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讯 5月24日,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公布了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通告,此次抽检涉及7类食品357批次样品。检出不合格样品13批次。其中1批次“巧狐狸”牛乳咖啡奶茶(奶茶固体饮料)霉菌超标。
通告显示,合肥市长丰烁嘉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销售的、标称合肥市好合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巧狐狸”牛乳咖啡奶茶(奶茶固体饮料)(168g/杯,2022-10-02),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资料显示,霉菌是真菌的一种,霉菌超标可能是生产企业所使用的原辅料受到霉菌污染,也可能是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严格消毒不彻底,还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编辑 张明璇
校对 陈荻雁
者:龙之朱
文创产品上流转着千年国画的韵味,奶茶点心里藏着古典名著的情怀,马面裙、新中式简约不失时尚……近年来,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被“国潮”席卷。但也有声音认为,当下国潮产品同质化严重,很多产品不是雪糕、冰棍,就是冰箱贴、明信片,此外,还有包装过度、浮于表面等问题。
在经历了多年求新求异的追逐后,人们蓦然回首,却发现很多老祖宗传下来的物件、图样、造型、风格等等,每每让人眼前一亮。这些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经由现代技术、工业设计等等重新嫁接、塑造,打造成为国潮产品而备受青睐。
特别是,随着近年来文旅的勃兴,国潮在文创领域的表现十分抢眼。当穿着唐仕女装的游客行走在洛阳老城;当注水入杯,就能看见杯壁渐渐显现千里江山图;当在扬州博物馆,亲手在扇面上绘制图案制作扎染漆扇……这一刻,确实会体验到穿越时间、静观文化的快乐。
当传统与现代交织,当古风遇上潮流,人们自然会感受到“不一样”。既能享受现代工艺之精致,又能体验传统文化之熏染,这实际上也是国潮文创受到年轻人追捧的深层原因。
然而,或许问题恰恰就出在传统与现代的衔接上。国潮文创的核心在“文”与“创”,“文”即有文化、有想法,“创”即有创新、有创造。传统的元素当然要进来,但不是简单的叠加、拼贴、涂抹,而应该是渗透、浸润、融合。
尝试勾勒一下,国潮文创产品应该做到似旧而实新,貌拙而实巧,有古意但却是一个现代的物件。也就是说,传统与现代是一种相互植入的关系,而非简单、机械的贴标签。
反观现在一些地方的做法,确实让人沮丧。毕竟,一支文物雪糕不能吃个没完,而冰箱贴、明信片、老地图、古装等等,乍看还好,总是这些,未免审美疲劳。创新当然很难,但这并不是敷衍消费者的理由。不然,凭什么吸引游客、刺激消费?
国潮文创的这种尴尬境地,与时下各地纷纷兴建起来的古镇,颇有相似之处。千篇一律,干巴乏味,原本好端端的“国潮”,成为被调侃奚落的“国抄”。尽管当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局面,其实是市场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但依然令人遗憾。
当前之计,仍不妨从传统与现代的衔接入手。比如,多一些耐心和沉淀,多一些体察和融入,既然要转化传统文化资源,就要深入其中,体会传统文化之美,然后才有可能从中提炼出堪称精华的元素,并与现代技术、工艺完美嫁接。
这中间,耐心、热爱是一方面,但更要注入想象力。用优秀传统文化给现代技艺插上想象的翅膀、提供想象的空间,并兼顾功能性与审美性的诉求。
当然,之所以强调耐心,更多指向的,仍是当下国潮文创中涌动的急功近利倾向。要么产品做得不怎么样,价格倒是先飙起来了,“国潮”成为了涨价的借口;要么胡乱嫁接,制造耸人听闻的噱头,前两年有产品为了贴上“国潮”标签,竟然让痔疮膏与口红搞起“跨界联名”。
而从监管层面看,则不妨做好规制方面的工作,要在版权保护等方面下些功夫,保护好原创设计,激发创新动力;再就是要稳抓产品质量,建立规范市场体系,对于那些冒犯者也要加大惩处力度。
说到底,国潮文创要想行之久远,就要深耕文化内涵,接受市场考验。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久久为功。(龙之朱)
来源: 光明网-时评频道
目新闻记者 曹雪娇
“我们自己喜欢吃米线,但学校附近没有合口味的,这才决定和闺蜜一起,在学校食堂开一家米线店。”3月5日,米线店创始人之一的连同学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和两个闺蜜都是河北地质大学华信学院的大三学生,米线店于5日上午正式开业,“希望能赚到大四的学费和生活费。”
三名00后吃货在校创业开店
连同学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和另外两个闺蜜马同学、吴同学今年都是21岁。3月5日上午,她们人生中第一家米线店正式开业。
“我们三个都是河北人,巧的是我们都喜欢吃米线、米粉,但我们吃遍了学校附近的米线店,都没有特别合口味的,我们就计划着干脆自己创业开一家米线店。网上流传的视频,是3号我们店窗口挂牌时拍的。”连同学说,考虑到还是要以学业为重,她们便准备把米线店的地址定在学校附近,最后,在辅导员和后勤老师的帮助下,才把米线店开在了学校食堂。
工人正在给米线店装招牌
选定地址后,她们三人还面临启动资金的问题。
“卖奶茶、卖水果、送外卖、在学校食堂打饭……这些兼职我们都做过。”连同学介绍,上大学后,他们三个一直勤工俭学,手里也有一些存款。但那些存款还远远不够开店。所以这个寒假,他们三个人又分别找了实习工作,打工赚钱,最终她们一共准备了不到4万的启动资金。
另外一个难题是米线配方。虽然三人都是米线的重度爱好者,但是对米线的配方一无所知。
连同学说,整个寒假,她们三个厚着脸皮去各自老家的米线店向老板请教,也会专门找一些口碑比较好的米线店去咨询,有的老板很热心,但也有的店没时间搭理她们。记下配方后,她们几个再回家实验,最后敲定了三个人都认可的配方。
在辅导员和后勤老师的协调下,连同学三人只用一次性交付半年的租金。但即使如此,加上购买设备、食材的费用,她们的启动资金还是所剩无几,“现在就等着开业进账缓解压力。”
连同学几人的米线店正面照
希望能赚足大四的开支
米线店开业后,三名同学的家人也很快得知了此事。据三人介绍,家长都担心她们不能在学习和开店之间做好平衡。
“我们几个的成绩可虽不突出,但目前为止也还没有挂过科,之前还拿过奖学金。我们都有信心,可以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连同学说,他们自己要专注学业,为了保证食堂窗口时刻有人,她们请了一名阿姨帮忙,“一小时十块钱,一个月大概3000元,月底结算。”
连同学介绍,第一次开店,她们希望自己能以实惠取胜,除了9块钱一碗的米线外,她们的窗口也卖烤冷面。这两种食物都很受同学们欢迎。
连同学朋友圈截图
连同学几人制作的宣传条幅
“第一次创业,我们也没有想过能一下赚到很多钱,目前的小目标是希望窗口能开完这一学期,顺利盈利,赚的钱能够满足我们大四的学费和开支。”连同学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就算这次开店失败了也没什么,现在她们几个还很年轻,也算给以后创业积累经验。
来源: 荆楚网