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看西游第4186期)
文/蜗牛
唐僧应该是东土大唐子民中最幸运的一个,他能够在万千人海中脱颖而出,被李世民相中去取经,又能够收下三位曾经在天庭中任职的大佬们为徒,并顺顺当当的登上了别人奋斗一生都难以企及的旃檀功德佛之位,他应该被称为“大唐锦鲤”。只是,他的三位徒弟中的两位都身居要职,却是互不相识的,到底是谁造成的这种局面呢?
说的是两位徒弟又是身居要职,我们就应该先排除掉孙悟空这个徒弟。因为他在天庭就没有摸到过上层社会的门槛,只做过喂马的弼马温和看桃园的齐天大圣,完全拿不出手啊。那么,剩下的两个人便是今日的男主角。
八戒地位有多高呢?
他曾是天界的海军司令手握8万水军,闲来无事还能去参加个蟠桃会,一般的神仙见了他都得点头哈腰的,天蓬元帅的名号在天庭响亮。
沙僧的地位又如何呢?
他曾是天界的卷帘大将,平时跟在玉帝身边卷一卷帘子,再环顾四周看有没有心怀不轨之徒,跟在玉帝身边做保镖,据他所言:南天门前他为尊,凌霄殿上他称上,如此说来也是天界的一枚风云人物。
< class="pgc-img">>唐僧他们途经流沙河时,八戒就和沙僧打了一架,在争斗的中途他们进行了一次“友好”的对话——
八戒使钯架住道:“你是个什么妖精,敢在此间挡路?”那妖道:“你是也不认得我。我不是那妖魔鬼怪,也不是少姓无名。”八戒道:“你既不是邪妖鬼怪,却怎生在此伤生?你端的什么姓名,实实说来,我饶你性命。”
按照他们下凡的定律来说,只有八戒投了一个猪胎,沙僧只是被打了一顿就被扔到凡间,容貌没有丝毫的改变,二师兄怎么能认不出来呢?蜗牛以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八戒属于公职外放人员,虽身负重任却也是个将军的工作,每日都在外面视察和组织任务,而沙僧却是玉帝近身的保镖每日都跟在身边,所以他两没有见面的机会。
< class="pgc-img">>第二:相比较有妖怪出没的西牛贺洲来说,天庭还是比较安稳的,没有什么大事的八戒当然不会去见玉帝,所以他和沙僧没有见面的机会。
第三:沙僧是在蟠桃会上被贬的,所以也失去了同八戒会面的时间。
他两都是玉帝选中的取经人,玉帝当然不会让他们见面,万一他两哥两好的聊一聊天界的事,他可无力挽回,再说取经这种事向来是互相磨合的,没有争吵该多无聊啊!
前往“蜗牛看西游”公号,可看到相关文章《沙僧吃掉的九个取经人是谁?化着九股阴风云了哪里?》
角风谈西游系列文章:
杨角风本人属于易胖体质,为了减肥也是费尽周折,但每次减下来用不了多久,又会恢复到减肥前。
为此也多次受到朋友们的嘲笑,终于在又一次减肥失败之后,有个损友在群里发了一张猪八戒减肥的图片,让我认命 。
看到这张滑稽图片,我(杨角风)一乐,鼻涕泡都笑出来了。是啊,猪八戒西天取经足足走了十四年,十万多里路,还挑着担,吃着素,风餐露宿的,怎么就瘦不下来呢?
为了探索猪八戒瘦不下来的原因,我是足不出户,废寝忘食,足足研究了好几天的西游记原著,终于被我找出了猪八戒瘦不下来的秘密。
杨角风谈西游系列文章:读完原著才解开疑惑:猪八戒吃素,还走了十万八千里,为啥没瘦?
< class="pgc-img">>一、
要说取经四人组中,最需要减肥的人,无疑就是猪八戒了,很多时候,他的肥胖都已经限制了他的法术施展。
比如变化之术,在通天河陈家庄,面对灵感大王要吃童男童女,孙悟空提出他跟猪八戒一人变化成一个小孩子,去跟灵感大王斗。
结果猪八戒直摇头,嘴里说着自己变不了小女孩,弄得唐僧也老大不高兴:你这猪头,平时总在吹嘘自己会什么三十六般变化,怎么真遇到事情了,反而不行了呢?
