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长城网
长城网讯(记者郭洪杰 张晨光)“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我很激动。对餐饮行业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鼓舞!”2月19日下午,省人大代表、河北玉兰香保定会馆饮食有限公司董事长梁连起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说。
省人大代表、河北玉兰香保定会馆饮食有限公司董事长梁连起。长城网记者 张晨光 摄
政府工作报告第20页提出“扎扎实实推进冬奥会筹办工作……全面提升住宿、餐饮、交通、安保、医疗、志愿者等服务保障水平。”作为崇礼菜单计划任务总顾问,梁连起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把河北冀菜准备好,为来自世界各地参加冬奥会的运动员、教练员服好务,为河北冀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作出自己的努力。
直隶官府菜。
东京奥运会让世界记住了寿司,汉城奥运会让世界记住了泡菜,北京奥运会则让烤鸭走向世界,那2022年冬奥会让人们记住河北的什么呢?梁连起在今年河北两会上提出打造冀菜饮食文化博物馆的建议。
梁连起表示,冀菜饮食文化博物馆定位于一座“能吃的”博物馆,项目建成后,将收纳河北各地的特色菜和特色农产品,让参观者在博物馆就可以吃到河北的各种特色美食。同时,形成“游直隶总督署、品直隶官府菜、观直隶餐饮文化博物馆、住直隶文化酒店”的文化旅游线路,填补全国饮食文化主题博物馆式休闲度假旅游景区的空白。
冀菜饮食文化博物馆效果图。
据介绍,冀菜饮食文化博物馆项目总规划面积50亩,一期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目前主体已完工,处于装修阶段,计划于2022年开业。
“唱戏的腔,厨师的汤。” 为了让冀菜饮食文化博物馆有特色,梁连起有“绝招”。他不仅有老汤,还有获评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收藏明、清、民国菜谱数量之最”的百种千册老菜谱,包括明代的《野菜谱》、清代的《直隶会馆徽信录》、民国时期的《直隶省烹饪实习目录》等珍本,还有历史传承的老温盘。作为直隶官府菜烹饪技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梁连起希望在2022年能够让更多人记住冀菜的味道和冀菜品牌。
《直隶省烹饪实习目录》。
2022年冬奥会为河北餐饮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冀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为借冬奥东风,梁连起表示,要大力发展冀菜文化产业链,提升冀菜知名度,叫响冀菜品牌,这是每个河北餐饮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将谱写冀菜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厨容易,开店不难:重庆易厨易店餐饮培训学校
快餐逐渐占据着餐饮市场的主导消费,人们日常工作节奏的加快更是推动了快餐的迅速增长。对于想创业做快餐的人来说,很多会首先考虑品牌加盟,那么现在餐饮市场快餐加盟店10大品牌有哪些呢?
1、快餐加盟店10大品牌——肯德基
肯德基1987年在北京前门大街开出中国大陆餐厅,经过20多年的发展,肯德基已是中国规模更大、发展 快的快餐连锁企业之一。
2、快餐加盟店10大品牌——赛百味
赛百味是一间起源于美国的跨国快餐连锁店,主要贩售三明治和沙拉,是世界上扩张最快及最大单一品牌连锁店。
3、快餐加盟店10大品牌——吉祥馄饨
吉祥馄饨自1999年成立伊始,就专注于馄饨产品的研发、传播及推广。 “吉祥馄饨”已经延伸的市场遍布全国40多个城市,所到之处受到了当地消费者的欢迎与厚爱。
4、快餐加盟店10大品牌——永和豆浆
永和豆浆始终秉承“以人为本,永续经营”的理念,以永和豆浆、米浆为主打产品,本着“发扬传统美味、提供健康饮食、传播中华文化”的初衷,永和于上世纪八十 年代开始创业历程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特有的企业文化。
5、快餐加盟店10大品牌——粥面故事
“粥面故事”现售产品有粥、面食、盖饭、小吃、家常小炒等,“绝对传统,真正中国”的美 味食品使南粥北面成为消费者身边的家、一日三餐的首选之地, 在京城人们心目中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6、快餐加盟店10大品牌——汉堡王
