里,这一次,大家分工合作,切菜、炒菜、装盘,包春卷、包汤圆、摆圆台面、放碗筷,我们仿佛又回到了最初的时光,外婆老了,依然忙进忙出,依然最后一个上桌吃饭,依然带着笑容看着我们满足地吃饱肚皮,依然拿出她早早就准备好的红包。我的女儿接过了红包,亲昵地跑过来依偎着我,稚嫩地说道:“妈妈,你看,这是太太给的红包!”
作者:上海市宝山区融媒体中心 周怡微
编辑:盛杰
<>外婆喊你回家吃饭啦”!到过外婆家吃饭的人一定对这句奶里奶气的到号提示不陌生,店店排队、餐餐排队的“外婆家现象”已然成了餐饮界的传奇。
外婆家以超高性价比的菜品和专业的贴心服务俘获了咱老百姓的芳心。当下,老老少少、亲朋好友外出吃饭,若要挑选个毫无冲撞的餐厅,首先想到的就是外婆家。
如今,又杀出来个金牌外婆家!延续了外婆家的一贯主张,但装修更加时尚自由,菜品更加精致美味,服务更加细致入微。
那么问题来了:求图求真相!金牌外婆家的脑残粉,自觉自愿做个大自然的搬运工,将我吃过的菜品一一列举简要介绍,力争让观客们不花一分冤枉钱、不点一道失败菜,聚餐、请客倍儿有面儿!
【咯吱茄泥】18元。通杀挑食的小朋友!很多宝宝都不喜欢吃茄子,但是这道茄泥的卖相第一时间就先吸引到了他们的注意力,加之肉松、薯片都是孩子们的最爱,复合的食材与口感,妈妈再也不用担心宝宝挑食不吃茄子啦
【嵊州糟拼】42元。酒的味道有些冲,嗜酒的朋友们一定喜欢这口儿~鸡肉皮脆肉嫩,贴骨的部分还带有些许的血丝;五花肉看似肥厚,但因为酒精的功劳,一点儿不腻;牛舌出品最佳,没有丝毫的腥臭味儿,用来下酒没治了
【麻辣醉蟹钳】26元。次次必点!浸透了椒麻香气的蟹钳肉质饱满,细滑的蟹肉更是百吃不厌
【来自星星的你】卖相已然先醉了。酥皮层次感超级丰厚,且并没有因为水果、卡仕达酱的加入而变得湿塌塌,全称坚挺。
【鲞扣肉】52元。不如外婆红烧肉,感觉没有江浙菜那般的重色重甜,不过完整的片片五花肉却也够软烂,垫底的笋干最是讨喜,饱吸了肉质和咸鱼的精华
【外婆鱼圆】28元。鱼丸空气感十足,仿佛能吃出棉花糖的口感,非常适合牙口不好的老人。我则是对此不感冒,偏心于食神里面duang duang的劲弹赶脚。汤底很是鲜美,还搭配了喜人的翠绿蚕豆和脆脆的笋片
【外婆文火牛肉】78元。有人欢喜有人愁。老公爱这般大口吃肉的爽快,我则喜欢带肥有筋的牛肉。倘若您是挑剔的“食瘦”人群,那么这道方方正正、无骨利落的牛肉一定是不二之选
【椒盐蛇段】98元。相信我,没有一丁点儿的腥臊,但也吃不到多少蛇肉,面糊过后基本就咬到蛇骨了
【相思花生沙冰】28元。头次吃花生沙冰却看见了红豆,这不是应该在红豆沙冰里才出现的食材么?不过红豆也是我的大爱,只可惜花生酱放得不够多,花生的醇厚香气没有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小盆栽布丁】26元。比想象中大了一倍的盆栽!厚厚的巧克力粉下面藏着的是奶油、果泥、海绵蛋糕以及果肉,酸酸的并非布丁哟
【外婆老法虾仁】58元。类似于宫爆口儿,却也搭配了传统做法的虾仁应有的醋,混合起来竟有些泰式的风味
【香酥屌丝鸭】68元。鸭子跟咱北京的烤鸭个儿头比起来那肯定是相差悬殊,不过足够5人食用。有梅子酱在旁,配着肥厚的鸭皮、流汁的鸭肉,哎玛, 太幸福了
【瓦罐牛蛙】58元。惊艳之作!大块大块的田鸡充盈着大肚罐子,好像捞不完的赶脚~宫爆味道的弹口蛙肉搭配清爽的白米粥,各盛半碗,搅拌融合,二者结合得真是天衣无缝啊
【杭州酱萝卜】16元。貌不惊人,但味道是真真儿的酸甜爽口!咯吱咯吱的萝卜片开胃解腻
【五香脆皮肠】39元。不知为何算作凉菜,因为上桌时是热的。大肠很耐嚼,越到后面越有内脏的香气,脆衣表皮又增添了脆脆的口感
【外婆神仙鸡】78元。肉质软烂脱骨,太适合老人与小孩子食用了~里面还搭配了猪蹄,增添了胶质
【葱油泡泡饼】22元。介乎于油条和排叉的口味与味道,香葱时不常的迸发香气,很是提味儿
【新派烤肉】42元。卖相朴素却又不失美感~肉存在着纹理,但不塞牙,腌制的味道已然丝丝入扣
【冬阴功鱼片】52元。正经泰式冬荫汤的味道!在杭帮菜馆能吃出浓浓东南亚风情也真是醉了~龙利鱼软滑细嫩,金针菇滑丢可爱
【咖喱牛蛙】58元。又是一道浓浓的异域风情~咖喱酱调配得恰到好处,既有正统的香料融合,又迎合了国人的喜好,不会过于辛辣。牛蛙新鲜,肉质弹牙
【宁海小土豆】16元。怎么就觉得土豆摆在这张纸上就上了好几个档次呢~
【杭州爆虾腰】42元。惊艳!北方的爆三样过于油腻,这道爆虾腰腰片火候掌握得刚好,既断生又没有过老,虾仁比想象中大颗,毕竟只是配料,且鲜嫩弹牙
【杭儿虾】56元。好吃死了!且被我封为补钙神器呀哈~虾既有酥脆的口感,又有虾肉的存在,料汁是南方典型的酸甜口儿,真是老少皆宜的一道招牌菜
【外婆肥牛】39元。鲜嫩的肥牛不是重点,滑滑的蛋液也不是点睛之处,石锅底层的韩式泡菜才是这道石锅的惊艳之处!三种食材非常搭调,互有加分,一勺子三种味道、三种口感,美妙!
【天妇罗臭豆腐】32元。绝不只是噱头,味道真是赞!臭豆腐怎么就和天妇罗、蛋黄酱还有柠檬草这么搭配呢!金牌外婆家真是创意十足啊
【麻嘴腰花】49元。一上桌就是扑鼻的椒香,忍不住加碗米饭,把腰片吃个痛快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