猪八戒急忙解释道:
“你看师父说的话!我只会变山变树,变石头变癞象,变水牛变大胖汉还可,若变小女儿,有几分难哩。”
孙悟空也不信,还举着棒子要揍猪八戒,逼着他变化,猪八戒没法儿,只能念动咒语变成了一个胖女孩:
“这呆子念动咒语,把头摇了几摇,叫:‘变!’真个变过头来,就也象女孩儿面目,只是肚子胖大,郎伉不象。”
孙悟空这才相信了猪八戒的话,自己吹了一口气,帮助猪八戒完成了变化。
包括在宝象国的时候,猪八戒说自己可以降妖,还会变化之术,结果却只能变大,很难变小。
因为太胖,所以动不动就会累,而且目标太大,不容易隐藏,所以有些打探的工作也只能让孙悟空变成小蜜蜂去做。
猪八戒也委屈啊,我都走了十万八千里了,挑担的活也是我干的,动不动还跟着猴哥一起降妖,怎么就是瘦不下来呢?
< class="pgc-img">>二、
其实想减肥很简单,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要么你摄入的少,要么你消耗的多!
可是猪八戒这一路走来,消耗的地方太多了,单不说光走这十万八千里有多累,路上还要跟着猴哥打妖怪,关键是他还挑着担子呢啊。
有一次他就累得走不动了,向孙悟空抱怨道:
“哥啊,你只知道你走路轻省,那里管别人累坠?自过了流沙河,这一向爬山过岭,身挑着重担,老大难挨也!”
孙悟空上来就是一顿数落,你这个猪头这是又想偷懒啊,猪八戒当然不服了,你是没挑过担,你怎知我老猪的苦:
“哥哥,你看这担行李多重?”
其实猪八戒之所以这样抱怨,就是因为沙和尚啥都不干啊,打妖怪不行,挑担子又不干,就是一个闲人。
这也不是猪八戒故意埋怨沙和尚,事实上如来佛祖最后也说了句公道话,说猪八戒挑担有功:
“保圣僧在路……因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
猪八戒之所以修成正果,最大的功劳并非降妖除魔,而是挑担有功,这也证明这项工作还是比较累的。
而沙和尚却是:
“沙悟净……诚敬迦持,保护圣僧,登山牵马有功,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
这其中的“诚敬迦持,保护圣僧”,这就是当徒弟的职责啊,算啥功劳,后面的登山牵马更搞笑,那是龙马哎,还用牵?
< class="pgc-img">>三、
也就是说,消耗能量这一块,猪八戒比孙悟空和沙和尚,都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是为啥还是瘦不下来呢?
那就是吃得多了呗?
可是,猪八戒皈依了佛门之后,一改过去吃荤的习惯,从遇到观音菩萨点化那时候起,就开始吃素了啊:
“遂此领命归真,持斋把素,断绝了五荤三厌,专候那取经人。”
后来跟了唐僧去西天取经,那更是风餐露宿,饥一顿饱一顿的。虽然也会随身携带干粮,但毕竟数量太少,更多时候是好久好久没遇到一户人家,好不容易遇到一户,还得自己做饭。
甚至到了五庄观这个富裕的地方,唐僧都得吩咐下面的徒弟们分头行动:
“你去山门前放马,沙僧看守行李,教八戒解包袱,取些米粮,借他锅灶,做顿饭吃。”
更多的时候,是自己带的饭都没了,得靠徒弟们自己去化斋。比如三打白骨精时,唐僧就喊肚子饿,让孙悟空去化缘,结果孙悟空没化来干粮,倒是扛着一树枝桃子回来。
在他没回来时,猪八戒就已经在抱怨了:
“那猴子不知那里摘桃儿耍子去了,桃子吃多了,也有些嘈人,又有些下坠。”
孙悟空吃桃子倒是说得过去,毕竟在花果山的时候,那群猴子也只吃水果,可是猪八戒就不行了,光吃桃子根本吃不饱。
后面取经路上也多次出现断炊的情况,有孙悟空在还好,就算是水果,好歹饿不死。要是孙悟空不在,那可就要了老命了,不仅唐僧师徒们要挨饿,搞不好师父都丢了。
< class="pgc-img">>四、
在这种情况下,猪八戒还能维持体重,实在是不应该啊,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
虽说取经之路着实辛苦,但对猪八戒来讲,他却有着类似骆驼的功能,只要吃一顿饱饭,他是可以管数天,乃至数月时间的。
但可怜的是,整个取经路上,猪八戒就吃了两顿饱饭,而且这两次饱饭,也透露出他的一大秘密,那就是若吃不饱,根本就发挥不了自己真正的本事。
两次吃饱了饭的地方,一个在宝象国,一个是在七绝山稀柿衕!