汉堡王目前已在76个国家和美国本土有超过12,100家餐 厅。加盟商应注册一家具有法人资格的实体作为开发和经营主体。
7、快餐加盟店10大品牌——华莱士
2001年1月,华莱士创始人“华氏兄弟”创建了餐厅——福州师大餐厅;十多年来,华莱士不断壮大,已发展为目前中国本土的食品服务企业。
8、快餐加盟店10大品牌——嘉和一品
嘉和一品已在北京开设直营餐厅近百家,加盟店30余家,作为国内发展速度 快的民族餐饮企业之一。
9、快餐加盟店10大品牌——庆丰包子铺
北京庆丰包子铺已有60多年的历史,创建时的字号叫“万兴居”,经营包子、小吃、米饭、炒菜等。因包子选料严格,制作精细,口味纯正,生意十分红火。
10、快餐加盟店10大品牌——比比客
截止到九十年代,炸鸡在韩国仅是啤酒店里提供的下酒菜。而韩国代表性餐饮品牌——比比客创造出全新餐饮文化, 让宝宝与妈妈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品尝到 美味的鸡肉菜品,这就是新概念主题餐厅——比比客Premium Café 。
创业做餐饮其实很简单,一手的餐饮技术就可以撑起一家店。但是要经营长久,还要学会运营。易厨易店餐饮培训,不仅有上百种餐饮小吃技术培训课程,更能量身打造开店技巧、经营指南等运营大课程,提高店铺的软、硬双实力,在优胜劣汰的餐饮行业中,用更好的竞争力,维持发展取得成效。
>公司官网宣传的料理包
“我怀疑今天午饭,吃的就是料理包。”
刚一入口,就察觉盖饭还凉着,这让李仁(化名)断定:自己在和合谷店内点的鸡排饭,并非后厨现炒,而只是加热。“热都没热透”。
无疑,料理包已然站上了风口,它并非起于快餐时代,但底色烙上了懒人经济印记,趁势外卖风靡悄然“起飞”。
尽管饱受争议,但料理包品牌高管简敏军并不避讳这一产品的普及,“就米饭类的外卖而言,料理包应该能占到80%—90%。”
近期,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调查发现,料理包搅动餐饮市场的背后,低价成了攻城略地的利器。对于家常菜来说,不仅“万物皆可料理包”,且单价低至1.2元每份,常见的宫保鸡丁、回锅肉单价4-5元,最贵的单品台式红烧牛肉也仅为每份12.3元。
“消费者一般吃不出来。”如今,一边是料理包已经遍布快餐店、外卖店等诸多场景应用,另一边则是需求之下,规范化生产是否实现的行业思考。
几分钟上菜,“再加热”的黄焖鸡
“老板,一份黄焖鸡米饭。”食客放下背包,摘下口罩,一局消消乐还没玩完,服务员已经将菜端上餐桌。
看着脱骨的鸡肉、软糯的土豆,脑子里难免闪出疑问:“这么快就做好了?”
不过,很多时候,同理心泛起,很快也会浇灭疑虑:店家或许凌晨三四点就起床了,洗土豆、炖鸡肉、泡香菇……开业之后食客上门,自然只需要加热就好。
事实上,这样的情景似乎已成过去式。这只鸡,或许在几个月甚至一年多以前就已经被宰杀,土豆、香菇、胡萝卜等配菜也非当季采买。点餐之后,店家只需取出对应料理包,按照说明书加热,便倒进餐盘。整个过程,缩短至几分钟。
“料理包具备快捷、方便、卫生、无明火等特点,满足了城市生活节奏加快的需求。”采访中,餐饮老兵林杉(化名)向贝壳财经记者推荐:“如果你只想开个外卖店,料理包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主要是节约了成本,料理包本身成本低,还能给你节约时间、人工、场地、甚至厨具。”
“一份黄焖鸡的料理包在6块钱左右,加上米饭餐盒,就算一共8块钱,而消费者在外卖平台上打折后实付款也在20元左右,再扣除一些其他成本,商家每单纯利应该能在5元以上。” 林杉算了一笔账。
近日,贝壳财经记者走访了一些餐饮店,当以顾客身份询问时,商家并不否认自己使用的是料理包。“一天200多单,料理包的确节省了时间,而且我们是加盟的连锁餐饮,配方是品牌方自主研发,自建中央厨房,不是小作坊生产,其实更加卫生,而且保证了口味一致。”有店家表示。
此外,料理包的渗透程度不一,记者问及米线店员工时,对方表示,米线是自己煮,青菜也是新鲜的,料理包主要是荤菜和酱料。“我们选的料理包是保质期30天,很多人自己也会买着吃的。”
同样做焖面生意的赵青(化名)告诉记者:“我们做焖面的,提前焖好一大锅,订单来了几分钟就能加热好,配菜少,不需要料理包”。
尽管并不接触这一产品,但他对此也不陌生:那些订单多,菜品多的外卖店更喜欢用料理包。
商家提供的报价单
个位数售价:家常菜可定制,“卤肉饭基本都是料理包”
“消费者一般吃不出来,现在很多快餐店、外卖店都是用的料理包,属于普遍现象。”料理包企业销售夏冬(化名)告诉贝壳财经记者。
这是一家在业内小有名气的企业,记者提及计划开外卖店,夏冬提供了详细资料,包括产品名录,公司简介以及一系列料理包报价。
记者看到,报价单十分详细,分为便当、小吃系列、蒸煮系列、面类产品、粥、炒饭类以及汤类、配菜(小咸菜)、酱汁产品等。标注为便当、小吃系列的报价表涵盖食品多达60种,基本涉及主要家常菜,从宫保鸡丁、辣子鸡到巴西烤肉以及意式红烧汁烩牛腩等。
这些产品批发主要为60份/件和160份/件,单价从3元-8元不等。其中,最便宜的单品为美式黑椒牛肉饼(汉堡用,40到50克),每份1.4元,每件160份,对商订单通常是100件起订。而玉米鸡肉丁、酱爆鸡肉单价也较低,分别为3.7元和3.9元。相比之下,最贵的单品为台式红烧牛肉(600克),每份12.3元,每件20份,主要提供给高级餐厅会所使用。
此外,报价单标明料理包贮藏为-18℃冷冻,保质期365天。公司可做简餐、便当、快餐、拌面、汤面、米线、煲仔饭系列产品使用,此报价一个月内有效。
夏冬告诉记者,自己的客户主要是商家,外卖店客户居多,但连锁餐饮店拿货较多。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部分料理包企业也有线下门店,而其合作伙伴中,可以看到诸多连锁餐饮品牌的身影,比如华莱士、魏家凉皮、台资味、吉野家等。
业内人士介绍,餐饮企业的毛利率一般在65%以上,而使用料理包可以进一步压缩成本,提升利润。
贝壳财经记者浏览电商平台看到,“5分钟闪电出餐”“无厨师、无明火、无油烟”“免清洗、免切菜、免调理”等宣传语随处可见。
料理包的价格更是吸睛利器,每份售价大多为个位数。
夏冬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他家销量最多的料理包为台湾卤肉1号和2号,“你们现在吃到的卤肉饭基本都是料理包”。记者对应报价表看到,台湾卤肉1号,120克售价为4.8元,150克售价为5.6元;台湾卤肉2号(170克),每份售价为5.8元。
“料理包之所以给人一种价格低廉的感觉,是因为原材料主要是大批量采购,价格也就会低很多。同时料理包都是工业化大批量生产,不管加工、烹饪、包装环节都是机器自动化流水线生产,省去了大部分的人力成本,这样下来料理包的销售价格自然就显得低廉了。”有企业人士称。
料理包成外卖CP,有企业年入过亿元
有数据称70%的外卖都是料理包,凭借着低价和便捷,料理包正在“拿下”外卖市场。
料理包品牌当头菜高管简敏军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就米饭类的外卖而言,料理包应该能占到80%—90%。在他看来,外卖商家使用料理包是必然趋势,“假如你开了一家外卖店,生意很火,每天订单量100多,甚至更多,你需要请多少人去炒这个菜,骑手在外面等着,又给了厨师多少时间去炒菜?另外,你自己准备原材料,也需要场地,备料的种类、数量,这些都是波动的,很难精准把握。”
简敏军抛出一系列基于现实的“灵魂拷问”,而这些料理包都可以轻松解决。不仅如此,标准化生产出来的料理包可以保证口味一致,同时,整个制餐过程人工参与频率大大降低,减少了很多卫生问题发生的风险。
据简敏军介绍,他们集团生产料理包的方式是自建机械化工厂,“随着订单量的上升,我们现在已经有3个工厂,分布在山东、陕西等地,平均每天总产量在20万包左右。”
料理包是由于消费场景及行为迁移所衍生出来的一个品类,从销售端来看,季节性周期不明显。“六、七月份算是淡季。我们每年可以生产约7000万包料理包,年营收过亿元,但是餐饮行业净利率并不高,也就几个点吧。” 简敏军称。
前不久,胖哥俩肉蟹煲被曝存在食品卫生问题,其中一个细节引发关注,“胖哥俩肉蟹煲门店发现牛杂料理包,宣传时强调加入新鲜牛杂”。
尽管有网友表态抵制料理包,但部分网友对此很淡然,“料理包已经是一个产业了,很多看上去高大上的外卖店,几乎用的都是料理包”。
记者调查了解到,当前,料理包行业需求量旺盛,很受B端用户欢迎,C端用户对其反感度也在下降,甚至有消费者开始在家里囤料理包,“和外卖一样好吃,又比外卖便宜。”
同时,负面声音也将这一市场的问题不断放大,包括依然存在的售后问题,比如产品出现软包、包装破损、口味太差等。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料理包行业集中化程度不高,这个市场有一定门槛,同时存在资产投入大、利润回报低的特点,这就拦住了一批资金实力不够、追求高回报的人。
“市场上除了几家大公司之外,小作坊的确很多,前几年一些负面报道也加重了消费者对料理包的反感情绪。从源头来看,专业厂家的冷冻技术可以确保食材成功锁鲜,而且不添加防腐剂,这和我们买的冷冻水饺其实是一个概念。”在料理包行业有着10年从业经验的王豆豆(化名)说。
王豆豆也透露,问题容易发生在运输过程或者存储过程中,一旦提前解冻没有尽快食用,又人为复冻或者常温放置较长时间,食物肯定变质。“这个是不可控的,商家也好,消费者也好,只能自己去筛选靠谱的料理包企业,选购前可以查看他们的卫生安全资质,询问原料产地,了解制作工艺和物流方式,至于口感,现在很多料理包企业都可以根据客户的配方要求定制。”
搅动餐饮市场,一年保质期真的“香”吗?