在宝象国,国王想让猪八戒救自己的女儿,但要想猪八戒去救人,就得管饱饭,所以他特意掏出金牌给下人,让他准备伙食:
“捎书人不可怠慢,一定整治筵宴待他……故此着金牌来请,大家吃一顿,明日好行。”
猪八戒终于吃了一顿饱饭,这才变了一个大的,镇住了宝象国国王。
后来在稀柿衕,唐僧也命令猪八戒变个大的,来清一下污垢,猪八戒直摇头,干不来啊,干不来:
“师父在上……我老猪本来有三十六般变化,若说变轻巧华丽飞腾之物,委实不能……只是身体变大,肚肠越发大,须是吃饱了,才好干事!”
就这顿饭,你可知道他吃了多少?
他先是把驼罗庄七八百人的口粮吃光了,本来这些口粮是整个庄子七八百人打算去开山凿路,带的口粮,而且不是一天的量哦。
就这,还没吃饱,没办法,庄里又派了三百多个骑骡马的回去做饭,又带回来七八石饭食,也是一口吞哦。
< class="pgc-img">>五、
那么,是不是猪八戒就这两顿饭吃饱了,才吃得多,其他时候吃得不多呢?
并不是,早在高老庄的时候,高太公就跟唐僧和孙悟空讲过了,这个女婿着实能吃:
“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
在唐朝的时候,一斗米折合现在的重量来讲,差不多十二斤半,一石米是十斗,那就是一百二十五斤米。
猪八戒是本相的时候,一顿饭就要干掉差不多五十斤米饭,要是变成大猪,一口就能吞下七八石,也就是近一吨粮食啊。
后来唐僧师徒到达乌鸡国的宝林寺,在唐僧被羞辱一顿后,孙悟空打进门,那些僧人都怕了,问唐僧他们吃什么,猪八戒来了一句:
“小家子和尚!问什么!一家煮上一石米。”
这群和尚当时就傻了,唐僧师徒一人一石米,那就是四石米,共五百斤大米!
在陈家庄,陈家人更是派了二三十个人专门伺候猪八戒吃饭啊,不停地添饭,猪八戒这一顿吃啊,还是没吃饱,当时也是把陈老汉吃傻了:
“不瞒老爷说,白日里倒也不怕,似这大肚子长老,也斋得起百十众。只是晚了,收了残斋,只蒸得一石面饭、五斗米饭与几桌素食……如不饱,再教蒸去。”
猪八戒一口气把一个村的伙食都干没了,一百二十五斤面,六十多斤米,还有几大桌其他素食,就这样,猪八戒还让他们再去蒸:
< class="pgc-img">>“再蒸去,再蒸去!”
六、
猪八戒能吃,这毋庸置疑,但更关键的地方在于,取经团队吃的素食,并非仅仅是馒头米饭,青菜萝卜,而是数不胜数,实打实的甜品啊!
猪八戒对于其他的食物,并没有渴望到丧心病狂的地步,但是对于甜食,他真的是毫无抵抗力。
比如在朱紫国,孙悟空想让猪八戒陪他上街,但猪头嫌累,不肯,这时候孙悟空来了一句,大街上有好多好吃的:
“那异品的糖糕、蒸酥、点心、卷子、油食、蜜食,无数好东西,我去买些儿请你如何?”