冷冻料理包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末期。如今,坐上了懒人经济和Z时代年轻人的发展快车。
简敏军感受到,从2015年起,料理包订单就一直在上升,外卖兴起以及餐饮业人工成本上涨,激发了料理包市场需求旺盛。
步入后疫情时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产品需求逐渐被重塑,消费者不断追求科学饮食和营养均衡以及方便、快捷性,以95后、00后为代表的年轻消费群体逐渐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主力军,消费群体的迭代也为以速冻调理食品为代表的即食、即烹类预制菜产品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今年4月,味知香登陆A股,成为“国内预制菜第一股”。
味知香主营肉禽类、水产类、其他类三大产品品类200余种半成品菜的开发、生产、销售,旗下也有料理包产品。
在招股书中,味知香提到,“我国的半成品菜市场参与者众多,竞争较为激烈,进入门槛相对不高,生产企业仅需要具备半成品菜的基础加工设备和必要的前期投入就可参与半成品菜市场。”
目前,不少A股上市公司进入了料理包市场,比如双汇发展、得利斯、圣农发展、龙大肉食等。其中,得利斯预制菜产品主要以定制化产品为主,为大型餐饮集团、快餐连锁等提供团餐、定制料理包等,暂未在线上线下零售。
圣农发展的食品七厂是以中餐为主的食品厂,料理包产品品种有几十种,在沃尔玛等超市可以买到。此外,龙大肉食曾对外表示,公司冷冻调理品主要包括料理包(预制菜)、培根、丸子和面点等产品,销售渠道主要是餐饮渠道(如火锅、西式连锁、烘焙、烤肉等)。公司冷冻调理品业务发展很快,2020年销售收入在4亿元左右,除了继续发力B端,也开始布局C端,包括商超系统与新零售(社区团购)。预计2021年,公司冷冻调理品销售额为7亿-8亿元。
“近几年,料理包的销量高速提升,产品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多,再叠加新冠疫情后懒人经济的推动,市场规模扩张很快,尤其是在外卖上,商家为了节约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等,越来越多地开始使用料理包。”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贝壳财经记者,料理包是工业化产物,也推动了餐饮业标准化进程,优点很突出,比如它的便捷性等。同时,短板也很明显,比如日期的控制,料理包在营养口味、产品品质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朱丹蓬称,从食品安全和营养膳食的角度看,目前市场上料理包产品的保质期普遍在半年到1年,甚至还有1年半的,这就意味着,用料理包制作的餐食,口感必然不如现炒现做的。其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对料理包的认知度、包容度会逐渐提升,这也要求料理包企业更应该规范化生产,加大对产品研发的投入,补齐短板。
对此,华安证券分析师认为,预制菜行业处于蓝海竞争阶段,整体呈现区域化、分散化、小规模的市场特征,冷链物流、销售渠道和产业链延伸都是需要攻克的难题。未来行业的规模化发展是大势所趋,鉴于当前国内预制菜品在 C 端较低的渗透水平及高成长性,率先卡位战略制高点、建立品牌势能,并通过完善供应链体系最大化上游食材的集约化生产及对物流仓储环节的精准调控的企业,有望在当前零散的竞争格局中脱颖而出,成长为全国性龙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阎侠 编辑 王进雨 宋钰婷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