猪八戒一听有甜食,里面屁颠屁颠跟着猴哥出去了,结果被孙悟空算计,揭了皇榜进宫给皇上看病。
后来朱紫国国王答谢他们,一口气摆了四五百桌食物,这些食物中,占比较多的就是甜食:
“古云珍馐百味,美禄千钟……斗糖龙缠列狮仙,饼锭拖炉摆凤侣……几样香汤饼,数次透酥糖……色色粉汤香又辣,般般添换美还甜。”
在玉华州,三个王子拜师宴上,也是摆出了众多甜品:
“三五道闲食清甜,一两餐馒头丰洁。蒸酥蜜煎更奇哉,油札糖浇真美矣。”
在比丘国,孙悟空等人救了国王后,国王也是摆了一大桌甜品,招待他们:
< class="pgc-img">>“看盘高果砌楼台,龙缠斗糖摆走兽。鸳鸯锭,狮仙糖,似模似样……几般蜜食,数品蒸酥。油札糖浇,花团锦砌。”
七、
其他取经路上沿途国家,他们国王招待唐僧师徒时,也基本都是按照这个套路来的,由此可知,猪八戒没少吃甜品。
即使回到了东土大唐,唐王李世民,也是用一大桌上好甜食招待众人:
“烂煮蔓菁,糖浇香芋……数番办上蜜调葵……核桃柿饼,龙眼荔枝……还有些蒸酥蜜食兼嘉馔……”
是不是说,西游记中,凡是有头有脸的人,不仅唐僧师徒,其他人也都爱吃甜食呢?
为了解答这个疑问,我(杨角风)特意查出了《西游记》中所有饮食,包括神仙、妖怪和凡人的,就没发现其他有爱吃甜食的。
妖怪们吃得比较杂,有吃人肉的,比如寅将军生吃人肉,蜘蛛精熟吃人肉;有吃动物肉的,比如黄风大王吃山牛、野彘、肥鹿、胡羊等,独角兕大王吃蛇肉、鹿脯、熊掌、驼峰等;也有吃水果蔬菜的,像老鼠精啊,蝎子精啊,她们的洞府里,桌子上摆着的大都是水果、蔬菜;也有一些特殊爱好的妖怪,像犀牛精吃香油,树精、杏仙啥的,吃露水。
神仙们吃得比较好,但也没有那么多甜食,比如天上的神仙吃的,在瑶池酒会上:
“桌上有龙肝和凤髓,熊掌与猩唇。珍馐百味般般美,异果嘉肴色色新。”
地上的神仙吃得也不好,像地仙之祖镇元子,他的伙食就不咋地,比如他回来后:
< class="pgc-img">>“二童忙取小菜,却是些酱瓜、酱茄、糟萝卜、醋豆角、腌窝蕖、绰芥菜,共排了七八碟儿,与师徒们吃饭。”
八、
这些还算好的,有些山神啊,土地啊,他们官小位卑,那才叫一个惨,比如红孩儿所在号山的土地山神:
“少香没纸,血食全无,一个个衣不充身,食不充口。”
还有红孩儿她娘掌管的火焰山土地,也是可怜得很:
“……头上顶着一个铜盆,盆内有些蒸饼糕糜,黄粮米饭……”
除了妖怪和神仙外,还有凡人呢,他们都吃啥呢?
刘伯钦是唐僧西去路上,遇到的第一个凡人,当时他是拿这玩意招待唐僧的:
“小的们排开桌凳,拿几盘烂熟虎肉,热腾腾地放在上面。”
雾隐山的樵夫招待唐僧就不是荤菜了,全都是野菜,还有其他的凡人招待唐僧师徒,大都是平常饭菜,基本都没提到过甜食。
那么富裕一点的凡人有没有提供甜食呢?
也没有,像前面提到的陈家庄陈老汉,他提供的饭菜也全都是“面饭、米饭、闲食、粉汤”。还有前面提到的驼罗庄人们,提供的也就是简单的米面,并未提到甜品。包括后来斋戒僧人的寇员外,他请唐僧师徒吃饭,也是“素汤米饭,蒸卷馒头”。
这就奇怪了,好像除了国王特意招待唐僧师徒外,其他人也好,神仙也罢,妖怪也是,都不怎么吃甜品啊,这是为啥呢?
哈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唐王李世民所举办的水陆法会上,当时摆在案台上的基本就全是甜品:
“时新果品砌朱盘,奇样糖酥堆彩案。”
再联系到我们小时候,家里老人上供的时候,基本都会摆上水果和点心,点心就是甜品。
由此,答案就出来了,猪八戒之所以走了这么远,运动量这么大,就是瘦不下来。除了他吃得多以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吃的食物中,甜食占比太多。
< class="pgc-img">>之所以有这么多甜品,只是因为,国王们啊,把供奉神仙的食物都拿给他们吃了,猪八戒这样吃,能瘦得下来吗?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西游,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请关注吧!
<>< class="pgc-img">>听说过
夹逼准则吗
今天,超模君给大家介绍一个有名的定理——三明治定理(又叫夹逼准则)。
说起这个定理,超模君立马回想起当年的高数课堂……
< class="pgc-img">>“接下来我们来讲一讲夹逼准则”,话音刚落,沉浸在睡梦中的同桌突然惊起,接下来如同多米诺骨牌那样,睡着的同学都醒来了。大家议论纷纷。
“什么?夹逼?我没听错吧!”男生们露出了史上最纯洁的笑容,女生们脸红耳赤,相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是她们看了看课本后,都希望眼见不一定为实。
好了,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是谁给他起个这么污的名字?
超模君查了很多资料,关于它的历史不详,只知道它是最初由阿基米德(Archimedes)和欧多克索斯(Eudoxus)用来计算圆周率π,后来经高斯发展成现在的定理形式。除了夹逼准则和三明治定理外,它还有许多叫法:两边夹定理、夹挤定理、迫敛法、两个警察和醉囚犯定理等,其中夹挤定理应该是最接近它的英文名字了(Squeeze Theorem)。
< class="pgc-img">>通过圆内外接正多边形的方法求解π(夹逼准则的思想)
说了这么久,只知其名,不知其所云,我们不能做名词党啊!
夹逼准则,说简单点,就是高中的放缩法(变大变小)加上大学的极限思想。更通俗一点,假如你的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都是同一天出生的,那么证明你也是那天出生,并且你们是三胞胎。
我们先来看一个小栗子,再给出夹逼准则的定义。
首先在图像上画出下面的三兄弟:
< class="pgc-img">>它们是有大小关系的,其中h是老大,g是老二,f最小,是老三。虽然三娃性格差异较大,但总有共同点,毕竟是同一个妈生(坐标轴)。
< class="pgc-img">>为了找出这个共同点,我们取一下在x=2这点处的极限(也就是让一个点无限靠近2所对应的函数值)。我们先来计算老大h(x)和老三f(x),由图像可以观察到,在x=2处的极限值就等于该点的函数值,我们马上可以知道:
< class="pgc-img">>于是我们得到了这个共同点,就是点F(2,1)。或许有人会问,怎么不用计算老二的极限值呢?这就引出了我们的主角——夹逼准则:
< class="pgc-img">>我们用西游记来总结一下上面的定理:
八戒有难,呼叫悟空和沙憎。
兄弟同心,斩除妖魔救八戒。
大意是:g(x)的极限求不出来(八戒有难),可以找到他的老大(孙悟空)和老三(沙憎),只要它们两个的极限算出来了(一起斩除妖魔),那么g(x)的极限自然出来了(八戒自然获救)。< class="pgc-img">>
虽然夹逼准则这个名字简单易记,但是它所解决的难题,都是那种面目狰狞、身材魁梧的变态题目,利用它在繁琐的表达式中迅速掌握对手的命门,化繁为简,以夺命剪刀脚紧紧将对手夹在中间,使其无力反抗,只好跪地投降!
我们来看一个栗子,大家可以动动脑筋思考一下:
< class="pgc-img">>二话不说,先写一个解字。第一眼看上去,无法直接代入,第二眼看上去,无法化简,第三眼,不看了,想打出题老师。别急,当遇到难题的时候,记得找老大和老三。首先这个和有n项,我们比较它们每一项的大小,可以发现:原来老大和老三就在身边!
< class="pgc-img">>老大在,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现在,我们把每一项都看作老大,然后每一项都看作老三,这样就形成了三兄弟关系链(本质上利用了放缩法)
< class="pgc-img">>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极限神马的,放马过来吧!
对上式的左右两端取极限,得到都是1,由夹逼准则,立即推,原极限也为1。搞定。
< class="pgc-img">>下面两组图是使用夹逼准则的经典极限(令x趋于0),模友们看出来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